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上午,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大興區人民醫院院長馬秀華,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
馬秀華,大興區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首都醫科大學全科醫學系教授、碩士生導師,婦產科主任醫師。先後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市最美婦幼人、北京地區百名優秀青年醫師、北京市衛生系統先進個人等榮譽,被國務院授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稱號。
守護健康,患者心中的「貼心人」
任婦產科主任期間,她帶領科室開展新技術、拓展服務範圍,不斷填補診療技術空白,成為全國首批100家PAC(流產後關愛)掛牌單位之一,先後榮獲「北京市三八紅旗集體」及「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榮譽。作為職工創新工作室領軍人,牽頭北京市十家遠郊區醫院「3+2」助理全科醫生培養的《臨床綜合課程》,研究成果獲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一等獎。主持及參與首都衛生發展科研專項等科研10餘項。近5年發表論文20餘篇,參編著作4部。 她不僅醫術精湛,更有一顆救死扶傷的仁愛之心,她常說:「用自己的醫療技術,祛除患者的痛苦,換來患者的健康和信任,是最快樂的事情。」她以專業、細緻和耐心的工作態度,深深地贏得了患者的信任,大家都親切地叫她「馬媽媽」!
精細管理,醫院發展的「掌舵人」
2015年任醫院院長。她抓質量促學科、建醫聯體、疏通急診急救綠色通道,立足現代醫院管理要求,確保北京市醫藥分開和醫耗聯動綜合改革在醫院平穩落地。持續開展「質量與安全管理年」,逐步健全以患者為中心的多學科聯合診療機制;持續優化「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流程和措施。穩步推進信息化、影像平臺、心電遠程會診中心、120分中心建設,支撐著區域內一級和二級醫院的業務和發展。卒中和胸痛綠色通道建設位於北京市前列。先後與多家國家級重點專科搭建醫聯體平臺,作為區域醫療中心牽手十家醫聯體單位,託管兩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落實分級診療,做到轉的出、接得住。
率先垂範,疫情防控的「守門人」
2020年春節前,新冠肺炎疫情嚴峻,醫院被確定為區域內唯一一家定點救治單位,她搶抓第一時間,守住第一防線:帶領醫院第一時間科學管理、精準施策,堅持每天早交班、晚例會,協調緊缺物資、專用院區籌建、安排中草藥熬製、生活區開闢,處理疫情中的各類問題。作為醫療專家,親自把關每一份診療方案、診治流程、人員安排、專家及醫師梯隊輪轉計劃等。與一線同志們一起吃住在醫院,每天工作到深夜。確保疫情期間醫務人員「零」感染,陽性病人「零」漏診,急診手術和限期手術「零」延誤,急診急救綠色通道暢通無阻,為疫情防控築起堅強保障。
從住院醫師到主任醫師,從科主任、副院長到黨委書記、醫院院長,每個崗位都做得堅實而有足跡。在平凡的崗位上,她堅守著自己的初心、維護著醫者的榮譽、承擔著作為醫務人員的責任,貢獻作為專家的智慧和力量,發揮共產黨員的光和熱。
【來源:大興區人民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