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德坤的作案工具。新快報記者 鄒柳洲/攝
■盧德坤在法警的看押下,踉蹌地走進法庭。新快報記者 鄒柳洲/攝
■本報去年8月17日A15版的相關報導。
患病久治不愈,在東莞長安醫院刀砍醫生致1死1傷
■新快報記者 鄒柳洲 實習生 邊家歡
盧德坤懷疑是醫生原因致自己病情惡化,花費數萬元也沒能治好病,並因此還離了婚,遂遷怒醫生。在醫院用菜刀狂砍兩醫生,致一死一重傷。昨日,這起去年8月16日發生在東莞長安醫院醫患案在東莞中院開庭審理,公訴機關以故意殺人罪對盧德坤提起公訴。
病情惡化 疑是醫生誤診所致
據了解,2011年1月,盧德坤因患面部癱瘓到長安醫院就診,經該院副主任醫師劉志霖診斷並開具處方服藥。盧德坤在服藥期間病情惡化,並多次在長安醫院就診,後他到陝西、北京等多家醫院就診亦未能治癒。盧德坤因治病前後共花費約3萬元,還因此離婚。盧德坤認為其病情惡化、家庭破裂是劉志霖誤診所致,遂決定對劉實施報復。
盧德坤從北京坐火車回到東莞,購買了一把菜刀,並於當天下午來到長安醫院,將正在接診的醫生劉志霖砍傷致死,另一醫生伊峰輝出來制止時,又被其砍至重傷。
檢方以故意殺人罪提起公訴
昨日,這起震驚一時的醫患糾紛案在東莞中院開庭審理,公訴機關以故意殺人罪對盧德坤提起公訴。
盧德坤在法警的看押下,踉蹌地走進法庭。落座後,盧德坤的全身一直在顫抖,聲音哽咽。在公訴方宣讀完起訴書後,盧德坤對犯案事實供認不諱,並請求法院對其進行精神鑑定。「我的病是他(劉志霖)看成這樣的,我對給其家屬造成的傷害非常痛心。當時身體有病,請諒解我的行為,我願接受法律的制裁。」
據悉,死者及傷者家屬分別向盧德坤提出了50多萬元和30多萬元的附帶民事賠償。法院未當庭宣判。
庭審對話
「我當時只是想嚇唬他」
公訴人:為什麼想著要砍醫生?
盧德坤:吃了他開的藥,面部就開始抽搐,病情惡化。後來去北京等地看,也不見好,還花費了不少錢,老婆也跟我離婚了。我當時只是想嚇唬他,當時手上沒錢了,只是想讓他幫我把病看好,也不知道是怎麼會這樣。
公訴人:長安醫院一共有幾個醫生給你看過病?
盧德坤:七樓一個女醫生,三樓一個男醫生(劉志霖)。
公訴人:給你看病的醫生好幾個,你為什麼選擇砍殺劉醫生?
盧德坤:七樓的女醫生先給我看的病,感覺病都快好了。那天我再去醫院,女醫生沒上班,導醫就指引我去3樓找劉醫生,了解了病情後給我開了藥,吃了幾天後就病情就惡化了,嘴角及面部往上收,時不時抽搐,精神不清醒。後來又找劉醫生看了幾次,他說我是面部痙攣,竟讓我去市人民醫院看。
公訴人:砍殺了劉醫生,為什麼出門還砍伊醫生,你認識他嗎?
盧德坤:不認識,只是覺得他們好像是一夥的。
辯護人:你有訴求怎麼不找院方反映?
盧德坤:我去找了內科的主任,他看了我一眼,說他還有病人要看,讓我不要影響他工作,叫我出去。我當時拍著桌子說,「你們的醫生把我治成這樣,你們是要負責任的。」
審判長:自己面部是什麼病,你自己清楚嗎?
盧德坤:不清楚,最早只是面癱。
審判長:去其他醫院也沒看好,為什麼就認為是劉醫生的責任?有向劉醫生提過賠償等問題嗎?
盧德坤:我找過他三次。
案件回放
持刀砍醫生致1死1傷
2011年8月16日14時許,盧德坤攜帶一把菜刀躥至長安醫院三樓內科專家9號室內,見醫生劉志霖正在看病,遂趁劉不備持刀砍擊其頭頸等部位多下,致劉受傷倒地。「那個人拿著刀,惡狠狠地衝進醫院,看見劉醫生迎頭就砍,砍得一身都是血。」案發當天,長安醫院的工作人員告訴新快報記者。另一名醫生伊峰輝看見這種情景,上前想要勸開持刀的盧德坤,氣憤之下,盧又持刀追砍伊多刀,後被聞訊前來的醫院保安阻止。
盧德坤作案後,匆匆忙忙地從醫院三樓走廊逃跑,當他正要上電梯下二樓時,背後追來了醫院的幾名保安,聽著保安的喊叫聲,慌不擇路的盧德坤立即通過兩部電梯之間的橡膠扶手快速滑到二樓電梯口。「保安見那人滑了下去,也追著滑了下去,拿起椅子將那人打倒,終於讓他的刀脫手,最後還出動滅火器,將那人制服。」目擊者阿龍說。
劉志霖經搶救無效死亡,伊峰輝重傷。昨日,據傷者伊峰輝的兒子稱,伊峰輝目前傷情比較穩定,醫院治療部分已經結束,目前正在做康復訓練。
事件反思
建立醫患信任醫生應多擔責
盧德坤1982年8月6日出生於陝西省漢陰縣雙坪鄉松林村,小學畢業後,他參過軍。退伍後,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煤礦,隨後做了保安。2010年年底,他來到東莞,在一家工廠當保安,不久便發現自己面部癱瘓,並前往東莞市長安醫院就診,悲劇就這樣開始了。
盧德坤和劉志霖,一個是患者,一個是醫生。在朋友和家人的心中,在部隊接受過3年鍛鍊的盧德坤是一個熱情大方、明事知禮的人,和朋友吃飯總是會搶著埋單;在同事和領導的眼中,劉志霖醫生是一個開朗隨和、具有親和力的人,而且在長安醫院工作的數年間,從未被病人投訴過。
兩個在生活中互不相識的老好人,為什麼在一次看病過程中造成了這個致命的交集?由於缺乏相關的證據材料,無法還原盧德坤與劉志霖之間交流溝通的場景,僅能從盧德坤的供述中得到部分信息。盧德坤在供述中稱,其在長安醫院就診期間遭遇到了醫生的冷漠和忽視,也講述了他離開東莞後四處求醫所遇到的種種困難。在問及為什麼不選擇其他途徑,如向醫療部門反映問題時,他的回答是:「誰會理會我這樣的小人物,誰會把我當回事?」
有專家指出,面癱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並沒有致命的危險。最大的危險反而在於患者過於焦慮而引發的抑鬱等心理疾病,這兩種病往往互為因果,惡性循環,而盧德坤就是如此。公訴方稱,「從他的講述和回答中,我們體會到了他對醫生、對醫院的極度不信任及自身極度敏感的心理。」檢察機關也稱,盧德坤自身的文化水平和心理因素固然加劇了他的偏執,放大了他對醫生的不信任。
任何挫折和痛苦都不能成為實施暴力的理由,毋庸置疑,盧德坤將會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但是作為專業機構的醫院和專業人士的醫生,是否可以更多地承擔起建立醫患信任的責任呢?
新聞連結
患癌男子手術後追砍女醫生21刀
2011年9月15日,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醫師徐文,被一名男子持刀追砍,身中21刀,經搶救脫離生命危險。當天,嫌疑人被警方控制,家屬證實,其為書法家王寶洺。王寶洺的家屬稱,5年前其患喉癌後,在同仁醫院接受過一次「破壞性手術」,導致其不得不切除全喉,從此失聲致殘。該起醫療糾紛此前被訴至法院已有3年未有結論,也是導致王「壓抑」「絕望」做出砍人舉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