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捲軸畫。中國畫是漢族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下面來看看中國畫知識:國畫揉紙畫法介紹。

所謂的揉紙法或叫做皺紙法,就是將繪畫用的紙用手揉皺,畫紙全部或局部發生凹凸不平,然後用大筆或排筆在上面凸起的部分著墨或著色,使紙面呈現不規則不可預測的痕跡。這種痕跡自然而變化不定,輔以畫筆的整理、歸納,可取其形,也可以渲染氣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實踐多了,便可以活用,也可以與其他畫法並用。

現代繪畫注重畫面的肌理效果,肌理擬各種紋理形成畫面的總體或部分效果,肌理一詞是借用人體肌膚所形成的自然紋理的意思。畫面土的肌理指使用多種技巧產生自然或非自然形的紋理,使畫面獲得更為豐富的效果。揉紙的方法即為其一。

熟宣紙和麻紙類都可以揉搓出各種效果,不過麻紙類需在畫的背面塗一層較厚的白粉色使紙面變得硬一些,以便揉搓出紋理來。高麗紙本身有條紋,自有一種豎或橫條紋理,如果利用得好也很可取。熟宣紙做肌理一般要在畫面主要形象完成之後,將畫從畫板上取下來放在一張桌上,然後用手指小心地將紙捏起,根據畫面需要抓捏成放射狀、平紋或直紋均可。
熟宣紙較脆易破,故加工時立十分小心。紙揉皺後再將紙坤平整,這時就可以塗刷透明顏料,在紙的正面或背面都可以刷色,一遍或數遍均可,顏色會在皺褶的地方滲入而形成紋理,肌理應以自然為佳,因此不應在揉搓紙時過於造作,應避兔不自然或太呆板。

墨客MK:每天分享書法知識,弘揚國學文化,分享國學經典,推動書法等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國學精粹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