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化種翡翠, "糯種"、"糯冰種"、"冰糯種"等都是糯化種的分支。其實糯化種可以分為糯冰種和糯米種。它的主要特點就像它的名字一樣——"糯",也就是黏黏渾濁的感覺。由於它的透明度略低,比起冰種的透明度要略低,屬於半透明,大家可以想像一下糯米湯的顏色,糯種就是給人那樣的感覺。當然有些糯冰種的透明度會稍好一點,接近冰種的特質,也有人將其歸為冰種。糯米種的透明度要低許多,常常用肉眼就能看到其中的顆粒物,整體看起來不僅渾濁,而且顯得不夠純淨。
糯種翡翠,是繼玻璃種和冰種翡翠之後的另一個種分,主要特點就是透明度較冰種略低,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渾濁的糯米湯一樣,屬半透明範疇。糯種又可詳細分為糯冰種和糯米種。糯冰種指比冰種略渾濁的種分,就像雜質略多的冰一樣,也有學者將其歸類為冰種。糯米種的透明度更低一些,而且在翡翠內部常會分布大量細小的雜質組合,給人的感覺不但渾濁,更顯得不夠純淨。
糯化地,化是熔、融的意思。糯化地首先是糯種,種質細膩。其後它的顏色溶於地子,顏色與地子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顏色已經在整體翡翠中化開了,也可以說色溶於地,這樣的就是糯化地。它的特點是半透明、果凍狀、均勻細膩溫潤,肉眼觀察無顆粒感,顯油性,有質感,帶有些許混濁的感覺。糯化地與冰種相比來說,它比冰種的感覺要朦朧些,沒有冰種的感覺清透,種比冰種差一些,但是水頭足、細膩、顏色是化開的了,透光看的話,顏色是淡淡的,比起冰種來,更耐看,更值得琢磨。對糯化地的理解主要在於抓住它的特徵即"化"就行。由於每個人對翡翠的理解、看法不盡相同,往往使得相同翡翠,不同人理解及定義也存在差異。只要掌握最為基本的原理,無論換成何種說法,基本的東西是不會改變的。
糯種翡翠在在翡翠種中所佔比例也比較大,在玉友群中的人氣相當高,長期受到眾人的追捧。糯種翡翠價格是多少?這是很多玉友極度關注的問題。實際上,依據糯種水色品質的不同,其價格區間是幾十元到數百萬元,一般要6000元以上,而其種、水、色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價格高低。
在挑糯種翡翠時,選綠的好壞直接影響翡翠的價格,可謂"色高一成,價高十倍"。判別翡翠的綠色應從它的種、水、色調等綜合觀察。看其顯色部位水頭是否足。致色礦物的顆粒是否細膩,結構是否緻密。色調是否純正。可以歸納為:"濃、陽、正、勻、活"者為色好。"淡、陰、偏、散、呆"者為色差。其中色正或偏、色活或呆具有重要的鑑別意義。
翡翠的綠是否豔麗純正,取決於其中的黃、藍成份是否匹配。如果黃味足,藍的成份也恰如其分,則綠色陽而純正,叫做色正。若黃味不足或欠黃,且藍的成份過了頭,則綠色陰而不正,色偏藍,這叫色偏。若黃味過多、藍份不足,則綠色泛黃、浮嫩不耐看,也叫色偏。色偏與正對翡翠的價格影響雖大,但關鍵還在於一個"活"字,色活價高,色呆價低。"色活"就是指有色的部位種、水好。種、水差則色死、"色呆"。"色活"是什麼概念呢?她似流淌的一汪綠水,波光粼粼。她是蒼翠欲滴的"一匹水",晶瑩剔透。她像映照夜空的螢火蟲,碧綠生輝。這才是真正的"含色含種"的好翠,糯種翡翠價格才能高抬。
翡翠的色千變萬化,但可以用形象法命名對它進行標準化色級劃分,例如:色偏藍的有菠菜綠、瓜綠等。色偏黃的有黃楊綠、蔥心綠等。色勻色活的綠在命名中多加"水"字,如豔水綠、藍水綠都是翠中極品。還有墨綠、灰綠等很多都可以叫。最多的綠是豆綠,"十綠九豆",此類糯種翡翠價格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