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落幕、高校忙出招 臺灣大學這樣搶生源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信息

大考落幕、高校忙出招 臺灣大學這樣搶生源

2016-07-25 08:52:55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文蕾

2016年07月25日 08:5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 

  臺灣每年兩度的大學入學考試——2月份舉行的學習能力測驗(學測)和7月份舉行的指定科目考試(指考)都已落下帷幕,又到了考生和家長填志願的時候了。23日、24日,臺北臺南同步舉行2016大學院校博覽會,共60所海內外大學、留學機構設攤。受少子化衝擊,今年參加考試的學生人數創下新低,大學各出奇招搶奪優秀學生。

  好酒怕巷深

  「你好,這裡是XX大學,歡迎參觀。」臺南場的大學博覽會位於新光三越13樓,當電梯門一打開,各大學的招生工作人員立即一擁而上,將精美的宣傳袋塞到準大學新人手中。

  從高雄搭火車到臺南逛展的應屆畢業生周靖涵,志願是臺灣大學中文系或社工系,走訪臺大攤位後,她對於想讀的專業有了更進一步了解。臺南女中高二生何家沂說,實地逛展對於後續志願規劃也有幫助,釐清學校的特色、師資、環境等,這些是看網站所無法體會的。

  現場人氣火爆,一向被視為沒招生壓力的「頂尖大學」臺灣大學、臺灣清華大學,也都在場設攤招生,臺灣清華大學更派出10多人的大規模招生團。該校材料系教授楊長謀認為,學校不能放過每次大學博覽會的機會,要積極進行品牌營銷。他舉例說,臺灣清華大學材料系世界排名為第37名,比臺灣大學、臺灣成功大學、臺灣交通大學排名都高,但在學測選填志願時,卻排在臺大等校後面,這就是院系的品牌營銷做得不夠所致。

  留學更容易

  鑑於臺灣高校錄取率接近100%,基本人人都有大學上,今年有一些高校主打「留學牌」,推出系列優惠,吸引有留學夢的學子報考。

  臺灣大葉大學除提供最高200萬元(新臺幣,下同)的新生入學獎學金,更加碼推出10萬元的留學潛力獎助學金,考生只要指考英文達到目標成績,就可以拿到。學校希望招募英文好、有留學夢的學生,之後還可到超過60所的國際名校取得雙聯學位,還有交換、海外實習等機會。

  南華大學也安排10%的學生在海外短期遊學,當交換生、國際志工。校長林聰明表示,該校比照公立大學收費,希望能夠減輕學生負擔,並且推出「2+2」雙學位制,讓學生2年在南華、2年在海外念書,畢業後可直接取得雙聯學位。

  「我們學校80%的學生都升學念研究所」,臺南大學校長黃宗顯則鼓勵學生報考「本科+研究生」一條龍系列,大學畢業直接再升學。他說,臺南大學整體學風十分純樸,師生的學習熱情都相當高,如此才能創造佳績。

  就業一條龍

  相較於上述高校在文憑上做文章,一些學校更加直接,對學生和家長說「保證就業」,吸引他們報考。臺灣現在的經濟形勢,確實讓畢業生面臨就業壓力,現場可見不少家長忙著搜集信息,打探讀什麼專業不用太擔心出路。

  臺灣大同大學今年推出了「T-Star大同明日之星」計劃,只要連續2年都領到校內尚志獎學金(新生入學績優獎學金),就能夠取得大同集團的「未來錄取通知書」,等於保障就業,每年有5個名額。

  海外高校也緊抓就業,搶生源不落後。澳大利亞多倫斯大學藍山國際飯店管理學院赴臺招生,承諾只要2年半就能夠取得商業學士學位,另有1年在4星級以上的飯店帶薪實習,學生還有機會留在當地就業。

  還有學校推出新興專業,擴展招生市場。臺灣亞洲大學今年新設職能治療系,在大學博覽會中擺設3D列印義肢等輔具供考生及家長體驗,博得好評。不過,各家高校的奇招效果幾何,只有過些時日才能見分曉。(雷 蕾)

相關焦點

  • 臺灣高校招攬陸生大作戰
    少子化寒流襲來,臺灣高校日子不好過。在本地生源越來越少的情況下,搶招境外生成了各大專院校的一致行動。據臺教育部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度臺灣高校在境外共招收了110182人,其中近四成是陸生,可謂臺灣大專院校的「大補貼」。眼下,一場招攬陸生的大作戰正在臺灣高校間上演。
  • 人民日報評高校競爭:高分生源並非競爭力核心
    ,高分生源也並非高校競爭力的核心。有爭好生源的——為了招到「狀元」,北大、清華的四川招生組不惜在微博上掐架、揭短,引得眾人一邊「圍觀」一邊嘆息。有爭好名頭的——為了「川醫」之稱,瀘州醫學院和四川大學鬧得不可開交;為了「南大」之名,南京大學和南昌大學互不相讓。「別把正劇搞成鬧劇」「傷了和氣,失了身份」……從網友的評論中,不難看出人們對這些變味的高校之爭的態度。高校競爭,如何才能步入良性軌道?
  • 清華北大搶生源公然「互撕」
    ▶6月28日上午,清華北大為搶奪生源在微博上上演了一出「撕逼大戰」,互相指責對方招生手段「低劣」,雙方吵得不亦樂乎,看得網友目瞪口呆。名校招生是沒有硝煙的戰爭,競爭在所難免,但像北大清華此等頂級百年學府,為幾名學生瞬間變市井街頭的「互掐」,是否有辱斯文?而愈發激烈搶奪生源的背後,高校們究竟怎麼了?
  • 臺灣私立大學首次大陸招生
    今年是臺灣高校面向大陸招生的第一年,招生標準參考高考成績。5月7~8日,淡江大學、東海大學、樹德科技大學、輔英科技大學、嶺東科技大學等臺灣5所私立大學首次「登陸」招收大陸學生赴臺就讀本科。其中,6日碩博招生報名已截止,而自5月16日至6月16日晚12時,大陸高中生可網上報考臺灣私立高校本科生。顯然,臺灣私立大學更願先直接接觸大陸生源——5月7~8日,淡江大學、東海大學、樹德科技大學、輔英科技大學、嶺東科技大學等臺灣5所私立大學首次入閩招生。
  • 民辦高校二三流大學面臨倒閉潮 搶奪生源是捷徑
    隨著2011年高考結束,各大高校開始了新一輪的生源搶奪戰。在今年生源大減、錄取率直線上升的背景下,民辦高校的日子更不好過。為此,不少民辦高校不惜下血本,採用各種招數急拉生源。一些民辦高校甚至直言:招生第一年就是花錢買學生。一些專家表示擔心,民辦高校單靠臨時加強招生難以持續發展。隨著高考生源逐年下降,以民辦高校為主的二三流大學或將面臨倒閉。
  • 這下,臺灣高校要恨死民進黨了
    臺灣高校對民進黨當局新出禁令大感不滿此外,臺灣高校也大感不滿,紛紛對這一措施進行譴責,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島內的大專院校長時間面臨招生不足的困境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即便生源越來越少,但臺灣島內高校的數量卻不見少,單單大學就有160所左右,而臺灣地區的人口不過2300萬,這樣一來,臺灣高校的主要任務漸漸演變成「搶學生」大戰。
  • 這下,臺灣高校要恨死民進黨了!
    臺灣高校對民進黨當局新出禁令大感不滿此外,臺灣高校也大感不滿,紛紛對這一措施進行譴責,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島內的大專院校長時間面臨招生不足的困境,民進黨此舉無疑斷其後路,十足十在拉仇恨。臺灣「少子化」危機十分嚴重,幾乎人盡皆知。
  • 清華北大連夜聯繫考生,浙大承諾高額獎金,這算是搶生源嗎?
    不過,教育部早就有規定,這個規定在2015年就有完整的文件,後來還不斷地修訂,比如有這樣的條文:「不得在錄取工作結束前以各種方式向考生違規承諾錄取或以籤訂預錄取協議、新生高額獎學金、入學後重新選擇專業等方式惡性搶奪生源」等等。所以,教育部專門針對浙江大學的「掐尖」行為去公函告知,要求遵守教育部的相關規定。
  • 因為這道禁令,臺灣高校要恨死民進黨了
    來源:中國臺灣網【兩岸快評第922期】最近,民進黨當局又發布了一條「人神共憤臺灣各界就此痛批民進黨當局政治凌駕教育的歧視性作為。 當然除了道義上的譴責之外,民進黨當局這一措施也讓臺灣某些行業感到實實在在的「肉疼」。這就是島內長期面臨招生不足的各個大專院校。 大家都知道臺灣「少子化」危機嚴重,再加上近年來臺灣人才紛紛出走,很多臺灣民眾都把子女送到島外讀書,這意味著島內生源越來越少;但另一方面,臺灣的高校數量卻居高不下。
  • 臺灣高校著急了!臺媒:大陸生源銳減致臺大學難以圖存
    參考消息網8月27日報導臺媒稱,大陸研修生來臺短期就學,員額並未受限制,因此私立大學十分重視大陸生源,望此增添財務收入,紓解生育率降低的困境。但如今兩岸僵持不下,導致短期來臺陸生人數逐年減少,不少私校主管直嘆無奈,政治問題導致大學難以圖存,大陸學生不來,等於扼殺臺校苦苦經營的大陸學生市場。據臺灣《旺報》8月26日報導,2011年馬英九任期內,首度開放大陸學生來臺攻讀學位,當時不少大學校長對此持樂觀態度,認為這來自於兩岸政治紅利,未來能帶來更多大陸學生。此後大陸研修生與學位生一樣,來臺人數攀升。
  • 浙江高校生源質量排名,浙大穩居省內榜首,寧波大學排第五
    除美景之外,該地還是一個教育大省,培育出的優秀學生不在少數,還匯集不少知名高校。例如,我們最為熟悉的浙江大學。雖說該省僅有浙大一所985、211辦學層次的高校,但仍有不少綜合實力強勁、學科優勢突出的好大學,值得考生報考。下面,筆者就根據一份武書連發布的《本科畢業生源質量排名》,來說說浙江高校的生源質量到底如何。
  • 大陸又對臺灣放「狠招」 放寬臺生申請大陸高校標準
    據環球時報7月6日報導,大陸方面日前宣布放寬臺灣學生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引發島內擔憂。有臺灣高校的校長稱,大陸這波放寬會搶走臺灣一些中等程度學生,對臺灣中段大學招生造成重大衝擊。 「學測」(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驗),是臺灣最大規模的高校招生考試。考試科目5科,各科最高為15分,滿分75分。考試成績分為五級:頂標級(佔參考人數總數的前12%)、前標級(前25%)、均標級(前50%)、後標級(前75%)和底標級。大陸從2010年開始接受臺灣學生以學測成績申請大陸大學,當年由於是試辦,門檻是相當高的頂標(前12.5%)。
  • 二流的生源質量,卻培養出一流的人才,這4所大學真牛
    每年高考的錄取階段,我們都會非常關心各所高校的錄取分數線情況。因為錄取分數線的高低,就能夠直接影響到當年學校的生源質量,就會影響到學校的發展。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清華北大等頂尖的名校都在搶高考狀元。
  • 全國多所高校施「美人計」搶生源,央媒:確實是個新思路
    北大最帥雙胞胎苑子文、苑子豪       這些高校裡的俊男美女有個統一的稱號:男神女神。他們的靚照在網絡上被瘋轉的同時,連帶著也讓其所在高校知名度大大提升,有些男神女神甚至直接成為學校招生宣傳的活廣告。於是,有觀點認為,高校宣傳步入「簡單粗暴」的「食色」時代,施「美人計」搶生源。
  • 少子化衝擊 臺灣高校明年105個系所停招或裁撤
    新華社臺北9月24日電(記者趙博、許雪毅)臺灣少子化問題日趨嚴重,導致高校招生面臨嚴峻挑戰。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日前核定,2020學年度一般大專校院有105個系所停招、裁撤。據統計,2019至2022學年間,全臺大一新生生源總降幅為25.7%,其中降幅最大的就是明年,將一口氣減少2.4萬人。經核定的105個系所裡,57個停招、48個裁撤。例如,臺灣交通大學停招「加速器光源科技與應用碩博士學位學程」等系所。代理校長陳信宏表示,產業人才需求減少,畢業生就業困難,因此決定停招。
  • 京港高校同場「打擂」搶生源 北大講座火過港大
    京港高校同場「打擂」搶生源 北大講座火過港大 2007年03月26日 10:03 來源:北京青年報
  • 臺灣大學搶陸生 優勢學科有賣點
    之前不斷陳情奔走、如今終於如願以償的島內各大學,也在此激勵下馬不停蹄、如火如荼地展開招生規劃工作。  對於「少子化」風暴席捲下的臺灣各大學來說,陸生赴臺不僅如降甘霖,有助緩解生源不足危機,更可望將臺灣高教發展推向新高點,絕對是多贏策略。
  • 臺灣高校颳起「關停並轉」風 5年減少1/3高校
    ­  臺灣只有2300萬人口,但卻有157所大學,密度之高遠超臨近的香港和新加坡,97%以上的考生都有大學可上。然而,學生們考學是越來越輕鬆,高校的日子卻越來越難熬。在少子化的衝擊下,大學生源斷崖式減少,嚴重影響招生,一些排名靠後的私立職業技術院校甚至因此「關門大吉」。臺當局為扭轉這種窘境,出臺「鼓勵大學整並」「建立退場機制」等措施,要島內高校「關停並轉」。
  • 多所「雙一流」高校「搶」優質生源:啟動保研夏令營和推免生預申請
    除了復旦大學,另一所「雙一流」高校,蘭州大學也將在本月25日開通推薦免試研究生預報名工作。除了提前開通預報名,目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多所「雙一流」高校還推出了保研夏令營,提前選拔優秀學生。其實,按照慣例,距離推薦免試研究生正式報名還有4個月的時間,但是高校為何提前打響了研究生生源的爭奪戰?
  • 高校如何應對生源競爭的「兩面夾攻」
    (5月9日晶報)  內地大學生源競爭遭遇「兩面夾攻」 ,已是不爭事實。教育部下屬的中國教育在線近日發布《2011年高招調查報告》,報告中稱我國高考生源呈持續下降趨勢,而普通高校學生學費收入在學校日常運行中佔據重要地位,一旦生源不足,部分高校倒閉將不可避免。一邊是收不到人準備關門,一邊是港校招兵買馬,旗號都打到了家門口,如此「兵臨城下」,內地大學該作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