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2020-12-09 中公教師網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2020年重陽節為10月25日,農曆9月初九。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重陽節,亦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農曆九月九日。習俗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等。現在我國將九月初九日定為敬老節。重陽由來已久,《易經》載以陽爻為九。」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就已出現。據文獻記載,當時民間就有登高、飲菊花酒的風俗。我國人民對重陽佳節歷來有著特殊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佳作。如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重陽節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每到重陽節正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不僅如此,在我眼中的重陽節還代表著人們各種各樣的豐富情感。

漢代,過重陽節的習俗漸漸流行。相傳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呂后的謀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賈氏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為妻。賈氏便把重陽的活動帶到了民間。賈氏對人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從此重陽的風俗便在民間傳開了。

「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魏晉時期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

唐朝時,重陽節才被定為正式節日。從此以後,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並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

宋代,重陽節更為熱鬧,《東京夢華錄》曾記載了北宋時重陽節的盛況。《武林舊事》也記載南宋宮廷「於八日作重九排當」,以待翌日隆重遊樂一番。

明代,皇宮中宦官宮妃從初一時就開始一起吃花糕慶祝。九日重陽,皇帝還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覽勝,以暢秋志。

清代,明代的風俗依舊盛行。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一些地方把夏曆九月初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1989年,中國政府將農曆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敬老節」。

曹丕《九日與鍾繇書》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傳說重陽節吃重陽糕可消災除病,佩茱萸登高,可避邪惡。《齊人月令》重陽之是日,以糕酒登高眺遠,為時宴之遊賞,以暢秋志。酒必採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遠。」唐代王維《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獨為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晉代陶淵明詩菊花如我心,九月九開,客人知我意,重陽一同來。」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京師謂重陽九月九日。每屆九月九日,則都人士提壺攜磕,出郭登高……賦詩飲酒,烤肉分糕,淘一時之快事也。」

重陽節來源

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這一天,正值仲秋季節,天高氣爽,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中國歷代許多文人雅士,每當此時,登上高處,一面飲菊花酒,一面吟詩取樂,留下無數詩篇。九月,嚴寒的冬關即將降臨,人們開始添置冬裝,他們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讓先人在陰間過冬。這一來,重陽節便演變為掃墓及為先人焚化冬衣的節日。

重陽節慶祝方式

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會館保留重陽節祭祖的習俗,叫做「秋祭」。其他人士可以在這一天選擇較有傳統意義的慶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與友好相約到戶外活動,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風光,又能聯絡親友之間的感情。農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數,雙陽相重,故名重陽節。

重陽節作為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節日,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其中最突出的節俗活動是登高,登高之俗始於西漢,劉歆《西京雜記》雲:「三月上已,九月重陽,士女遊戲,就此祓楔登高」作者將重九與重三相對,並指出了登高驅邪免禍的用意。唐代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述: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茱萸節」。今天的重陽節,將傳統習俗與現代文明巧妙結合,已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我國在1989年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老人節,每到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鍊身體。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民間有許多慶祝重陽節的活動,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在民間,茱萸為「避邪翁」,菊花為「延壽客」,兩者結合,給重陽習俗以吉慶之兆。重陽也叫重九,因為《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古人認為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以上就是「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重陽節是幾月幾日」希望可以幫助你。

如果想了解更多教師資格證、教師招聘相關信息請關注中公教師網

重陽節的意義是什麼?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相關焦點

  • 重陽節習俗|重陽節是幾月幾日|重陽節的意義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魏晉時期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唐朝時,重陽節才被定為正式節日。
  • 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重陽節放假嗎
    就拿重陽節來說,為了慶祝重陽節,每個地方都用不一樣的習俗來慶祝。什麼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都是出自重陽節。那今年的重陽節是幾月幾日?重陽節這天會不會放假?  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重陽節是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今年陽曆是10月7日,星期一。
  • 重陽節是幾月幾日意義是什麼 重陽節祝福語風俗是什麼
    今天是2018年10月17日,也是九月初九重陽節,那麼這個重陽節有什麼意義又是怎麼來的呢?我們中華民族有哪些關於重陽節的風俗習慣以及祝福語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瞧瞧。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賞菊、佩茱萸、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 流傳至今,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舉行敬老宴),感恩敬老。登高秋遊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1、九月九,插茱萸,登高望遠喝小酒;九月九,吃花糕,賞菊品茗會老友;九月九,重陽日,健康開懷人長久;祝您身如不老松,心似老頑童,重陽快樂!2、九月初九重陽節,九九思念久久不變。
  • 2019重陽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重陽節的來歷由來起源及傳統習俗
    2019年重陽節是幾月幾日?重陽節有哪些習俗?2019年的重陽節在十一國慶的最後一天,重陽節可以和父母在一起度過,祝福敬愛的父母及長輩親人。重陽節的由來起源是什麼?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漢族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曆九月初九日,故又稱九九重陽,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 2019年重陽節是幾月幾日?中國重陽節的由來起源及傳統習俗
    2019年重陽節是幾月幾日?重陽節有哪些習俗?2019年的重陽節在十一國慶的最後一天,重陽節可以和父母在一起度過,祝福敬愛的父母及長輩親人。重陽節的由來起源是什麼?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漢族的傳統節日。
  • 2019年重陽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中國重陽節的由來起源及傳統習俗
    2019年重陽節是幾月幾日?重陽節有哪些習俗?2019年的重陽節在十一國慶的最後一天,重陽節可以和父母在一起度過,祝福敬愛的父母及長輩親 人。重陽節的由來起源是什麼?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漢族的傳統節日。
  • 2020年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2020年重陽節是幾月幾日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 (庚子年(鼠年)九月初九)重陽節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
  • 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重陽節來源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九九重陽節習俗1.賞菊重陽節的時候是是菊花開放的最佳時間,也是賞菊的好時候,在花團錦簇的菊花從中,去感知生活的美好。大概古人就是喜歡這樣的一份寧靜,現代生活十分的浮躁,所以人們紛紛效仿晉代世人陶淵明,隱世與菊為伴,而賞菊習俗也是從此刻流傳於世。
  • 重陽節習俗|重陽節來歷|2020年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魏晉時期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唐朝時,重陽節才被定為正式節日。
  • 2017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17年九九重陽節是哪天
    導語:2017重陽節是幾月幾日?轉眼我們已經來到2017年的10月底,而每年的差不多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迎來一個傳統節日——九九重陽節。看名字就知道,九九重陽節的農曆日期是在九月初九這天,但是陽曆每年都有所不同,那麼,17年九九重陽節是哪天?由小編來告訴你今年重陽節的具體日期。
  • 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重陽是農曆幾月初幾
    導語: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重陽節可以說是出鏡率比較低的一個節日了,往往這一年都過完了 才發現好像沒有過重陽節啊,甚至連重陽節是幾月幾日都記不得了,今天我們就從重陽是農曆幾月初幾開始說起,下面一起來看看關於重陽節的精彩內容吧!
  • 重陽節是幾月幾日?2020重陽節是哪一天?重陽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登高節、敬老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但每年新曆的時間卻是不一樣的,那麼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2020重陽節是幾月幾號吧。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 攝2020重陽節是幾月幾號2020年重陽節時間為新曆2020年10月25日星期日;農曆庚子年九月初九。重陽節的來歷與意義據現存史料考證,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遠古時代。
  • 重陽節是幾月幾日?2020重陽節是哪一天?重陽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登高節、敬老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但每年新曆的時間卻是不一樣的,那麼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2020重陽節是幾月幾號吧。  精品菊花。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 攝2020重陽節是幾月幾號  2020年重陽節時間為新曆2020年10月25日星期日;農曆庚子年九月初九。重陽節的來歷與意義  據現存史料考證,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遠古時代。
  • 2011重陽節是幾月幾日?重陽節放假嗎?
    2011重陽節是幾月幾日?重陽節放假嗎?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又稱「踏秋」與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鬱,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2011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 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重陽節由來習俗 重陽節吃什麼
    重陽節若下雨,這幾個日子也都會下雨。典周縣境內無山,縣民多於重陽節上城樓登高。  【山東省】昌邑北部人家於重陽節吃辣蘿蔔湯,有諺語道:「喝了蘿蔔湯,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間稱重陽節為財神生日,家家烙焦餅祭財神。鄒平則在重陽祭祀範仲淹,舊時,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忌回娘家過節,有「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娘」的說法。
  • 重陽節的意義|重陽節是幾月節日2020年
    重陽節的意義|重陽節是幾月節日2020年: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重陽節,亦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農曆九月九日。習俗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等。現在我國將九月初九日定為敬老節。重陽由來已久,《易經》載以陽爻為九。」
  • 重陽節是幾月幾日?漳州市場不溫不火應對老人節
    導讀:2015年重陽節幾月幾日?公曆10月21日農曆九月初九是今年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放假嗎?2015年重陽節不放假。那麼,漳州重陽節節日熱鬧嗎?讓我們一探究竟。重陽節幾月幾日(網絡圖片)  傳統節日重陽節下周就到了,回家敬老祭祖是重陽節的傳統活動。
  • 2019年重陽節幾月幾日及放假安排
    2019年國慶節假期餘額不足,很多人盼望起2019年的重陽節是否放假。2019年重陽節就要到了,2019年重陽節是10月7日(星期一),農曆的九月初九。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1989年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推薦閱讀:2019年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 2015年重陽節是幾月幾日?重陽節放假嗎?
    ▲2015年10月21日 農曆 九月初九 星期三 重陽節2015年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2015年10月21日 農曆 九月初九 星期三 重陽節。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 2017年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重陽節放假嗎?
    2017年重陽節是哪一天?重陽節有哪些習俗?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漢族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曆九月初九日,故又稱九九重陽,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2017重陽節是哪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