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所以學科中,物理到底有多難?
比如,筆者很多朋友的孩子,其他學科都考得不錯,即使是數學也常常130+以上,但是唯有物理,是真的讓他們頭疼,筆者也常常聽到他們抱怨,怎麼物理怎麼會這麼難啊,書上的黑體字、公式等等我都記得滾瓜爛熟,題也沒少刷,但每每考試成績總是那麼的差強人意。
當然,以上情況並不是個別現象,。或許,連物理考得好的同學都不知道他是怎麼考得好的,所以當成績更差的同學去請教考試成績好的,更是一頭霧水。
那麼物理到底難在什麼地方?其實,初中物理是從八年級才開始的一門學科,知識體量相對於語數外來說算少的,雖說分為力、熱、光、聲、電,但只有力和電內容充實些,其他都是淺嘗則止,這也就決定了物理難就難在思維過程上,而不是知識。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學好物理呢?既然知道了原因,自然我們也是從物理思維上入手。請注意,什麼書上所說的要注意觀察和思考,要多從實驗入手等等其實對於考試來說都是玄學,都是扯淡。請問,一般人做得到嗎?家裡面有足夠多的物理實驗器材嗎?另外筆者也相信,想要學好的同學對於基本的公式、書上的黑體字等早已經記得滾瓜爛熟了,這也是基本的,這裡就不細說這點了。下面,上乾貨。
1、理解物理過程
解答一道物理題的時候,如果連物理過程都捋不清楚,列方程和解題自然更是一頭霧水,毫無思緒。
越是複雜的問題,越是要在開始解題時,思考物理過程,確保自己理解了題目描述的物理過程,
比如說,用一滑輪組吊著一物體出水就分為三個階段:水面以下的浸沒階段、物體從露出水面到完全出水的階段和出水後的階段。而這些階段它們所受的浮力是不同的,浮力不同就會造成繩子自由端的拉力不同。弄清楚以後,我們在分別受力分析,結合阿基米德原理等聯立方程組去分析求解。
我們只有捋清各自階段,才能聯立方程組求解。其實,包括許多成績較好的同學,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思考物理過程不夠細膩而出錯。比如,整個過程動滑輪重力是否忽略,而直接想當然的列出理想情況下的方程,顯然容易出錯。
大家可以去嘗試以下步驟分析理解物理過程:
①做題時,要先在腦中想想題目所描述的物理情景,捋一遍題目描述的「物理過程」再開始解答。
②如果還有難度,可以藉助草稿紙上作草圖配合解答
2、要學會用物理建模的思維方式來簡化解題過程
由於初中物理從知識點來說,涉及的都是比較淺顯的,很多問題要細問,至少以我們的知識儲備是無法完美正確的解答。因此,我們要注意建立物理模型,用類比的思維來簡化解題過程。
比如說,學習慣性時我們都知道乘坐公共汽車時,汽車突然啟動或加速乘客會後仰,汽車突然剎車或減速乘客會前傾。在這裡,我們就可以建立這個物理模型來類比。
比如一個小球在列車上突然往車頭方向滾動,問此時列車可能的運動狀態。此時,我們可以把小球類比為公交車上的乘客,列車就相當於公交車,往車頭方向滾動就相當於乘客前傾,那麼自然我們就知道了,原來此時列車可能是突然剎車或是減速了。
3、學會用錯題本
由於我們還有其他學科要學習,也不可能全部精力、時間花在物理上,再加上沒有誰不會出錯吧。所以,我們要學會用錯題本。這裡,我們要注意哪些錯題對你來說是重點,對於錯題本筆者有一些建議。
三種錯題要記:
①記錄很多人都做錯的題
即使有的時候你沒有做錯,但對於老師提到的一些重點題目題型,也需要記錄在錯題本上。這樣做的意義在於確保自己在易錯點不犯錯。
②記錄因為簡單的知識點沒想到而失分的題
知識越簡單越基礎,對以後的學習影響就越大,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視。像有些同學就往往喜歡專門做難題,對簡單的題不屑一顧,這樣你一定會覺得很多題都是坑,其實歸根到底就是你知識根本掌握得不牢而已。
③記錄自己錯誤超過2次的題
有些時候某個知識點,可能你覺得簡單,但是老是重複出錯,那可能就是你沒掌握好了,因此一定要記錄下來反覆熟悉。
注意:我們記錄的時候不要記錄偏題和怪題。前面說了,我們時間精力是有限的,而偏題和怪題也許只出現一次,所以記錄下來沒什麼意義。
這一點同學們一定要引起重視。像網上每年都有高考、中考狀元販賣自己的錯題本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就證明了一本會記錄的錯題本的重要性了。
總結:要學好物理,就三點:1、理解物理過程;2、要學會用物理建模的思維方式來簡化解題過程;3、學會用錯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