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臘八是幾月幾號 關於臘八節民間傳說小故事分享

2020-12-06 閩南網

  2019年臘八節是幾月幾日?2019年臘八節是1月13日。臘八節,即臘月初八,臘八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除此之外,你知道臘八節的來歷嗎?關於臘八節有哪些傳說故事?臘八節傳說及民間小故事如下:

臘八節的由來是什麼?

  農曆臘月最重大的月份,其中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臘八是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臘八節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後來東漢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傳統文化把臘八節定為佛成道日。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為"佛成道節"。

2019年臘八節是幾月幾日?

  每年農曆的十二月俗稱臘月,十二月初八即是臘八節,習慣上稱作臘八。

  2019年臘八節是公曆年1月13日,農曆十二月初八,星期日

臘八節也有很多民間傳說和故事

關於臘八節的傳說故事(一)

  西晉時有個極懶的青年人,平素遊手好閒,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屢勸無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裡斷炊了,那小夥子飢腸難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裡的罈罈罐罐,將剩粒遺粉連同可食的殘碎物,過洗入鍋,煮了一碗糊狀粥喝下,從此,苦思悔恨,狠下決心痛改前非。當地人們便藉此教育子女,每逢臘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臘祭日不忘祖先勤儉之美德,又盼神靈帶來豐衣足食的好年景。

關於臘八節的傳說故事(二)

  臘八節出於人們對忠臣嶽飛的懷念。當年,嶽飛率部抗金於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嶽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嶽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嶽飛死後,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於成俗。

臘八關於臘八節的傳說故事(三)

  節起源於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裡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於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2019年臘八節的民間小故事有哪些?

關於臘八節的民間小故事一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他們的兒子已經十七八了。雖說大小夥子長的五大三粗,身強力壯,可是跟他爹娘不一樣,懶得出奇。這也是從小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嬌慣壞了。長大了還是胡吃悶睡,遊遊逛逛,什麼活也不幹。

  一天,老漢摸摸花白鬍子,感到自己老了,對兒子說:「爹娘只能養你小,不能養你老。要吃飯,得流汗。你往後學學種莊稼過日子吧。」兒子哼哼兩聲,這耳朵進,那耳朵出,照舊溜溜達達,胡吃悶睡。

  不久,老倆口給兒子娶了媳婦。原想兒子成了家,小倆口該合計怎麼幹活過日子了。哪知這個媳婦跟兒子一樣,也是好吃懶做,橫草不拿,日頭不落睡,日出三竿起,不動針線,不進灶房,倒了油瓶也不扶。

  一天,老漢梳著滿頭白髮,自知土已埋到了脖子,就把滿心的話說給媳婦:「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要想日子過得好,勤儉是個寶。」兒媳婦把這話當成耳邊風,一句也不往心裡放。

  過了幾年,老倆口身患重病,臥床不起,把小倆口叫到床前,囑咐再三:「要想日子過的富,雞叫三遍離床鋪。男當勤耕作,女應多織布...」話沒說完,老倆口一起去世了。

  小倆口託鄉親埋葬了兩位老人,看看囤裡糧缸米、櫃裡棉花箱裡衣。男人說:「有吃有喝不用愁,何必下地曬日頭。」女人說:「夏有單衣冬有棉,何必紡織到日偏。」小倆口一唱一和,早把兩位老人的遺囑忘到腦後了。

  一年又一年過去了,幾畝田地成了荒草園。家裡柴米油鹽、衣被鞋襪,一天少似一天。小倆口還不著急。只要有口吃的,就懶的動手。又是花開花落,秋去冬來。地裡顆粒無收,家裡吃穿已盡。小倆口斷頓了,鄰居們看在去世的老人面上,東家給塊饃,西家端碗湯。小倆口還在想:「討飯也能度時光。」

  進了臘月,天越來越冷。到了初八這天,天寒地凍,滴水成冰。俗話說:「臘七臘八,凍死『叫花』。」小倆口屋裡沒火,身上衣單,肚裡沒食,蜷縮在涼炕席上「篩糠」。可四隻眼睛還滿屋搜尋著。突然發現炕縫裡有幾粒米豆子,就用手一粒粒扣出來;又發現地縫裡還有米粒,也都挖出來。這可是救命稻草啊,他倆東撿西湊的弄了一把,放進鍋裡。把炕上的鋪草塞進灶膛,就這樣熬了一鍋雜七燴八的粥。有小米、玉米、黃豆、小豆、高粱、乾菜葉...凡能充飢的都放了進去。煮熟後一人一碗,悲悲切切地吃起來了。這時兩人想起二位老人的教誨,後悔沒有早聽進去,現在已經晚了。

  正在小倆口悲切之時,一陣大風颳來,由於這房子年久失修,早已破爛不堪,被風一吹,「呼啦」一聲,房倒屋塌,小倆口被壓在底下。等鄰居趕來挖出來時,都已經死了,身邊還放著半碗雜豆粥。從此以後,鄉親們每到臘月初八這天,家家熬一鍋雜米粥讓孩子們吃,並給孩子講這雜米粥的故事,來教育他們。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遠;父傳子,子傳孫,代代相傳。一直傳到現代。形成了臘月初八吃「雜米粥」的習俗。因這粥是臘月初八吃,所以就叫「臘八粥」。

關於臘八節的民間小故事二

  從前,有一家人家,三口人過日子——一個老頭、一個老太婆、一個兒子。

  老頭和老太婆,一年到頭總是勤勤懇懇地過日子:公雞一打鳴,老頭就起來下地,老太婆就起來點火做飯;老頭耪五更地回來,老太婆已把飯做好,屋裡院外收拾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吃完飯,老頭抽袋煙又下地了,老太婆就搬過紡車,嗡嗡地紡線。就這樣,他家年年打得糧食大囤溜,小囤滿,有吃有穿,日子過得美美的。鄰人們哪個不誇呀,哪個不學呀!

  兒子呢,才十多歲。爹讓他學耪地,他不去幹;媽讓他學管家,他不聽。他淨貪玩。他爹媽想,嗨,還小呢,也許長大了,一懂得過日子的道理就好了。誰知兒子長成了大小夥子,倒是不貪玩了,那個饞勁頭可大啦!爹媽說勸,他當耳邊風;鄰人們說他沒出息,他裝聾。他想的好:有爹媽幹著呢,我不幹也行;誰讓我攤上個好的「父母運」呢?

  老頭和老太婆漸漸地老了。

  一天,老頭得了重病,治也治不好,眼看就要死去。臨死時候,老頭把兒子叫到跟前,囑咐他說:

  「孩子,你總要記住哇——『誰家地上耪得勤,誰家糧食打滿囤。』你要再像從前那樣下去,早晚是要受罪的。」

  老頭說完了就死了。

  兒子沒把爹的話記在心裡,老頭死後,他當家,仗著爹留下的房子,地,還有一囤糧食,就天天吃吃喝喝,玩玩樂樂——越來越放蕩了。不久,他娶了個媳婦。媳婦跟男人一路人。鄰人們都罵他們是「花啦虎」,老太婆氣病了。

  一天,老太婆倒在炕上,看看也要死去。兒子不聽話,就囑咐囑咐媳婦吧。老太婆把兒媳婦叫到跟前,痛心地說:「孩子,你總要記住呀——『誰家煙囪先冒煙,誰家高梁先紅尖。』你要跟你男人那樣學下去,早晚是要受罪的。」

  老太婆說完也死了。

  媳婦沒有把婆婆的話記在心裡,她和男人更放蕩啦!每天日頭不曬屁股不起炕,地裡長遍了野草不耪一鋤;天天只顧吃呀花呀。父母留下糧食吃光了,賣地;賣地的糧食快吃完了,不礙——還能賣房子呢。他們就這樣迷迷糊糊地過下去。鄰人們都不搭理他們了!冬天到了。

  寒風呼呼地嚎,大雪譁譁地飄。冰天雪地,冷得連只野鳥也看不見呀。父母留下的三間房子,也不收拾也不抹泥,早就露天了,風吹雨打日頭曬,檁都朽了,就是賣,誰買這樣的房子呢?常說的話——「臘七臘八,到處凍個大疙瘩」。臘月初頭這幾天,是冬天最冷的時候啊!

  這兩口子,擠在牆旮旯裡,凍得哆哆嗦嗦直打顫,餓得耷拉著腦袋眼發花。到臘月初八這天,他倆再也忍不住了,直直懶腰,把囤拆了。抖抖囤底,弄把糧食,敲敲囤邊,又弄把雜糧;把囤簍當柴,把糧食下鍋,熬了半鍋雜糧粥喝了。心裡一暖和,兩人這才猛地想起爹媽的話。可是晚啦——喝口稀粥頂什麼呀!兩人連凍帶餓死在旮旯裡了。

  這件事一個傳十,十個傳百——大夥都知道了。後來人們每到舊曆臘月初八這天,就有這個風俗:家家五更天起來,把許多雜糧放在一起熬一鍋雜糧粥,這就叫「臘八粥」。在吃「臘八粥」的時候,老人們總愛對晚輩講這個故事,講完了就說:

  「那對饞懶的夫妻,不聽勸不服說,光憑攤上了好的『父母運』,怎麼樣?吃光淘淨到末了鬧頓這樣的雜糧粥喝,還是沒誤了凍死呵!」接著,老人們便念叨起老頭和老婆臨死時說的話:誰家煙囪先冒煙,誰家高梁先紅尖,誰家土地耪得勤,誰家糧食打滿囤。

關於臘八節的民間小故事三

  在我的家鄉,每年的農曆十二月初八,即臘八節,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就是用八種當年收穫的新鮮糧食煮成的甜味或鹹味粥。而我們家鄉的人卻喜歡吃鹹味臘八粥,粥內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蘿蔔、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

  臘月初八早上,天剛蒙蒙亮,人們就趕快起床熬粥。粥熬好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吃飯,而是先將熬好的粥餵給棗樹,將棗樹樹身上砍一些小口子,再虔誠地把粥抹在樹痕上,這就算是棗樹把飯吃掉了。人們這樣做的原因,據老人們講,原來我們這個地區的棗樹原都不結果,人們都不願意種棗樹。棗神見人們都不尊敬她,便變成一個老太婆來到人間。她在離村不遠的地方畫了一片果園,滿園棗樹,紅棗滿枝。人們摘下一嘗,又酸又甜,好吃極了,就紛紛跑到管理棗樹的老太婆那裡討教。老太婆告訴大家,只要每年臘月初八給棗樹餵頓米飯,棗樹就會結果。人們按照她說的方法去做,果然棵棵樹上都結出了紅棗。這不過是一個傳說而已,其實這裡面包含著許多科學道理:在棗樹上砍些口子,可以調節棗樹的營養增長,阻止養分向地下輸送,好集中力量供應地上部分,從而保證了果實的營養需求。至於把粥抹在樹痕上,其實不過是一種保護傷口癒合的土辦法罷了。

  直到現在,家鄉的有些地方還保留有臘月初八讓棗樹吃米飯的風俗。當地流傳有這樣一句民謠:「臘八棗樹吃米飯,棗兒結得幹連蛋。」「幹連蛋」,是家鄉的土語,意即棗樹碩果纍纍,果稠個大。

關於臘八節的民間小故事四

  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

  「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 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 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

  南宋陸遊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 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乾,積一年的餘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壽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原標題:2019臘八節是幾月幾日 臘八節的由來和臘八傳說及民間小故事

責任編輯:李曉靈

相關焦點

  • 2019臘八節是幾月幾日 臘八節的由來和臘八傳說及民間小故事
    2019年臘八節是幾月幾日?2019年臘八節是1月13日。臘八節,即臘月初八,臘八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除此之外,你知道臘八節的來歷嗎?關於臘八節有哪些傳說故事?臘八節傳說及民間小故事如下:臘八節的由來是什麼?
  • 2018臘八節是幾月幾日 關於臘八節的傳說及民間小故事
    臘八節是幾月幾日?2018年臘八節是1月24日。臘八節,即臘月二十八,臘八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除此之外,你知道臘八節的來歷嗎?關於臘八節有哪些傳說故事?臘八節傳說及民間小故事如下: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
  • 2020臘八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臘八節的由來傳說及民間小故事
    2020臘八節是幾月幾日?2020年臘八節是1月2日星期四。臘八節,即臘月初八,臘八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此外,你知道臘八節的來歷嗎?關於臘八節有哪些傳說故事?臘八節傳說及民間小故事如下。臘八節的由來是什麼?  農曆臘月最重大的月份,其中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
  • 2020臘八節是幾月幾號?臘八節的由來和風俗
    2020臘八節是幾月幾日?2020年臘八節是1月2日星期四。臘八節,即臘月初八,臘八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除此之外,你知道臘八節的來歷嗎?關於臘八節有哪些傳說故事?臘八節傳說及民間小故事如下:臘八節的由來是什麼?農曆臘月最重大的月份,其中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
  • 2020臘八節是幾月幾日?臘八節的由來和臘八傳說及民間小故事
    2020年臘八節是幾月幾日?每年農曆的十二月俗稱臘月,十二月初八即是臘八節,習慣上稱作臘八。2020年臘八節是公曆年1月2日,農曆十二月初八,星期四
  • 2021臘八節是幾月幾號?為什麼說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節俗稱臘八,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而在古代,臘八節是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說起臘八節,很多人首先肯定就會聯想到臘八粥,其實除了臘八粥,臘八節還有許多豐富多彩的風俗習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下吧。
  • 2021臘八節是幾月幾號?為什麼說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節俗稱臘八,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而在古代,臘八節是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說起臘八節,很多人首先肯定就會聯想到臘八粥,其實除了臘八粥,臘八節還有許多豐富多彩的風俗習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下吧。
  • 2020年的臘八節是幾月幾號哪一天 2020年臘八節農曆幾月初幾
    2019年馬上就要結束了,很多小夥伴都在等待著2020年的到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麼一個說法,過了臘八就是年,很多地方都有過臘八節的習慣,在臘八節這天都是要喝粥的,那麼你知道2020年的臘八節是幾月幾號嗎?臘八節是什麼節日呢?臘八節的由來和風俗是什麼?一起跟隨百思特小編來看看吧!
  • 2019臘八是幾號 臘月是什麼月
    距離2020年的春節還有一個多月了,意味著2019年即將結束。那麼在即將結束的2019年裡,臘八節是在幾號呢?而所謂的臘月又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看吧!  臘八是幾號  農曆臘月初八,俗稱「臘八」,也就是所謂的「臘八節」,是在陽曆的2020年1月
  • 臘八節是幾月幾號:臘八節的由來你知道嗎
    臘八節是幾月幾號:2019年1月13日(農曆2018年臘月初八)臘八節,臘八臘八,就是指臘月初八的意思,臘月是指農曆的十二月,我們都知道新曆比農曆跑得快,雖然新曆2019年已經來了,但農曆2018年還沒過完,2018臘八節時間也出現在了2019年1月13日,似乎每年的臘八節都有跨年的感覺,一起來看看歷年臘八節時間:
  • 2019臘八節是幾月幾號 2018農曆臘八節是幾號陰曆時間
    臘八節,俗稱「臘八」,漢族傳統節日,「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來了,春節放假近了。那麼2019年臘八節是什麼時候幾月幾日呢?下面一起看看2018農曆臘八節是幾號,還有2019臘八節是幾月幾日時間。
  • 2018年臘八節是幾月幾號 臘八習俗有哪些要吃什麼
    十二月初八就是臘八節,說到臘八節的習俗,2017年農曆臘八節是2018年1月24日。相信不少人只知道臘八粥,其實臘八節的習俗多多,今天小編為你盤點臘八節的六大習俗,看看這些習俗與你們的有什麼不同!
  • 2021臘八節是幾月幾日 2020年農曆臘八節是哪一天
    導語:臘八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但是這個節日的起源卻又外國的血統,傳說這個節日是因為釋伽牟尼吃了一碗雜糧粥隨後頓悟成佛,因此在他頓悟成佛這天人們供奉佛祖一碗佛粥就有了後來的臘八粥。那麼2021臘八節是幾月幾日?下面就來看看關於2020年農曆臘八節是哪一天的介紹。
  • 盤點:關於臘八節來源的六大民間傳說
    臘八節,俗稱「臘八」,是中國民間重要而古老的一個傳統節日,因此千百年來在民間一直流傳有六個故事。具體都是哪些,我們接著來看。傳說一話說當年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全靠家裡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在長城工地上。有一年的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夥弄了幾把五穀雜糧,放在鍋裡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但最後還是餓死在了長城下。
  • 2018年臘八節是幾號?臘八節的由來有哪些美食習俗
    2018年臘八節是幾號:2018年1月24日  農曆臘月初八,臘月第一個節日「臘八節」就要到了。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每年此日,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打掃房屋,祈福迎春。此外,家家戶戶還會做臘八粥、醃臘八蒜、吃臘八豆腐…關於臘八,還有哪些美食習俗?
  • 臘八節手抄報簡單資料大全 臘八節的由來風俗故事50字介紹
    臘八節是我國漢族的傳統宗教、農祀節日。南北朝佛教傳人中國後,與佛教節日相重合,又稱「佛成道節」。各個地方的臘八節習俗也會有一定的差異。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關於臘八節手抄報的資料,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臘八節手抄報簡單資料大全臘八節的來歷  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
  • 今日臘八!臘八的習俗與故事,你知道幾個?
    今日是農曆十二月初八,即臘八節,俗稱「臘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俗語有云,「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是過年開始的標誌。究竟臘八節從何而來,這天為什麼要喝臘八粥?讓我們從民間傳說、習俗,以及名家筆下的文章中尋找答案。
  • 2019年臘八節是幾月幾號?它的由來和風俗是什麼?屬於哪個教派?
    2019年即將結束,越是接近年尾,各種帶有過年氣氛的節日就越多,其中臘月的臘八節應該是個典型了,俗語就有過了臘八就是年的說法。那你知道2019年臘八節是幾月幾日嗎?它的風俗和由來是什麼呢?臘八節屬於哪個教派呢?
  • 臘八節的來歷由來簡介20字30字50字 臘八節故事傳說簡單點
    臘八節故事傳說簡單點關於臘八節的傳說一  臘八節是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於元末明初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於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關於臘八節的傳說二  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
  • 臘八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臘八節的故事傳說簡短簡單介紹
    今日臘八!臘八節有哪些傳統習俗?臘八節是怎麼來的?臘八節,即農曆十二月初八,一些地方有喝臘八粥的習俗,關於臘八節的由來,還有很多種故事傳說。臘八節由來及傳說如下:臘八節的由來及臘八節故事傳說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