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把寶劍撐起一座城。
天下網商記者 丁潔
微雨的清晨,閉眼站在龍泉的劍川大道上,腦中立刻浮現出《臥虎藏龍》裡李慕白與玉嬌龍在竹海裡揮劍輕「嚓」竹葉的畫面。
削鐵如泥、吹毛斷髮,寶劍被武俠小說籠罩了一層神秘色彩,總有不少人想趕往劍都龍泉一探究竟,其中也包括來自俄羅斯的95後小夥米然。
龍泉位於浙江麗水,這裡有大量從事鑄劍產業的人,據了解,每20位龍泉人中就有1位是鑄劍師,當地也誕生了不少省級工藝美術大師。
但在現代社會,大眾對寶劍的需求驟減,這群工匠以及這門手藝也在歷經時代的考驗。當地人期待依靠電商、網際網路的力量,將這門傳統手藝的價值放大。
去年年底,有100多年歷史的禾字號劍莊在天貓上線,1年時間裡,有上百位武俠迷想拜店主兼第三代掌門人查長偉為師,米然就是慕名而來的眾生之一。
學鑄劍的俄羅斯95後
4月的某天,禾字號劍莊的客服收到一條信息,有一位22歲的俄羅斯小夥子想來拜師學鑄劍。
禾字號劍莊是龍泉當地一家百年老店,始創於1905年,查長偉是第三代傳人。查長偉收徒一直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像他的師傅一生也只收了他一個徒弟。這些年,查長偉接觸過太多頭腦發熱想來學鑄劍的年輕人,後來都因吃不起苦放棄。
但在旺旺中聊天的這位老外禮貌而堅定,那就來試試吧。米然從杭州出發,2個多小時的高鐵到達麗水,再打車1個半小時到龍泉市,他帶著兩隻燒雞來到師傅店裡,作為拜師禮。
「我在老家會看李小龍、成龍的電影,覺得中國功夫很厲害,」米然很愛看中國的武俠片,李小龍、成龍、甄子丹都是他的偶像,他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夠來到中國,也像電影裡的俠客一樣仗劍走天涯。
查長偉給米然安排了一場測試——煉鋼鍛造。這個工序需要一錘一錘地敲擊鋼材,肆意飛濺出的火花,即使站在一米遠也會被灼燒到。一錘打下去,米然的手上被燙了五六個泡,「當下沒感覺,結束去洗手的時候太疼了。」
鑄劍有28道工序, 這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但生在戰鬥民族,米然從小就接受過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再加上十足的決心,他堅持了下來。
身為浙江傳媒學院的留學生,每周末米然都會從杭州來麗水學習鑄劍。體驗學習之外,米然也會拿上相機拍攝鑄劍的vlog,並把視頻放在微博及他的facebook上,期待更多人了解中國的劍文化。
遵循古法
米然並非第一個來龍泉學鑄劍的老外,之前就有一位國外女生被《聶隱娘》吸引而來。
龍泉寶劍創始於春秋戰國時期,民間也一直流傳著歐冶子冶鑄出第一把鐵劍「龍淵」,並以此開創了中國冷兵器的先河。在龍泉,劍鋪隨處可見。西街上,每隔2米就能找見一間與劍相關的老鋪子。
依山傍水的龍泉,是不少鑄劍師心中的世外桃源。因為很少受外界幹擾,大家可以專心鑄劍,不少獨特的古法工藝也得以傳承至今。
刀劍在冷兵器時代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一種精神,因而復原古人的鍛造工藝,也成了鑄劍師們的使命和追求。
冰裂紋就是其中之一,古時因開採的鐵礦原石不同,有的極硬脆,有的韌性好,為了使劍性能更佳,智慧的古人將兩者結合鍛造,所謂的剛柔並濟,由此誕生出仿若冰裂的效果。
這種工藝極其複雜,「最大的挑戰在於熱處理,溫度沒掌握好的話,劍就斷裂報廢,前面的所有工序都白做了。」查長偉表示,手工鑄劍的報廢率不小,尤其追求極致,成功率就很低,例如隕鐵劍的鑄造,「能有1/3的成功率就非常好。」
在《神鵰俠侶》中,楊過就背著一把64斤重的隕鐵劍獨臂大戰襄陽。隕石非地球之物,長久以來,用其打造的寶劍劍身上會帶有地球上所不具有的獨特花紋。
隕石極其稀有,如同尋寶。之前,在新疆阿爾泰有牧民挖到了隕石,查長偉不遠千裡去尋寶。買了兩大塊,花了70萬。
查長偉說,隕石堅硬無比,一個師傅割了36個小時,才切割出5公分。隕石屬鋼,但雜質多,鍛造的過程需要鑄劍師把控好火候,中和雜質,一不小心打劍的過程中就很容易碎裂。
不久前,有位北京刀友通過天貓店找到查長偉,要求定製一把20斤,長達1米2的隕鐵劍。這樣一件珍貴的寶劍售價60萬,用順豐運輸,快遞費就花了2000多元。
查長偉的手傷痕累累,之前還被鐵片刺穿手背。但他依舊希望這樣的訂單能多來些。
後電商時代
在龍泉,每20人中就有一位鑄劍師,尤其在南秦村,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從事寶劍行業。
但寶劍仍舊是一件小眾的器物,又非消耗品,市場需求量少,除了收藏,幾乎很難進入大眾領域。「為了生計,在龍泉當地不少人帶著技藝轉型從事打鐵、打農具的工作。」
與此同時,在當地鑄劍師也有明顯的斷層,目前活躍在一線的大多為60後鑄劍師,80後年輕人幾乎不願意從事這門老手藝。
但這樣的狀態被電商打破了。據查長偉介紹,2007年開始就有不少人開始通過電商銷售寶劍。也在那時候,大學畢業的查長偉試水電商。
「我身邊有朋友並不鑄劍,專門在淘寶賣劍。」不少當地人曾把鑄劍作為副業,但電商興起後,市場需求變大,「不少人就把兼職當做本職,自己做起了老闆,尤其這兩年。」目前有上千家品牌在淘寶天貓開店,查長偉認為,利用網際網路,鑄劍這門技藝的價值變大了,輻射範圍也從國內向國外不斷延展。
為此,龍泉當地的學校還專門開設了寶劍鍛造專業,該專業也招收了大批年輕人。
去年,禾字號旗艦店上線,區別於以往,查長偉加入了更多創新的概念,新增了文創產品如裝飾擺件,同時也有家用水果刀、菜刀等品類。他保留著價值上萬甚至幾十萬的手工寶劍,同時也增加更多親民的日用品。
通過學鑄劍結緣,米然與師傅也在思考如何禾字號更好地擴散出去。
除了將鑄劍視頻傳到網絡上,米然還著手幫師傅把網店翻譯成俄語,讓更多人知道龍泉寶劍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樣藉助網際網路擴散,在抖音上,一些龍泉刀劍店的短視頻也獲得不錯的流量。
據介紹,龍泉九成以上的劍鋪依託電商銷貨,去年一年網絡零售額超過30億,同比增長超30%。
編輯 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