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1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在京開幕,引發黨外全國政協委員熱議。
大家一致表示,大會鼓舞人心、提振信心,充分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優勢特點和生機活力。汪洋主席的工作報告通篇貫穿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站得高、看得遠、想得深、謀得實,增信心、暖人心、聚眾心,奏響做好新時代政協工作「大合唱」,凝聚起決勝全面小康的磅礴力量。
凝聚起向既定目標堅定前行的磅礴力量
大會是在境外疫情嚴峻複雜、我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背景下召開的重要會議,進一步鞏固疫情防控成果,激勵全體中華兒女向著既定目標前進具有重要意義。
——蘇輝(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高雲龍(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
堅持好人民政協制度,發展好人民政協事業,擔負起把中共中央決策部署和對人民政協工作要求落實下去的政治責任,凝心聚力、履職盡責、堅定前行,新時代人民政協事業必將大放光彩。
——蔣和生(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廣西區委會主委,廣西自然資源廳副廳長)、任紅(全國政協委員,重慶知聯會副會長,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院長)
期盼已久的全國政協會議順利召開,是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經濟社會回歸正常的重要標誌,委員們臉上的口罩都遮不住參會的高漲情緒,大家眉宇間洋溢著歡喜、期盼、自豪和振奮。堅定不移同中國共產黨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幹在一起,為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限度凝聚共識、智慧和力量。
——魯修祿(全國政協委員,民進廣東省委會主委,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黃改榮(全國政協委員,民盟河南省委會副主委,河南省人民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曹小紅(致公黨中央副主席、天津市委會主委,天津市副市長)
民主政治的優勢特點和生機活力
充分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優勢特點和生機活力,生動詮釋了「四個自信」,承載了海內外同胞的共同關注和殷切期待。
——黃潤秋(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生態環境部部長)
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制度基礎,更是社會群眾的基礎。有這樣的民心所向,一定能克服前進徵途中的任何困難挑戰。
——汪利民(全國政協委員,民盟安徽省委會副主委,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站得高、看得遠、想得深、謀得實
事求是、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的好報告。
——郝明金(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王天戈(全國政協常委,臺盟中央常委,吉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2019年的全國政協工作突出政治意識,加強思想政治引領;突出大局意識,堅持聚焦中心工作持續發力;突出責任意識,注重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善思善謀且善作善成,呈現出新狀態、新面貌、新氣象,展現了全國政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履職效能,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優越性。
——蔣作君(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致公黨中央常務副主席)、薛康(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常委,吉林省政協副主席)
報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的目標,圍繞五大發展理念,提出2020年工作部署,重點突出、科學精準。報告還從固本強基的高度,提出了不斷開創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新局面的要求,回答了對人民政協「是什麼」、「幹什麼」、「怎麼幹」等重大問題的思考,具有鮮明的政治性、深刻的思想性和極強的針對性。
——萬鋼(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中國科協主席)、陶凱元(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
奮進新時代、幹出新樣子
是「我有故我能」的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優勢的有力證明,彰顯了政治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底氣、銳氣和硬氣,極大地激發了委員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區捷(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委員,廣西桂林市政協副主席)、於魯明(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北京市委會主委,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局長)
對報告的總體感受是政協工作「四個向」:「向實」、「向細」、「向深」、「向新」。報告中有越來越多的數字量化,顯示了工作的實實在在;圍繞中心工作以問題為導向的議政建言指向強、質量高,工作進一步精細;堅持人民政協為人民,致力增進群眾福祉和促進社會發展,政協工作更加深入一線深入群眾深入生活;推進專門協商機構制度建設、豐富平臺渠道開展網上協商,體現了方式方法的創新。
——周鴻禕(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360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黃愛龍(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重慶市委會副主委,重慶醫科大學校長)
報告字裡行間中彰顯了圍繞發展大局、情系百姓民生的初心和使命。展示了人民政協為人民的本色擔當,踐行了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真摯情懷,讓群眾更加真切了解人民政協到底是如何工作的,更加深切體會到政協就在自己的身邊。
——夏濤(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常委,安徽農業大學校長)、楊遠豔(全國政協委員,京族,廣西防城港市科技局局長)
身處「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的新時代,又恰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世界形勢,作為一名全國政協委員和民主黨派省級組織主要負責人,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接下來將更加強化責任肯擔當、提高能力善擔當、模範帶頭真擔當,堅持為國履職、為民盡責,不存旁觀之心、不為消極之舉、不圖名利之得,做一名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合格委員。
——張少康(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廣東省委會主委,廣東省政協副主席)
增信心、暖人心、聚眾心
奏響新時代政協工作「大合唱」
汪洋主席所作報告增信心、暖人心、聚眾心,統攬全局、改革創新、提質增效,展現人民政協履職盡責新氣象、服務中心工作新局面。
——朱永新(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專職副主席)、程紅(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會主委)
報告中指出「凝聚共識也是履職成果,甚至是更重要的成果」,更加明確了「凝聚共識」在人民政協履職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新的一年,面對更加複雜嚴峻的形勢,我們要在政協黨組的領導下,把凝聚共識融入視察考察、調查研究、協商議政等各項工作中,把凝聚共識的成效作為衡量履職成果的重要標準,為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夯實政治基礎和社會基礎。
——駱沙鳴(全國政協委員,臺盟中央常委,泉州市政協副主席)
將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樹立正確的履職觀,增強把人民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辜勝阻(全國政協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務副主席)、葉青(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北京葉氏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聽了汪洋主席的報告,深刻體會到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深化對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的認識,增強把人民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這不僅是對進一步加強和改善政協工作的要求,也是未來政協工作的一個努力方向。在廣泛凝聚共同建設偉大祖國,與全國人民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共識,以及切實加強委員履職這兩個方面要更好的發揮作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劉元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達扎·尕讓託布旦拉西降措(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政協副主席,若爾蓋縣達扎寺活佛)
報告為正確履職觀指明了方向,作為政協委員,我們認識到既要將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作為凝聚共識的根本出發點,也要更加緊密地聯繫界別群眾,在反映好他們的訴求和意願的同時,更加注重向聯繫的群眾宣講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切實承擔起凝聚最大共識、劃好最大同心圓的委員責任和擔當。
——張連起(全國政協常委,無黨派人士,瑞華會計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馮小明(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四川省委會副主委,四川大學化學學院教授)
不斷畫大畫實同心圓,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同行,續寫中華民族邁向新輝煌的偉大篇章。
——詹洪良(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浙聯會常務副會長,浙江省僑聯副主席)、吳換炎(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福建社團聯會主席)
來源:統戰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