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著名步槍之---水連珠-莫辛.納甘步槍

2022-01-09 奇蹟的車

莫辛.納甘步槍是世界上最著名、使用最廣泛、使用時間最長的步槍之一。由俄國陸軍上校莫辛和比利時槍械設計師納甘共同研製。1891年與莫辛.納甘M1891式步槍彈一起列裝於俄國軍隊。7.62mm口徑,直動式原理,結構簡單,故障少,戰鬥性能好,經過3次改進,特別是1930年改進的1891/1930式步槍,戰鬥射速達到10-20發/分,殺傷距離2000米。莫辛.納甘是最早的無煙發射藥軍用步槍之一,與當時黑火藥槍彈步槍相比,槍聲清脆,如水珠濺落,在中國被稱為「水連珠」。

莫辛.納甘步槍誕生於100多年前的俄國,正式名稱是莫辛.納甘M1891式步槍。1886年法國率先採用了使用無煙藥槍彈的M1886勒伯爾步槍,歐洲國家群起效仿,沙俄也決定設計一種類似的新型連發步槍,來代替老式伯丹單發步槍。

俄國陸軍上尉謝爾蓋.伊萬諾維奇.莫辛設計出一種7.62毫米樣槍,和比利時設計師列昂.納甘設計的8.89毫米樣槍一起成為候選方案。經試驗,徵選委員會決定取兩者所長,以莫辛的方案為基礎,但供彈系統改用納甘的設計,最後所確定的方案被稱為莫辛.納甘步槍。

與M1891步槍一起被採用的還有一種新的小口徑槍彈(那個年代裡的小口徑槍彈),該槍彈採用突底緣錐形彈殼,突底緣彈殼的設計在19世紀未也已經開始顯得開始過時了,但卻適合基礎較低的俄羅斯輕武器工業,因為突底緣彈殼對彈膛尺寸的要求相對寬鬆一點,這樣在機器加工時允許有較大的生產公差,既節省了工時又節約了錢。

M1891式槍彈的彈頭是鉛芯鈍圓頭形彈頭,1908年採用了鉛芯尖頭彈。M1908式7.62×54mmR(凸緣)步槍彈被東方陣營廣泛採用,直到現在M1908式槍彈系列仍然被用作重機槍和狙擊步槍的彈藥。我國仿製型號為53式步槍彈。

莫辛-納甘步槍是一種旋轉後拉式槍機、彈倉式供彈的手動步槍,是俄羅斯軍隊採用的第一種無煙發射藥步槍。它採用整體式的彈倉,通過機匣頂部的拋殼口單發或用彈夾裝填。彈倉位於扳機護圈前方,彈倉容彈量5發,有鉸鏈式底蓋,可打開底蓋以便清空彈倉或清潔維護。由於是單排設計而沒有抱彈口,因此彈倉口部有一個隔斷面器,上膛時隔開第二發彈,避免出現上雙彈的故障。

早期的稜形刺刀的截面為矩形,後改為一字螺絲起子形,並在分解步槍時充當分解工具。早期的刺刀是可拆卸的四稜刺刀,通過用管狀插座套在槍口上;後期為不可卸的摺疊式,而且刺刀座兼作準星座。槍託通常用樺木。

莫辛.納甘系列步槍與毛瑟步槍系列、李-恩菲爾德步槍系列等其他同時代同類軍用步槍相比,其槍機設計顯得較為複雜,它的設計粗糙而且過時,整體的操作感覺也比這些步槍笨拙。但莫辛-納甘步槍的優點是易於生產和使用簡單可靠,這相對於工業基礎低、士兵教育程度低的蘇俄軍隊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尤其是惡劣的戰爭時期更需提高武器產量以滿足前線需要,而大量補充的戰鬥人員往往訓練時間不足。

圖片描述(最多50字)

莫辛.納甘M1891步槍 一出世就參加了1905年的日俄戰爭,隨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它成為了俄國軍隊的主要裝備。1917年十月革命中帶長長刺刀的納甘步槍讓人印象深刻。

莫辛.納甘步槍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蘇聯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俄羅斯/蘇聯軍隊的標準步兵裝備,為衛國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到二戰結束,「莫辛.納甘」步槍已經生產了超過17,000,000支。

莫辛.納甘M1891步槍最初有三種型號:步兵步槍、龍騎兵步槍和哥薩克步槍,後來又發展了推出了卡賓槍、加裝瞄準鏡的狙擊步槍及適用於騎兵的版本,並為該槍設計一系列的槍榴彈,以符合當時潮流。

1930年莫辛.納甘步槍在龍騎兵步槍基礎上進行了最大的一次改進,主要改進了瞄具,被命名為1891/1930式步槍,比m1891版短66mm,輕400g,是納甘系列步槍產量最大的型號。1938年以此為基礎,為騎兵部隊改進了1938式步騎槍,1941和43年又進一步改進為41/43式步騎槍。到1943年,蘇聯步兵的主要武器是M1891/30莫辛.納甘步槍,使用機械瞄準具時的有效戰鬥距離為400米,使用瞄準鏡時可達800米。

在偉大的衛國戰爭中莫辛.納甘步槍生產了上千萬支,被紅軍戰士親切的稱為「莫甘同志」。隨著1955年AK-47突擊步槍的服役,莫辛.納甘步槍才從蘇聯軍隊中退役。

莫辛.納甘狙擊步槍以1931年投產的7.62毫米M1891/30型為基型槍,將拉機柄加長並改成了弧形,以便在槍的左側安裝瞄具座。望遠瞄準鏡是德國埃米爾.布赫公司研製的,在蘇聯也有從德國引進的生產線。瞄準鏡的放大倍率為4倍。 有趣的是,芬蘭、前蘇聯和中國三個國家狙擊個人最高紀錄保持者使用的都是莫辛·納甘系列步槍。

多種型號的莫辛-納甘步槍作為俄國軍隊和蘇聯紅軍的制式武器,服役期長達60年,並被中國、芬蘭、匈牙利、波蘭、朝鮮和其他一些國家使用。該槍在二十世紀幾乎每一場戰爭中都能看得到。在越戰後至現在,一些小型衝突及較落後的地區中仍然有莫辛.納甘步槍被使用,而在民用市場中莫辛.納甘步槍亦是不少收藏家及射擊愛好者的首選。

莫辛納甘步槍與我國

莫辛·納甘步槍中最主要的幾種型號,如1891式、1891/10式、1891/30式、1938式和1944式,在國內都可以見到,「水連珠」與中國的淵源由此可見一斑。

「水連珠」進入中國的時間,最早可以追溯到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當時俄國派軍進佔東北,日俄戰爭中,又有相當數量的「水連珠」遺失在中國東北戰場上,這是國人接觸這種武器的開始。由於在20世紀初期後膛連發槍尚未成為主流,因此可以連發的莫辛納甘火力讓其得到「水連珠」的稱號。

1924年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當時蘇聯提供數萬把槍枝給國民革命軍,這批步槍成為後來北伐時的重要裝備。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與蘇聯重新修復關係並向蘇聯購買軍械,於1941年年初引進了5萬支莫辛納甘,兩次總共引進約10萬支左右。

抗戰期間出徵緬甸的中國遠徵軍戰士,手中的武器仍有「水連珠」步槍。

抗美援朝戰爭中,「水連珠」迎來了在中國最廣泛的一次使用。入朝參戰初期,志願軍裝備的槍械種類相當混雜,後勤供應壓力沉重,迫切需要統一。國內跟蘇聯緊急籤訂了以現匯購買36個步兵師輕武器的協定,1951年初志願軍開始成建制換裝,一年後完成35個師,共換裝各類「水連珠」步槍151865支,初步實現標準化。由於蘇聯前期提供的都是戰場上回收的1891/30式、1938式舊槍,多半使用過度,附件不全,脹膛、卡殼的現象比較普遍,所以志願軍戰士對其不是很滿意,甚至有人把它叫做「腳蹬槍」(卡殼時得用腳使勁踹才能打開槍機)。而後期提供的1944式則成色較新,而且該槍較短、出入戰壕方便,精度也不錯,因而很受戰士們歡迎。特等功臣張桃芳曾使用這種步槍,以442發子彈擊斃214名敵人,創下了志願軍冷槍殺敵的單人最高戰績。

志願軍狙擊英雄張桃芳在陣地上。

53式步騎槍

1953年,新中國使用蘇聯提供的機具開始製造M1944卡賓槍版本的莫辛-納甘步槍,中國稱為53式步騎槍,並於次年開始裝備人民解放軍。

53式步騎槍除槍杔使用木質不同外,與蘇聯製造的莫辛-納甘步槍沒有顯著的差異。1955年1月,包括53式步槍在內的全套國產輕兵器,在解放一江山島的戰鬥中首次使用。

53式步騎槍一直生產到1962年前後,而在部隊中則裝備到1970年代初期,才被56式半自動步槍所取代。退役的各式「水連珠」多數用於民兵訓練,即使到1980年以後,邊疆地區牧民和民兵仍有少量用於護牧和狩獵。

文章來源:網絡。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莫辛·納甘系列步槍:《三八線》裡的英雄槍
    在那場戰爭中,志願軍著名狙擊英雄張桃芳曾在32天內以436發子彈擊斃214名敵人,創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冷槍殺敵的最高紀錄。而他手中的武器,正是今天在「武器大觀」(ID:wuqidaguan)閃亮登場的主角——莫辛·納甘步槍。莫辛·納甘步槍是世界上最著名、使用最廣泛、使用時間最長的步槍之一,由俄國陸軍軍官莫辛和比利時槍械設計師納甘共同研製。
  • 兵器鑑賞--戰地槍王之莫辛-納甘狙擊步槍
    由俄國軍官莫辛和比利時人納甘兄弟於1891年共同設計的莫辛納甘M1891步槍是橫跨俄國和蘇聯兩個時期著名的軍用步槍。
  • 莫辛·納甘:7.62毫米5發彈倉供彈,一桿傳奇的百年老槍
    阿富汗場上,抵抗組織曾使用一桿5發手動步槍莫辛·納甘,採取冷槍殺敵的戰術,打得下鄉清剿的大兵抬不起頭來。此外,在敘利亞戰場上,也發現有反政府武裝組織分子,將莫辛·納甘步槍裝上了瞄準鏡,用來充當戰場狙擊步槍,在冷槍射擊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確有敘利亞政府軍的前沿戰地指揮官,被莫辛·納甘步槍發射的7.62x54mmR大威力步槍彈所擊殺。
  • 抗戰中3大經典步槍:第1把是吃雞神器,第3把很特別,俗稱水連珠
    據記載,中國從1938年和1939年間一共向德國採購了約15萬支98K短步槍。98K短步槍於1935年推出,是德國第一兵工廠所造,其口徑7.92毫米,全槍長1.11米,因其可靠耐用和射擊命中度高,成為二戰中德國軍隊的主力武器,也是二戰中被使用最廣泛、最經典的槍械之一,數量約一千萬支。
  • 神奇的水連珠狙擊槍,莫辛納甘狙擊槍,為克98K而生的狙擊步槍
    水連珠步槍,又叫莫辛納甘狙擊槍,是和平精英在最近新增加的一款栓動狙擊步槍。可以說莫辛納甘狙擊槍的出現,就是為了打破98K一家獨大的場面。同樣的單發栓動,同樣的單發射傷害高,同樣的高倍鏡輔助,同樣拿的藐視一切護甲。
  • 兵器控|莫辛-納甘M1944型步槍 志願軍大規模狙擊的稱手利器
    特定作戰環境中,步騎槍擔當起狙擊重任1952年冬,上甘嶺地區一系列大規模戰鬥結束後,雙方均依託在該地區構築的大量防禦工事,形成對峙之勢。志願軍逐步構築了能打、能防、能機動、能生活的完整坑道防禦工事,並與塹壕、交通壕、反坦克壕和各種火器掩體相配合,形成了以坑道為骨幹的支撐點式的堅固防禦體系。
  • 簡單可靠、便宜耐用,歷史上最好的一把步槍。
    步槍,是一個步兵最基本的隨身作戰武器。從13世紀出現管狀火器到現在,經歷了滑膛、膛線、前裝、後裝、半自動、自動等發展方向,至今依然是士兵不可缺少的單兵戰鬥武器。一支好的步槍必須具備易於生產、簡單上手、能適應各種嚴酷作戰環境且精度較高等特點。
  • 二戰狙擊步槍大盤點,哪種可稱第一?
    蘇聯莫辛-納甘M91-30狙擊步槍M91-30狙擊步槍在二戰狙擊中被大量使用,該槍主要是從量產的莫辛-納甘M1891/30步槍中選取精度高的,並為其安裝上瞄準鏡,同時把原來的直拉機柄改成下彎,從而避免與瞄準鏡碰撞。
  • 《逃離塔科夫》中的魔改莫辛-納甘,最後一種中國居然也有
    在遊戲《逃離塔科夫》中,莫辛-納甘步槍是出了名的新手利器,它價格極其低廉,新手也買得起,發射的7.62x54mmR步槍彈威力槓槓滴,遊戲中多種防彈衣、防彈頭盔都擋不住,如果躲在某個角落突然陰一發,這簡直是全裝大佬的噩夢。在遊戲中,莫辛-納甘步槍有多種配件可選,而且這些配件多數在現實中能找到原型。
  • 【槍】53式步槍前世今生,老槍:莫辛納甘步槍依然活躍在現代戰場上?
    【軍武】【志願軍的武器】蘇制莫辛納甘型步槍/國產53式步騎槍這是我們熟知的水連珠步槍,是沙皇俄國軍隊及前蘇聯紅軍裝備幾十年的制式步槍
  • 驚豔無人步槍絕不是終點——傲嬌的蘇俄步槍進化史!
    莫辛-納甘是最早的無煙發射藥軍用步槍之一,該槍由俄國軍隊在1891年正式採用,定型為1891型3線口徑(7.62x54mmR)步槍。莫辛-納甘步槍是一種旋轉後拉式槍機、彈倉式供彈的手動步槍,是俄羅斯軍隊採用的第一種無煙發射藥步槍。它採用整體式的彈倉,通過機匣頂部的拋殼口單發或用彈夾裝填。
  • 盤點世界最著名十大狙擊步槍
    莫辛-納甘步槍及其刺刀。良駒配英雄,寶弓依良將,優秀的狙擊手同樣離不開性能出色的狙擊步槍。狙擊手是戰場的幽靈,狙擊步槍就是這些幽靈的牙齒。狙擊步槍,是在普通步槍中挑選或專門設計製造,射擊精度高、距離遠、可靠性好的專用步槍。覽槍林歷史,一些狙擊步槍立下過赫赫戰功,顯赫一時。
  • 狙擊戰 | 盤點二戰遊戲《狙擊精英4》的各類狙殺步槍
    /41《狙擊精英4》中出現的卡爾卡諾M91/41步槍是義大利軍隊在二戰期間裝備的主要步槍之一。步槍與後來流行的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不同,斯太爾-曼利夏M1895是一種直動式槍機步槍。直動式槍機的優勢在於射速快,精度高。但其槍機結構複雜,故障率較高,很快便被旋轉後拉式槍機的步槍取代了.到了二戰期間,只有極少數武器還使用直拉式槍機。斯太爾-曼利夏M1895被包括義大利的歐洲許多國家使用過,其中一部分直到二戰還沒有退出現役。
  • 竟將AK-74裝到二戰步槍上 看看那些外形另類的槍械
    圖為一款魔改槍械,是將AK-74U突擊步槍安裝在莫辛·納甘步槍的槍管上,在兩款槍械的扳機處添加了一個聯動裝置。有下掛榴彈發射器,有下掛霰彈槍,這次又出來一款下掛突擊步槍。圖為一款添加了消音器的PPS衝鋒鎗,PPS衝鋒鎗是一款誕生於列寧格勒戰役的武器,製造簡單,其結構相當的簡單和堅固耐用。當PPS衝鋒鎗生產出來後就立刻被蘇軍拿去和德軍火拼。
  • 二戰步槍最遠能打多少米?98k一公裡外殺敵,三八大蓋射程最遠
    ,因此有效射程控制在400-600米之間,最遠射程也不會超過1200米,而二戰栓動步槍因為結構問題,射程要比自動步槍遠得多。   那麼問題就來了,二戰栓動步槍的有效射程、最遠射程能有多少呢?
  • SKS與M14的對比:二戰後美蘇第一代步槍 從針鋒相對到共同讓位
    二戰時期,蘇軍使用的主要步槍。儘管蘇聯軍隊在整個戰爭中都長期缺乏步槍,但他們還是成功擊敗了德軍。蘇軍使用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開始裝備的莫辛-納甘M91/30步槍,以及這種步槍改進而來的卡賓槍(M1938和M1944),這些步槍和卡賓槍幫助蘇聯軍迷渡過了最黑暗的日子。同時,他們還使用了成千上萬繳獲的軸心國步槍(最著名的就是德國毛瑟98k步槍),這些繳獲武器主要裝備遊擊隊和二線部隊。
  • 觀《潘菲洛夫28勇士》聊聊二戰中那些經典的蘇德武器裝備
    MP40雖然射速較慢,但重量輕、操控性好、殺傷力大,在蘇聯PPSh41 「波波莎」衝鋒鎗出現之前,一直是世界最頂尖的衝鋒鎗,由於它的成熟和可靠,直到80年代挪威的坦克兵仍然在使用它。不過,SVT-40結構比較複雜,使用後擦拭非常困難,而偏偏當時蘇聯生產的槍彈使用的發射藥具有腐蝕性,如果不勤加保養會導致槍的可靠性降低;另一方面,當時蘇聯步兵教育程度低,而且訓練水平不足,在對槍枝的保養方面沒有精銳部隊那般專業,於是就認為這種槍不好用。而訓練水平和教育程度都相對較高的精銳部隊,如海軍步兵,則認為SVT-40比莫辛-納甘步槍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