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訊(記者 劉瀾瀾)9月5日,中央文明委命名表彰新一屆全國道德模範,張富清等58位同志被授予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榮譽稱號,河北省王紅心、呂保民、張雪松分別獲評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敬業奉獻類全國道德模範。我省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獲評總數位居全國第一,實現歷史性突破。全國257位同志被授予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我省宋美錄、王進才、 王福國、沈汝波、趙慶祥、楊會芳、張志旺分別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全國道德模範、河北省滄州市公安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局政委王紅心。資料圖
王紅心 :一顆「紅心」溫暖失足少年
29年來,王紅心堅持扶危濟困、關愛他人,真情幫教失足少年200多名,發起成立「紅心志願服務隊」,組織公益活動300多次,捐助善款100餘萬元,用一顆「紅心」為困境中的人們送去溫暖和希望。
她傾心傾力幫教失足少年,給他們帶去關愛和勇氣。1990年5月,王紅心還是一名警校實習生時,就幫教、救助了一名留宿派出所、無家可歸的失足少年,從此便開始了志願服務之路。參加工作後,她一直關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的孩子,先後幫教200多名失足少年,給予他們關愛和鼓勵,幫助他們找工作。
她給失足少年買衣服、買書籍,曾帶著蛋糕驅車300多裡給失足少年過生日。通過她耐心、真心、細心的幫教,很多失足少年都重拾生活信心、找回人生方向。
2006年8月底,13歲的曉誠(化名)殺死了自己的親人,被處收容教養三年,送到保定未成年犯管教所。此案引起王紅心的特別關注,她開始定期到保定未成年犯管教所看望曉誠和其他滄州籍少年犯,送去書籍、食品和衣服,鼓勵他們好好改造。
在她的幫教和關懷下,曉誠創造了減期220天的「奇蹟」,於2009年年初解教。王紅心又為他聯繫工作單位、聯繫技能培訓學校,定期去看望、鼓勵他。現在,曉誠已在上海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在王紅心的文件櫃裡,有十幾本厚厚的「剪貼本」。「剪貼本」內容廣泛,有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有關於生命教育的,有關注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這上面承載著她多年工作的思索和心得。她被多所學校聘為校外輔導員,2003年以來開展300餘次愛國、法制、安全、勵志等校園主題宣講,受到廣大師生一致好評。
為了能幫助更多人,2010年9月19日,王紅心發起成立「紅心志願服務隊」。近9年來,她帶領志願者以「奉獻愛心,播種希望」為主題,先後組織助學、普法等活動300餘次,行程8萬多公裡,捐助款達100餘萬元,救助貧困學生500多人,幫助貧困母親200多人。王紅心每月兩次帶領志願者走訪慰問貧困學生家庭,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困難,為困難群眾解決戶口難題100多件,化解糾紛50多起。她積極探索、科學謀劃,先後啟動「守護童年」紅心警務站、「紅心婚姻家庭公益維權家園」等7個專業化志願服務平臺,使志願服務向制度化、專業化、項目化發展,用愛心贏得社會各界廣泛讚譽。
現在,志願服務隊的成員由幾十人發展到3000多人,更多接受過志願者幫助的人在走出困境後加入服務隊,把溫暖傳播得更遠更廣,讓這份愛永不停息地傳遞下去。
王紅心榮獲全國最美志願者、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等稱號,榮立二等功4次,榮登「中國好人榜」。
全國道德模範、河北省石家莊市無極縣個體經營戶呂保民。資料圖
呂保民 :拼死救人的「平民英雄」
2018年9月8日,無極縣幸福北街東中鋪菜市場發生驚險一幕。早上7點左右,正是市場繁忙時分,一陣急促的呼救聲突然響起:「快救救我的孩子!救救我的孩子!……」原來,在市場進貨的一名婦女忽然被一個背包男子搶奪挎包,婦女的兒子小翟和搶包男子爭執起來,誰知兇狠的歹徒竟掏出尖刀捅向小翟。
「你要幹什麼!把刀放下!」在市場上做雞蛋生意的呂保民見狀疾步上前,大喝一聲,拽住歹徒的背包試圖將其制服,惱羞成怒的歹徒揮舞尖刀向呂保民亂刺。趁歹徒轉身之際,呂保民從身後將他抱住,並緊緊攥住其拿刀的右手手腕,不料歹徒將刀交至左手,刺傷了呂保民的胸腹部。
歹徒掙脫後,揮刀亂刺著逃竄,已身中數刀的呂保民緊追其後。這時,已有幾名群眾趕來圍堵歹徒,在瘋狂逃竄約200米後,歹徒終於被呂保民和幾名群眾制服,在此過程中,呂保民後背又被歹徒刺中1刀。
呂保民被送到醫院時已經休克,醫生說,呂保民身上被刺5刀,右側第三肋骨骨折並發開放性血氣胸,腹部開放性損傷,多側肌肉斷裂,情況相當危急。醫院先後進行了兩次緊急手術,經過10天重症監護室治療,呂保民的傷勢才平穩下來。
「歹徒拿著刀胡亂逃竄,極有可能再傷別人,我就憋著一股勁兒去追,直到歹徒被制服,用手一摸才發現前胸後背都是血。」呂保民告訴記者,「也沒多想,救人要緊,咱當過兵,危急時刻就得往上衝。」
呂保民是無極縣無極鎮東中鋪村人,1984年入武警部隊服役,1989年4月退伍,其間因表現突出,兩次受到部隊嘉獎。退伍後,呂保民搞過維修,開過計程車,最近10多年一直從事雞蛋批發生意。
5年的部隊生活給呂保民身上深深印下了勇敢堅強的品格,雖然退伍已20多年,但維護人民群眾安全的使命感始終銘記在他心裡。
「他心眼實誠,要不我也不會跟他生意往來這麼多年。他就是那種人家買菜路過,菜從車上掉下來就趕忙幫人撿起來的人。」對呂保民的熱心腸,常來早市的攤主和客戶們無不交口稱讚。
呂保民見義勇為的感人事跡在社會上引發強烈反響,得到廣大群眾和網友的讚譽。面對各方讚譽,呂保民說得最多的卻是:「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
全國道德模範、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鋁合金廠工人張雪松。資料圖
張雪松:用科技創新提升「中國速度」
張雪松是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鋁合金廠工人。工作27年來,張雪松始終堅持學習鑽研,在高速動車組生產中不斷攻克技術難關,完成技術革新109項,製作工裝卡具66套,形成工藝文件和操作指導書72項,摸索技術參數、形成核心技術,是用科技創新提升「中國速度」的「高鐵工匠」。
1992年,張雪松從技校畢業,成為中車唐山公司的一名技術工人。2005年,中車唐山公司與德國西門子公司合作研發時速350公裡動車組製造技術,張雪松因此與高速動車組結緣。他作為鋁合金車體鉚鉗班班長,面臨的第一重考驗就是提高鋁合金車體焊接精度。動車組的高速運行對車體焊接要求相當高。焊接後一旦產生變形或缺陷,後果將不堪設想。他帶領技術攻關團隊,歷經上千次試驗,製作出焊接夾具、裝配定位板、反變形工裝卡具等,形成了一系列工藝文件和操作指導書,保障了首列CRH3「和諧號」動車組在唐山順利下線。
高速動車組開始批量生產,生產線上的設備、工裝缺陷等問題,制約著生產順暢進行。為解決問題、保證生產,10多年來,張雪松先後完成30多項設備、工裝的技術改造,修復加工中心高速專用進口刀具30餘把,修復進口數顯伸縮尺300餘次,多次出手解決生產線的停工狀態,保證了動車組車體的正常生產。他還為鋁合金車體生產線30多臺進口大型數控設備建立完善的系統周期保養體系,通過量化指標,制定合理的國產備件和潤滑油脂的替代方案,降低維護成本和潤滑油的儲備需求,大大減少數控設備的故障率。
這些年來積累的絕招、絕技,張雪松都毫無保留地通過現場演示、導師帶徒等方式傳授給工友。他領銜的「張雪松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每年完成100多項創新,多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張雪松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範等稱號,被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中華技能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