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實施首日:太原65人被罰款2人被警告
《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6月1日實施
首日,太原開出隨地吐痰罰單67張
「同志,您好!剛剛您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了,違反了《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的相關條款。根據該《規定》,您需處理掉地上的痰液,並接受100元罰款。這是您的處罰決定書和罰款收據,請您收好。謝謝配合!」這是6月1日,山西晚報記者在太原南站西廣場看到的一幕。
在太原南站,工作人員開出了首張隨地吐痰的罰單。
5月15日,山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了《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這是全國首部專門聚焦治理公共場所隨地吐痰問題的省級地方性法規。根據《規定》,6月1日起,全省公共場所禁止隨地吐痰,違者將面臨最高五百元的罰款。 《規定》實施首日,山西晚報記者跟隨太原市城鄉管理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公園工作人員、志願者,走訪了太原南站、太原火車站、迎澤公園等公共場所,現場直擊太原市《規定》的具體落實情況、市民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情況等。
8點26分 太原開出首張100元罰單
6月1日7時許,太原市小店區城鄉管理行政執法局南站中隊工作人員全部到崗,開始一天的巡查工作。
「各位旅客:為方便您快速進出車站,請您提前申請並出示健康碼,佩戴口罩,準備好身份證,接受體溫檢測,以免影響您的出行!」在太原南站西廣場,廣播裡播放著「溫馨提示」。廣場上,旅客們一個個行色匆匆,有的排隊進站候車,有的站在垃圾箱旁,默默吸著香菸……
「您好,您知道公共場所隨地吐痰,要罰款嗎?」山西晚報記者上前詢問一位正在休息的女士。
「知道啊!我天天在微信上看新聞,昨天剛看到,今天出門,我專門備好了紙巾和消毒液。」這位53歲的女士,正準備乘車去運城。她說自己平時會隨身攜帶紙巾、手絹,方便自己打噴嚏、吐痰使用。
說話間,在廣場上拍照的古交市賈女士和女兒也湊了過來。「隨地吐痰早就開始罰款了,又出新規了?」賈女士的女兒在河南上大學,一大早準備送女兒去上學。
「這項規定好,疫情期間,大家更應該做個文明人,遵守國家規定。」聽了小店區城鄉管理行政執法局南站中隊工作人員的介紹,賈女士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6月1日,《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開始實施。我們除了公共場所市容市貌環境秩序的日常管理和監督,規勸、制止各類違反城市管理法規、規章的行為以外,要進行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制止、處罰行為。」小店區城鄉管理行政執法局南站中隊協查員周福東和同事們,來回在太原南站西廣場巡查。 8時26分,一名佩戴口罩的旅客,摘下口罩,很隨意地往地下吐了一口痰,隨即戴好口罩準備離去。4名協查員立刻追上去進行勸誡、處罰。
「同志,你好!我們是小店區城鄉管理行政執法局南站中隊協查員,剛才你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按照《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在室外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處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罰款,現在對你進行100元的罰款。」協查員給該旅客詳細介紹了《規定》內容,並告知從今天起,凡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行為都要禁止,特別是疫情期間,大家更需做好這些文明舉措。
「不好意思,我知道自己錯了,也接受你們的處罰。」據了解,該名旅客姓高,外省來並出差,對於山西出臺的全國首部專門聚焦治理公共場所隨地吐痰問題的省級地方性法規,具體不清楚。但對自己隨地吐痰的行為表示愧疚,接受處罰。隨後,在工作人員的勸誡下,高先生用紙巾擦掉地上的痰液,扔進垃圾箱。
一張處罰決定書、一張當場處罰收據,高先生成為太原市首個因公共場所隨地吐痰受處罰的第一人。
「現在,市民素質有了很大提升,大家外出都會隨身攜帶紙巾,打噴嚏、吐痰時,會用紙巾包裹住痰液,扔進垃圾箱。希望這樣的處罰單越來越少,也希望這張罰單成為最後一張。」周福東深有感觸地說。
據太原市城鄉管理行政執法局統計,6月1日,全市在太原南站、火車站、軍民路等多個公共場所進行巡查,共開出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罰單67張,其中65人被罰款,2人被警告。
公園裡 執法人員和志願者充當臨時宣傳員
「您好!今天是《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實施第一天,從今天起,市民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最高罰款500元!這是宣傳單,您看看,爭做太原文明市民!謝謝您的配合。」6月1日9點,迎澤公園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個個手拿宣傳單,在公園裡臨時充當起《規定》的宣傳員。
在迎澤公園北門入口處,山西晚報記者看到一LED屏幕上不停滾動著《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很醒目。來往的市民,時不時會停下腳步,仔細閱讀《規定》內容,互相議論隨地吐痰處罰多少錢的問題。公園裡處處是晨練的市民,有的在湖邊散步,有的在跳廣場舞。太原市城鄉管理行政執法局迎澤分局公園分隊組長殷斌介紹,根據上級要求,今年年初,迎澤分局公園分隊已組織實施公園內必須戴口罩、不準隨地吐痰行動。附近的居民,已習慣了這個規定,但因為處罰金額不一樣,需要加大宣傳力度。
「6月1日,迎澤公園按照新的《規定》,從昨天起在藏經樓南廣場進行了現場宣傳活動。」迎澤公園黨辦宣傳幹事任晉香說,迎澤公園通過覆蓋全園的廣播系統、四個門區電子顯示屏、標語、公益廣告,以及現場分發宣傳手冊等多種手段、途徑,使《規定》深入人心,營造人人爭當文明遊客的遊園氛圍。
一個小細節,關乎城市大環境。「我剛剛看了宣傳單,才知道這個規定的。這個規定好,以後不能隨便吐痰了,現在咱們太原比以前乾淨多了,這些活動起了不小的作用。」65歲的賈先生和老伴兒,坐在湖邊休息,仔細看著資料內容。隨地亂吐痰的現象很沒素質,我看見了也一定會勸他們。疫情期間,更不能隨地吐痰了,這個活動我非常支持。太原創城,還需要在很多細節上下功夫,比如,在公園長椅上留下的紙片,臨走時必須帶走。細節決定一切,希望太原一天比一天好。
一上午,太原市城鄉管理行政執法局迎澤分局公園分隊未發現一起公共場所隨地吐痰行為。
在迎澤公園,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宣傳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
山西晚報記者從太原市創城辦獲悉,5月31日,太原市組織開展《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集中宣傳活動,藉助展板、傳單、電子屏等載體,通過線上線下等形式,開展多維度普法宣傳,幫助市民了解新規。此外,「文明亮劍·隨手拍(醜拍APP)」,也發揮文明創建市民監督舉報平臺作用,將集中曝光一批現場處罰隨地吐痰案例。市民可拿起手中的手機,拍攝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視頻,希望廣大市民積極制止、舉報、曝光公共場所隨地吐痰行為。
相關連結
6月1日起,全省公共場所禁止隨地吐痰 違者將面臨最高五百元的罰款
5月15日,山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了《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這是全國首部專門聚焦治理公共場所隨地吐痰問題的省級地方性法規。根據《規定》,6月1日起,全省公共場所禁止隨地吐痰,違者將面臨最高五百元的罰款。
《規定》中明確禁止隨地吐痰的公共場所包括: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美術館、展覽館、青(少)年活動中心、體育場(館)、影劇院等文體活動場所;各類醫療衛生、教育教學工作場所;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辦公、生產場所;書店、超市、商場、商店、農貿市場、酒店、飯館、賓館等經營場所;歌舞廳、咖啡廳、酒吧、網吧等休閒娛樂場所;道路、機場、車站、碼頭、停車場、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廣場、公園和居民小區、零散住宅群、城中村的公共活動場所;公共運輸工具、電梯轎廂等公共密閉空間以及其他公共活動場所。
在這些場所,患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公民應當佩戴口罩,防止傳播疾病;公民咳嗽、打噴嚏時應當遮掩口鼻,吐痰時應當用紙巾等包裹痰液並放入垃圾箱內。禁止直接將痰液吐於公共場所的地面、牆壁、綠化帶等處。
《規定》明確,每年四月的第二周為全省治理公共場所隨地吐痰宣傳周。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或者其依法委託的單位責令清除痰漬,並可以予以警告;拒不清除的,在室外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處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罰款;在室內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處二百元以上三百元以下的罰款;在公共運輸工具、電梯轎廂等公共密閉空間內隨地吐痰的,處三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
同時,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公共場所隨地吐痰行政處罰記錄製度,依法將違法行為納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統,並可以公開曝光。
《規定》指出,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有權勸阻公共場所隨地吐痰行為,並可以通過撥打舉報電話、向舉報平臺發送照片、視頻等方式進行舉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將設立舉報電話,建立舉報平臺,受理舉報。查實舉報情況的,可以給予舉報人一定的獎勵,並保護其身份信息安全。山西晚報記者 薛建英 實習生 張家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