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無我茶會暨安溪鐵觀音發展高峰論壇在安溪舉辦

2020-12-13 中國經濟網

  秋日,安溪。茶農採茶忙,幽幽秋茶香,香高韻長的鐵觀音襯託著茶鄉的魅力與多情。10月16日,以「安溪茶·和天下」為主題的第17屆國際無我茶會暨「一帶一路」安溪鐵觀音發展高峰論壇,在世界名茶鐵觀音的故鄉福建安溪拉開帷幕。

  第三屆安溪鐵觀音大師名匠精彩亮相,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安溪烏龍茶品鑑賽、技藝展示、茶道演示,觀茶山綠色,品茶者匠心,喝安溪好茶,享美好生活……國際無我茶會首次登陸安溪,讓參會者盡享兩年一度的國際茶文化盛會。此次活動由福建農林大學主辦,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安溪縣茶業管理委員會承辦。來自美國、韓國、義大利、新加坡、喬治亞、臺灣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不同膚色的愛茶人士、專家學者,安溪縣領導,以及媒體記者近千人歡聚一堂,共享香茗,同品精彩紛呈的國際茶文化盛宴。

  安溪鐵觀音大師再添2員大將

  當日開場,第三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頒獎儀式揭開第17屆國際無我茶會暨「一帶一路」安溪鐵觀音發展高峰論壇的序幕。新一屆的2名安溪鐵觀音大師和8名安溪鐵觀音名匠在全球茶人的見證下,接過牌匾、證書,雖然比賽已經結束,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的精神和邊際效應卻與日俱增,影響著安溪80萬的茶農茶商。

  大師匠心造,觀音香韻長。為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傳承安溪鐵觀音傳統製作技藝,推動茶產業可持續發展,助力安溪茶產業「二次騰飛」,安溪以百萬之資重獎匠心,延續往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的獎項設置,共240萬總獎金。頒獎典禮上,2位「安溪鐵觀音大師」分別獲得100萬元的工作研究經費;8名「安溪鐵觀音名匠」分別得到5萬元的工作研究經費。茶鄉大地,工匠精神日漸成為新一代茶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4月20日,春雨綿綿的穀雨時節,迎著安溪鐵觀音的春茶盛景,第三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在全國茶人的矚目下拉開了戰幕。比賽在歷經鄉鎮選拔、複賽、決賽後,選手歷經茶園管理、制茶、烘焙、評茶、講茶、公眾投票、綜合考評等各個賽事環節後,在觀音飄香的金秋時節結束所有賽程。

  選手李力周、陳藝峰憑藉多年來積累的制茶經驗和堅守匠心的素養,成功贏得「大師」榮譽。李凱林、陳清龍、李加鴻、詹玉炎、劉協明、吳政山、陳寧石、陳繁榮分別以優異的成績成功晉級十強,最終斬獲「名匠」稱號。

  李力周、陳藝峰兩位大師表示,將善用100萬元獎金,運用好自己的制茶技能,克己復禮、樹立典範,回饋社會、回饋安溪鐵觀音。

  不過是一季的春華秋實,但是對於第三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的選手而言,2019年春、夏、秋三季的時光,是值得銘記一生的奮鬥歲月。從第一屆創造性設置制茶、評茶與講茶的選拔機制,到第二屆改革性地增加茶園管理考評,今年的第三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在複賽環節又創新增加烘焙項目比賽。每一屆比賽都對選手提出新的要求,這也使得參賽茶師們必須擁有更加全面綜合的能力。

  三屆以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培養已選拔出6名安溪鐵觀音大師、20名安溪鐵觀音名匠、近140名優秀制茶能手。「大師」被直接認定為泉州市第四層次人才,「名匠」被直接認定為泉州市第五層次人才。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已經成為高素質、高水平制茶人才培育賽事。

  在第三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中脫穎而出的獲獎選手將加入「安溪鐵觀音大師服務隊」,共同為安溪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工匠精神的傳播傾注能量。以第一屆、第二屆安溪鐵觀音大師李金登、王清海、劉金龍、劉協宗為代表的一批制茶名師在過去兩年裡,充分發揮自己的品牌效應。對內通過授徒傳藝、技藝展示、培訓講習等形式言傳身教,帶動和培養了眾多一線種茶、制茶能手;對外不遺餘力地奔走全國各地的茶葉產銷區,傳播安溪鐵觀音文化,推介安溪鐵觀音品牌。

  「安溪鐵觀音大師和名匠們在種植、加工、拼配以及產品評審方面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通過他們的帶動和標杆的作用,也促進了年輕人的學習。」 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孫威江評價。

  首屆安溪鐵觀音大師李金登培養誕生新一屆大師陳藝峰,第二屆安溪鐵觀音大師劉協宗培養誕生名匠劉協明,成為賽事最大亮點。在本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的十強選手之中,年輕一代脫穎而出。共有4位80後選手躋身其中,不乏有接受過前兩屆大師們教授傳藝的學生。

  業內人士表示,通過安溪縣委縣政府的積極引導和大師服務隊的示範帶動作用,越來越多年輕的安溪茶人開始回歸茶園、回歸安溪鐵觀音傳統制茶工藝,投身安溪茶產業「二次騰飛」的事業當中。安溪縣域內掀起了一股人人愛茶、人人敬茶的良好氛圍,工匠精神蔚然成風,大師效應已日趨顯現,師帶徒氛圍濃厚,傳統技藝發揚光大,為茶產業「二次騰飛」打下了堅實基礎,注入了新動能,在茶界樹立了創新轉型的風向標。

  茶業是安溪最大的特色民生產業。茶業的發展讓安溪實現由貧困摘帽到基本小康,再到全國百強的三大歷史跨越,成為國家生態縣、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連續10年位居全國重點產茶縣第一位。安溪鐵觀音連續四年蟬聯中國品牌價值茶葉類首位,蓄積了強大的產業能量、人才能量和生態能量。

  2019年,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成功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的舉辦,對制茶技術和茶文化的傳承、生態茶園的建設、安溪茶人整體素質的提高形成強大的助力,進一步推動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的保護工作,挖掘內在價值。

  茶人盛事「無我茶會」首秀安溪

  圍成圈圈、人人泡茶、人人奉茶、人人喝茶,抽籤決定座位,依同一方向奉茶(向左或向右)……當日,在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體育場上,來自八方的愛茶人士,以天為廬,以地為席,在茶會中以茶傳言,一味同心,向參會者奉獻出一場精彩的泡茶、奉茶、品茶欣賞會,讓參會者在茶會中感受茶道思想,享受一片樹葉的溫情,感悟人生之味。

  據記載,「無我茶會」源自日本茶道。1990年12月18日,「無我茶會」正式誕生,每隔2年在各地輪流召開1次茶會,逐漸成為深受世界各地茶人喜愛的國際性茶文化活動,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茶人前來布席交流。

  「無我茶會」是倡導「大家參與」的茶會,「無我茶會」所蘊含的精神便是茶會的亮點和核心所在。舉辦「無我茶會」,品茶不是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在於促進交流與修身養性。

  在舉辦第17屆國際「無我茶會」的申請中,安溪憑藉傳播與交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龍茶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的理念脫穎而出,贏得世界各國的支持,最終獲得第17屆國際「無我茶會」舉辦權。

  生產於中國古老茶區的安溪茶葉,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暢銷海外。「無我茶會」是一種大家自備茶葉茶具,人人泡茶、人人奉茶、人人喝茶的茶會形式,有著「求境之無我」的內涵,追求的是一味同心、美美與共的茶道境界,這是和安溪得天獨厚的環境與安溪人和茶與生俱來的緣分相契合的。

  本次「無我茶會」除了在安溪設有主會場之外,還在全國設置三個分會場,2000餘人在同一時刻共同泡茶,其中安溪主場1000人,各地分會場1000人。

  融合多種非遺,活動覆蓋全產業鏈。期間,與會領導嘉賓還將前往國心茶莊園、惜緣茶業、安溪茶廠、雲嶺茶莊園等地,參觀品鑑安溪烏龍茶,了解烏龍茶產區的生態環境,體驗烏龍茶的採摘製作流程,探尋安溪茶產業永續發展的源頭。置身於安溪茶園的風情畫卷中,讓參會者體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安溪烏龍茶(鐵觀音)傳統製作技藝的獨特魅力,充分僅感受安溪源遠流長的海絲茶韻,清新生態的綠色安溪發展路徑。

  「非遺之美,生活即道。」活動還融合竹藤文化非遺元素,讓參會者體會安溪非遺竹編文化。舉辦茶藝茶道演示,觀看各國、各地區茶藝茶道演示;茶道藝術家分享茶湯作品,設席泡茶,開展茶道藝術家茶湯作品欣賞會。

  據悉,此次活動將持續到本月20日,期間還將在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清水祖師信俗)所在地、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溪清水巖舉辦一場「無我茶會」。一步一禪味,一眼一世界,讓參會者體驗集品茶、聽琴、聞香、識器、賞茶席與一體的享受。

 

  建言獻策安溪茶產業發展

  在「一帶一路」安溪鐵觀音發展高峰論壇暨無我茶會論文交流會上,國內外專家學者圍繞茶科技、茶旅遊、茶品牌、茶文化等方面深入探討交流,研討「一帶一路」背景下安溪乃至中國茶產業發展之路和無我茶會文化內涵等。

  基於安溪鐵觀音現狀的新時代騰飛策略,安徽農業大學茶與食品科技學院的徐千懿表示,安溪鐵觀音應被賦予具體的精神文化價值,被賦予新時代的意義,政企聯手,資源整合為大品牌,以茶為媒,聯通世界,在「一帶一路」戰略帶來的新渠道、新市場、新態勢中闖出一條國際化新路。

  陳重穆三聯生活傳媒有限公司建議,安溪鐵觀音應以茶文化為基點,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尤其是綠色發展理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茶文化與生態產業發展相融合,形成集生態旅遊、生態農業、休閒娛樂等方面的茶文化產業鏈,打造安溪綠色生態茶莊園和精品線路,打造茶品牌,建設茶文化的特色小鎮,推廣安溪茶文化風俗。

  「在消費者需求質量提高和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完備的今天,安溪鐵觀音應當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將消費者的需求作為目標,將不擅長的科學技術作為抓住這次機遇的重要「幫手」,同時結合第三產業,實現安溪鐵觀音的二次騰飛。」福建農林大學管理學院(旅遊學院)李妍建議。

  天然的茶場環境、得當的製作技藝、深厚的文化積澱、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代表性產品是當今消費市場的理性考量。與會專家認為,安溪茶產業宜調整發展戰略,試著摒棄掉過去「大一統」、「大盤子」的產業思維,從產區、品種、工藝等多維度來打造不同風格的風味論述,建立更具文化積澱的宣傳論述與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代表性產品,趕上消費者強調「理性」、「求知」的消費模式。

  ……

  幾個小時的時間裡,與會專家學者之間有分享、有探討、有建議、有期望。一字一句,都是對安溪茶文化復興、茶產業發展的關心和期許。

  安溪是中國烏龍茶之鄉、世界名茶鐵觀音的發源地,全縣茶園面積60萬畝,茶葉總產量6.5萬噸,涉茶總產值175億元,直接或間接出口茶葉超過1.6萬噸。安溪縣已連續10年位居全國重點產茶縣第一位,安溪鐵觀音連續四年蟬聯全國茶葉類區域品牌價值第一,榮獲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安溪鐵觀音成為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等一系列重大外交、經貿活動的茶敘用茶,安溪茶文化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內人士表示,安溪通過舉辦國際茶會,吸引世界各地茶人前來布席交流,聚集國內外高層次人才資源,體驗安溪烏龍茶(鐵觀音)傳統製作技藝、竹藤文化等多種非遺元素的獨特魅力,促進安溪鐵觀音茶文化走向國際化,助力茶產業發展。

  「我們將以此次國際無我茶會暨安溪鐵觀音發展高峰論壇召開為契機,推進 『四心四化』安溪茶產業發展目標,傳播「安溪鐵觀音好喝一身輕」健康茶飲理念,加快安溪鐵觀音二次騰飛,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弘揚中華茶文化。」安溪縣領導表示。(林清鍛 許藝燕 張錦川 高玉麗)

相關焦點

  • 第17屆國際無我茶會:全球無我茶會在安溪開幕,就在安溪茶學院,來...
    第17屆國際無我茶會由福建農林大學主辦、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和安溪縣茶業管理委員會承辦的第17屆國際無我茶會暨「一帶一路」安溪鐵觀音發展高峰論壇,於2019年10月15日-20日,在福建省安溪縣舉辦,大會會期6天。
  • 以茶為媒 福建安溪舉辦第17屆國際無我茶會
    上千名愛茶人士圍坐成圈,共品佳茗(無人機拍攝)。新華網發(林楷煜 攝)新華網福州10月17日電(王雄)16日,以「安溪茶·和天下」為主題的第17屆國際無我茶會暨「一帶一路」安溪鐵觀音發展高峰論壇在福建安溪舉行,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名愛茶人士共品香茗,以茶為媒,開啟了一場精彩的國際茶文化盛宴。
  • 「安溪好茶·香飄膠東」2020安溪鐵觀音品鑑會盛大舉辦
    12月17日下午,「安溪好茶·香飄膠東」2020年福建安溪鐵觀音品鑑會在煙臺大成門酒店盛大舉辦。煙臺市工商聯副主席 於巖君致辭安溪縣政協副主席 陳清芳女士致辭此次品鑑會通過播放《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宣傳片,讓現場嘉賓對安溪鐵觀音有了新的認知和了解,進一步提升了安溪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展示了安溪魅力與風採
  • 中國茶產業峰會在福建召開 發布安溪鐵觀音最新研究成果
    中國新聞網 作者:周馳 責任編輯:周馳     12月21日,第二屆中國茶產業T20峰會暨中國茶產業創新模式高峰論壇在福建省安溪縣召開
  • 無我茶會 感恩有你·福建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16日,第17屆國際無我茶會暨「一帶一路」安溪鐵觀音發展高峰論壇在安溪舉辦。來自美國、韓國、義大利、新加坡、喬治亞等30多個國家和臺灣地區的愛茶人士歡聚一堂,共享香茗。    本次「無我茶會」除了在安溪設有主會場之外,還在全國設置三個分會場。其中,安溪主會場1000人,各地分會場1000人。
  • 八馬茶業舉辦茶品牌峰會推介安溪鐵觀音
    泉州2020年10月12日 /美通社/ -- 中國茶葉公司,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於10月10日在福建舉辦了一場以溝通行業發展為主題的茶品牌峰會,並在會上推介了烏龍茶中的安溪鐵觀音。
  • 走進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
    近年來,安溪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倡議,堅持「放眼國際、兼納百茶」方向,舉辦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工作交流會、故宮「香茗共享·匠心傳承」茶文化傳播、國際無我茶會等茶事活動,編輯出版《安溪鐵觀音:一棵偉大植物的傳奇》等書籍,創作推出《飄香》《絲海茶印》等茶歌茶舞,拍攝製作《天涯芬芳》《尋茶》等影視作品,全方位、立體式呈現安溪鐵觀音的獨有魅力、文化內涵;積極打造「海上新茶路」,藉助茶酒對話、安溪鐵觀音歐洲營銷中心等平臺深化全球巡迴推介
  • 「鄭成功」杯安溪鐵觀音茶王品鑑會走進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
    近日,由安溪南安茶業發展促進會攜手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主辦的「安溪鐵觀音 健康軟黃金」2020秋季安溪鐵觀音「鄭成功」杯茶王品鑑會在安溪茶學院盛大舉行。來自福建各地百名師生、茶人現場共同品嘗鐵觀音原產地福建安溪的秋季鐵觀音茶王賽金銀銅,並聆聽專家講解鐵觀音辨析和品飲知識。
  • 鐵觀音 秋茶香!安溪鐵觀音成茶市熱點
    啟動儀式 10月10日,由京東、安溪縣茶業管理委員會主辦,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茶品牌發展峰會(安溪鐵觀音)暨2020京東超市秋茶節啟動儀式
  • 安溪鐵觀音大師在津泡茶敬模範
    PECC博覽會於2019年4月18日至22日舉辦期間,安溪鐵觀音大師名匠天津行芬芳舉行,安溪鐵觀音大師服務隊第一分隊成員齊聚天津梅江會展中心,一番虔誠喊山取水、展演非遺茶技之後,將一杯洋溢著濃濃中國韻味的安溪鐵觀音,禮獻天津茶人代表、行業模範,傳揚著「安溪鐵觀音·好喝一身輕」健康茶飲理念,傳遞著「茶香致敬最可愛的人」的時代新風。
  • 安溪鐵觀音,香飄巴渝
    -----安溪鐵觀音亮相第十八屆農交會11月27-30日,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暨第二十屆中國西部(重慶)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安溪縣組織「雲嶺、八馬、裕園、魏蔭、安鐵、儒家、高建發、年年香、譽豐國心」等9家地標品牌企業,集體入駐農產品地理標誌展區福建館,推介安溪鐵觀音。流韻飄香誰第一,風華絕代鐵觀音。
  • 名泉配好茶 安溪鐵觀音飄香泉城
    11月21日,2020年秋季「鐵觀音發源地杯」濃香型安溪鐵觀音茶王賽暨濟南系列茶文化宣傳活動在泉城山東濟南舉辦。名泉與佳茗交融,美麗的泉城,瀰漫安溪鐵觀音的醇厚韻味。此次活動由安溪縣茶業管理委員會、西坪鎮人民政府、安溪縣茶業發展促進會、安溪縣西坪茶業發展促進會主辦,濟南廣友茶城、山東少卿經貿有限公司承辦,旨在弘揚安溪鐵觀音傳統製作技藝,倡導匠心精神,助推茶產業「二次騰飛」。山東、安溪領導嘉賓,各地茶葉協會分會負責人,各界愛茶人士,以及媒體記者匯聚一堂,共享香茗,同品精彩紛呈的安溪茶文化盛宴。
  • 功夫茶論壇舉行 安溪連續四年百萬元重獎鐵觀音制茶大師
    閩南網12月19日訊(閩南網記者 黃紫燕 通訊員 林清鍛 許藝燕 張錦川)12月18日,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頒獎儀式暨工夫茶論壇在安溪舉行。一場關於福建與廣東兩省工夫茶的深刻對話在福建安溪展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兩大代表性傳承人共話工夫茶,以前瞻的眼光、開放的視野,共同探討烏龍茶的文化與市場,傳承與發展。活動現場當天,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頒獎儀式舉行,來自龍涓鄉的陳建平、李凱林獲得「安溪鐵觀音大師」稱號,分別捧走100萬元大師研究經費。
  • 「鄭成功」杯安溪鐵觀音茶王賽成功舉辦,再現歷代閩南鬥茶盛況
    茶王賽後,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典禮暨茶王品鑑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龍茶(鐵觀音)製作技藝傳承人魏月德,安溪鐵觀音大師劉金龍、劉協宗,安溪鐵觀音名匠陳繁榮,安溪南安茶業發展促進會會長林俊傑,以及各兄弟商協會代表,烏旦茶葉、泉龍酒業、733茗茶、福瑞菸酒行、星浪養生啤酒水頭總代、家利福茗茶、高蓋冊酒業等贊助單位代表、來自各地的茶界人士近500人出席了本次盛會。
  • 【茶界風雲錄】洪文賓:一位英都人的安溪鐵觀音情懷
    2020年洪文賓參加由廈門市茶葉商會舉辦的2020春季第十三屆【中國好茶】茶王爭霸賽,經過嚴格專家的評審,脫穎而出,拔得頭籌,獲得清香型安溪鐵觀音茶王,洪文賓穿上一席大紅龍鳳袍狀元服接受頒獎。  同年五月參加安溪縣感德鎮「國際茶日」為主題的「國際茶日暨感德鐵觀音2020年春季茶王品鑑 周」活動,在這個由安溪縣茶業管理委員會主辦,安溪縣農業農村局、安溪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安溪縣氣象局、安溪縣農村振興辦公室
  • 中國名茶「安溪鐵觀音」茶書首次亮相法蘭克福國際書展
    中國名茶「安溪鐵觀音」茶書首次亮相法蘭克福國際書展 2014-10-08 22:40:1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該書與《茶之原鄉——鐵觀音風土考察》(謝文哲著,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安溪鐵觀音——一棵偉大植物的傳奇》(謝文哲主編,Prunus Press USA)組成的中國名茶安溪鐵觀音「茶書」系列,在本屆法蘭克福國際書展引起世界各國圖書出版商、代理商的關注。
  • 印象安溪鐵觀音-英文Tea起源於安溪茶
    茶在英語中叫做TEA,在歐洲其他國家的叫法也都和這個音差不多。這個音形成的過程一致承認是從福建閩南話「茶」字的念法而生。我國從唐代設立「市舶司」管理船舶載貨進出口以來,直到明朝,福建省的泉、漳、廈三地是中國茶葉出口的旺盛市場。而福建省的泉、漳、廈三地輸出的茶葉主要產自安溪。
  • 安溪鐵觀音品牌價值何以五連冠?
    在品牌集群打造上,安溪堅持以區域品牌支撐企業品牌,以企業品牌開拓市場,推動茶產業朝著品牌經濟方向發展。經過多年發展,安溪鐵觀音企業領軍品牌強大,銷售渠道廣闊,安溪茶產業集群龐大,產業鏈完整並領先業界。先後打造形成八馬茶業、華祥苑等一批引領業界龍頭企業;鑄造「賽珍珠」「金鳳凰」「老鐵」等一批有影響力的茶葉品牌。
  • 福建安溪舉辦2020年感德鐵觀音秋季茶事系列活動
    為展現感德茶葉高香、鮮爽、優雅的獨特品質,講好感德茶故事,推動感德茶經濟快速發展,在安溪鐵觀音秋茶產出之際,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於21日舉辦2020年感德鐵觀音秋季茶王品鑑會系列活動。
  • 名泉配好茶 安溪鐵觀音飄香山東濟南
    國家級評茶師們對每泡茶葉進行仔細斟酌品評  林清鍛 供圖東南網11月25日訊(通訊員 林清鍛 本網記者 潘賢利)日前,2020年秋季「鐵觀音發源地杯」濃香型安溪鐵觀音茶王賽暨濟南系列茶文化宣傳活動在山東濟南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