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最狂傲的一首詞,開篇7個字大氣磅礴,最後一句霸道無比

2020-12-17 諸葛品歷史

文人一向都有傲骨,尤其是才華絕倫的文人,恃才傲物的性格無可厚非,比如大名鼎鼎的李太白。蘇軾,號東坡居士,人稱蘇東坡,他的才華可以與李太白相提並論,兩人性格也非常相似,瀟灑、樂觀和放蕩不羈。李白的狂,在很多作品裡都有體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就是如此。

「十步一殺人,千裡不留行」,也能看出李白到底有多狂,畢竟他有這個資本,不用刻意低調,否則就配不上謫仙人之稱號了。比李白小三百多歲的蘇軾,雖然沒有李白身上的俠者風範,但內心的堅強與狂傲,絲毫不遜於李白,可謂伯仲之間。蘇軾曾寫下一首最狂傲的詞,開篇7個字大氣磅礴,最後一句霸道無比。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這首詞非常經典,選入中學課本,幾乎人人會背誦,同時也是蘇軾最具代表的詞作之一。神宗熙寧八年,虛歲三十九的蘇軾,擔任密州知州,其權力等同於隋唐時期的刺史,即一個州的行政長官,相當於現在的市長。了解蘇軾平生經歷的讀者,應該清楚他的仕途情況,充滿坎坷艱辛,確實走得很艱難。

蘇軾作為一介文人,卻擁有遠大志向,夢想著建功立業,何況此時的他正值中年,這種想法越來越強烈。有一天,蘇軾處理完公務,帶著屬下到城外打獵,一方面是為了散心,勞逸結合才能走得更遠;另一方面,可以藉此機會試試自己的弓箭技術,與以前相比,有沒有退步。這首詞描寫的就是打獵的過程,以及蘇軾的感想。

開篇的「老夫聊發少年狂」,短短七個字,卻讓人讀起來頓時感到大氣磅礴,充滿豪情壯志,一般人寫不出來。不到四十的蘇軾,自稱「老夫」也沒太大問題,給人一種老當益壯的感覺,而且人老心不老,內心仍然跟少年那般輕狂,不減當年之勇。

緊接著「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左手牽著獵犬,右邊肩膀上端坐著獵鷹,浩浩蕩蕩的人群像疾風一樣席捲山崗。可見這次外出打獵,蘇軾準備充足,該帶的東西都帶了,並非要獲得很多獵物,而是享受這種樂趣,最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既然大家都跟著我打獵,不能辜負你們的期望,用實際行動回報,且看我如何射殺猛虎,與三國孫權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上闕著重描述打獵的盛況,對細節也把握到位,連服飾都沒有忽略。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打獵結束後,眾人就地做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蘇軾暢快淋漓喝了幾大碗,簡直太痛快,心胸也更加開闊,豪氣沖天。即使鬢角已有白髮,暗示他不再年輕,但這又有什麼呢?「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此處使用了典故,漢文帝派遣馮唐赦免鎮守邊關的魏尚。

蘇軾想成為魏尚那樣的人物,鎮守在大宋邊疆,承擔起守家衛國之重任,雖死無憾。最後一句「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直抒胸臆,不拖泥帶水,假如朝廷能讓蘇軾鎮守邊疆,他一定會盡全力拉開弓箭,奮勇殺敵,絕不讓西夏士兵踏上大宋領土。

蘇軾一生留下很多首詞作,若論狂傲,莫過於《江城子·密州出獵》,不愧為豪放派的代表。只可惜,蘇軾沒有機會上陣殺敵,仕途屢遭磨難,心中抱負無處施展,令人惋惜哀嘆。

相關焦點

  • 自古文人多傲骨,蘇軾也曾寫下一首狂傲的詩,開篇大氣磅礴
    文學史中的蘇軾是一種特殊的存在,它標誌著一種開放的態度,一種開闊的胸懷,文人一向都有傲骨,尤其是才華橫溢的文人,蘇軾也不例外,蘇軾也曾寫下一首最狂傲的詞,開篇只用七個字大氣磅礴,最後一句話英雄霸氣。這首詞就是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 李清照最與眾不同的一首詞,打破常規,最後一句大氣磅礴不輸蘇辛
    漁家傲,詞牌名,以晏殊詞《漁家傲·畫鼓聲中昏又曉》為正體,雙調六十二字,前後段各五句,五仄韻。另有六十二字四仄韻一疊韻,六十二字兩平韻三叶韻,六十六字五仄韻的變體。但李清照的這首《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是她最大氣磅礴的一首詞,也是史上最有氣勢的《漁家傲》。
  • 秦觀最痴情的一首詞,開篇7個字驚豔世人,經典的一句被爭議千年
    宋代詞壇有4個讓人無法忽視的詞人,他們因都得到過詞神蘇軾的指點,號稱「蘇門四學士」,這四學士分別是黃庭堅、晁補之、秦觀、張耒。四人各有風格,誰更勝一籌一直沒有定論。黃庭堅自成一派,與蘇軾並稱「蘇黃」; 晁補之格調豪爽,語言清秀,與蘇軾十分接近;張耒則語言香濃婉約,和柳永類似。
  • 蘇軾最著名一首宋詞,開篇僅7個字,就把豪放之意寫到了極致!
    在密州時,蘇軾曾作了一首著名的宋詞,開篇僅7個字,就把蘇軾的豪放之意寫到了極致,以致於後人讀來夜不免嘖嘖稱嘆!來看這首宋詞:江城子·密州出獵宋代: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 蘇軾無比唯美的一首詞,一開篇便是經典,最後一句美得令人心醉!
    雖然後來的蘇軾一度被貶至不同的地方,可是他依舊高風亮節,始終保持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同時他又勇敢地面對這些困難,這就是蘇軾的精神,一種令人感動,從而也讓人敬佩的精神。而他在文學成就,更是令他成為了萬眾偶像,他的文學作品裡,也是處處能夠感受到他的筆下的唯美,以及他對於人生深刻的解讀,例如他的這首《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便是一首無比唯美的詞作。
  • 明代水平最高的一首詞,開篇7個字都能唱出來,笑談古今多少事
    宋詞發展到明代,佳作已經很少,那時候小說、戲曲繁榮,都蓋過了詞的風頭。再加了一些理論學家,對詞的多種束縛,讓創作受到了很大限制。但明代也不乏水平高的詞作,比如明代三才子之首楊慎的這首《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 晏殊最痴情的一首詞,開篇9個字驚豔世人,最後一句卻被爭議千年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晏殊最著名、最痴情的一首詞,這首詞僅僅開篇的九個字就足以讓人驚豔,最後一句更是被爭議了數千年這是一首懷念故人的詞,是晏殊同知己分別以後所作。對於這首詞,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在那紅色的信箋上密密麻麻地寫著我對你的愛慕之情。眼前的孤鴻大雁在雲端上飛舞,魚兒在水中遊蕩嬉戲,而我對你的情意卻不知道該寄往何方。我站在夕陽下,靠著樓閣獨自一人,遠方的群山正對著窗簾。
  • 蘇軾的一首自嘲詩,開篇7個字就令人捧腹,最後一句當真膽子不小
    而蘇軾也是這麼一個啥都敢說的人,作為宋詞豪放一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蘇軾本就生性灑脫,所以說什麼做什麼都是比較隨意,而恰恰也是因為這樣讓他的仕途歷經波折。元豐二年蘇軾被人彈劾,在他之前的謝恩奏章中有暗語諷刺朝政,蘇軾因此入獄,差點還斷送了性命,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烏臺詩案」。雖然最終被釋放,但是卻迎來了人生的仕途轉折點,此後半生基本上是一貶再貶。
  • 周邦彥一首很孤獨的詞,開篇的第一句就很傷感,最後一句直擊人心
    現在人們只要提起北宋的詞人,相信大部分的人會第一時間想到歐陽修、範仲淹、蘇軾、黃庭堅、王安石、秦觀、柳永等人,反而會忽略掉周邦彥,其實他的詞才最正統,並且還獨創了很多的詞牌,為此影響了後世很多的詞人,尤其是像李清照、辛棄疾、陸遊、楊萬裡等人,那都是極為欣賞周邦彥,所以說人們想要學習填詞的話
  • 李清照最少女心的一首詞,開篇7個字驚豔,其中一句令人拍案叫絕
    但當問起,大家心中的李清照是怎樣的形象,卻眾說紛紜,1000個人心中或許有1000個李清照。少女時的李清照,是「爭渡,爭渡,驚起一灘沙鷺」的活潑可愛;婚後的李清照,是「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的相思入骨;失意發愁時的李清照,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萬般愁苦;國破家亡之際的李清照,是「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女子豪情。
  • 晏殊最痴情的一首詞,開篇9字驚豔世人,最後一句卻留下千年爭議
    而晏殊一生還寫了一萬多首詞,其中大家公認的晏殊最痴情的一首詞是《清平樂·紅箋小字》,開篇9個字「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也是驚豔詩人,不過這首詞還存在不少爭議,尤其是最後一句。
  • 晏殊最痴情的一首詞,開篇9字驚豔世人,最後一句卻留下千年爭議
    用今天的話說,晏殊就是名天才,而天才的成長之路自然有幾分傳奇,晏殊在5歲時便得了「神童」之稱,後於14歲也是以神童的身份參加殿試,宋真宗對其的印象頗深,看了他的文章,又覺得他是個可造之才,因此賜同進士出身。
  • 晏殊最痴情的一首詞,開篇9個字驚豔世人,最後一句被爭議千年
    「二晏」指的是宋代詞人晏殊和其子晏幾道,這對詞壇父子給宋詞帶去的不只是父子同登宋代詞人前10的傳奇,更是他們一首首驚豔世人的詞作。關於這對父子,誰的詞寫得更好,世人一直爭論不休。但無論如何,這晏家父子有個共同點,就是痴情,也善寫情詞。有人喜歡晏殊的「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就有人喜歡晏幾道的「從別後,憶相逢。
  • 秦觀很高明的一首詞,僅是開篇5字就很有味道,最後一句神來之筆
    豪放派有蘇軾、辛棄疾,婉約派有李清照、柳永、秦觀等人。而這其中有一對有趣的師徒,那就是蘇軾和秦觀,作為師徒,兩人一位為豪放派大家,另一位為婉約派一代詞宗,這在文壇是少見的。而恰恰也是因為是這樣的師徒關係,秦觀的仕途和蘇軾可謂是息息相關。蘇軾一生仕途坎坷,作為徒弟的秦觀自然也免不了被波及。只是蘇軾心性豁達,面對貶謫也能有「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 許渾無比豪闊的一首五言詩:滿是狂傲之氣,開篇兩句就足夠出奇!
    許渾,字用晦,是我國晚唐時期的一位著名詩人,此人在七律和五律方面有著很高的造詣,作品用字講究,格律工穩,深受文界人士的好評。一句「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經典名句曾讓他一時名震天下。今天這裡詩巷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許渾一首無比大氣的五言詩,作者的筆下滿是狂傲之氣,僅僅開篇兩句就足夠出奇,一起來品讀。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唐 · 許渾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殘雲歸太華,疏雨過中條。
  • 蘇軾雨夜被驚醒,思念弟弟蘇轍寫下一首詞,開篇7字就是經典名句
    這天晚上,大雨滂沱,蘇軾被驚醒,看著外面的狂風暴雨,無比思念自己的弟弟,於是寫下了一首詞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並且還專門派人送給了自己的弟弟:《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夢中歷歷來時路,猶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心與緒。這首詞的開篇七個字「梧桐葉上三更雨」,就是千古名句。
  • 蘇軾狂傲的一首詞,開篇7字便令人振奮!
    宋熙寧八年(1075年),蘇軾38歲,任密州知州,距他自請外放離開京城已四年有餘。——《江城子·密州出獵》打獵,對於一個職業獵手,是家常便飯;在當時四十多歲的蘇軾已經算是個老年人了,所以說就不能不算一次壯舉了。我們不難看出,從他一開始外出打獵就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去的。
  • 蘇軾不出名的一首詞,最後7字卻堪稱神來之筆,令人讚嘆!
    當然,除了經典名篇外,蘇軾也有不少優秀詞作,相對來說不出名,但是卻有獨到之處,是需要我們去挖掘的。譬如,蘇軾的《減字木蘭花·荔枝》。它是蘇軾於公元1095年,也就是宋哲宗紹聖二年四月,與官僚朋友宴飲吃荔枝時,所作的一首詠物詞。全詞色調鮮明,古今對比,既寫出了蘇軾吃荔枝的情調,又突出了荔枝的色、香等品質。
  • 納蘭性德最可愛的一首詞,開篇4字就驚豔世人,最後一句出神入化
    王國維先生用一句「北宋以來,一人而已」來形容納蘭性德,總讓人覺得有些誇張。但細細捋一捋北宋後的文壇,卻又發現此話此真是不假的。納蘭性德,在那個朝代就是完美的代言詞。後世關於容若的影視作品不少,在這些作品中,他被貼上過各種各樣的標籤。
  • 蘇軾最落寞的一首詞,開頭7個字,便引發無數人的共鳴
    說起蘇軾的詞,很多人都會隨口吟出他的驚世名句:「大江東去,浪淘盡英雄人物」,這是他豪放詞代表作《念奴嬌·赤壁懷古》的首句。這首詞是在元豐五年蘇軾謫居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所作,抒發了作者宏偉的政治抱負和豪邁的英雄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