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甘肅】宕昌與古羌族的歷史淵源

2020-12-10 每日甘肅網

【溯源甘肅】

宕昌與古羌族的歷史淵源

  在隴南,有一個地方叫宕昌,這一名字沿用一千六百多年。在歷史上曾設立我國羌人聚居區最早的行政建置——羌道,養育了一個古老的族群——宕昌羌,又建立過一個地方政權——宕昌國,國取族名,國都宕昌。如今還叫宕昌縣和宕昌城,這些元素透出與眾不同的信息密碼。

  甘肅日報特約撰稿人 趙琪偉

  1 曾經活躍在華夏民族源頭的古羌族

羌族少女圖畫像磚(酒泉市果園鄉魏晉墓出土)

  溯源宕昌的歷史,必須從中國多民族大家庭中的古羌族說起。

  古羌族是我國古代民族中極其重要的群體,分布範圍廣,部落支系繁多,對中國歷史和民族發展產生過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古羌族是人類歷史上最早成功馴養動物的族群,至少亞洲牛、羊、犬均由他們馴化而來。著名學者馬長壽先生在他的《氐與羌》一書中說:「由於他們以牧羊為業,供祀羊神,端公(羌民巫師)戴羊皮帽並飾兩角以祈禳,故謂之『羌』。」許慎《說文》釋「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

  關於「羌」的文字記錄始見於殷商時期,甲骨文卜辭中關於古代羌人的內容非常豐富。學者童恩正先生根據二十四種甲骨文著錄,統計出有關古羌族活動的詞條305條,涉及人祭或殉葬的詞條最多。日本學者宮本一夫也認為,羌是指以畜牧業為生的人們,他們居住在與商朝相鄰的黃土高原,這群被稱為「羌」的部族常常用作犧牲。這足以說明古羌人在當時社會生活中地位極其低下。

  羌人的始祖為炎帝。最初,古羌族分布在河西走廊之南,洮州(今甘肅臨潭)、岷州(今甘肅岷縣)之西的廣大地區。先秦時期,羌人開始進入中原,其中大規模的有三次:第一次是公元前兩千年左右的虞夏之際,一部分羌先民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而留居黃河以南,被封為許多方國;第二次是周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周幽王廢申後,申侯發動包括羌民在內的西戎人攻入鎬京殺死周幽王,一部分關中的羌民東遷到洛陽附近;第三次是秦襄王五十五年(公元前638年),秦國與晉國協議,將今甘肅隴山一帶的羌民遷至今晉南、河南嵩山一帶。除此之外,在成湯建國、武王伐紂時,也有喜武好鬥、善騎射的羌先民遷徙到中原各地。

  西漢時期,固守祖地的古羌人迫於匈奴的壓力持續內遷。東漢後,遷徙更加頻繁,人數超過千萬,於是便有了「東羌」「西羌」之說。西羌仍是原來意義上居甘肅隴右地區、青海湟水河谷、河西走廊之南、洮岷二州之西廣大地區的羌人,而東羌則指內遷到安定(今陝北榆林)、上郡(今寧夏固原)、北地(今內蒙古伊金霍洛旗)一帶的羌人。

  兩漢政府對邊郡的羌民,雖不納入編戶,不徵賦稅,但設官置尉嚴加管理,官吏對待羌族豪酋和民眾任意欺壓榨取,大肆侵奪其耕地和牧場,甚至濫加屠殺,致使羌民起義連綿不斷。東漢建初二年(公元77年)到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羌人起義多達50餘次,其中大規模起義有五次,成為瓦解東漢政權的重要力量。

  三國時,魏、蜀、吳為擴充地盤和勢力,把強悍善戰的羌人作為爭奪和利用的對象,羌人亦不堪壓迫奮起反抗。兩晉到南北朝時期,北方各民族豪帥擁眾割據,羌人先後也建立了後秦國、宕昌國、鄧至國等地方政權,顯赫一時。

  在兩漢魏晉期間,古羌族迅速分化,有名有號的族群達一百餘種。主要有先零羌、燒當羌、鍾羌、勒姐羌、當煎羌、罕羌等,遍及西北、西南、河套等地,內徙諸羌已經與漢族呈錯居雜處之勢,有些羌族部落開始逐步漢化。

  隋唐後,聚居在甘青和川藏高原的羌人有党項、東女、白蘭、西山、白狗等部落,多數又被吐蕃融合。後來,党項羌人建立西夏國,其疆域包括今甘肅大部、寧夏全部、陝西北部和青海、內蒙古的部分地區,統轄32州,與宋金對峙百餘年。西夏滅亡後,其後裔或流落中原,或逃回故地,或戰敗被俘,或留守原地,有些還逃到中尼邊境或移居中亞。

  一些民族學研究者認為,我國今天的羌族、藏族、彝族、哈尼族、白族、納西族、傈僳族、景頗族、怒族、德昂族、拉祜族等都與古代羌人群體有關。

相關焦點

  • 「溯源甘肅」宕昌與古羌族的歷史淵源
    【溯源甘肅】宕昌與古羌族的歷史淵源在隴南,有一個地方叫宕昌,這一名字沿用一千六百多年。在歷史上曾設立我國羌人聚居區最早的行政建置——羌道,養育了一個古老的族群——宕昌羌,又建立過一個地方政權——宕昌國,國取族名,國都宕昌。
  • 寶極河山集:《故國背影——宕昌羌人的歷史奮爭》(06)
    「天沆永博」所指的那條江現在叫岷江,不是四川的岷江,是甘肅宕昌的岷江,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將此江注名為「羌水」。  今日甘肅岷縣與宕昌縣之間有一處名叫麻子川嶺的界山,也是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分水嶺,酈道元《水經注》中所注的羌水(今宕昌岷江)即發源於此,羌水自此一路東南流至腳力鋪與其東源理川河合,再流至南河口與其南源南河合,再流至兩河口與白龍江合。
  • 羌族的起源和歷史
    羌族,主要聚居地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汶川、理縣,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其餘散居在阿壩州松潘、黑水、九寨溝等縣,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縣,綿陽市平武縣,成都市都江堰地區,雅安地區,貴州省江口縣、石阡縣,甘肅南部、四川西南、雲南部分地區,現有人口約32萬人左右。
  • 寶極河山集:《故國背影——宕昌羌人的歷史奮爭》(19)
    從聚居地域上講,生活於今日青海河湟地區、甘肅臨夏、蘭州、臨洮、岷縣、臨潭、卓尼、隴西等黃河流域的羌人基本上是忍系和舞系的後代,生活於宕昌、迭部、舟曲、九寨溝、文縣、平武、若爾蓋、松潘等長江流域的羌人基本上都是卬系的後代。
  • 甘肅大型苯教典籍和哈達鋪紅軍街獲基尼斯認證(圖)
    王珅 攝    圖為「年代最久的古藏文苯教典籍—《甘肅宕昌藏族家藏古藏文苯教文獻》的基尼斯之最認證。 王珅 攝   中新網蘭州8月22日電 (王珅 史靜靜)22日,甘肅宕昌縣委宣傳部對外披露,該縣向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申報「年代最久的古藏文苯教典籍—《甘肅宕昌藏族家藏古藏文苯教文獻》」和「保留遺址原貌最多的紅軍街道—宕昌縣哈達鋪紅軍街」兩個項目,現已審核通過,並得到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中國之最)權威認證。
  • 【探秘】尋找宕昌羌人
    在岷江山峽深處,有一片空靈的谷地,古稱參狼谷,宕昌縣縣城就坐落在谷地兩翼,兩翼之間沉睡著宕昌國故城城垣。城牆成長方形,牆圍有梯形墩,一條古街穿城而過。故城前臨岷江,古稱羌水,背依大山,凝重而沉靜。隔江而望的山脊上豎立著護城寨堡楊滿城。  大約在秦獻公時,從湟水流域南遷的參狼羌定居宕昌。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宕昌設羌道。
  • 寶極河山集:《故國背影——宕昌羌人的歷史奮爭》(21)
    書寫有溫度的人文歷史 描摹有情感的地理山河寶極河山集:《故國背影——宕昌羌人的歷史奮爭》策劃:劉恩華 王 皓 馬昱東執筆:馬昱東21唐宋以後的情況未做研究,但秦漢直至南北朝時期羌與氐肯定已經成為兩個獨立的民族
  • 甘肅宕昌煙雨「裝點」山川 霧氣氤氳宛如水墨畫
    甘肅宕昌煙雨/4) "← →"翻頁 近日,秋季的甘肅隴南市宕昌縣
  • 【溯源甘肅】古絲綢之路上的「昭武九姓」
    原標題:【溯源甘肅】  古絲綢之路上的「昭武九姓」  月氏是西北的一個古老遊牧民族,其來源不詳,一說是古羌族一支,一說是義渠西戎一支。月氏在歷史典籍中的活動,《史記》《漢書》記載確鑿的是:「始月氏居敦煌祁連間」。同一時期,還有一個烏孫族與之共存。他們活躍的時間大約在公元前三世紀左右,相當於秦末漢初時期。  公元前三世紀是中國歷史上風雲際會的時期。
  • 2.3 神農時代的締造者——古羌族
    戰敗後,炎帝率其大部與黃帝部落融合,形成夏族;少部分西遷至甘肅、青海、西藏和四川一帶,與當地土著融合,形成羌族、藏族、彝族等。古羌族對中國歷史和民族的發展,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那麼,古羌族的族源在哪裡?與華夏族又到底是怎樣的關係?傳說中的炎帝,真是華夏兒女的先祖嗎?
  • 甘肅宕昌縣地名多音字屢遇尷尬 官方統一讀音
    甘肅宕昌縣地名多音字屢遇尷尬 官方統一讀音   中新網蘭州2月17日電 (記者 楊豔敏)甘肅隴南市宕昌縣「宕」字,當地人自古讀「tàn」音,然而國內字典中該字標「dàng」音,給當地帶來許多尷尬。
  • 甘肅宕昌全面推廣「網絡便民」控疫情
    來源:經濟日報「家人們趕緊關注一下,宕昌電商同城配送全力保證疫情期間『菜籃子』供應,這下買菜不用愁了!」「交電費你下載個APP就好,特方便。」「我的違章還沒處理咋辦?不用發愁,在12123網上平臺就可以辦了」......這樣的便民好消息最近在甘肅宕昌人的微信群和朋友圈裡備受歡迎和推廣。
  • 甘肅宕昌煙雨「裝點」山川 霧氣氤氳宛如水墨畫 (2/4)
    甘肅宕昌煙雨/4) "← →"翻頁 近日,秋季的甘肅隴南市宕昌縣
  • 跨越千裡在甘肅宕昌書寫戰貧故事
    2020年以來,青島市統戰系統和宕昌開展扶貧協作,這一惠民行動,似一股和諧溫暖的陽光,迅速從黃海岸邊,一路向西,孕育著宕昌的山山水水。青島統戰系統通過教師和教學科研人員交流互訪、專業技術人員交流培訓等多種方式,開展縣級校際合作。兩地與學校建立了「手拉手」結對幫扶。
  • 【溯源甘肅】密城春望草木深 靈臺古密須國及密國
    【溯源甘肅】密城春望草木深靈臺古密須國及密國   甘肅日報特約撰稿人 曹鵬偉  平涼市靈臺縣早在史前就有先民繁衍生息,數千年風雨滄桑,積澱起了內涵豐富的歷史文化  靈臺境內文化遺址豐富,出土文物名列全省前茅,被稱為「甘肅文物第一縣」,其商周青銅器被譽為「中華之最」,商周時期先後建有密須國和密國,但均遭亡國厄運,兩起事件多種史書均有記載。
  • 甘肅宕昌「羌藏新村」:傳統與現代交融嬗變(圖)
    甘肅宕昌「羌藏新村」:傳統與現代交融嬗變(圖) 2013年5月拍攝的甘肅隴南宕昌縣境內的「羌藏新村」。
  • 炎黃並非漢族,夏朝自稱羌人,羌族和漢族有什麼關係?
    羌族這兩個字在我們的史書裡面非常常見,隨著歷史的發展也在變化,《說文解字》中對於羌族的記載:「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因此,羌人又被稱為「西戎牧羊人」,在春秋戰國之前稱為「先古羌」,又叫東羌;而後的稱為「後古羌」,又叫西羌。
  • 甘肅天水四月飛雪 這場不期而遇的春雪為宕昌大地增添了別樣韻味
    甘肅天水四月飛雪 這場不期而遇的春雪為宕昌大地增添了別樣韻味時間:2020-04-04 16:1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甘肅天水四月飛雪 這場不期而遇的春雪為宕昌大地增添了別樣韻味 一夜春雪洗芳塵。4月2日晚至3日,隴南市宕昌縣迎來一場雨夾雪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