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成合肥購物中心新趨勢 多元化閱讀空間打造商業新名片

2020-12-01 贏商網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消費習慣逐步轉變,單純的購物已經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精神消費需求逐漸成為新主流。此時,更注重消費者參與感的體驗式商業業逐漸成為了眾多購物中心打造的重點。

  其中,作為體驗式商業的重點業態之一——文創書店,近年來發展迅猛,不斷升級換代的「複合型業態空間組合」,不僅成為了各大購物中心的標配,同時依靠文創、餐廳、體驗等功能,文創書店正在成為購物中心的引流新利器。

  從以往合肥的商業市場狀態來看,很多傳統購物中心內,傳統的零售、餐飲以及兒童業態依然是各大購物中心主營業務板塊,相比之下,購物中心內缺乏體驗和文創業態品牌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但是隨著近年來眾多新商業項目入市,購物中心與書店「聯姻」逐漸成為了一種趨勢。

  門店選址:熱門商圈成入駐首選

  近年來,在合肥部分商業標杆項目以及新開商業項目中,引入文創書店品牌現象逐漸增多。據贏商大數據中心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合肥華潤萬象城(開業時間:2015-09-25、已籤約396個品牌)、銀泰中心、包河萬達廣場、漫樂城等都紛紛引進文創書店品牌,包括西西弗書店、幾何書店、保羅的口袋、貓的天空城等全國連鎖書店品牌。

位於合肥漫樂城的幾何書店

位於合肥華潤萬象城的貓的天空之城

合肥各商圈內的文創書店分布(不完全統計)

  另外,2018年下半年開業的濱湖百大心悅城以及濱湖銀泰城兩個項目中,引進了安徽區域內最大的集體驗與購買、文化與社交、線上與線下的一站式閱讀服務空間——噹噹書店。合肥銀泰城則引進了新華書店、保羅的口袋等品牌書店。除此之外,2016年落地濱湖區聯投中心書城項目,建成之後更是將成為亞洲規模最大、業態最豐富、體驗性最強的大型文化綜合體。可見,文創書店正在成為當下合肥購物中心的一張「新名片」。

  從合肥市場的文創書店選址來看,這些品牌的選址策略均有著相似的地方:合肥城市核心商圈內的優質購物中心是首選。例如:西西弗書店、貓的天空之城分別布局了合肥泛天鵝湖商圈以及合肥三裡庵商圈,噹噹書店、新華書店則選擇了合肥目前商業發展勢頭最強勁的濱湖商圈。

  粉絲客群:瞄準年輕消費群體

  都說賣書不掙錢,而合肥的這些文創書店又紛紛布局「寸土寸金」的熱門商圈,優質的門店位置,就意味著需要面臨高昂的租金和運營成本的增加,而對於這些品牌而言,為何又要如此堅持?

  這一背景下,這些優質的商業項目人流優勢成為了他們堅持的關鍵。據贏商網大數據中心統計,西西弗書店同時進駐的合肥包河萬達廣場和合肥華潤萬象城的日均人流量均超過2萬人次,兔子洞概念書吧、前言後記分別進駐的合肥銀泰城、合肥銀泰中心日均人流量也超過2萬人次。購物中心的高人氣對於這些門店而言不僅能帶來更好的傳播效果,同時對於運營提升而言同樣不言而喻。

合肥華潤萬象城周邊一公裡內消費人群年齡分布

合肥華潤萬象城周邊一公裡內購買能力分布

  除了準確的選址之外,對於客群的精準選擇,也成為了品牌生存的關鍵。從贏商大數據來看,目前合肥各家文創書店選址的購物中心周邊客群畫像,周邊一公裡中「25-34歲」的人群佔比均在5成左右。

  另外,對於具有一定消費能力的「新中產階級」群體,同樣是這些文創書店關注的重點。根據贏商大數據統計,無論是合肥華潤萬象城,還是包河萬達廣場、合肥銀泰中心等購物中心中,項目一公裡範圍內「中產階級」的人群佔比均超過了5成。

  精準的人群定位,自然能夠帶來一定的粉絲群體和用戶基礎,同樣也保障了這些文創書店的到店客流,在本站的走訪中這一觀點同樣得到了驗證。在位於合肥漫樂城的幾何書店內,無論是免費的看書區域,還是文創手工區域,均聚集了很多顧客在此體驗、看書。在本站走訪的合肥其他幾家書店中,同樣如此。

  品牌業態:多元組合發揮自身優勢

  而除了選址之外,在合肥市場中的這些複合型文創書店中,多樣的業態組合同樣是品牌發展、吸引客流的重要方式。以合肥華潤萬象城的西西弗書店為例,近640平方米的圖書擺放區域和佔地170多平方米的咖啡館,在區域劃分,主要分為圖書區、咖啡廳以及文創區。

合肥幾何書店內的體驗業態

合肥貓的天空之城書店內的文創產品

  同樣,位於合肥華潤萬象城的貓的天空之城書店,出售飲品、甜點、手工造紙、休閒零食等,深受消費者的青睞。而位於合肥漫樂城的幾何書店,消費者不僅可以購買、借閱圖書,還能享受咖啡廳、餐廳,體驗手工藝術,設計美學,並且,書店內重點打造的兒童空間,也將在不久之後問世。

  相比之下,合肥百大心悅城的噹噹書店,則是通過「別樣」的方式來立足市場。依靠網際網路+的優勢,噹噹書店傾力打造成為跨界O+O線下實體書店,實現門店圖書和當當網上同價,讓讀者在感受閱讀氣氛,享受文化空間的同時,用優惠的價格入手當下最新好書,共享當當網百億級圖書銷售的規模優勢。

  可以預見,隨著合肥商業的不斷發展,未來市場中勢必還會出現更多高顏值、多元化的文創書店,但是如何生存下去並非易事,在租金、同質化等多重夾擊下,如何通過品牌的不斷升級換代,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立足,將會成為接下來合肥的這些文創書店思考重點。

相關焦點

  • 中國複合型書店成新趨勢 各業態融合打造多元化閱讀空間
    張浪 攝中新網成都8月25日電 (嶽依桐)「如今的書店已經不僅是一個售賣書籍的場所,而是集合了多種業態的複合型空間。」25日,談及中國書店產業形態的變遷,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在四川成都如是告訴記者。8月24日至25日,以「書店共生,城市美學」為主題的2018亞洲書店論壇在成都舉行。
  • 華潤萬象空間打造一站式兒童主題購物中心 新商業模式亮相海口
    7月28日,由華潤置地組織的「海口從此萬象」萬象空間招商啟動會在朗廷酒店舉行,這是在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推進自貿港建設大背景下舉行的一場別開生面的商業地產活動,華潤置地抓住這一歷史機遇,率先推出一站式兒童主題購物中心——萬象空間。
  • 實體書店為何頻頻與購物中心結緣?
    與此同時,西西弗書店還與購物中心的遊戲店、玩具店等商戶合作舉辦活動,進一步吸引人氣。記者注意到,這家西西弗書店經營面積約600平方米,店內圖書區、咖啡區、文創產品展示區、兒童閱讀區布局錯落有致,復古歐式風格裝潢引得過往行人頻頻拍照。喝下午茶、與孩子一同參與親子遊戲……這些都成為逛書店的樂趣。如今,各種各樣風格鮮明、體驗豐富的實體書店正在成為各大商業綜合體的標配。
  • 商業,「文化空間」在購物中心有哪些拓展?
    > 「文化空間」在購物中心的拓展 目前國內各大商場內的文化體驗類空間,一般以新型書店+文創空間的形式展現,同時售賣創意生活產品、咖啡、簡餐。當中,較知名的品牌有鍾書閣、西西弗書店、誠品書店、大眾書局、覔書店、三連書店、金鷹百貨的G-TAKAYA、蘇寧易購的極物書店、SKP的SKPRENDEZ-VOUS書店、MUJI BOOKS等等。 除此之外,也開始出現文化創意零售、特色餐飲、劇院式商業空間、展覽空間等多種模式,他們將文化創意與商業結合在一起,打造一種獨特的商業體驗空間。
  • 北京主要購物中心青睞哪些書店?我們作了統計
    統計顯示,北京21家購物中心共引入18家書店,其中西西弗4家、中信書店4家、單向空間2家、PAGE ONE書店3家、言幾又2家、字裡行間1家、簡匯空間1家及其他品牌書店1家。西紅門薈聚購物中心的言幾又書店分為上下兩層,店內既有現代工業風的鐵欄杆、水泥柱,又有原木風的書架、牆面,工業感的冰冷和自然木色的風雅形成強烈的衝擊,還巧妙的利用燈光打造了一個「星空」,更是給人以無盡的遐想。言幾又旗下有很多子品牌,書店內部又被劃分為文化互動空間、創客空間、兒童空間、咖啡文化、主題餐廳等不同區域,讓書店成為城市文化和創意生活的新文化空間。
  • 申城實體書店打造多梯度多元化新型閱讀空間格局
    光是上海就擁有2000餘家實體書店和發行機構,最高、最美、最古樸、最文藝、最時尚的書店構成申城多梯度多元化新型閱讀空間格局。  與六七十年前人們要買書,只能去新華書店排隊「軋鬧猛」相比,上海實體書店發展幾經沉浮,如今明顯回暖。一批高顏值、高體驗感、高附加值的複合型或專業化書店,大大豐富了公共文化內容供給,匯聚成為推動全民閱讀、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的書香力量。
  • 新興書店為何受熱捧?它們給購物中心帶來了什麼?
    為此,聯商網特別策劃「重來,購物中心新內容運動」,去挖掘尋找新銳、特色品牌的最新發展和案例,供行業參考。 隨著消費者對精神生活需求越來越強烈,閱讀成為一種常規化生活方式,因此新興書店的進入無疑給喧鬧的購物中心帶來一點綠色和涼意,它既顛覆往日書店的呆板與固化,又能讓躁動的心有個安靜的歸處。
  • 合肥瑤海區籌建四處城市閱讀空間 將實行「圖書館+書店」的模式
    記者從安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獲悉,瑤海區將建設四處閱讀空間,目前項目正在招標中。》》》相關新聞:合肥市中心圖書館有望年底開建 23個城市閱讀空間年底將全面建成營業記者了解到,這四處閱讀點分別位於龍崗開發區明皇路與郎溪路交口西側260米處(面積500㎡);大興新居D區門面房一、二樓(面積450㎡);夢和雅居二期15棟商業115-117號沿街門面一、二樓(面積500㎡);琅琊山路與爐橋路交口合鐵家園4號樓東北角二層(
  • 聚焦五星:恭賀合肥之心城購物中心榮獲「五星購物中心」稱號!
    合肥之心城購物中心榮獲「五星購物中心」殊榮關於合肥之心城購物中心合肥首個真正一站式時尚商業體驗與消費空間,打破時尚傳統,角逐城市中心,同步世界精彩,引領一城的商業時代,與愛好生活的您一起還原品質生活的夢想期待。
  • 合肥首家噹噹書店開業 各大商場迎「書店+」經濟新模式
    因此,創意書店正以「複合業態空間」模式大肆來襲,成為各大商場標配,不僅僅停留在看書學習的功能上,還不斷升級換代,增加文創、休閒餐飲等功能,成為購物中心引流新利器。 創意書店成合肥各大商場標配作為百大集團轉型之作的濱湖百大心悅城在業態分布上,引進了安徽區域內最大的集體驗與購買、文化與社交、線上與線下的一站式閱讀服務空間的噹噹書店
  • 商業,「文化空間」在購物中心有哪些拓展?|失戀博物館|梵谷|重慶|...
    來源 | 全球商業空間設計聯盟01「文化空間」在購物中心的拓展目前國內各大商場內的文化體驗類空間,一般以新型書店+文創空間的形式展現,同時售賣創意生活產品、咖啡、簡餐。當中,較知名的品牌有鍾書閣、西西弗書店、誠品書店、大眾書局、覔書店、三連書店、金鷹百貨的G-TAKAYA、蘇寧易購的極物書店、SKP的SKPRENDEZ-VOUS書店、MUJI BOOKS等等。除此之外,也開始出現文化創意零售、特色餐飲、劇院式商業空間、展覽空間等多種模式,他們將文化創意與商業結合在一起,打造一種獨特的商業體驗空間。
  • 北京29家購物中心進駐書店品牌一覽
    眼下,面對「走下坡路」趨勢的實體書店開始尋求新的出路。隨著越來越多的購物中心引進文創業態,「書店+咖啡店+零售」的複合型書店開始在購物中心興起,逐步成為購物中心加碼新業態的重要標配。中購聯統計了北京29家主流購物中心及主要書店品牌,發現除了西西弗、言幾又、中信書店最為受歡迎以外,還有不少其他書店分散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雖然有的購物中心僅僅只是引進一家書店,或者說有的書店僅僅只入駐了一家購物中心。
  • 新型圖書館正在成為購物中心新寵 書店已經out了?
    據聯商網上海商業情報專欄觀察,去年以來,與購物中心合作最緊密的文化場館已由投資巨大的博物館轉變為相對更為靈活、受眾也更廣泛的圖書館。隨著場景化、體驗化日益成為購物中心的重要競爭力,高顏值的新型書店越來越多地進駐購物中心。
  • 書店成了購物中心標配,西西弗今年要開100家新店
    記者 | 楊秋月以複合經營業態為特色的實體書店已成為購物中心的標配。2019年,西西弗、言幾又、鍾書閣等書店空間還會擴張發展。在體驗式商業興起的大趨勢下,這些開在商場、購物中心的連鎖書店空間以「書」為核心,融合了多種消費及體驗場景,已發展成了生活方式類體驗空間。西西弗旗下有park書店、矢量咖啡、不二生活創意空間、兒童閱讀體驗空間等子品牌,它們會在區域城市做複合式連鎖。言幾又也基於年輕白領及中產人群,探索著咖啡館、文藝活動、文創設計產品、親子體驗空間等業態。
  • 2018國內主要書店品牌拓展報告 購物中心招商了解下
    聯商網消息:近年來,書店幾乎成了購物中心招商的標配,高顏值的書店不僅為購物中心帶來了人氣,還提升了購物中心的逼格。這些年,個性化的新型書店層出不窮,各種「書店+」也風生水起,為購物中心招商提供了更多樣的選擇。臨近歲末,《聯商網》特別盤點了29家進駐百貨購物中心的主要書店品牌和5家特色書店,看看如今哪些書店最受購物中心的歡迎?
  • 「書店+」的新商業模式成型 實體書店換了新面孔
    眼下,實體書店正在應對手機閱讀、網絡書店、電子書等帶來的挑戰,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迎來新一輪的轉型與發展,逐漸形成「書店+咖啡店+零售+講座」等「書店+」的新商業模式,大量書店走進商業購物中心開設新店,演繹出不同於傳統書店的新業態。實體書店正在加快轉型步伐。
  • 西西弗書店落戶武漢宜家薈聚購物中心
    昨日,漢街文華書城閱讀區,讀者座無虛席10月30日,全國知名連鎖書店西西弗書店落戶武漢宜家薈聚購物中心書店開進商圈,在武漢,西西弗並非首例。2010年,德芭與彩虹書店開進武漢天地;2011年9月,大型連鎖書店文華書城入駐漢街;2014年4月,海豚兒童書店入駐漢陽王家灣人信匯購物中心,同年8月第二家分店開進武廣商圈的世貿廣場。
  • 購物中心為何垂青實體書店 輻射性引流效應有多強?
    曾經面臨生存困境的實體書店,怎麼成了購物中心眼裡的「香餑餑」?購物中心「搶」書店在北京朝陽大悅城推广部總監文娟看來,與「單向空間」的合作是「蠻運氣」的事:「如果是現在,肯定不止一家購物中心去搶。」那是2012年,中國的商業地產對書店的角色還未思考成熟。「單向空間」因原來所在的藍色港灣漲租被迫搬遷。
  • 深圳跨界書店風生水起,成購物中心標配?
    2018年底,深圳第二座萬象城——深圳灣萬象城,攜手日本打造最負盛名的「蔦屋書店」之一的「二子玉川蔦屋家電」的設計師池貝知子,按照中國傳統文化的「金木水火土」劃分構造了一個理想中的東方生活空間——前簷書店,並被譽為深圳最美書店,把深圳跨界書店發展推進到新的高度。
  • 「書店+咖啡店+零售+講座」等新商業模式逐漸形成 實體書店換了新...
    近日,北京高二學生林凌參加由北京三聯韜奮書店舉辦的主題活動。「書店的裝修很精緻,還有咖啡店和自習區,在這裡看書覺得非常舒服。」林凌說。  眼下,實體書店正在應對手機閱讀、網絡書店、電子書等帶來的挑戰,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迎來新一輪的轉型與發展,逐漸形成「書店+咖啡店+零售+講座」等「書店+」的新商業模式,大量書店走進商業購物中心開設新店,演繹出不同於傳統書店的新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