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望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紅網時刻長沙11月11日訊(記者 賀衛玲 通訊員 周嵐 謝添)「把望城打造成長沙城市的新客廳、全國宜居城市的新標杆。」11月11日下午,一場高規格、大規模的城市工作會議在長沙市望城區雷鋒大劇院舉行,會議明確望城要落實「四精五有」要求,加快推進生態、智慧、活力的宜居城區,為千年長沙城再造一張美麗名片,為90萬望城人民創造一個宜居家園。
望城作為省會新城區,是長沙唯一橫跨湘江兩岸的城區,擁有長達35公裡的濱江資源,擁有眾多湖泊、溼地,是典型的「水窩子」,在建設宜居城區方面,具有很多得天獨厚的優勢。這次會議就提出,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城市建設要以自然為美,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未來,望城人身邊的綠色將越來越多,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城市建設理念也將融入人們的生活。
在全區上下認真謀劃「十四五」的關鍵時期,望城區委、區政府組織召開城市工作會議,體現了區委、區政府對城市工作的高度重視。如此高規格,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城市要讓生活更美好」。
特別是會前,區委書記劉擁兵、區長範焱斌專題組織召開城市建設、管理工作座談會議,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議,推動出臺《關於認真落實「四精五有」要求,加快建設精品城市的實施意見》《望城區城市建設品質管控辦法》等政策性文件,後面還將制定下發《品質望城設計管理導則》《城市建設大提標兩年行動計劃》等配套性文件,為本次會議的順利召開打下了堅實基礎,更為望城抓好城市建設工作提供了具體指南和標準。
今年10月10日,長沙市正式出臺《關於加快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示範城市的決定》,通過精準規劃、精明建設、精緻管理,促進精明增長,將長沙打造成為有顏值、有氣質、有內涵、有格調、有品位的全國新型智慧城市樣板和標杆。僅僅一個月,望城就推動出臺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將「四精」細化到具體的每一個環節。比如,新建公園的綠地率不低於80%,行道樹分枝點高度不低於2.5米;比如在市裡標準基礎上進一步增加2米或5米的建築退讓等,塑造優美而獨特的建築形態、城市風貌、天際輪廓線;比如對35公裡黃金岸線按照100米-300米進行景觀帶控制,打造最美濱江公園群,形成以斑馬湖、張家湖、重陽湖、大澤湖等為主體的黃金河水系綠廊......
「做好城市工作,歸根結底是要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對於望城而言,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建設生態、智慧、活力的宜居城區。」劉擁兵表示,宜居是人們定居城市的核心需求,也是城市發展的終極理想,未來,望城城市發展將有三個關鍵詞。
一是要讓生態成為望城的亮麗名片。望城生態環境優勢得天獨厚,一江兩岸相映生輝,山水洲城美不勝收。要堅持城市建設以自然為美,把綠色作為城市風貌的最美底色,把生態作為城市工作的永恆主題,讓城市人文與好山好水好風光有機融合起來,堅持做到「增綠留白、推窗見綠、望山見水、彰顯文化」,持續擦亮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的金字招牌。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推動全社會形成綠色生活方式和綠色消費自覺。
二是要讓智慧成為望城的鮮明標識。望城要率先建成全國首個採用全鯤鵬架構的區縣級智慧城市,打造標杆、形成示範,這是全區城市工作的重要遵循。智慧城市建設是抓手,其目標指向是要實現智慧治理。通過歸集數據資源、建設智能設施、開發應用場景,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前沿信息技術為城市賦能,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發展,讓城市治理更加有效。
三是要讓活力成為望城的強勁動能。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城市,省委城市工作會議強調現代化城市要「活力足」。一個城市的活力是全方位的,經濟、科技、文化、城市管理等各方面都要富有活力。經濟活,產城深度融合,提供更多就業崗位,讓人們在這裡安心工作、快樂生活,望城才不會淪為「睡城」;科技活,創新源泉充分湧流,科研成果有效轉化,望城才能夠吸引更多高精尖企業和高素質人才,發展根基才會更加穩固;文化活,紅色文化、古色文化等競相繁榮發展,望城才會記得住鄉愁,經得起咀嚼和回味。
「城市既要有好看的皮囊,又要有有趣的靈魂。」劉擁兵表示,望城已經進入內外兼修、建管並重、量質齊升的城市發展新階段,必須按照「四精五有」要求,建設生態智慧活力的宜居城區,在真抓實幹、齊抓共管中勇擔城市工作新使命,加快構建一江兩岸比翼齊飛、三區一園協同並進、產城人景深度融合的城市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