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下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大數據、人工智慧背景下的公安法治建設研究」開題論證會在雲南警官學院舉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會議通過線上、線下方式進行。受邀的省內外理論專家與實務專家是:雲南大學黨委書記林文勳教授,中國刑事警察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郝宏奎教授,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主任候勇,雲南省委教育工委委員、雲南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徐立教授,雲南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張橋貴教授,雲南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譚叢教授,雲南省社科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陳利君研究員,雲南大學研究生院院長王啟梁教授,雲南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沈壽文教授,雲南省公安廳法制總隊副總隊長王曉霞等10人,40餘名課題組主要成員出席了論證會。
論證會由項目首席專家,學院副院長孫學華教授主持。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劉功華受學院黨委書記李剛的委託致歡迎辭,他在致詞中代表學院黨委和全院師生向給予該項目關心支持的專家表示誠摯的謝意,並通過網絡視頻在線上問候了中國刑事警察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郝宏奎專家。院長劉功華指出,今天論證項目是學院首次獲得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在學院發展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這個項目是全國公安院校中的第三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雲南警官學院是全國公安院校中第三家獲此類項目的高校,也是全國省屬公安院校中第一家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的高校,希望各位專家為本項目研究工作有序推進傳經送寶、出謀劃策。
論證會上,各位專家在聽取了項目首席專家孫學華教授代表課題組就項目的研究背景、目標、研究框架、預期成果等問題進行的介紹後,大家認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是我國現階段人文社科研究中層次最高、資助力度最大、權威性最強的科研項目,雲南警官學院獲得立項非常不易,它對著力推進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著力推出具有重大學術創新價值、應用對策價值和文化傳承意義的標誌性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義。
專家林文勳教授指出:課題研究思路明確,研究內容比較全面,要解決的課題問題明晰,研究目標清楚,具備進行實際研究操作的條件。專家郝宏奎教授在線上指出:該項目選題具有極強的時代性和敏銳的前瞻性,課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功能。專家張橋貴指出:本課題擬研究內容涉及方方面面,創新點在於人工智慧的運用,課題要集中研究焦點,保證質量,提升研究價值,增強學術性。專家徐立教授指出:項目獲批,說明項目內容很重要;課題研究時要突出法治,特別是要深入研究法治的前沿問題;將課題作為精品打造;注重高效、創新,提高示範效應,打造學院特色。
經各位專家評議,一致認為:在大數據、人工智慧背景下公安法治建設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項目的創新性很強,項目總體設計合理,研究框架、內容安排、推進思路、工作方法、進度計劃、人員配備科學合理,以實現公安法治智能化,智慧公安法治化為目標,全面系統深入研究新時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安法治體系建設具有重要實踐價值,希望課題組按照開題報告中的研究方案紮實開展研究,把握好政治方向,把握好質量關,為黨和國家公安法治建設做出貢獻。專家們還對課題的進一步完善和具體研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並一致同意通過項目的開題報告。
最後,孫學華教授代表課題組向與會領導和各位專家致謝,認為專家們提出的意見都很關鍵,對於課題實施具有極大的啟發和指導意義,課題組將認真學習、消化和吸收,紮實開展課題研究,不負大家的期待與厚愛,有信心實現項目預期研究目標。
審 核:李永皓
責任編輯:聶孝基
編 輯:羅 雪
供 稿:雲南警官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