原標題:4月7日永州市初三高三學生順利複課
永州新聞網訊 4月7日上午9時,永州九中44個班2296名初三學生錯峰到校後,各班在完成學生開學報到工作之後進行了《開學第一課》。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分為四個主題:疫情防控、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各班主任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對學生進行了專題培訓,就新冠肺炎病毒流行的特徵、學校的防控方法、開學後如何抓好疫情防控、如何做好每天消毒和通風等方面的知識做了詳細地講解和布置。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零陵區高度重視、提前謀劃,周密安排,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開學複課準備工作,多方投入150餘萬元,購回口罩50萬個,體溫儀1000餘個,消毒液10餘噸。區教育局責令各學校製作了《告家長的一封信》,引導學生科學應對疫情,掌握好開學複課的注意事項。同時,統一對所有教師進行了疫情防控知識業務培訓,制定了開學疫情防控工作手冊,各學校對教室、教師辦公室、學生宿舍、食堂、廁所、走廊等學生聚集場所和 校園公共場地、設施、公共用具進行全面多次消毒。4月2日以來,各學校還開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模擬演練,拍攝了疫情防控學生入學規範教育小視頻, 為開學複課做好充足準備。
又訊(通訊員 梁天勝 曾麗君)「這位同學,這是學校新發放的口罩,請把口罩戴好,上方遮住鼻子,用手捏一下。」4月7日上午,江華瑤族自治縣第一中學迎來了第一批返校學生。高三學生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排隊進行體溫檢測、「一碼通」驗證……然後分不同的通道進入校園。
午餐時間,學生進入食堂,在學校工作人員引導下有序打飯,隨後分別坐在食堂的餐桌或者教室內用餐。學校宿舍樓外,住宿生保持著1.5米的間距排隊測量體溫,體溫正常才可入內。「我們還模擬了一位學生體溫超過37.3℃的突發情況。發現異常後,防疫人員立即將該學生送至隔離室,校醫按照隔離程序測溫檢查,並第一時間進行上報。」江華一中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江華有76所中小學校,在校學生101558人,其中高三、初三學生10717名,已有序開學複課。
又訊(通訊員 黃新 肖亞湘) 4月7日早上6點30分,新田一中就陸續有學生到校。在學校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大家間隔一米,整齊列隊有序通過人臉識別測溫門。「心情非常激動,終於可以在教室裡與同學們一起線下交流學習了。」「馬上畢業了,特別珍惜大家同在一起學習的時光。」時隔兩個多月,再次回到熟悉的校園,走進闊別兩個多月的教室,聆聽新學期的線下第一課,學生們紛紛表達了對彼此的思念和鼓舞。
據了解,新田一中畢業班有1155名學生複課,該校嚴格落實防疫措施,要求所有人員進入校園時,一律先核驗身份、登記並檢測體溫,杜絕無關人員進入校園。同時,分別在校門口和醫務室建立了隔離室,安排專人每天對校園、教室、食堂和寢室等地進行無死角消毒,並專門新建了一個防疫食堂,學生將分批次、同方向、有間距就餐。
4月7日,在做足前期的校園防疫工作後,新田全縣27所中學共計1.1萬名高三、初三學生正式開學複課。為保障師生在校健康安全,有序推進學校開學複課,目前,新田縣53所中小學校分別設立了1間臨時隔離室,配備了一名專業醫生,為師生規模超過400人的學校安裝了人臉識別測溫門和非接觸式紅外線測溫系統,並在校門口、教室、食堂等地放置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展板和防控流程資料,營造「防疫不鬆懈」的濃厚氛圍。每天通過消毒劑和紅外線消毒燈,對校園、教室、食堂、寢室等地進行無死角消毒,確保校園學習生活安全有序。
4月7日,永州市第八中學初三學生回到熟悉的校園複課。孫湘軍 攝
4月6日,道縣第一高級中學,老師在教室裡搞衛生,準備迎接開學複課。何紅福 李淑娟 攝
4月7日上午,寧遠縣48所學校的高三、初三學生陸續通過校門口的紅外線測溫走進校園,正式返校開學。黃建軍 何叢芳 攝
4月7日,永州劍橋實驗學校的老師們為高三、初三的學生進行酒精消毒、發放口罩。 永州日報記者 郭磊 攝
4月7日,新田縣龍泉鎮工業南園湖南恆榮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們正在生產口罩。連日來,該縣各口罩生產企業加班趕工,口罩平價銷售給教育部門。目前由縣財政統一購置的6萬多隻口罩已發放到各校,供學生免費使用。劉貴雄 攝
(永州新聞網 通訊員 陳斌 楊萬裡 李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