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平淡的日子活出精彩、活出滋味、活出質量,是對生命最大的敬畏

2021-01-11 心靈之音的空間

無意中敲出標題時,內心卻惶惶然。懷疑這會不會是為自己找到又一個華麗的藉口,藉口中的託詞,託詞之後的遁逃。既然沒有登上峰頂,領略「會當凌絕頂一覽小眾山」的豪情,就沒資格談「平淡」二字。

渴望平淡的人,內心往往裝著太多的私心雜念,想用平淡二字壓制的內心躁動不安,可壓制有多大,衝動就呈指數級爆發。所以當心口不一時,人就呈現出極度的虛偽。就像貧窮的人說自己不愛財,失敗的人說自己喜歡過程,吃不上葡萄的說葡萄酸,渴望平淡的人,並非能接受平淡。

除非他經歷過一些事情,厭倦了明爭暗鬥、爾虞我詐、營營苟且的生活。要不,你憑什麼清高,敢說出「平淡」二字?除非你已經老熟,悟透生命還可按其他形式呈現。不想一條道走到黑,或在一棵歪脖子樹上吊死,這樣的平淡就是一種境界。

年輕的時候,都是現在進行時,是上山模式。總感覺肩負某種使命,眼睛都盯著遠方,盯著山頂,想像一個美輪美奐的世界。認為途徑的各種艱險、困難、痛苦和不幸,都是對登頂者的考驗。以為只要登頂,就能撥雲見日,一覽天下俊秀。

認為自己很牛,認為自己不同凡響,認為自己是天造之才,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主宰。這是一種幻覺,也是一種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它一直推動著人們前僕後繼、心急火燎、接踵摩肩,登上通往能彰顯身份、地位、榮耀和價值獨木橋。把這種方式,視為一個人活著的全部意義。

被承認,被接納,或加入某些組織、社群和圈子,唯有與眾共舞,才不顯孤獨和落寞。唯有用外界的喧鬧、擁擠、繁榮、物質、甚至歌舞昇平,才能證明在世界的某一處,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或多處多個身份標籤。對於這樣的人,太平淡反而是一種折磨,是一種拋棄,被認為是邊沿化。

偶爾平淡是對忙碌的緩衝,是對傷痛的修復,是對內心的療愈,為了奔赴更遠的地方。是為了接近心中的高地,獲得巨額的財富,製造更大的影響力。此時的平淡只能說說而已,成為一種附庸風雅的裝點,萬不能當真。誰沒有年輕過?

但最終,大多數人都要接受平凡的事實,不得不成一個平凡的人。用一個成語形容這種切換,稱為「返璞歸真」。承認自己不行,承認自己某些缺陷和殘疾,承認自己無法在一個領域達到制高點,接受平凡本身就需要勇氣。所以急流勇退,往往顯示一個人的本色。

說一種現狀有時不免牽出自己,早先幾年,我就是這種人,想法太多,加之看了幾本書,訂了幾個學習專欄,持續一段時間的寫作,就有些飄飄然,不可一世。想要擺脫平凡,辭職,從體制內走出去,換一種活法。不是不行,而是忽視了年齡。

那時候感覺,唯有辭職才是通往理想生活的人間正道,自己才華怎麼能埋沒在一個小縣城?現在想想,那哪是什麼特立獨行,實現人生價值,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分明是對不再年輕的恐懼,對沒有登上山頂的不甘心,對沒有被社會承認的迫切渴望。

可真要辭職了,我能幹什麼?這句話就像一劑猛藥,又像是一個急剎車,會讓自己瞬間清醒許多。是呀!即使達到某地,進入了某個圈層,功成名就,就一定能安分守己嗎?上面的上面還有上面,怎麼努力都遙不可及,似乎陷入另一種囚徒困境。

生活是現實的,即使辭職,在一種窘境中過上想要的精神生活。又會因為太過寡淡,而心懷不滿,憤世嫉俗,成為一個抱怨之人。人只有維持正常生存,並不受制於生存,才有閒暇思考其他。是呀,活著不僅僅是為了活著,可如果連正常的生活也保證不了,之外的意義何從談起?

所以才要接受平凡,面對現實,也為了維持精神和現實生活的平衡。人總不能餓著肚子和別人談論高尚,追求一種極致的精神生活。有個類比,說是談戀愛的男女,恨不得世界只剩下他倆。可臨了,又覺得不行,還得有個賣燒餅的,總不能餓著肚子談戀愛。」所以任何高尚、高雅或者浪漫東西,都離不開俗世。

思想很理性,情操很高尚,卻離不開肉體的承載。肉體有時醜陋,有時高尚,有時汙濁,有時潔淨,人卻無法取捨。現在的人講接地氣,講煙火氣息,就是承認和自己的美中不足,甘願做個平凡之人。

平淡與平凡相近,又不同於平凡。平凡另外有安於現狀、遵規蹈矩、謹小慎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嫌疑。真正的平淡是一種從容的狀態、或者心態。是一種反躬自問的驚醒,是疾馳中的剎車,是對鏡自照,是靈魂心甘情願的留守和陪伴。這是一個人的獨舞,很美。

平淡的接受平凡的事實,承認自己和其他人沒什麼不同。也是一日三餐,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三點一線工作、睡覺、吃飯;還要經歷戀愛、繁衍、衰老和死亡,這是表象。但對於精神的追求,和靈魂天馬行空的湧動,讓平淡就具有一種不同於他人的優越感。

主要體現在對閒暇的利用上,把原本平淡的生活過出一種品味,過出一種質量,過出一種濃度,過出一種精彩,從此不再平凡。而成為一種形上學的高貴品質,或不受年齡限制的精神追求,並從中找到某種快樂和意義。

前幾天和一位久不見面的朋友相遇,聊興甚歡。我們是同齡人,年輕的時候都曾有過崇高的理想,和對精神生活的追求。並且骨子裡都具備桀驁不馴的秉性,心懷天下,認為自己肩負某種使命,每次兩個人暢談人生、理想、未來和抱負這些大話題時,都有懷才不遇的憤世嫉俗。

這次見他,已從他身上看不到任何焦灼、抱怨、緊迫和不切實際痕跡。從聊天中卻體會到一種自然、平和、樂觀和謙遜的態度。原來即使相遇,都是匆匆忙忙打個招呼,彼此抱怨幾句,問候幾句,就去忙各自的事情,這次見面聊了一個下午。

從年少輕狂聊到做人世故圓滑,從個人理想聊到現實的殘酷,也聊到孩子教育、個人興趣,家庭關係,中年心態。我發現他和以前大不一樣,少了當初的銳氣,也少了不切實際的空想,眉宇間透出達觀、樸素和真誠的品格。你說不上哪裡好,就是感覺聊的很投機,很舒服,也很愜意。

他告訴我:「自從走上社會,換了不少工作。心浮氣躁,覺得沒有一樣工作適合自己,整天飄來飄去,像是沒有根的雲。到了四十歲開了包子店,生活才算有了著落。」我問:「生意怎麼樣?」他說:「賺不了大錢,養活一家老小不成問題。總之,不給社會添麻煩。」

想起他年輕的時候,長發齊肩,背一把吉他,告訴所有人,為理想他要去很遠的地方。當初的夢想與現在的包子鋪大相逕庭,似乎帶著某種嘲諷,似乎又符合現實某種預期。讓我對他當初和現在做一個點評或者比較,說不上哪個好哪個壞,每一個階段有每一個階段的風景。

而我更喜歡現在的他,已經去掉當初的虛偽,平淡中透著真實和純粹。他告訴我,他現在挺幸福,每周都會歇業兩天,不是和一幫驢友登山,就是開車帶著家人一起郊遊。我問他,「現在還彈吉他嗎?」他說:「彈呀,夢想雖然很難實現,但人不能沒有夢想。它是我的精神支柱,也是生活最有趣的部分。」

他突然問我:「你說我們是不是老了,變得越來越世俗?」我說:「好傢夥,你這叫老了嗎?你像老的樣子嗎?你只是變得更真實,更靠譜,更接地氣。」他開懷大笑,從他的笑聲中,我發現平淡原來是一種樸實無華的東西,我們原本想走出各自局限,向外尋找,而它就在身邊。

最近在書中看到一個故事,有個遊客去海邊遊玩,看到一個漁夫在漁船上曬太陽。就很好奇,說天氣這麼好,你怎麼能躺著曬太陽?漁夫問,那我應該幹啥?遊客說,你應該出海打漁。漁夫問,然後了?遊客說,然後把魚買了,等你賣魚攢足夠多的錢,就可以換條更大的船。漁夫問,然後了?到最後,買一條更大更好更現代的漁船。漁夫問,然後了?遊客說,然後你就可以躺在這裡曬太陽。漁夫說,我現在不就在曬太陽嗎?

對漁夫的心態有兩種解讀,一種認為漁夫不思進取,安於現狀,對生活保持消極懈怠的態度。一種認為漁夫是大智慧,既然要轉一大圈,難逃漁夫的宿命,不如從當下開始,一邊工作,一邊享受生活。我不認為犧牲現在垂手可得的幸福,而要無限推遲,換取更大幸福就是一種明智。

等我們真正衰老,即使最終得到想要的東西,怕也因為身體的原因,思想遲滯、步伐緩慢、味蕾退化,視力下降、行動不便,我們還有能力享受一直追求的幸福生活嗎?

流行這樣一句諺語「年輕的時候,有牙沒鍋盔;老了的時候,有鍋盔沒牙。」這是生命的尷尬。想要打破這種尷尬年輕時要多努力、多試錯、多探索、多經歷、多體驗,且不怕犯錯。中年以後,就要明確自己的能力,減少行動。為自己留夠餘閒,多思考,注重精神素質的培養,提升精神生活的質量。

只要生活過得去,就不要把生存方式或生存工具當成生活的目的,本末倒置,讓自己變成追求物質或者外在東西的奴隸。

平淡是真,這個「真」字不僅是接受真實世界,承受生活強加給我們的一切。更應該是對靈魂的真實呼喚,別逼自己,按本心生活,把平淡的日子活出精彩、活出滋味、活出質量,是對生命最大的敬畏。

相關焦點

  • 《活出生命的意義》:生命,除了活著本身,還要活出意義
    在他接下來的人生,除了在遭到億萬民眾的唾罵和制裁,生命還剩下什麼意義?這讓我想到了生命。人的生命,除了活著,更還有其意義。人活著,就應擔起生命的職責,不是為了彪炳史冊,而是為了活出意義。1.《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作者維克多·弗蘭克爾。納粹時期,作為猶太人,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於集中營的毒氣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倖存。尼採曾說:「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 朗誦:忘記年齡,活出自我
    越來越覺得,年齡只是一個數字,它沉澱了我們的心境,豐盈的人生的閱歷,而生命不在於年齡,而貴在心態。心若年輕,歲月不老,心若溫暖,世界嫵媚,人生的美好是不畏年齡,活出自我。生命是一場生生不息的輪迴,日子一天天地划過,時間秒秒地走過,當年齡在疊加,時光在老去,不必傷感,也無須悵然。人的成長是歷經繁華,走向波瀾不驚的過程,是褪去稚嫩,走向成熟的過程。
  • 用心對待生活,普通尋常的日子也能活出甜味,活出樂趣
    周末和閒暇時間,去自然中尋找生命的軌跡,賞賞山花,看看溪流,拍拍風景照,也不失為一種人生樂趣。只有極度熱愛生命的人,才能對生活有最細微的體察,才能在微小而飽滿的事物中,找到真正快樂。林清玄曾說:「幸福,常常是隱藏在平常的事物中的,只要加一點用心,凡俗的日子就會變得可愛、可親、可想念了。」
  • 陳果經典語錄,活出自己活出精彩
    當你身上活出很多負能量的時候,不管你說什么正能量的話都是打折的,一個活得很不幸福的人你真的能夠給別人的幸福帶來有用的建議嘛。2:不是所有人都懂愛,否則就不會出現那麼多以愛為名義的傷害。3:不要推遲幸福,從現在,此時此刻開始幸福。
  • 短文欣賞:活出你的精彩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語美文>正文短文欣賞:活出你的精彩 2012-12-06 22:06 來源:唯美英語 作者:
  • 女人,獨立自主的性格是你活出精彩的最大底氣
    然而美好的日子並沒有持續下去,小雅因為丈夫的出軌而結束了自己的婚姻,還因為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而失去了孩子的撫養權。小雅就是現代生活中披著新時代外衣的舊女人,沒有裹腳卻被束縛了思想。我一直認為女人可以小鳥依人,但靈魂要學會獨立。
  • 有限的人生,活出無限的精彩,這樣的精神熠熠生輝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無限的精彩,那他的生命就大有意義。生命有限,似曇花,開後須臾便謝,但它在「人生中的賽跑」中卻跑出了永恆,活出了精彩。李劍英在16秒內做出生命的抉擇——緊急迫降,用自己的生命改變航向,保證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生氣關頭,他將死亡的殘酷留給自己,將生命的希望留給人民,他的精神熠熠生輝。
  • 從生死問題思考如何活出生命的意義
    生死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人生命中最大的課題,隨著社會物質條件的豐富,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一般人壽命都比較長,可以活到八九十歲,甚至可以活到一百歲,但是如何有尊嚴地活著,離開這個世界時也沒有遺憾,平和地離去,這是現代人思考生死問題的最難的課題。
  • 左鋒義寄語錄:活出生命的寬闊
    漂泊在人海,遠去的流水,逝去的故事,曾經的傷痛,送遠的時光,生命的質量來自於內心的抉擇。心頭的寬度,決定著內心的厚重,生命的經過,總會讓生命覺醒,所有的糾結終歸淡然,所有的忐忑終歸釋然。活出生命的本真,活出生命的寬闊,命若花開,命若花落,隨了自然~~~左鋒義寄語錄
  • 生命有時盡,每個人都能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她上課的題目是——「生命有時盡!」原以為一個新畢業的大學生,往往都不大會上課的,因為他們缺乏教學經驗。我來聽課主要是湊聽課節數的。真的沒想到,政治課原來也也可以上得如此精彩。看看都是些什麼人在群裡:有長期忍受病痛折磨的絕症患者,有感情受挫者,但更多的是抑鬱症患者,總之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失意者;他們漠視生命,缺乏對生你最起碼的敬畏!
  • 2018為自己而活,活出自己的精彩灑脫(經典句子)
    為別人著想,為自己而活。為別人著想,才不失活的高尚;為自己而活,才不失活的灑脫。 2. 儘管我們常說為自己活著,但實際上我們都通過別人的眼睛看自己的形象。一個從來沒有得到承認的人,很難產生對生命的熱情。我們穿衣打扮或者努力學習工作,不僅是為了實現自我,也為了成為群體中被認可的一員。
  • 活出生命的意義
    弗蘭克爾在《活出生命的意義》中有這麼寫道,「每個人的命運都是獨特的,沒有人能夠解除你的磨難,替代你的痛苦"。因此,你的感受很能讓人理解,你必須自己學會承受這一切的苦難。人活在這個世上本就有自己存在的使命。人活著就是尋找生命的意義,那對於每個人來說這種追求是什麼,每個人在每個時刻都不一樣,可能在這一刻你只想獲得一絲的愉快,可能另一刻你想獲得更多的名望。
  • 普通人如何活出生命的意義——《活出生命的意義》讀書小結
    你若發奮振作起來,決心去尋求生命的意義,那麼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義,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義,生命無窮,生命的意義也無窮。就像我自己,已經是走向生命黃昏的年齡了。剛上班的時候,懵懂無知,覺得每個人都那麼友善,一切都那麼美好,可是在該升級調工資的時候,我們同一批,同一天上班的同事順利升級漲了工資,而自己被排除在外。究其原因,同事是當地人、父親是某部門的領導。你能說人家升級漲工資不合理嗎?
  • 讀《活出生命的意義》有感
    #生命#活出生命的意義今年以來,我看了一些書,有《易中天中華史》系列,錢佳楠的《有些未來我不想去》,《活出生命的意義》……甚至閱讀了關於經濟學方面的《貧窮的本質》,這只是粗淺的涉獵。其中著名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所著的《活出生命的意義》,讓我感觸頗深。我第一次知道這個人和這本書是在一檔綜藝節目《奇葩說》第六季裡,節目中作為導師李誕推薦了這本書。讀後我才知道這的確是一本佳作,值得每個人去閱讀,去思考生命的意義。書的前半部分,作者通過論述自己在集中營裡的恐怖遭遇,在地獄般苦難與困境中,在幾乎毫無生還希望的絕境裡,依然堅信生命的意義,並保有活著的希望。
  • 人活著就要熬出自己的精彩,活出生命的意義!
    熬,不是逆來順受的活著;熬,不是對生命的妥協;熬,是為了活成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熬,是為了要對得起自己在心底默默許下的誓言!愛情裡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人人都嚮往的遠方,但是相愛容易,相處很難,不管多麼美好的愛情,也都需要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樣的平淡生活。如果你還沒有成功,你也願意選擇「熬」,那麼就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質的精髓。
  • 學會隱藏,方能達成夢想,活出生命的精彩
    隱藏也許是成功的踏腳石,也許是心中壓力的重擔——端看是否能適度運用隱藏,使生命更有價值。生命往往是充滿磨難的,在人生旅途上,隱藏自我,在困境中自我成長,終能在茫茫路途上找到屬於自己的燦爛。司馬遷隱藏自己受刑的痛苦,在憤恨中著成名垂丹青的《史記》;諸葛孔明躬耕於隆中,隱藏自己的絕代才華,終於在劉備三顧茅廬後開展明聞千古的三國時代;凡高隱藏自己的鬱悶潦倒,筆下陰鬱的一揮一毫,燒出流芳百代的燙名,著一幅又一幅不朽的名作。
  • 讀《活出生命的意義》有感
    《活出生命的意義》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講述了二戰時期德國納粹黨對猶太人殘忍迫害的歷史,倖存者弗蘭克經歷重重苦難,獲得了新生,懷著極大的熱情感染很多人。第二部分講述了弗蘭克總結生命存在的意義,身體力行地實踐他的「意義療法」,尋找生命的意義的方法,幫助更多的人擺脫痛苦,獲得療愈。
  • 女人的價值,是活出自我
    原來,女人最大的價值,是活出自我,做最好的自己。01 做自己,才能真正的掌控命運1976年1月10日,劉敏濤出生於山東煙臺,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她16歲就出道,事業巔峰時期,遇到了愛情。30歲那年,嫁給了一個地產富商。
  • 柴培爾 | 如何活出聖潔的生命
    我們不只要激發人,也要使人有能力去活出基督徒的生命。為了能夠認出神的恩典如何給我們能力,我們要首先考慮基督徒生命中力量的來源。基督徒力量的一個來源就是對神話語的知識。要將神的話語應用在生命中,必須先知道我們該相信什麼、該做什麼。如果不知道該相信什麼,就不能榮耀神的真理;不知道要做什麼,就不能真正取悅神。要活出基督徒的生命,知識必不可少。
  • 即使深陷土撥鼠之日,也要打破循環,活出精彩
    即使深陷土撥鼠之日,也要打破循環,活出精彩如果你的人生突然只能夠重複一天的內容,不管這一天發生過什麼,你留下過什麼,當你重新醒來的時候,這一天又重新歸檔,所有的事情都不會因為你過去的行為而有任何的改變,一切都保持原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