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烏茲別克斯坦①|塔什幹:蘇聯社會主義的樣板

2020-12-15 澎湃新聞
 【編者按】

繼「探訪中東鐵路」、「探訪北疆」、「探訪西康」、「探訪馬來半島」、「探訪南滿鐵路」、「探訪伊斯坦堡」、「探訪伊朗西部」幾個系列後,自由撰稿人馬特於2019年10月末探訪了烏茲別克斯坦。

自2020年1月1日起,烏茲別克斯坦對中國遊客實施免籤政策,成為中亞免籤第一國。

馬特從首都塔什幹開始,然後向西前往撒馬爾罕、布哈拉和希瓦,再返回塔什幹,前往東面費爾幹納盆地的浩罕和安集延。本系列共有10篇。

2019年4月結束伊朗之旅後,我的目光繼續轉回東方。如果沿襲古典時代用波斯與希臘定義東西方區分的傳統,那麼伊朗就是一個東方國家,但在我這個東方人眼中,伊朗還是太西方了。即便不考慮伊斯蘭教、波斯民族,以及伊朗和歐洲包括近東地區的歷史聯繫,伊朗人在生活方式和政治思潮等方面的表現也是西方式的,與東亞的東方迥異。

我被更靠近中國的中亞所吸引。中亞有著複雜的文化交匯,包括漢唐中華的勢力延伸,阿拉伯帝國崛起後的伊斯蘭化,帖木兒帝國的曇花一現,各自而立的汗國時期,以及俄國入侵和再之後的蘇聯化,這些讓中亞成為一個複雜而有趣的歷史文化博物館。

在中亞五國中,相比於哈薩克、吉爾吉斯等遊牧文化的民族,烏茲別克斯坦的農商定居傳統意味著可以留下更多的歷史遺蹟,中亞幾座著名古城撒馬爾罕、布哈拉、希瓦都在烏茲別克斯坦境內,

我的烏茲別克斯坦之旅將從首都塔什幹開始,然後向西前往撒馬爾罕、布哈拉和希瓦,再返回塔什幹,前往東面費爾幹納盆地的浩罕和安集延。

塔什幹:蘇聯社會主義的樣板

很多來到塔什幹的外國人會覺得,這座城市並不如他們想像中的那麼「中亞」,而更像是一座高加索或巴爾幹城市,事實上他們的判斷是對的。

雖然早在託勒密的記載中,他認為在歐亞之間存在一個石塔,是絲綢之路的重要地標,這座石塔指的就是塔什幹。但是,如今這座城市卻是很現代的,這與俄國入侵中亞有著密切的關係,這是一座被整個俄化翻新過的城市。

1865年,俄國佔領了當時處於浩罕汗國統治下的塔什幹,開始在這裡設立軍事營地和移民定居點。1889年,跨裏海將鐵路修建到塔什幹,帶來了穩定的工人群體和工業化。由於這座城市本身傳統遺留較少,蘇維埃政權基礎穩固,所以在十月革命後,塔什幹成為了突厥斯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的首都,1930年又取代撒馬爾罕,成為1924年成立的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首都。

在蘇聯時代,塔什幹被視為中亞社會主義建設的範本,作為社會主義制度在中亞民族地區優越性的體現。二戰期間,很多蘇聯的工業化建設被遷移到了當時作為大後方生產基地的塔什幹,戰後很多人和工廠留在了這座城市,成為塔什幹工業發展的重要基礎。

一些來到烏茲別克斯坦的遊客總是會忽略塔什幹,把這裡當成一個落腳的中轉,然後前往撒馬爾罕和布哈拉兩座古城。事實上,古城的歷史過於遙遠,經過無數次摧毀和重建,早已變成旅遊商品大市場,塔什幹才是一座本地人生活的城市,而且聚集了這個國家近代的很多重要歷史,適合走街串巷細細挖掘。

作為中亞僅有的兩個有地鐵的城市,塔什幹的地鐵卻沒有連接到機場。我經阿斯塔納轉機到塔什幹機場,走出機場躲開成群喊高價的計程車司機後,乘坐小巴到達市區。小巴車是這個國家主要的公共運輸工具,巴士站通常帶一個小商店,有的還有快餐店。路上行駛的拉達轎車讓這所城市似乎停留在蘇聯時代,我只有很小的時候見過這種轎車,再次看到這種轎車,我頗為欣賞它的設計美感。

沿途我望向窗外,路旁的招牌上都是西裡爾字母的俄文和拉丁字母的烏茲別克文,成排的現代主義建築整整齊齊,點綴著社會主義民族文化景觀,儼然就是一座蘇聯城市。

下了小巴之後轉地鐵,塔什幹的地鐵曾經是重要的戰略地點,長期以來禁止拍照,在前總統去世之後剛剛解禁不久。對於遊客來說是個非常好的消息,因為塔什幹地鐵在不同的地鐵站中繪製了不同的牆面,有一些是烏茲別克傳統風格,有一些則是更現代的,很值得欣賞,唯一的缺點是地鐵站內沒有網絡信號。塔什幹的地鐵依然是老式藍色或綠色的列車廂,行駛起來晃動很大,地鐵站內燈光也非常昏暗,這倒是個不錯的體驗,顯得其他城市的地鐵光線過於刺眼了。

塔什幹地鐵站。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拍攝

按照蘇聯城市的規劃,中心廣場附近往往是博物館、劇院、禮堂和政府大樓等,塔什幹也是這樣設計的。帖木兒廣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82年,在烏茲別克斯坦獲得獨立後,1994年廣場以帖木兒大帝的名字被重新命名。

走出地鐵站前往廣場上,經過如同巨大紀念碑一般的極致現代主義風格的烏茲別克斯坦酒店,在路口看到兩座標誌性的鐘樓,一座建於1947年,另一座建於2009年,這是為了紀念在二戰中犧牲的43萬烏茲別克士兵。

帖木兒廣場

穿過廣場環形馬路,來到帖木兒廣場中央,這裡最初的雕像是俄國突厥斯坦總督考夫曼,後來是史達林,再後來是馬克思。而現在,在這個城市地理和意識形態的雙重原點上,豎立著一座騎馬的帖木兒雕像。烏茲別克斯坦脫離蘇聯之後,需要一個崇拜象徵來重塑自己的民族國家意識,帖木兒大帝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雖然他並不是烏茲別克人,而是一個熱衷于波斯文化的突厥化蒙古人,但這並不妨礙以他為核心建立新的歷史敘事。

帖木兒雕像

離開帖木兒廣場,朝西南邊走入一條小街,向西一直連接到獨立廣場。這片街區可能是這座城市最閒適的一片區域,周圍有很多咖啡亭子和餐館,還可以欣賞街頭藝術家的表演,下午還會聚集起很多遊戲攤子。

在一個十字路口,吸引我目光的是一小群畫家,他們在這裡為過往的人繪製肖像。在這條小街的兩邊擺放著成排的畫作,當地的畫家或畫販子在這裡出售作品。小街上另有一排是舊貨買賣,大部分是蘇聯時期的舊書報、紀念章、郵票等等。

在這片街區漫步,會讓人覺得這是一座俄羅斯城市,形成這種街區景象最直接的原因是1966年的大地震。大部分老城區的建築都在地震中被摧毀,重建後的塔什幹成為一個蘇聯的樣板城市,寬闊的街道、綠化茂盛的廣場和公園、人物紀念碑、街頭噴泉、運河、劇院和成排的公寓樓。

在今天的塔什幹,已經很難看到中亞老城區的遺蹟,雖然經過將近30年的去蘇聯化,統治者想要樹立更屬於烏茲別克民族的樣式,但塔什幹仍然像一個典型的蘇聯城市。這或許也體現了烏茲別克斯坦的領導人們無法找到蘇聯思維與審美之外的替代品,儘管他們正在試圖變成一個民族國家,但呈現新意識形態的方式卻依然是蘇聯式的。

走過這條藝術家和舊貨市場的街道,在貫穿城市南北的河流東岸,一座華麗的俄國新古典主義建築吸引了我。這座建築被稱為羅曼諾夫王子宮(Palace of Prince Romanov),是為尼古拉·康斯坦丁諾維奇·羅曼諾夫大公(Grand Duke Nicholas Constantinovich)建造的。1919年這座建築被國有化作為博物館,1935年成為列寧青年先鋒宮,在1980年代才重新開放用來展示大公的珠寶收藏。

羅曼諾夫王子宮。

宮殿院子大門鎖著,在烏茲別克斯坦獨立後,外交部使用這座建築舉行招待宴會,不對一般遊客開放。我只能透過欄杆往裡看,正面院子裡是一座乾涸的噴泉,被環形小徑圍繞著,宮殿建築牆面是棕色的,配以灰色的屋頂,中間是一個帶平臺的塔樓,在建築背後的院子裡有鹿、狗和青蛙的雕像。

這座建築的主人是一個頗為傳奇的人物,尼古拉·康斯坦丁諾維奇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表弟,也是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孫子。他1850年出生於聖彼得堡,是康斯坦丁大公的長子。似乎每個皇室裡都有一個被視為羞恥的成員,他由於與一個美國女人的戀情而背叛了家人,從母親的聖像中偷走了三顆寶貴的鑽石,這讓他被放逐到塔什幹。

然而這种放逐對他來說或許是一種自由的解放,至少他在塔什幹充滿熱情地做了很多有價值的事情,他似乎就該屬於這裡。他利用個人財富幫助改善了塔什幹的環境,修建了很多現代化的工廠,並將商業收入用於購買藝術品。他在1890年下令建造這座宮殿,也是為了展示自己的藝術品收藏。值得一提的是,他還是著名的灌溉工程師,修建了兩條大運河。

尼古拉·康斯坦丁諾維奇在1918年年初去世,最精彩的部分是,在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被處決之後,這個被家族放逐的成員卻留下了羅曼諾夫家族後來在蘇聯唯二的血脈,也就是他的孫子基裡爾·亞歷山大洛維奇·伊斯坎德爾·羅曼諾夫王子(Kirill Alexandrovich Iskander Romanov)和孫女娜塔莉亞·亞歷山大羅夫娜·伊斯坎德爾·羅曼諾娃公主(Natalia Alexandrovna Iskander Romanova)。

1924年,基裡爾和娜塔利婭與母親一起搬到了莫斯科,他們的母親嫁給了尼古拉斯·安德羅索夫,兩個孩子也就改姓為安德羅索夫和安德羅索娃。或許是改姓保護了他們,作為僅有的兩個留在蘇聯的羅曼諾夫後裔,基裡爾和娜塔利婭一生都在蘇聯平安生活。

基裡爾王子一直活到1992年去世,他的妹妹娜塔莉亞的故事更為傳奇,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她成為了一名職業摩託車手,但由於羅曼諾夫後裔的身份暴露,不得不為秘密警察工作。二戰後她由於優秀的表現而獲得了一些自由,繼續自己的摩託騎士生涯,直到1999年去世。

羅曼諾夫家族中不受待見的一個壞小子被放逐到邊疆,卻大顯身手做出了一番事業。當皇族一家被處決後,這個壞小子的後代竟然成為了家族寶貴的血脈遺留,他的孫輩親眼見到了蘇聯解體。用中國人的話說,真的是造化弄人。

我從這片街區徒步走到火車站,火車站旁邊是鐵路博物館,可以看到很多塔什幹的老火車,甚至有一段鐵路上還有供遊人乘坐的老式蒸汽機車。鐵路博物館門口有一個白鶴的雕像,烏茲別克斯坦很多城市都有白鶴的標誌,讓我想起有一首同名的蘇聯歌曲《白鶴》,「有時候我覺得那些沒有從戰場歸來的軍人們,他們不是埋在大地上,他們已變成白鶴,向遠方飛翔」。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今日探訪烏茲別克斯坦走進塔什幹
    烏茲別克斯坦曾是原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之一,1991年8月31日宣布獨立。烏茲別克斯坦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是「四金」:黃金、「白金」(棉花)、「烏金」(石油)、「藍金」(天然氣)。但烏經濟結構單一,製造業和加工業落後。1992年1月,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建立外交關係。
  • 探訪烏茲別克斯坦③|塔什幹:中亞的東亞人
    在塔什幹,我試圖尋找更多的東亞痕跡,但沒有找到太多屬於中國的,反而更多來自朝鮮和日本,而這些關聯都與蘇聯時代有關。我前往塔什幹城市西南一片離火車南站不遠的墓地,在這座墓地的深處,有一小塊埋葬的是二戰後被懲罰到中亞做苦役的日本戰俘。這些日本戰俘是在中國東北投降後被帶到這裡,我來看一下他們最後的歸宿。
  • 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地鐵禁攝令解除 精緻猶如藝術寶庫
    塔什幹(Tashkent)是烏茲別克斯坦(Uzbekistan)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在烏茲別克語中意為「石頭城」。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早在公元前二世紀就建有城池,六世紀便以商業、手工業著稱,成為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張騫、法顯、玄奘等曾在這裡留下足跡。
  • 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是古「絲綢之路」
    塔什幹市是塔什幹州首府,烏茲別克斯坦首都,位於烏茲別克斯坦東部、恰特卡爾山脈西面,錫爾河右岸支流奇爾奇克河谷地的綠洲中心,是烏茲別克斯坦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塔什幹是中亞地區第一大城市和重要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塔什幹是古「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商業樞紐之一,著名的「絲綢之路」便經過這裡。我國古代的張騫、法顯、玄奘都曾留下過足跡。塔什幹市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溫和,夏季炎熱,降水稀少,日照充足,有「太陽城」之稱。全市分11個區。塔什幹是烏茲別克語石頭城的意思,具有2500年的歷史。
  • 習近平抵達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
    【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 記者 杜尚澤】當地時間6月21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乘專機抵達塔什幹,繼續對烏茲別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烏總統卡裡莫夫夫婦到機場迎接。烏青年在舷梯下向習近平夫婦獻花。抵達塔什幹之前,習近平夫婦參觀了烏茲別克斯坦絲路古城布哈拉。
  • 塔什幹的現代性:殖民與去殖民時空中的城市景觀
    烏茲別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幹,在蘇聯時代曾經是「去殖民」與「工業化」的現代性典範城市。沙俄對中亞的殖民是以「定居者殖民」的形式表現在城市景觀上,烏茲別克斯坦很多城市是二元結構的——定居者在毗鄰本地人城鎮的地方建一個歐洲居住區,保證殖民者與本地人隔離,後者不需要被「歸化」。
  • 百年前蘇聯時期的烏茲別克斯坦,新女性拋棄黑袍拿著列寧專著學習
    中亞的烏茲別克斯坦1873年被俄羅斯政府,蘇聯成立之後建立花剌子模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之後1924年花拉子模分為入烏茲別克和土庫曼兩個蘇聯加盟共和國。在剛成立烏茲別克斯坦時,蘇聯攝影師拍攝了許多烏茲別克斯坦的老照片。圖為工人們聚集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的一家紡織廠的院子裡。
  • 烏茲別克斯坦首屆國際航空論壇在塔什幹開幕
    2月19日,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舉辦的首屆國際航空論壇上,參觀者在烏茲別克斯坦國家航空公司展臺前諮詢相關問題。 當日,烏茲別克斯坦首屆國際航空論壇在烏首都塔什幹開幕。新華社發(扎法爾 攝)這是2月19日拍攝的烏茲別克斯坦首屆航空論壇的展會現場。 當日,烏茲別克斯坦首屆國際航空論壇在烏首都塔什幹開幕。本屆論壇由烏交通部、烏投資和對外貿易部和烏國家旅遊發展委員會聯合主辦,為期兩天,共吸引了來自美國、加拿大、法國、俄羅斯和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上百名參展商、航空公司和機場代表參會。
  • 從塔什幹出發,參觀一個富裕的烏茲別克斯坦村莊,是怎樣的?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從塔什幹出發,參觀了一個富裕的烏茲別克斯坦村莊的歷史往事。烏茲別克斯坦村莊俄羅斯一位人士,對從塔什幹出發,參觀了一個富裕的烏茲別克斯坦村莊,作出了介紹和評價,以下為具體內容:你好!
  • 烏茲別克斯坦,中亞古城塔什幹,了解一下!
    塔什幹是烏茲別克斯坦的首都城市,就位於在了烏茲別克斯坦的動物、恰特卡爾山脈的西面,錫爾河右岸直流奇爾奇克河谷地的綠洲中心。塔什幹的頭銜還是有很多的,比如中亞最大的城市、石頭城、太陽城之類的等等很多的,不過呢在烏茲別克語之中,塔什幹的意思是」石頭城「,因為這裡地處山麓衝積扇一代,有著巨大的卵石所以就得名了」太陽城「了。這裡是問答大陸性氣候的,冬季寒冷夏季炎熱,並且降水比較少,但是這個城市的日照是非常的充足的。
  • 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開通至俄羅斯的首趟國際客運
    日前,烏茲別克斯坦和俄羅斯開通第一條塔什幹-下諾夫哥羅德之間的國際客運路線。圖片源自烏茲別克斯坦民族新聞社據烏茲別克斯坦民族新聞社報導,在塔什幹-下諾夫哥羅德-塔什幹的路線上開通了新的國際巴士線路。9月14日當地時間上午8:00,第一班巴士從塔什幹大道開往下諾夫哥羅德。
  • 烏茲別克斯坦-中國教育與科學研究中心在塔什幹成立
    中國經濟網4月24日塔什幹訊(記者 李遙遠)4月22日,由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國立經濟大學和中國新疆農業大學共同創辦的烏茲別克斯坦-中國教育與科學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塔什幹國立經濟大學校長波爾塔巴耶夫、中國新疆農業大學校長雒秋江、中國駐烏大使孫立傑等出席剪彩儀式。
  • 探訪烏茲別克斯坦⑩|安集延:巴布爾凝視的悲傷
    從浩罕到安集延坐火車只需要一個多小時,這座離中國最近的烏茲別克斯坦城市,是當年俄國人修建的跨裏海鐵路的終點,也是此次探訪的終點。安集延在費爾幹納盆地的東部,安集延連接了東面的喀什、葉爾羌、英吉沙和西面的布哈拉、撒馬爾罕,這裡的商人們以中轉貿易出名。一些安集延的商人到喀什周邊做生意,有人就此定居在喀什。
  • 小新的vlog:解除「封印」的塔什幹地鐵
    我在烏茲別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幹,這裡的瓜真的很甜。  今天帶大家來看看塔什幹這座「太陽城」。塔什幹夏季炎熱,降水稀少,日照充足,有「太陽城」之稱。  塔什幹是古「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商業樞紐之一,著名的「絲綢之路」便經過這裡。塔什幹現存多處宗教建築和陵墓,當然也有前蘇聯遺留的文化痕跡,如革命公園、民族友誼廣場等。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塔什幹的地鐵。
  • 除了塔什幹,帶你領略烏茲別克斯坦這些城市的美
    【原標題】撒馬爾罕、布哈拉、費爾幹納和塔什幹有哪些不同 塔什幹是烏茲別克斯坦的首都,也是中亞人口第一大城。這裡交通便利,地鐵四通八達。除了塔什幹,撒馬爾罕、布哈拉和費爾幹納也是赴烏遊客最常選擇的旅遊目的地。
  • 中亞第一大城市,烏茲別克語意為石頭城的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
    經過多次轉機終於到達目的地,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塔什幹國際機場。烏茲別克斯坦目前流通的紙幣。塔什幹地鐵列車還是蘇式風格。塔什幹地鐵,濃濃的異域風情。塔什幹地鐵車廂內景。塔什乾電視塔。塔什乾電視塔的旋轉餐廳。旋轉餐廳的菜單是俄文,完全看不懂。只能按照菜單上的大概圖案,點了一碗紅菜湯和一盤義大利麵。站在塔什乾電視塔上觀賞城市風景。帖木兒廣場,為一個花園式廣場,是為了紀念烏茲別克斯坦歷史上偉大的戰略家、軍事家和政治家帖木兒汗而建立的。地震紀念碑,為紀念1966年4月26日塔什幹地震遇難者而建。
  • 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的城市景觀建設與照明系統需要多少LED?
    塔什幹是烏茲別克斯坦的首都,也是一座現代化城市,新城與老城相映,前者存有大量俄式,被遊客稱之為紀念碑式風格的建築,那種幾乎脫離實用主義,進入某種符號學意義的建築體,讓來到這座城市的人們印象深刻,新城道路雖寬,但仍讓人感覺少了些便利,比如裸露在外的渠道以及路口缺失的紅綠燈。
  • 去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做生意租辦公室要花多少錢?
    我們從事中國到烏茲別克斯坦專線物流業務多年,所運的貨物中,大到石油鑽機設備、工程機械,小到醫療藥品、服裝百貨,出口這些產品的客戶大部分通過郵件、電商平臺或者展會接觸客戶,之後經過見面或郵件磋商開展貿易,真正到烏茲別克斯坦當地做生意的人,其實比例並不高。
  • 歷史上的今天1966年4月26日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遭遇強震
    歷史上的今天1966年4月26日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遭遇強震 2013-09-06 14:38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大神教你出口危險品到塔什幹Tashkent烏茲別克斯坦
    漢斯聊海運,今天漢斯跟大家主要聊聊如何通過海鐵聯運出口運輸危險品貨櫃到烏茲別克斯坦Tashkent塔什幹。對於做進出口化學品,危險品貿易的朋友來說,出口到俄羅斯內陸,尤其是中亞五國的運輸確實比較繁雜和困難的。雖然國內鐵路目前到中亞各大站點路線較多,速度較快,但危險品鐵路是不能接受運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