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誌著國共合作的正式建立。在未來的三年裡,革命得到全面迅速的發展,也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自從孫中山在1925年去世後,以蔣介石為代表的的新右派漸漸崛起,後在南京另立中央,與汪精衛領導的武漢政府分庭抗爭,開始了國民黨內部的分裂。
到了1927年4月,蔣介石公開亮出反-共旗幟,在各地製造一系列反革命政變,大肆逮捕屠殺我黨黨員以及進步人士,給予我黨造成巨大損失。眾多同志的犧牲也讓我黨領導者意識到,只有自己掌握武裝力量,才能與敵人抗爭。經過周密策劃,終於發動了著名的南昌起義。
參加南昌起義的隊伍,基本上來自張發奎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在基層幹部中有不少是黃埔畢業生,其中有三位是黃埔四期生。此後幾十年革命的發展起伏跌宕,每個人的命運也變幻萬千,那麼這三位黃埔四期生的人生結局又如何呢?
創建光輝偉業的開國元帥
大家都知道,開國元帥林總就是畢業於黃埔四期,不過當年他在軍校的成就,卻遠不如他在戰場上的表現那樣光輝耀眼。
要知道黃埔生是按照成績的優劣順序編入兵團的,林總考入黃埔後被編入步兵科第2團第2營第3連。黃埔畢業後他進入葉挺獨立團當見習排長,南昌起義後已是第73團3營7連連長,值得一提的是,73團的政治指導員正是陳毅。
在殘酷的革命鬥爭中,林總經受住考驗,並從基層官兵中脫穎而出,來到井岡山後,漸漸受到主席的賞識,當時他與王爾琢、伍中豪、張子清、黃公略並稱「井岡山五虎將」。
可惜其他四位都在革命早期就壯烈犧牲,唯有林總歷經各種磨難,最終迎來新中國的成立,並成為開國十大元帥之一。
對革命信仰忠誠不渝,被俘後壯烈犧牲
提起李鳴珂這個人,大家並不是很熟悉,因為他年紀輕輕就為革命獻身了。
1925年考入黃埔四期時,李鳴珂被編入步兵科第1團第2營第6連,剛畢業就參加了北伐,因作戰勇猛有膽識,很快受到葉挺的賞識。北伐戰爭結束後,葉挺調到第24師擔任師長,就把他帶去任命為教導大隊的中隊長。
南昌起義中,出色完成任務的李鳴珂又受到周總理的重用和信任,將他調到前敵委員會任警衛營長,專門負責周公等領導人的警衛安全。
而在起義軍南下途中,李鳴珂率部多次創立戰功,周公稱其為「打仗驍勇,指揮有方」,是我軍一位難得的能徵善戰的將領。
後來周公帶著他來到上海,安排他進入特科,專門負責懲奸除惡,漸漸成為隱蔽戰線上的一把尖刀。
1928年5月,李鳴珂返回四川老家,創建四川軍委特工隊,主要任務就是收集情報、制裁叛徒。到了1930年組織上任命他為紅6軍軍長,不過上任前他還有一個任務要完成,就是剷除大叛徒易覺先。
後來雖然將易覺先槍決,但是他也在敵人的搜捕中被俘,1930年的4月19日,李鳴珂被害,時年31歲。
叛變投敵的無恥之徒,終究沒有好下場
最後一位叫做白鑫,當年進入黃埔時被編入第1團第1營第2連。從他所在的編號來看,當初考入黃埔的成績應當不錯。
黃埔畢業後,他也分配到葉挺獨立團,北伐結束後升為第25師教導隊指導員。南昌起義後,因為第十師的叛逃,致使起義軍在湯坑戰鬥中失敗,無法在潮汕地區立足,最終他跟隨起義軍殘部撤退到海陸豐,與澎湃領導的農民軍合併在一起。
兩年後他被派往上海,當上了軍委秘書長。當時上海的局勢變幻莫測,漸漸對革命前途失去信心的白鑫,通過哥哥聯繫到國民黨上海黨部情報處處長範正波。
在1929年8月的一天,白鑫將一次重要會議的召開時間透露給範正波,不久一隊特務闖進來,將參會的顏昌頤、楊殷、邢士貞、澎湃等人抓走,本來周總理也要參加,幸虧因為生病逃過一劫。
不久澎湃等四人遇害,周公也查出叛變投敵的正是白鑫。知道特科厲害的白鑫一直深居簡出,但守候在霞飛路的紅隊還是把握機會,連開三槍皆中白鑫要害,這個可恥的叛徒也終於得到應有的下場。
上海霞飛路
從三位的入校排名來看,成績最差的是林總,但他半生戎馬,經歷無數風雲的磨難,終於成就輝煌的功績。雖說成績最好的是白鑫,但對革命的不忠最終讓他背負一身的惡名,即使受到嚴懲,也無法彌補對革命造成的巨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