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期貨日報網
期現聯動發展
2020年年初,上海市政府印發的《上海市貫徹〈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提出,上海與浙江共同建設期現一體化油氣交易市場,合作建設國際油品交割基地。推進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原油市場建設,進一步增強長三角在國內外能源市場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推進大宗商品交易服務平臺建設,不斷提升以人民幣計價的大宗商品交易規模。11月10日,上期所戰略入股浙江國際油氣交易中心籤約儀式在浙江舟山舉行。這是上期所首次對證監會系統外地方機構的股權投資。未來,雙方將深化推動業務、科技、人才、科研等方面的合作,共建長三角期現一體化油氣交易市場。
這意味著,搭建了一個互聯互通、長期合作的共同平臺,架起了一條「期貨與現貨」「場內與場外」「境內與境外」「線下與線上」的聯通橋梁,搭上了一根「實現油氣交易期現一體化」「構建多層次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的天地線,將共同為我國油氣市場在全球市場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貢獻力量。
3月1日,「2020上海商務工作會議」提出,上海加快發展「五個經濟」。其中有兩項涉及平臺經濟:一是創新發展「平臺經濟」。支持平臺企業不斷豐富線上消費場景和內容。深化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打造一批平臺經濟龍頭企業。提升上海鑽石交易所、上海寶玉石交易中心等國家級要素平臺能級,加快建設寶山鋼鐵領域平臺經濟示範區,支持浦東打造「期現聯動」產業園。二是加快發展「首發經濟」。支持各大電商平臺打造全球新品網絡首發中心。
3月26日,《國務院關於支持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油氣全產業鏈開放發展若干措施的批覆》(國函〔2020〕32號)發布,提出了26項具體支持措施,以提升我國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其中特別強調,支持浙江自貿區與上期所等國內期貨現貨交易平臺合作,共同建設以油氣為主的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推動大宗商品期現市場聯動發展,提升大宗商品跨境貿易金融服務與監管水平。7月2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發文支持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油氣全產業鏈開放發展,在引進油氣貿易國際戰略投資者、加快大宗商品期現市場聯動發展等多個方面提出意見,同時要求加強自貿試驗區建設要素保障。
6月22日,低硫燃料油期貨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掛牌交易。浙江自貿試驗區與之呼應,加快優化低硫燃料油生產、供應、貿易的完整船供燃油體系,積極打造低硫燃料油生產基地和供應中心,浙江舟山東北亞船加油中心建設積極推進。低硫燃料油期貨的推出,與浙江自貿區保稅燃料油指數發布平臺的建設有效結合,形成現貨期貨價格的聯動,共同做大期貨現貨兩個市場。
6月30日,動力煤期權登陸鄭商所。上市動力煤期權有利於引導更多產業客戶、機構客戶參與交易,增強市場韌性,同時也有助於更好地滿足產業企業多樣化精細化避險需求,助力保障相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瑞茂通全資子公司深圳前海瑞茂通供應鏈平臺服務有限公司獲動力煤期權產業客戶交易第一單。
企業抱負遠大
受社會尊敬的企業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有極為遠大的抱負。在社會需要的關鍵時刻,能擔起社會責任,起中流砥柱作用。
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旗下企業繼2017年對烏克蘭復興開發銀行併購和增資後,2020年3月12日烏克蘭證監會公告,中國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旗下企業完成對烏克蘭第一證券交易所(PFTS)49.9%的股權收購。烏克蘭第一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996年,擁有烏克蘭證監會頒發的牌照,產品涵蓋股票、政府債券及衍生品。此項收購有利於拓寬中烏兩國經濟金融合作領域,將為中烏兩國的經濟文化合作交流注入新內容。
如果說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併購是「單兵突擊」的話,那麼,湖北卓爾智聯則是「大兵團作戰」。疫情和災難像一面鏡子,見證了卓爾智聯在家園危難之際奮力馳援。卓爾智聯全球交易平臺供應鏈的採購和配送能力、靈活的組織能力、強大的執行力,在這個不平凡之年,表現得淋漓盡致。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暴發,防護物資全線告急,搶運物資就是生死時速。卓爾智聯冷鏈專車24小時待命,為武漢全市160餘家商超門店提供安全高效的食品速運服務;依託全球交易平臺供應鏈優勢,先後組織10餘架飛機,從海內外採購了600多萬件應急醫用物資馳援武漢,緩解了醫療物資急缺的燃眉之急;旗下世界商品智能交易中心(CIC)、中農網等各平臺開展國際國內物流大接力,助力物資以最短時間運抵湖北,捐贈範圍覆蓋湖北省17個市州。
面對醫療資源嚴重不足的局面,卓爾智聯聯合專業醫療機構設立應急醫院,定向供應、重點保障,創新民間機構緊密支持專業救助的新模式。1月31日,卓爾智聯聯合武漢市第八醫院共同設立卓爾長江應急醫院;2月2日,卓爾漢江應急醫院在武漢市漢陽區成立;2月4日,卓爾智聯聯合黃岡中心醫院成立卓爾大別山應急醫院;2月7日,卓爾盤龍城應急醫院、卓爾羅田應急醫院、卓爾荊江應急醫院,分別在武漢市黃陂區、羅田縣、監利縣成立;2月8日,卓爾隨州應急醫院成立。卓爾智聯為每家應急醫院配備了一支全天候的對口保障團隊,配送急需診療藥品、醫療器械等,緊急用於臨床治療。
疫情嚴重,武漢急需搭建方艙醫院,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卓爾智聯將旗下自有物業貢獻出來,成立了採購組、搬運組、布展組和物業組等4個小組緊張工作,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漢口北方艙醫院、江漢方艙醫院成為「生命之舟」。
黯然謝幕
6月5日,曾風光無限、一度宣稱交易額達全國現貨市場第一寶座的浙江新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以下簡稱新華大宗)黯然謝幕,工商名稱變更為杭州客耐貿易有限公司,原來「為大宗商品提供現貨交易平臺服務、金融信息服務、投資信息服務、接受金融機構委託從事金融信息技術外包、金融業務流程外包」的經營範圍去掉。
新華大宗的宗旨是打造成為世界級大宗商品現貨電子市場;使命是推動中國商品流通標準化、現代化建設,規範中國商品交易定價體系,為中國商品在國際市場爭取定價權,為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服務;發展目標是成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新華大宗的黯然謝幕讓人唏噓不已。由於客戶對新華大宗前幾年上市的「新華油」「新華銀」投訴太多,2017年1月起開展的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回頭看」活動,「看住」了新華大宗,所有品種下線。新華大宗官司纏身,截至2020年6月15日,天眼查顯示,對新華大宗的開庭公告32起、法律訴訟222起;企查查顯示,對新華大宗的裁判文書235個、開庭公告16個。
新華大宗還做出過創「全國首例」之舉。2014年5月12日,新華大宗與浙江蘭溪滙豐貴金屬交易市場籤署託管經營協議,由新華大宗對其各項管理制度及運營模式進行全面整理與改進,促進其規範經營、健康發展。後來發生的事實是,2019年1月14日,工商部門吊銷了違規違法的浙江蘭溪鴻鵠商品交易市場有限公司(曾用名:浙江蘭溪滙豐貴金屬交易市場管理有限公司、浙江蘭溪滙豐貴金屬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這場「全國首例」大宗交易平臺整合引領規範發展模式,最終慘澹收場。
鑑於新時代證券、國盛證券、國盛期貨隱瞞實際控制人或持股比例,公司治理失衡,證監會決定自2020年7月17日起至2021年7月16日,對新時代證券、國盛證券、國盛期貨依法實行接管。
截至11月中旬,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大幅壓降,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完全歸零,國內173家虛擬貨幣交易及代幣發行融資平臺退出。
一個個現貨大宗交易場所、P2P網貸機構黯然謝幕,最大警示就是,不論擁有多高的市場佔有率,不論採取什麼樣的創新手段,中國金融行業都是強監管行業,與監管理念背道而馳的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
新的崛起
大宗商品平臺的崛起,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北上廣再次領銜。
7月27日,40家民營企業被上海市政府認定為首批民營企業總部,大宗商品及大宗商品供應鏈企業約佔20%。如鋼銀電商、上海化工品交易市場、上海石油化工交易中心、上海有色網金屬交易中心、找鋼網等。
10月,上海黃金交易所迎來成立18周年,已13年蟬聯全球場內現貨黃金市場的桂冠,與倫敦、紐約共同引領世界黃金市場發展。在產品創新方面,上海黃金交易所先後推出了「上海金」和「上海銀」人民幣基準價、黃金實物庫存及債券充抵保證金、滬紐金合約、一帶一路「黃金之路」等多項業務。在交易形式上,推出競價、定價、詢價、報價、金幣、租借、黃金ETF等交易形式,成為全球黃金市場裡多層次、全功能的貴金屬交易所之一。
11月5日,上海探索大宗商品在全球資源配置方面又邁出重要一步,出臺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36條實施意見,提出建設百億級和千億級大宗商品市場,聚焦金屬、能源、化工、礦石等領域,打造若干面向國際的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平臺;推動大宗商品人民幣計價結算;支持上期所標準倉單交易平臺以公司化模式運作,開展標準倉單、非標倉單、保稅倉單與場外衍生品交易,推動大宗保稅商品轉讓登記規範化。拓展現貨衍生品及價格指數業務,探索通過自由貿易帳戶為大宗商品現貨離岸交易和保稅交割提供與國際規則相一致的跨境金融服務,推動在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設立國際油氣交易平臺。
廣州也在醞釀新的崛起。經國務院批准,10月9日,證監會在廣州正式宣布成立廣州期貨交易所籌備組。期貨交易所、證券交易所都是國之重器。中央多個文件對廣州期貨交易所的定位是「創新型期交所」,這是一個超級重磅的金融基礎設施,以此為依託,廣州可以在全國範圍內虹吸資金、產業、人才,形成一個新的高質量產業集群。在這個過程中,廣州作為一線城市服務全國經濟的存在感、價值感、使命感大幅增強。期現結合,有了更大用武之地。
在佔領制高點上,北京當仁不讓。10月28日,「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全國煤炭交易中心正式開業運營,其目標是建成「服務全國、輻射亞太、影響全球」的全國性煤炭交易平臺。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在開業儀式上指出,建立現代化能源市場交易體系,是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和保障能源安全的迫切要求,是解決煤炭和下遊行業多年以來突出矛盾的重要舉措。政府通過交易平臺引導市場,通過交易規則調節市場,運用大數據完善對市場主體的監管,為政府制定政策、實施監管,促進合同籤約履約、強化預期引導、做好保供穩價工作、推進信用體系建設提供有效載體,進一步提升行業的治理水平。
補缺乏力
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聯動發展,如影相隨。期貨交易場所作為國家隊,是主力軍,而現貨大宗交易場所絕大多數是地方軍,實力弱、生存壓力大,處在「寶寶心裡好苦」的狀態,加快調教,促其良性成長,成為社會的殷切希望。
8月10日,中國期貨業協會公布了新修訂的《中國期貨業協會紀律懲戒程序》。由於紀律懲戒措施納入期貨公司分類監管評價體系,因此,對紀律懲戒程序的公平公正公開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期貨業協會在適用現有《紀律懲戒程序》對違規案件進行處理時,也遇到了新的挑戰和困難。此次修訂為中國期貨業協會紀律懲戒工作實踐提供了更完善的制度保障。
而現貨大宗行業還沒有類似「家法」。現貨大宗行業發展歷史告訴我們,沒有「家法」和紀律懲戒措施的「殺威棒」伺候,整個行業「馬放南山」,企業做事沒有忌憚,劣幣驅良幣現象就會上演,行業遭清理整頓是可以預見的,希望現貨大宗行業協會、商會儘快拾遺補缺。
根據安排,12月底,歷時4年的各類交易場所清理整頓「回頭看」將收官。通過國家和地方層面的驗收,保留下來的交易場所,只有回歸現貨的初心,才有可能在芳華裡欣然繁華。
近年來,我國大宗商品電子類交易市場的市場結構、經營主體和發展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一是各類傳統商品交易市場轉型升級速度加快,在數量上已成為大宗商品電子類交易市場的主體。二是電子類交易市場經營主體的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三是行業清理整頓初見成效,規範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投機類市場數量快速增長的勢頭得到遏制,行業發展環境明顯好轉。四是現代供應鏈推動傳統產業企業向供應鏈服務企業加速轉型,各類大宗商品供應鏈平臺快速興起。
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大宗商品供應鏈企業未來發展仍面臨兩大類任務:一是管理供應鏈金融風險,二是繼續推進迭代創新,為實體經濟服務。回顧30年歷史,市場化的電子商務平臺、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大宗商品供應鏈平臺發展,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無論如何強調都不過分,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其肩負的使命任重而道遠。
(本系列報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