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評審側記

2020-09-20 我在京津冀

2020年9月16日至18日,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在河北永清恆美花都產業園區進行了評審。評審前的9月15日晚8點-9點半,預備會議通過了張旭光《關於評審基本原則及說明》,認真細緻討論並通過了劉洪彪介紹的《評審流程細則》,通過了申萬勝、張緯東宣讀的《評委守則》、《評委承諾書》、《監審規則》。對本次評審在「機制公正和藝術至上」上達成了共識。

評審預備會

初評階段。9名評委,每兩人一組,分成三個組,對全部一萬餘幅作品進行評審;另外3名評委,組成複查組,對其他三組淘汰的作品進行覆核打撈。最終742幅作品進入第二輪複評。組委會工作人員在監審委員會的監督下,對全部複評作品進行懸掛和重新編號。初評少數人說了算,一位評委贊成即入圍。初評產生了「兩特作品」,即「特別精彩、特別個性」作品,而且集中單獨區域懸掛,可以說佔據了一定優勢。

分組初評

複查組

篩查漏網之魚

工作人員懸掛入圍作品

書法也「走了紅毯」

現場工作會

考官們進場

集體審議

學術觀察

監委男團

申萬勝

張旭光

胡抗美

劉洪彪

曾翔

張坤山

劉顏濤

胡崇煒

李嘯

劉京聞

學術觀察員與公證員交流

複評階段。複評多數人說了算,評委用投票器獨立投票,選出315幅後,全體評委分組分書體對作品進行審讀,核查抄錄古今詩文作品書寫內容的正誤,評判自撰詩文作品水平的優劣,及書寫規則的對錯,最後各組將作品審讀中的問題向全體評委進行陳述,對出現錯誤較為嚴重的作品進行淘汰,最終確定進入終評作品285幅。這一階段對藝術本體之外的元素給予了包容,作品精彩和有特點的包容較多,作品水平低和無特點的包容較少。其中一件自作詩格律不對,但因氣象宏大等特點突出也包容了,入展了。

審讀階段,評委們終於拿到了手機

評委籤字

終評階段。為確保評審的公平公正,在嚴格遵守迴避制度的原則下,終評階段每位評委首先提名12件作品,進入評獎階段。評獎分三個環節。第一環節每位評委在已提名區再獨立提名2幅作品,進入一等獎候選,所有被提名作品獨立分書體懸掛,全體評委使用投票器獨立審看並投票,最終6票以上的作品共10幅,成為本次大展的一等獎。落選一等獎的10件作品直接進入二等獎作品提名。第二環節全體評委再次在已提名區挑選出30幅作品,評委使用投票器進行投票,選出6票以上作品共20幅二等獎作品。第三環節開始前,評委會主任再次召集所有評委開會,對三等獎評選中的包容性進行了強調,最後評委從76幅三等獎提名作品中,選出了40幅三等獎獲獎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評獎階段全體評委對作品進行了深入評議,利弊通透,價值何在,形成了共識,然後投票。這是其他大展評審所沒有的,因而產生了奇蹟,第一輪投票6票以上者正好10名;第二輪投票6票以上者正好20名;第三輪投票7票以上者36名,相差無幾。全體評委對投票結果均表示滿意,他們歡呼,鼓掌,雀躍!這是多年評審未曾見過的場面。

全部評審結束後,工作人員將所有入展、獲獎作品再次統一懸掛,全部評委又通覽一遍。接著,全體評委、監委、學術觀察召開座談會,針對此次展覽的評審,評委們暢所欲言,發表了感想。

附:《張旭光·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評審基本原則及簡要說明(大展評審預備會議通過)》

評議獲獎作品

公證員宣讀公證書

集體亮相

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評審基本原則及簡要說明

(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評審預備會議通過)

張旭光

2020年9月15日

受本屆全國書法大展組委會委託,我就大展評審工作基本原則談幾點意見,並作簡要說明。這幾點意見是近一時期與中國書協劉洪彪副主席多次交流以及其他多位有影響的專家交流的基本共識。

一、緣起

1、書法作為藝術在當代的功能已進入審美為主、實用為輔的新階段,書法如何實現從經典向現代的轉換,如何表現新時代的正大氣象並為時代服務,成為當今的主要任務。但各項大展中藝術審美為主的作品往往被淘汰,多數評委也往往不滿意。這是我們面對的現狀。

2、社會力量舉辦書法活動如何探索一條不重複體制內評審的路徑,互鑑互補,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這是時代的必然趨勢。

3、「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計劃連續舉行,兩年一屆。這個展覽如何推動書法藝術的當代發展,有探索的空間。這是一個重要的機遇。

緣此,擬定以下基本原則,作為本次大展評審的基本遵循與參考。

二、四項基本原則

(一)堅持全面落實「十六字」方針

十六字方針:植根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多樣包容。是中國書壇對原來「堅持傳統,鼓勵創新,多種風格」十二字方針的完善,比較全面。既是評審的方針,更是創作的導向與遵循。經過多年的評審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但不少專家學者提出,四句話中「植根傳統,藝文兼備」兩句落實得好,而「鼓勵創新,多樣包容」落實得不夠好。致使一些有創新意識,有性情表達,有個性的作品落選,傷害了一批有藝術才情者的情感和熱情,也與當代書法創作的主旨、任務有相背之處。

本次大展評審要全面準確落實「十六字方針」,補一補「鼓勵創新,多樣包容」這兩條,實現在傳統功夫到位前提下的創新與多樣包容。

「傳統功夫到位」,是保證主流書風的基礎。因此,在傳統功夫到位前提下,融入個人情感的合理生發,是當前創作健康發展的主流標誌。因此,也不能評出「流行書風」為主流的全國展。

(二)堅持問題意識下的評審

評審是創作的風向標。當前創作和評審中都存在一些問題:

問題之一:如前所述,評審本身,全面而準確落實「十六字方針」不夠。本次評審要全面準確落實此方針,每位評委都應從現在做起,把「鼓勵創新,多樣包容」的理念真正樹立起來,突顯出來,踐行起來。

問題之二:創作本身,不同書體表現力、藝術性不足。

①篆書。特別是小篆,絕大部分寫成了美術字。缺乏書寫性,沒有墨法變化,沒有感染力。當代的小篆如何走出清人的樊籬,如何呈現這個時代的藝術面貌和正大氣象,很重要,也是完全可能的。墨色變化是現代感染力的重要元素,本次評審要特別關注。

②隸書。隸書近幾年也有了「展覽體」,濁、重、黑,千篇一律。本次評審重在推動多樣化,對東漢成熟隸書,對秦簡、漢簡予以重視。

③楷書。時代要求楷書不能在寫功夫上循環,要跨出情感表達這一步。a、小楷也要有氣象、有書寫性、過程感、表現力、感染力。b、魏楷一窩蜂的寸徑小字,界格工整。清人已經把魏碑激活了,提倡「羊毫長鋒加濃墨逆鋒」,這一點當代還沒學到,要注意發現新人。c、唐楷的臨摹性太強,要進一步關注「激活唐楷」的作品。

④行書行草。寫二王者平庸,寫宋人者品格不高,寫王鐸者粗糙,寫大字行書者不到位。要關注突破平庸,關注大字更見大氣象,要大字到位又有一定味道者。同時關注以二王帖學化宋人、化清人的作品。行草離開二王帖學經典的化育是難以升華的。

⑤草書。尤其大草創作尚未深入到核心。大草單字符號要到位,但重點不是寫單字符號,而是在單字符號到位基礎上去寫關係,以符號為素材,在時代審美意識下創造線條、符號的空間組合,創造時間的節奏,創造墨色節奏,創造審美通感,創造全人類的符合時代又能指向未來的藝術審美通感形式。通過評審喚醒大草。

(三)堅持藝術本體之外的包容

人類認識世界,尋求真理的途徑,一是科學,二是哲學,三是藝術。馬克思加了社會實踐這一條。馬克思主張藝術是認識真理的一個途徑。真理在藝術中表達,不是在知識中表達。實踐證明,有時知識越多,越求全,創造力、個性越受限制。總之,要為創作者「鬆綁」,減少附加壓力,還他們更多自由。

為此,本次大展評審在以下方面予以明確:

1、書寫內容:健康向上。包括看似中性的詩文,其內含更廣大。允許較長詩文節錄。

2、文字:①錯字要嚴格,文字內容多的適當放寬包容。②多一筆少一筆不算錯字。③繁簡要統一。繁體字也是標準字,有疑問時要查本字,如「卷」字。④別字、異體字,以及碑帖用過的字可用。⑤筆誤要包容。

3、脫字衍字要包容。懷素大草千字文脫了「雲騰致雨,露結為霜」,但不影響其性情絕唱。《十七帖》刪了很多內容,也依然「永以為訓」。要抓住藝術的本質和藝術發展的主要矛盾,只要作品精彩,內容健康,知識性的小問題可適當包容。

4、版本、出處、落款不做硬性限制。如王鐸很多大作品,寫的是杜甫詩,但只落王鐸二字。因此我們不宜刻意求全,藝術創作總是遺憾的過程。只要作品精彩,無款只用印,亦未嘗不可。

5、如作品精彩,以上問題,根據實情,可分別包容或降級處置,特別嚴重者也可淘汰處理。

書法是藝術,也是文化,藝術創作總是理性高原的非理性馳騁。沒有理性的非理性恣肆只能是瘋子,並不足推廣。以上條款旨在為創作鬆綁解壓,平時重視和加強文化的學習與修養,仍然是當今書壇的重要課題。

(四)堅持評審機制的科學性

1、評委素質高,人數適當。

關於評委:

一是評委專業水平高,不同書體,不同風格一覽無餘。

二是能包容除自己方向以外的風格。

三是藝術忠誠,無私心。(目前小展還有拉票現象)

有高度,就有共識;有專擅,就有差異;有差異才能互補。

評委組成:9人。書法藝術評審是高端評審,除篆刻外,評委對不同書體都能把握,都是高評委。

2、不同階段評審各有相適應的程序。

初評,少數人說了算,一人贊成即可。

這裡增加了一個新程序:「兩特」作品單放,單獨區域懸掛。「兩特」:一是特別精彩,一是特別個性。主要目的是增加評委對「兩特」作品的關注度。這也是劉洪彪先生的創意,我把它概括為「兩特」。

複評,多數人說了算,獨立投票,票數決定。核心是體現集體意志。

評獎,評議結合,先議後評。先把作品看明白,充分討論,利弊論通透,有一定共識,再投票決定。各種書體有代表,但不搞平均主義。核心是給評委專家更多權力,突出學術性。

3、重視少數人意見。複議、評獎階段,評委有上下各兩件作品複議權,要充分聽取解釋,然後投票決定。核心依然是給評委專家更多權力,突出多樣包容。

4、堅持迴避制度。河北省書協、廊坊市書協都不出評委。評委會秘書長主要執行程序,不投票。評委在評獎階段迴避直系親屬作品。核心是保證公平。

5、引入第三方監督。在監審委員會監審的同時,由地方司法局公證處公證監督執行程序情況,並出具公證書。新聞監督在不影響正常程序及相關規定前提下,可定時播報,接受社會監督。核心依然是保證公平。

6、特殊情況特殊處理。本屆評審,考慮疫情防控,只對不熟悉的獲獎作者進行面試。

在以上四項基本原則基礎上,本次大展制定了《評審流程細則》,在初評、複評、審議、評獎程序中分別就公平和藝術指向突出了關注點。總之,當前藝術評審的標準,一是內容健康,二是藝術精湛。因此,在提倡正大氣象,堅持公正程序前提下,本屆全國書法大展評審總原則可概括為一句話:「藝術第一!」

相關焦點

  • 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徵稿啟事
    總獎金300萬 | 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徵稿啟事 ,為把鄉村企業做大做強,使百姓有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繁榮當前文藝創作,營造氣氛,凝聚力量,推出人才,特舉辦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在推動中國文化藝術由高原向高峰攀登過程中貢獻力量。
  • 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 徵稿啟事,一等獎十萬元
    ﹀為把鄉村企業做大做強,使百姓有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繁榮當前文藝創作,營造氣氛,凝聚力量,推出人才,特舉辦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在推動中國文化藝術由高原向高峰攀登過程中貢獻力量。
  • 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開幕
    由北蘭亭藝術中心、廊坊市書法家協會、恆都美業集團聯合主辦,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永清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支持的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於2020年11月28日上午十點半在京南永定河畔的恆美國際花都美術館開幕!
  • 最高獎10萬|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
    由北蘭亭、廊坊市書法家協會、中國恆美國際花都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北蘭亭總部舉行。張旭光在介紹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的整體思路時,首先指出,在全國疫情防控常態化,統籌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形勢下,舉辦這次全國大展,具有特殊意義。最終戰勝疫情,應對複雜的世界局勢,一方面需要高科技的發展,更需要人文精神,即凝聚人心,團結一致,同舟共濟。這是本次大展的宗旨,是特殊環境下社會力量吹響的一聲嘹亮的文化號角。
  • 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開幕式在河北永清舉辦
    由北蘭亭藝術中心、廊坊市書法家協會、恆都美業集團聯合主辦,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永清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支持的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於2020年11月28日上午十點半在京南永定河畔的恆美國際花都美術館隆重開幕!
  • 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開幕式暨《中國書法當代發展...
    由北蘭亭藝術中心、廊坊市書法家協會、恆都美業集團聯合主辦,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永清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支持的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於2020年11月28日上午十點半在京南永定河畔的恆美國際花都美術館開幕!
  • 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 獲獎、入展名單公示
    「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評審工作在中國恆美藝術館圓滿結束,本次大展6月收稿以來共收到全國32個省份包括港澳臺地區,以及美國、日本、韓國、加拿大、馬來西亞、新加坡作者來稿共計10900餘件。現將評審結果公示如下,公示期間,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通過來電、來信等方式,向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
  • 天水青年書法家張弘揚作品榮獲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
    新天水訊【天水日報記者洪波】11月28日,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在京南永定河畔的「恆美國際花都美術館」開幕。天水青年書法家張弘揚參評作品榮獲二等獎。由北蘭亭藝術中心、廊坊市書法家協會、恆都美業集團聯合主辦,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永清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支持的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旨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繁榮當前文藝創作,營造氣氛,凝聚力量,推出人才。本次大展共展出獲獎作品70件,入展作品214件。同時,由乙莊主編,中國書法出版社出版的本次展覽作品集,也在開幕式現場同步首發。
  • 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 獲獎、入...
    9月16日—9月18日曆時3天的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評審工作在中國恆美藝術館圓滿結束,本次大展6月收稿以來共收到全國32個省份包括港澳臺地區,以及美國、日本、韓國、加拿大、馬來西亞、新加坡作者來稿共計10900餘件。其中河南、山東、江蘇、北京來稿較多。投稿作者含蓋了18歲至93歲。
  • 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開幕式暨《中國書法當代發展與未來展望》學術研討會在河北永清舉辦
    由北蘭亭藝術中心、廊坊市書法家協會、恆都美業集團聯合主辦,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永清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支持的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於2020年11月28日上午十點半在京南永定河畔的恆美國際花都美術館開幕!
  • 甘建軍作品入展全國書法大展
    天門網訊(全媒體記者 鄢紫)9月19日,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入展名單公布,市民甘建軍的作品入展。據悉,9月16日至18日,歷時3天的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評審工作在中國恆美藝術館圓滿結束,本次大展共收到國內外作品共計10900餘件。
  • 張旭光·書法展覽評審四項基本原則
    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評審基本原則及簡要說明(首屆「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評審預備會議通過)張旭光2020年9月15日,我就大展評審工作基本原則談幾點意見,並作簡要說明。2、社會力量舉辦書法活動如何探索一條不重複體制內評審的路徑,互鑑互補,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這是時代的必然趨勢。3、「中國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大展計劃連續舉行,兩年一屆。這個展覽如何推動書法藝術的當代發展,有探索的空間。
  • 首屆「九康牡丹杯」全國書法大賽評審圓滿結束
    2020年12月4日,由甘肅省書法家協會指導,隴南市文廣旅局、隴南市文聯、中共西和縣委宣傳部主辦,隴南美術館(書畫院)、隴南市書法家協會、西和縣文聯承辦,隴南九康醫療器械有限責任公司、西和縣大地綠生態農林種植專業合作社、西和縣祥鵬藝術館協辦的首屆「九康牡丹杯」全國書法大賽評審工作在隴南美術館圓滿結束
  • 首屆「吉鴻昌精神杯」全國書法大賽 作品評審結果公示
    按照《首屆「吉鴻昌精神杯」全國書法大賽評審細則》和《首屆「吉鴻昌精神杯」全國書法大賽紀律守則》的要求,大賽評審委員會堅持公開、公正、公平和擇優評審、寧缺勿濫的原則,在監審委員會監督下,對本次大賽來稿作品先後進行了初評、複評、終評、評獎和審讀,最終評選出獲獎作品29件(一等獎3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20名),入展作品158件。
  • 耀州區書法家任旭華勇奪全國魏碑書法大獎
    11月22日,在山西省大同市舉辦的「雲岡杯」首屆全國魏碑書法雙年展上,我區青年書法家任旭華在全國百位入展書家現場書寫決賽中再次脫穎而出,勇奪這一書壇盛事的三等獎。近年獲得的主要獎項有:2017年銅川市重點文藝精品獎三等獎,入展「風骨·陝西省書法院獎」全國書法篆刻展;2018年入展首屆「華珍閣」杯《金剛經》全國書法作品展和「晉邦之盟」侯馬盟書全國書法展,當年書作還入刻成都杜甫草堂;2020年作品入展「恆美花都」杯全國書法展。
  • 《大書法在線》全國青年書法家提名展-24人展創作成員:謝海賓
    書法是民族文化的象徵,以漢字為載體,與多種藝術相結合,承載著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揚中國書法藝術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書法,喜歡上書法……    本期是全國青年書法家提名展-24人展創作成員:謝海賓個人專題
  • 首屆中華「媽祖杯」全國書法篆刻展將在莆舉辦
    首屆中華「媽祖杯」全國書法篆刻展將在莆舉辦 pt.fjsen.com 2012-10-31 11:09  蔡晨暉 來源:湄洲日報     10月25日,大愛媽祖——首屆中華「媽祖杯」全國書法篆刻大展籤約儀式在北京舉行。
  • 2020宿遷市畫院面向全國公開招聘書法人才,只有這2人進入考察階段!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培訓中心導師,貴州省文聯第八屆委員,貴州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兼隸書委員會副主任,貴陽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美術學碩士,供職貴州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書法作品獲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第十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優秀提名獎,全國第二屆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二等獎,全國首屆篆書展三等獎。
  • 首屆「何紹基杯」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獲獎、入展名單公示
    首屆「何紹基杯」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評審工作圓滿結束。評審委員會和監審委員會等成員合影留念。紅網時刻9月22日訊(記者 夏君香 通訊員 全朝暉)近日,首屆「何紹基杯」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評審工作在長沙圓滿結束。
  • 首屆「何紹基杯」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獲獎、入展名單公示
    首屆「何紹基杯」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評審工作圓滿結束。評審現場。評審委員會和監審委員會等成員合影留念。紅網時刻9月22日訊(記者 夏君香 通訊員 全朝暉)近日,首屆「何紹基杯」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評審工作在長沙圓滿結束。活動共收到海內外投稿作品6272件,其中湖南1926件、山東705件、廣東691件、河南522件,最終評選出180件獲獎、入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