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記敘文寫作中如何穿插議論,方可得高分?

2021-01-11 指尖教育帝國

小徐老師常年從事作文教學,對於記敘文寫作嚴格限制使用議論的次數和字數,如果要穿插議論的表達方式的話,一定要精煉深刻且字數不易過多,在表達效果一定要起到畫龍點睛、突出中心、引起讀者思考或引領下文的作用。

那麼記敘文寫作怎樣穿插議論呢?小徐老師解析如下:

所謂議論,即是對人、事、物的是非、好壞、影響等發表個人見解,是一個人理性思想的表現,在記敘文中的議論往往和抒情融合在一起,即飽滿激情的議論,即是一個人理性的思考和認知的表達,也是一個人感性認知的體悟和抒發。

一、先議後敘,往往指在記敘文開頭或段首先發議論,申明寫作目的,奠定感情基調,起統領下文,引出下文或點明全文或全段中心的作用。

例如,魯迅的《一件小事》開頭即寫自己從鄉下進城六年因「其間耳聞目睹的所謂國家大事」的影響,「增長了我的壞脾氣——老實說,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轉筆引出一件小事對自己的教育意義——「將我從壞脾氣裡拖開,使我至今忘記不得」。此開頭既評價了自己壞脾氣,又引出了「一件小事」對自己的深刻影響,統領全文,點明了中心。同時也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在學生作文中,我們也可以學習這種寫法,先議,言明敘事目的,點明一件事或一個人對自己的教育意義等。例如中考經典範文《撿拾幸福》天津一考生開頭這樣寫到:「總有人抱怨不夠幸福,其實幸福很簡單,幸福不一定多麼宏偉驚人,幸福就像初春新雨後冒出的筍尖,稍一低頭或彎腰,便能發現它遍布足下;抑或是在盛夏鄉野的天空中,偶爾抬頭便可看到的漫天繁星。幸福就是喜悅,發現生活之美的單純的喜悅,只要伸手就能觸到。有一顆永遠感恩的心,平和的態度,積極的心態,幸福便處處皆可撿拾。」

此開頭的即以飽含深情的議論言明了對「幸福」的認識,是對生活較為深刻的感悟,理性的分析,既總領全文又提高了文章的思想高度。

再如,魏巍《我的老師》在記敘」老師為自己排除小糾紛」一事的段首是這樣寫的「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還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來,在那時卻佔據過我的心靈。」這句話同樣高度評價了這件事對孩子的內心影響,為後文的記敘和抒情奠定了基礎。

同樣,在寫作文時,我們也可以藉助這種寫法,在每一段的開頭闡明對某一人或事的看法,評價等,如果每一段都有一個這樣的議論中心句,把全文要表達的中心串聯起來,不僅可以突出中心,提升全文的思想高度,而且使結構嚴謹,段落分明,是一種不錯的寫作手法。

例如,中考作文《尋找快樂》,我們可以在每一段的段首這樣寫下富有哲理的句子,發表對生活的看法,正文第一段可以這樣開頭——快樂其實很簡單,它是每一次努力奮鬥後收穫的成功的喜悅;正文第二段可以這樣開頭——快樂其實就在身邊,它是家人朋友的一個鼓勵的擁護, 一句暖心的話語,是關愛、是理解、更是寬容。正文第三段可以這樣開頭——快樂其實是每一次真誠的幫助別人後的最大的附贈——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幫助別人,心中方有快樂。這樣並列的三段開頭先議,然後再選材生活中的小事加以敘述,往往可以起到內容充實,文氣貫通,中心突出的表達效果。

二、先敘後議,指在記敘文的結尾或一段的段末寫下富有哲理的議論,點明中心,深化主題,引起讀者的思考。這種議論的方式最常見,無論是名家作品還是學生作文中都屢見不鮮,而且表達效果良好。

例如,魯迅的《故鄉》作者先充分敘述了「我」「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的所見所聞所感之後,心中感慨萬分,於是在末尾寫道:「希望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既深化了主題,又引起人們深刻的思考,鼓舞人心。

再如,莫頓·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寫體弱怯懦的小亨特跟隨小夥伴攀登懸崖,由於害怕,上不去下不來,最後在父親的鼓舞下終於得以脫險的故事,這次獨特的生活體驗讓作者感悟到:「每當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喪氣時」,「不要想著遠在下面的巖石,而要著眼於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所要到的地方」,這樣,最終會發現「自己所走過的路程是多麼漫長」。這種卒章顯志的寫法,往往深化了主題,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是記敘文寫作中重要的表現用法。

同學們在寫作文時,特別是寫中考常見題材「青春感悟」類或「精神勵志」類作文時,文章的結尾穿插富有哲理的議論,表達自己對生活獨特的見解和感悟,可以整體提高文章的思想性,提升文章的格調,是作文提分的最佳法寶。

例如,中考作文《選擇》結尾我們可以這樣寫:「人生有快樂也有痛苦,有的人選擇直面挫折,化痛苦為力量,在奮鬥中獲得快樂;而有的人卻常常誇大挫折,放大痛苦,在抱怨中悲苦一生。是啊,不一樣的選擇就收穫不一樣的人生,要想讓我們的人生在戈壁灘上也能開滿鮮花,就只能選擇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奮鬥中收穫快樂人生。」

像這樣或飽含激情或富有哲理的議論性句子也可以出現在一段的末尾,起到不斷點題、扣題,點明中心的作用。

例如,朱德《回憶我的母親》,作者就採用了邊回憶母親勤勞而樸實、平凡而偉大的一生,邊飽含覺深情高度評價母親的崇高品質和對自己的深刻影響。例如,寫「她對窮苦農民的同情和對為富不仁者的反感卻更強烈了」同時也「啟發了我幼年時期反抗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決心尋找新的生活」;寫感謝母親對自己各種教育和影響,都是對母親飽含深情的議論和評價,全文就這樣敘一點議一點,把母親勤勞樸實、平凡而偉大的一生,以及作者對母親的深深的感激和懷念之情深沉真摯的表現出來,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這不得不說得益於夾敘夾議寫法。

綜上所述,記敘文中在開頭,結尾或段首、段尾穿插短小精悍的議論,往往可以起到良好的表達效果,可以整體提高文章的格調,引人深思,提高記敘文的思想性,是提高作文水平必備的寫作手法,值得注意的是,記敘文中穿插議論:一不可長篇大亂,要短小有力,二議論中最好飽含深情,富有激情,易議論「假、大、空」,無端地拔高,枯燥地說教。

以上由指尖教育帝國原創,也是作文教學經驗之談,同學們你們學會了嗎?希望對同學們的寫作有所啟發,小徐老師期待大家的關注,帶你一起學好語文寫好作文。

相關焦點

  • 記敘中如何穿插議論和抒情?
    1、什麼是議論與抒情議論:作者在作品中對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態度及對問題的看法等。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2、為什麼要穿插議論與抒情議論:記敘文中恰當地穿插議論往往能點明主旨,起到畫龍點睛作用,或者深化主題,使文章的感情升華,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議論。
  • 中考語文,記敘文寫作短期提升水平提高成績,只要用活套路會思考
    按理說,經過三年初中作文訓練,大多數同學都應該能敘述完整的事情,描寫生動的人物,寫出以情動人的記敘文。但有些同學人物形象平面、單一。敘事呢,也流於簡單虛假,脫離生活。像這樣的文章,在中考中是要吃虧的。那麼,如何迅速提升作文水平呢,當然要從思維和認識上入手。只有認識到了,了解社會生活,懂得寫作套路,兩相結合,才能順利度過中考。應急的時候不講許多道理,只告訴大家怎麼做。
  • 中考語文衝刺,記敘文閱讀能力如何養成?
    閱讀特別是記敘文閱讀過關,中考的寫作也相對容易。那麼,語文學科,中考時記敘文閱讀題考法有什麼特點呢?在有限的複習時間裡,要儘快整理出方向,才好完勝中考。出題方法1.課外閱讀的遷移能力 中考記敘文,出題原則是以課外為主。只有基礎概念方法掌握的比較紮實、課外閱讀量也還豐富的學生,面對題型時才會有更大優勢。
  • 5個招法,打造個性化記敘文,中考作文就要拿高分
    中考記敘文寫作既是考水平,也是考技術。如果我們揭掉寫作神秘的面紗,只從技術的角度來看考場作文,以高分為目標,問題就可以簡化許多。通過積累完成了內容的儲備,在平時的閱讀過程當中,也實現了價值觀的灌輸,也薰陶的有了一定的情懷,當面對真槍實彈的考試,必須學好技術拿到高分。
  • 2020初中記敘文寫作技法‖第一講∶如何去審題
    如上面題目中,可用此法獲取許多寫作思路。比如根據提示中「友善是對陌生人的一個微笑」一句可以這樣演繹:1、以我為中心寫記敘文,描述我同一個陌生人的故事,我的一個微笑拉近了兩人的距離,友善使人們更易於溝通。可寫成記敘文。   2、以第三者的目光描寫發生在我們周圍的兩三個故事,故事集中表現微笑的作用,突出友善的力量。
  • 如何寫「危機」作文?中考作文寫記敘文好,還是寫議論文好?
    (1)請以「我的危機故事」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講講你遇到了怎樣的危機,又是如何化解的?(2)請自擬題目,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寫一篇議論文,談談你對危機的思考和認識。這兩道題目,一道要求寫記敘文,一道要求寫議論文。新課改以來,寫議論文名正言順地成為了中考的可選項。
  • 高分作文是怎麼寫出來的?中考作文寫作3大技巧
    中考作文是很多中學生頭疼的項目之一。提分慢,丟分多,很多學生提起作文都會無所適從。如何才能寫出一篇高分作文?今天資深語文老師給大家分享中考作文寫作3大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中考寫作文,寫什麼文體更容易得高分呢?老穆有話說……
    老穆認為,作文分數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考生的寫作水平,而不是文體!但對於大部分中考的學生而言,相較於散文和議論文寫作,寫記敘文更得心應手,更容易得高分。在中考的考場上,學生寫記敘文、散文或議論文都可以拿高分,但從文體寫作偏向上,記敘文無疑是排名第一的,議論文和散文次之。(倘若是高考,議論文則受大多數學生喜愛)記敘文寫作時間長,寫起來更得心應手!
  • 中考語文閱讀理解得分技巧:記敘文類型總結
    中考語文閱讀理解得分技巧:記敘文類型總結   語文閱讀分析常用名詞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反覆、借代、反問、設問、引用、對比   常見寫作方法、表現手法   聯想、想像、象徵
  • 2020中考記敘文閱讀方法指導
    1、記敘文概念:記敘文是以敘述、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     6、記敘文的詳略:  敘述中的詳略問題是一個取材、組材如何扣緊中心,體現主題的問題。     凡是對主題思想起重要作用,內涵深刻、情節生動的具體材料,就展開詳寫;而對主題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敘述。     閱讀記敘文,應注意材料的詳略處理是如何為主題服務的。
  • 中考記敘文閱讀技巧
    中考記敘文閱讀技巧一、記敘文閱讀的重點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如小說、散文、寓言、故事、通訊、遊記、傳記、回憶錄等。記敘文的另一特點,就是以記敘為主,採用綜合表達方法,包括記敘中的描寫、記敘中的說明、記敘中的議論和抒情等。記敘文的分類:第一,從寫用內容方式看,可分為:①簡單記敘文,其特點是事件較簡單,線索和記敘文法較單一,如《一件珍貴的襯衫》、《金黃的鬥笠》。②複雜記敘文,事件比較複雜,內容分枝較多,採用綜合表達方法,如《背影》、《荔枝蜜》等。
  • 中考語文,記敘文布局謀篇要講技術,不死記硬背也能寫出高分作文
    如果把寫作比喻成戰鬥,那麼布局謀篇就是排兵布陣。排兵布陣是很重要,可最重要的有時卻被忽略。好多孩子說中考記敘文其實並不難,就是不知怎麼把它寫好。這話其實是很對的。懵懂懂上考場,懵懂懂寫作文,自然對分數的估計,也是懵懂懂的。
  • 2021年中考作文備考,議論文寫作是方向,不妨嘗試一下
    全國各地中考作文的命題整體上是穩定的,在形式異彩紛呈,各具特色的背後,卻也正是穩中求變。 從變的這一面來理解,我覺得學有餘力的同學,可以嘗試著在備考的過程中準備寫寫議論文。 為啥要寫記敘文?
  • 中考作文怎樣抒情:記敘文怎樣抒情
    中考作文怎樣抒情第二篇:在記敘文中怎樣抒情和議論   在以記人,敘述,寫景為主的記敘文中,作者往往要表達他的喜怒哀樂和抒發由衷的感情,這就是抒情.例如:初一冊<最後一課>中有一句:"啊!這最後一課,我真永遠望不了!"
  • 初中記敘文怎麼寫?6個寫作「套路」,高分必備
    在初中階段,記敘文是語文寫作中最為常見的一種作文體裁,初中生寫記敘文通常就是圍繞中心記敘一件或幾件事情,聽起來比較容易,但是很多同學在拿到作文題後往往動不了筆,不知道具體該寫什麼,寫作選取的事件不是太過平常瑣碎就就通篇虛構,最終寫出來的文章自然也就黯淡無光,鮮少有新穎獨特高分作文。
  • 如何區分記敘,抒情和議論?
    記敘、抒情、議論都是寫作的表達方式。如何區分呢?記敘是把人物的活動、事件的進行、物體的變化作為表述對象的表達方式。側重於形象思維的表達。記敘的運用通常要包括人物、事件、時間、地點、原因、結果六個要素。這種表達方式主要用於記敘文、小說、寓言、童話等的寫作。例如魯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其中一段:這是民國六年的冬天,北風颳得正猛,我因為生計關係,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幾乎遇不見人,好不容易才僱定了一輛人力車,叫他拉到S門去。……作者敘述了一件小事發生的時間、原因、地點、人物、事件等。
  • 中考記敘文,讓精彩的語言描寫,為你的作文加分!
    可是我又看了你們的作文,竟發現你們中大多數人不會運用語言描寫,你們的記敘文真的就是在記敘,敘述一件事兒,而後一番議論,一番抒情,連描寫都不多,更不用說語言描寫了。別的描寫發現還真不太容易,語言描寫真是一目了然。一般來說,只要看看有沒有引號就行了。
  • 【中考語文】如何歸納記敘文的中心思想?
    知識概說  記敘文的中心意思(或「中心思想」)是作者通過敘事、寫人、狀物所表達出來的某種觀點、認識或情感。我們閱讀一篇記敘文必須把握它的中心意思,這樣才算真正讀懂了這篇文章。所以,《大綱》要求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了解課文的思路和中心意思」。
  • 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構思的四個角度
    其實,若懂方法會套路,高分作文的思路,也可分分鐘搞掂滴。中考記敘文的寫作,讀懂材料沒問題,如何構思,卻往往會有問題。下面給出一些建議:一、圍繞材料主題展開構思。大多數地區的中考,是給材料作文,從材料裡,容易讀出材料的指向,也容易確定文章的主題。
  • 中考語文,中考記敘文寫作存在三個大問題,你有沒有中招?
    近些年來,在中考語文的考場上,也有越來越多的同學選擇了議論文。而這些同學選擇議論文的原因,不是向高考靠攏,而是議論文的寫作不過關,被迫做出的選擇。本文不評價他們議論文寫得好不好,而是要說說,當前初中生記敘文寫作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