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芒種:時節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2020-12-14 大正幼兒園設計

6月5日12時58分將迎來「芒種」節氣

每年公曆6月5-7日交節,太陽黃經達75°,迎來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芒種,又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

「鬥指巳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谷,過此即失效,故名為,芒種也。」這個時節氣候逐漸炎熱、雨量充沛、空氣溼度大,適宜晚稻等穀物作物種植,這個時期過後,再進行耕種,成活率會越來越低,因此耕種也以此為節點,也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安苗節

明初有文字記載,每到芒種時節,為祈求秋季豐收,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戶戶用新麥磨麵,將面捏成五穀六畜、瓜菜蔬果等形狀,作為祭祀供品,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皖南地區目前還保留此習俗,因為其相對完整的儀程和較高的知名度,績溪芒種安苗禮俗被冠以了「安苗節」的名字,也入選了安徽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送花神

芒種時節過後,百花開始凋零,古時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為花神踐行,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希望來年再會。

《紅樓夢》中就寫到送花神的場景:「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綾錦紗羅疊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線系了。每一棵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這些物事……」

但古時多是文人墨客的文化趣味,與普通百姓生活距離較遠,在現代,也多是小眾圈子裡的活動。

安苗包

安苗包是安苗節前後當地村民製作的一種類似水餃的面點,除了作為安苗節的祭品之外,在這一天村裡的鄰居們還會互相贈送。

曬蝦皮

東南沿海一帶,每到芒種前後,毛蝦處於繁殖期,漁人將此時出產的毛蝦稱為芒種蝦,人們此時則會開發出各種由小蝦米加工而成的食物,溫州地區的「蒲門炊蝦」(蝦皮)是其中的代表。

煮青梅

芒種時節,也是梅子成熟的季節,新梅多味道酸澀,加工後食用更美味,這個加工的過程便是煮青梅,也有人家會在此時製作青梅酒,等到來年開蓋享用。

相關焦點

  •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2020-06-05 2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芒種: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送花神「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上天為了懲罰牛,指令其下凡犁田,直至今日。過去把「開犁節」叫做「牛大王節」。節日那天來到田間插秧,男女青年之間相互競爭,比誰動作快,場面非常熱鬧。秧苗插完後,小夥子們會故意挑釁,藉故向姑娘們身上甩泥巴。姑娘們當然也不示弱,發起反擊。雙方都抓起田裡的泥巴互相投擲,往往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受對方青睞的人。到最後所有人都玩累了,身上也全都是泥巴了,大家就會一起來到河邊溪旁,邊清洗邊打水仗。
  •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
    芒種,又稱「忙種」,是農耕民族耕種最繁忙的時節。這個時節氣溫升高、雨量豐富、是最適宜農作物種植的時候,民諺有「芒種不種,再種無用」的說法。我國作為一個古老的農耕大國,古人曾留下很多關於節氣、關於農事的詩詞,一起來品讀一下吧!
  • 「威達傳統節氣問候」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芒種芒種,連收帶種。此時正值北方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之際,也是其他暖季作物播種之時,因此得名「芒種」。芒種適逢我國南北農業夏收、夏種、夏管的「三夏」大忙時節,民眾因此也稱其為「忙種」。威達寄語:所有美好的未來,都是今天努力耕耘打下的江山。每一天都要努力加油呀!
  • 杏林e+ | 24節氣養生之芒種: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農戶用新麥麵蒸發包,把面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打泥巴仗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後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當天,新婚夫婦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體插秧,邊插秧邊打鬧,互扔泥巴。
  • 今日芒種,送上13首農家芒種詩:栽秧割麥兩頭忙,芒種打火夜插秧
    民以食為天,芒種,是農民一年中最忙碌節氣,忙收忙種糧食莊稼。1、詠廿四氣詩 芒種五月節 唐代:元稹芒種看今日,螗螂應節生。彤雲高下影,鴳鳥往來聲。淥沼蓮花放,炎風暑雨情。相逢問蠶麥,幸得稱人情。5、芒種 其三 宋代: 韓淲三年不見種田農,驀隴跳溝過屋東。齊唱歌聲相勞苦,濛濛煙裡一蓑風。「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這是芒種很常見的情形。
  • 芒種插秧谷滿尖
    芒種,又名「忙種」是二十四節氣第九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這個時節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溼度大>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勤勞的人們挽著褲腳,在大小不一的梯田裡忙得不可開交02吉孜哈土 | 攝 >北方部分地區的麥子已經泛黃金燦燦一片陽光下搖曳身姿等待著收割05李星 | 攝 栽秧割麥兩頭忙,芒種打火夜插秧
  •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今天就來看看德陽現代化的芒種……
    芒種的含義是: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這個時節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溼度大,適宜晚稻等穀類作物種植。農事耕種以這一時節為界,過此之後成活率就越來越低。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 芒種: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芒種,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6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75°時開始。2018年的芒種時間是6月6日,即農曆戊戌年四月廿三。   芒種是一個反映農業物候現象的節氣,「芒」字指麥類等作物的收穫,「種」字是指谷黍類作物的播種,「芒種」二字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種」了,是農事最為繁忙的時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
  • 今日芒種,十首最美芒種詩詞,願大家六月收穫美好
    六月五日,十三時四十八分今日,芒種。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的第三個節氣。立夏和小滿還是涼風習習的初夏,到了芒種,表示仲夏時節正式開始。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指「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的意思。《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
  • 從古詩中看南北方芒種時節的差異:北方收小麥,南方忙插秧
    白居易的這首詩寫的正是芒種時北方百姓在田間地頭勞作的情景,詩的開篇就寫在五月,也就是芒種時節,小麥已經黃了,農人們開始了忙碌的夏收。緊接著寫收割小麥時農人全家忙碌的生活情景,男人們在地裡收割,婦人和小孩也沒有閒著,送飯送水忙忙碌碌。
  • 【知識】今日芒種
    芒種,是夏天是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所謂芒種,即有「芒」的作物當收,谷黍類作物當「種」。這個時季是一年中最繁忙的時候。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 芒種的詩句芒種說說句子白居易關於芒種的詩芒種是什麼意思
    唐代元稹有《詠廿四氣詩·芒種五月節》:  「芒種看今日,螗螂應節生。彤雲高下影,安鳥 鳥往來聲。淥沼蓮花放,炎風暑雨情。相逢問蠶麥,幸得稱人情。」  後兩句指的是芒種時節人們對農事的關注。按農曆,芒種屬於五月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稱:「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已經成熟,需要馬上收割。因此,芒種也可以理解為「忙種」。
  • 芒種|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奔忙
    實習生家門口即將收割的麥田六月,和乾熱風一起到來的是全國升高的氣溫,還有北方變得金黃的麥子和南方稻田裡繁忙的插秧身影。傍晚走在麥田間的小道,有風吹過的時候,麥穗碰撞在一起的沙沙聲讓燥熱的空氣多了一份收穫的實感。
  • 芒種節氣最有名詩詞 有關芒種的詩詞描寫芒種的詩句諺語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也是進入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芒種」,顧名思義就是「芒」和「種」,「芒」是指有芒作物成熟,「種」是指夏種開始。此時,仲夏已至,北方麥黃,江南梅熟。「春爭日,夏爭時」是這個時節的最好寫照。「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宋代詩人陸遊在詩作《時雨》中就生動描繪出「三夏」的大忙景象。以下為芒種相關詩詞諺語介紹。
  • 【今日芒種】努力耕耘當下 靜待五穀豐登
    【今日芒種】努力耕耘當下 靜待五穀豐登 2020-06-05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日芒種
    古人認為芒種時節螳螂感陰氣初生,於是破繭而出。螳螂是自然界的擬態專家,可以貌如花,形如竹,可以翠如夏草,枯如秋葉。芒種二候「鶪(jú)始鳴」。「勞燕分飛」,燕指燕子,勞指伯勞鳥,伯勞鳥就是「鶪」。芒種三候「反舌無聲」。
  • 古詩中的芒種時節
    今日又是一個新的節氣——芒種,這已經是二十四節日的第九個,進入夏季的第三個節氣了,而這個節氣,同樣看名字就知道他與農業的關係。芒種,也叫「忙種」,而這兩種叫法,也正反映了中國農業南北的差異。中國地大物博,南北差異明顯,在這個節氣到來之時,南方雨量充沛,正適合種植有芒的穀類作物,而過了這個節氣就有點晚了,所以叫「芒種」很是合適。
  • 十首芒種詩詞: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時雨》【宋】陸遊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即今幸無事,際海皆農桑;野老固不窮,擊壤歌虞唐。陸遊這首詩描寫了芒種來臨時,家家戶戶農忙的景象。「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生動反映芒種時節播種穀類、收割麥類的景象。
  • 描寫芒種節氣古詩詞 最新芒種節氣詩詞大全
    導語:芒種節氣正值初夏,此時螗螂嘈雜嬉叫,蓮花潔白綻放,蠶繁殖麥生長,一切蔥蔥鬱鬱美好風景。古人對於芒種頗有一番感悟,南宋詩人陸遊在詩詞《時雨》中描寫到「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這反應了芒種時節麥子待成熟的景象。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是描寫芒種節氣古詩詞?天氣網為您介紹關於芒種節氣詩詞大全吧。一起來鑑賞品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