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徐老師常年從事作文教學,對於記敘文寫作嚴格限制使用議論的次數和字數,如果要穿插議論的表達方式的話,一定要精煉深刻且字數不易過多,在表達效果一定要起到畫龍點睛、突出中心、引起讀者思考或引領下文的作用。
那麼記敘文寫作怎樣穿插議論呢?小徐老師解析如下:
所謂議論,即是對人、事、物的是非、好壞、影響等發表個人見解,是一個人理性思想的表現,在記敘文中的議論往往和抒情融合在一起,即飽滿激情的議論,即是一個人理性的思考和認知的表達,也是一個人感性認知的體悟和抒發。
一、先議後敘,往往指在記敘文開頭或段首先發議論,申明寫作目的,奠定感情基調,起統領下文,引出下文或點明全文或全段中心的作用。
例如,魯迅的《一件小事》開頭即寫自己從鄉下進城六年因「其間耳聞目睹的所謂國家大事」的影響,「增長了我的壞脾氣——老實說,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轉筆引出一件小事對自己的教育意義——「將我從壞脾氣裡拖開,使我至今忘記不得」。此開頭既評價了自己壞脾氣,又引出了「一件小事」對自己的深刻影響,統領全文,點明了中心。同時也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在學生作文中,我們也可以學習這種寫法,先議,言明敘事目的,點明一件事或一個人對自己的教育意義等。例如中考經典範文《撿拾幸福》天津一考生開頭這樣寫到:「總有人抱怨不夠幸福,其實幸福很簡單,幸福不一定多麼宏偉驚人,幸福就像初春新雨後冒出的筍尖,稍一低頭或彎腰,便能發現它遍布足下;抑或是在盛夏鄉野的天空中,偶爾抬頭便可看到的漫天繁星。幸福就是喜悅,發現生活之美的單純的喜悅,只要伸手就能觸到。有一顆永遠感恩的心,平和的態度,積極的心態,幸福便處處皆可撿拾。」
此開頭的即以飽含深情的議論言明了對「幸福」的認識,是對生活較為深刻的感悟,理性的分析,既總領全文又提高了文章的思想高度。
再如,魏巍《我的老師》在記敘」老師為自己排除小糾紛」一事的段首是這樣寫的「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還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來,在那時卻佔據過我的心靈。」這句話同樣高度評價了這件事對孩子的內心影響,為後文的記敘和抒情奠定了基礎。
同樣,在寫作文時,我們也可以藉助這種寫法,在每一段的開頭闡明對某一人或事的看法,評價等,如果每一段都有一個這樣的議論中心句,把全文要表達的中心串聯起來,不僅可以突出中心,提升全文的思想高度,而且使結構嚴謹,段落分明,是一種不錯的寫作手法。
例如,中考作文《尋找快樂》,我們可以在每一段的段首這樣寫下富有哲理的句子,發表對生活的看法,正文第一段可以這樣開頭——快樂其實很簡單,它是每一次努力奮鬥後收穫的成功的喜悅;正文第二段可以這樣開頭——快樂其實就在身邊,它是家人朋友的一個鼓勵的擁護, 一句暖心的話語,是關愛、是理解、更是寬容。正文第三段可以這樣開頭——快樂其實是每一次真誠的幫助別人後的最大的附贈——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幫助別人,心中方有快樂。這樣並列的三段開頭先議,然後再選材生活中的小事加以敘述,往往可以起到內容充實,文氣貫通,中心突出的表達效果。
二、先敘後議,指在記敘文的結尾或一段的段末寫下富有哲理的議論,點明中心,深化主題,引起讀者的思考。這種議論的方式最常見,無論是名家作品還是學生作文中都屢見不鮮,而且表達效果良好。
例如,魯迅的《故鄉》作者先充分敘述了「我」「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的所見所聞所感之後,心中感慨萬分,於是在末尾寫道:「希望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既深化了主題,又引起人們深刻的思考,鼓舞人心。
再如,莫頓·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寫體弱怯懦的小亨特跟隨小夥伴攀登懸崖,由於害怕,上不去下不來,最後在父親的鼓舞下終於得以脫險的故事,這次獨特的生活體驗讓作者感悟到:「每當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喪氣時」,「不要想著遠在下面的巖石,而要著眼於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所要到的地方」,這樣,最終會發現「自己所走過的路程是多麼漫長」。這種卒章顯志的寫法,往往深化了主題,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是記敘文寫作中重要的表現用法。
同學們在寫作文時,特別是寫中考常見題材「青春感悟」類或「精神勵志」類作文時,文章的結尾穿插富有哲理的議論,表達自己對生活獨特的見解和感悟,可以整體提高文章的思想性,提升文章的格調,是作文提分的最佳法寶。
例如,中考作文《選擇》結尾我們可以這樣寫:「人生有快樂也有痛苦,有的人選擇直面挫折,化痛苦為力量,在奮鬥中獲得快樂;而有的人卻常常誇大挫折,放大痛苦,在抱怨中悲苦一生。是啊,不一樣的選擇就收穫不一樣的人生,要想讓我們的人生在戈壁灘上也能開滿鮮花,就只能選擇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奮鬥中收穫快樂人生。」
像這樣或飽含激情或富有哲理的議論性句子也可以出現在一段的末尾,起到不斷點題、扣題,點明中心的作用。
例如,朱德《回憶我的母親》,作者就採用了邊回憶母親勤勞而樸實、平凡而偉大的一生,邊飽含覺深情高度評價母親的崇高品質和對自己的深刻影響。例如,寫「她對窮苦農民的同情和對為富不仁者的反感卻更強烈了」同時也「啟發了我幼年時期反抗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決心尋找新的生活」;寫感謝母親對自己各種教育和影響,都是對母親飽含深情的議論和評價,全文就這樣敘一點議一點,把母親勤勞樸實、平凡而偉大的一生,以及作者對母親的深深的感激和懷念之情深沉真摯的表現出來,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這不得不說得益於夾敘夾議寫法。
綜上所述,記敘文中在開頭,結尾或段首、段尾穿插短小精悍的議論,往往可以起到良好的表達效果,可以整體提高文章的格調,引人深思,提高記敘文的思想性,是提高作文水平必備的寫作手法,值得注意的是,記敘文中穿插議論:一不可長篇大亂,要短小有力,二議論中最好飽含深情,富有激情,易議論「假、大、空」,無端地拔高,枯燥地說教。
以上由指尖教育帝國原創,也是作文教學經驗之談,同學們你們學會了嗎?希望對同學們的寫作有所啟發,小徐老師期待大家的關注,帶你一起學好語文寫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