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高空墜物砸傷 如何轉嫁風險?保險怎麼賠?

2021-01-08 金融界

來源:理財周刊

入汛以來,各地極端天氣開始增多,尤其是颱風暴雨天氣,不僅會使人「風中凌亂」,高空墜物現象也呈現出高發趨勢。事實上,除了天氣的影響,隨著城市建設不斷發展,高空拋物或墜物致人損傷的事件一直在頻頻發生。前不久,廣東東莞3個月大的女嬰凡凡被一個從天而降的蘋果砸中頭部、右腦功能或完全喪失的消息,也引發了廣泛的關注。

如果從保險保障角度出發,面對高空拋物或墜物引發的意外人身傷害,究竟有哪些保險可以轉嫁相關財務風險?不同的保險又能發揮怎樣的補償作用呢?

壽險:高空墜物引發身故可賠

在各項有身故責任的保障險種中,壽險對於被保險人身故的賠付標準是最為寬泛的,無論是因意外突發健康問題死亡,還是不幸遭遇高空墜物致死,被保險人都可以通過壽險得到相應的賠付。

在我國,常見的人壽保險一般有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兩種。所謂定期壽險是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且保險期限為固定年限的人壽保險。也就是說,如果被保險人籤了定期壽險,保險公司會給予規定一個時期作為保險有效期,只要被保險人不幸在這個時期內身故,那麼受益人就可以獲得約定的保險金。而終身壽險也同樣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其保險期更長,是一種終身的死亡保險,即保險合同中並不規定期限,自合同生效之日起,至被保險人死亡為止,保險人對被保險人要終身承擔保險責任,無論被保險人何時死亡,保險人都有給付保險金的義務。

意外險:按實際情況酌情賠付

不幸遭遇突發的高空墜物,一般符合意外險的理賠條件,而意外險針對此類事件的賠付一般需要分成兩種情況進行判斷:一是不幸意外身故;二是意外身殘或受傷。

如果高空墜物不幸導致當事人身故,商業意外險是要按照被保險人購買的對應保額進行賠付。但需要特別提示的是,大部分意外險的條款中都明確將身故賠償的時限確定為「遭受意外事件發生之日起180天內」。換句話說,如果被保險人遭遇高空墜物後並接受治療或失去意識超過180天後才身故,則非常可能遭遇保險公司的拒賠。

另一方面,如果是因高空墜物受到重傷,落下重大殘疾,此時就要按照意外險所對應的意外傷殘標準進行裁定後,根據相應傷殘對照標準按保額比例進行賠付。如果購買的意外險包含意外醫療責任,則可以針對遭遇事故後所產生的醫療費用按保險條款標準要求賠付。通常而言,對此類有肇事者的意外事故,意外醫療的賠付原則是這樣的:如果找到具體的肇事責任人,並且對方已經支付受害人部分醫療費用的話,則保險公司會根據所實際產生的意外醫療費用在報銷範圍內賠付剩餘的費用;如果相關責任人已經全額支付相關醫療費用,則保險公司不會進行意外醫療費用的賠付,其他補償型醫療險的賠付一般也是如此判定。此外,在這類案件中,如果未能找到或確定具體的肇事嫌疑人,則通常會判定由高空墜物事發區域的全體住戶或物業共同承擔相應賠付責任。

重疾險:根據情況酌情賠付

雖然遭遇高空墜物屬於意外事件,看似與重大疾病保險毫無關聯,但即使是意外事故,如果傷者達到了重疾險疾病的賠付標準,那麼也可以按照重大疾病理賠。

相關業內人士指出,根據中國保險行業發布的25種重大疾病,其中「深度昏迷」以及「嚴重腦損傷」兩條較容易出現在高空墜物致傷者的臨床表現中,如果遭遇高空墜物事故的傷者出現與此相關的條款描述,在投保重疾險的情況下也可以申請理賠。

從具體的條款描述上來看,重疾險條款中對「嚴重昏迷」的解釋一般為:「必須得符合格拉斯哥昏迷分級的5分或5分以下的分值,而且持續使用呼吸機或其他生命維持系統96小時以上」;對於「嚴重腦損傷」的定義為:經過ct掃描或核磁共振或電子發射層掃描等影像學檢查證實病情,腦損傷180天後,仍遺留『一肢或一肢以上機體機能完全喪失』『語言能力或咀嚼吞咽能力完全喪失』『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這3種情況中的一種或以上障礙。

除此之外,如果因遭遇此類事故出現「雙目失明」「癱瘓」「語言能力喪失」等其他符合重疾保障範圍的情況,則同樣可以申請理賠。與醫療險的補償性質不同,重疾險是以重大疾病為給付條件,即只要被保險人罹患保險條款中列出的某種疾病,無論是否發生醫療費用或發生多少費用,都可立即獲得保險公司的定額補償,不需要任何發票去申請「事後報銷」,也不存在類似醫保異地就診報銷相當繁瑣困難的問題,賠款既可以用來應付意外醫療費用,也可以用於治療後的康復以及護理。

高空墜物責任險:可根據保額賠付

除了從遭遇不幸的受傷者角度來考慮壽險、醫療險、意外險以及重大疾病險的理賠,「肇事方」也可以通過專門的高空墜物責任險或部分綜合家財險中附帶的高空墜物保障,轉嫁因自家墜物可能引發的賠償責任。

所謂的「高空墜物責任險」是指在保險期限內,因被保險人及其家庭成員在使用的位於本保單載明地址的房屋的室外安裝物(如空調室外機;窗外陽臺後裝防盜網;窗戶外陽臺上花盆、拖把、雨棚、曬衣架等)墜落而導致他人人身傷亡,保險公司賠償被保險人依法應承擔個人責任而產生的費用,最高賠償額度以保險金額為限。如果責任方購買的家財險含有高空墜物保障,那麼在保險期間內,被保險房屋內的物體因發生高空墜物事故,導致第三者的人身傷亡或財產的直接損失,依法應由被保險人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保險公司也會按保險約定在賠償限額內負責賠償。

目前,市場上在售的「高空墜物責任險」有主險形式也有附加險形式,保障期限一般為1年,保費隨保額在數十元到數百元之間浮動,一般20元可以對應購買5萬元保額。需要指出的是,「高空墜物責任險」也有明確的除外責任。比如業主本人、親屬以及常駐人口等被自家高處墜物砸中以及被保險人的故意行為造成的第三方損失等情況一般都在免賠之列,建議消費者在投保前認真了解相關條款。

相關焦點

  • 高空墜物傷人 居民該如何轉移風險?-新快網-新快報官方網站(明天...
    城市高樓越來越多,高空拋物或墜物致人損傷的事件頻頻上演,面對高空拋物或墜物引發的意外人身傷害,有哪些保險可以為意外治療等費用提供保障?不同的保險又能發揮怎樣的補償作用呢? ■新快報記者 劉威魁 「肇事方」可通過保險轉移風險 高空墜物五花八門,陽臺上的花盆、拖把,老舊的窗戶,家裡的貓狗等,都有可能掉下來傷人,甚至致死。
  • 加害人不確定……市民躲雨時被高空墜物砸傷,法院怎麼判?
    四川在線記者 任鴻狂風暴雨之下,躲進街沿邊布棚內避雨,怎料,被飛來的磚頭砸碎的玻璃砸傷。在加害人不確定的情況下,該怎麼判?1月15日,記者從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該院日前對一起高空墜(拋)物侵權案作出二審判決,7名可能的加害人被判承擔補償責任。
  • 高空墜物與高空拋物的安全防範(下)
    拋物人不明確的,法律責任又如何劃分?倪斌鷺:如果高空拋物可以確定侵權人,直接由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高空拋物不能確定侵權人的,由所有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除非當事人能證明自己不可能侵權。比如一棟樓下被砸傷,1樓業主稱自家住1樓,不可能高空拋下,1樓業主不需要擔責。這也要求建築物使用人一定要自覺杜絕高空拋物行為,以免造成他人傷害和遭受自身損失。
  • 又見高空拋物!深圳小男童被砸破頭!行人該如何防備高空墜物
    記者從該小區管理處了解到,這已經不是小區第一次發生高空墜物,管理處後期將考慮增設攝像頭。天降水泥塊……這可真是夠嚇人的!當時現場情況如何!?此外,他也提出希望小區物業能擔負起相應的責任,馬先生透露,瀾匯居小區近期來常發生高空墜物。「掉過玩具、掉過手機、掉過奶瓶,高空墜物頻發,物業應該加強管理」。
  • 一住戶家中施工意外發生高空墜物 一女子被砸傷
    27日上午,市民王女士在自家單元樓下被高空墜落的硬物砸傷頭部。後經警方調查,事發時,該單元樓疑11樓一住戶家,有工人正在為安裝熱水器鑽孔,其間有塊狀外牆材料發生墜落。  27日上午,市民王女士在自家單元樓下被高空墜落的硬物砸傷頭部。後經警方調查,事發時,該單元樓疑11樓一住戶家,有工人正在為安裝熱水器鑽孔,其間有塊狀外牆材料發生墜落。
  • 半歲女嬰被高空墜物砸骨折,全民關注「頭頂上」的安全
    突如其來的高空墜物,讓女嬰及背後的家庭無辜承受痛苦。事件同樣在網絡引起軒然大波,一方面,不少網友表示希望嬰兒平安;另一方面,公眾對高空墜物的危險性與嚴重性的重視程度再次升級。高空墜物砸傷女嬰,點燃網民怒火根據新浪輿情通統計顯示,此次高空墜物事件發生至15日14時,輿論聲量達到1.4萬條。
  • 高空拋物成難題:「天降剪刀」至今是「懸案」,物業投保有助理賠
    泉州市佳榮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經理 張帆:我們一共買了三份,有電梯的,有地下車庫的,有高空拋物的,比如有高空拋物砸到人或者有傷者,還是有相對的事故發生,那我們就要找保險公司過來,他要看現場,根據你現場的實際情況來看你賠償的金額,還是責任。最高賠一百多萬。
  • 廣告牌突從「天」降,被砸傷誰來「買單」?
    只因大風天路過一家商店,被墜落廣告牌砸傷,致十級傷殘。當你走在路上,忽然禍從「天」降,此禍該由誰「買單」?近年來,高空拋物、高空墜物事件時有發生,行人「頭頂上的安全」愈發引起重視。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出臺了《關於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詳情)。其中,第11條強調人民法院在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民事案件中要區分墜落物、拋擲物的不同法律適用規則。
  • 《民法典》聚焦高空拋(墜)物行為
    市區淮口花苑(南區)裝上監控,拍攝高空拋物行為。停在店門口的轎車被從天而降的磚頭砸到泉州網6月19日訊從天而降的磚頭將車輛砸出坑洞、14樓掉落的錘子砸傷路人……高空拋物、墜物引起的悲劇事故、意外事件不時上演,被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難道,高空拋物就真的管不了嗎?
  • 高空墜物關係你我他!
    高層建築窗戶邊上不要堆東西,一旦東西掉下來砸死、砸傷路人,對於雙方都是悲劇! 高空墜物的悲劇經常在發生。老化的空調外機、老化的窗戶、陽臺防護欄、防盜窗等等落下來砸死、砸傷路人的事情實在不是少數,為什麼還是有人沒有這個安全意識呢? 高空墜物關係你我他,為了高空墜物傷人的悲劇不再上演,住高層建築的小夥伴們千萬要繃緊安全這根弦! 路過高層建築,也儘量不要靠得太近,保持安全距離,免得高空墜物傷及自己!
  • 天降餐盒砸中老太太肩膀,高空墜物該如何杜絕?
    近日,家住南京市雨花臺區賽虹橋一小區的吳先生報警稱,媽媽被高空墜物砸中,希望民警找到拋物者,以免再有其他人被砸。 民警表示,高空拋物不僅是不文明行為,還會對他人的人身安全帶來威脅,造成嚴重後果的,拋物者還會被追究相關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除堅決杜絕故意高空拋物外,大家還要防範有墜落風險的雜物墜落,加強安全防範意識。
  • 除了餡餅,天上什麼都可能會掉——讓腦殼疼的高空拋(墜)物
    但是,這不代表著現在沒那麼多高空墜物。被砸死的死法可是一直與時俱進,而且如今處處高樓聳立,理論上說這種死法的概率還可能無數倍增長了呢。換句話說,這年頭能活下來比以前艱難太多太多啦。高空墜物傷人的事件上網一搜能搜出一打,看來是要跟車禍拼個勝負不可:7月2日,貴陽一名10歲男孩高空拋滅火器,砸中一名中年女子頭部,搶救無效死亡;6月19日,南京一名女童行走時,被樓上一8歲男童拋物砸傷;
  • 三樓帶露臺的房子 如何防止高空墜物?
    三樓帶露臺的房子 如何防止高空墜物?下面是一位網友的原話:樓主有套三樓的的房子,外面有超過100平的露臺,想用來栽花,但又怕高空墜物,有同樣有露臺的房主們說說你們住帶超大露臺的房子是啥感覺呢,然後怎麼裝修,又怎麼防高空墜物的呢?
  • 又見高空墜物?南京一老人被玻璃杯砸中頭部
    又見高空墜物?這次竟然是在室內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胥欣2019年7月14日11時15分許,警方接報警稱在鼓樓區濱江廣場有老人被玻璃杯砸中頭部,流血不止。經了解,該玻璃杯也是同去接孩子放學的某家長攜帶的,在下樓時因為人多擁擠,不慎將玻璃杯脫手,不小心砸傷老人。民警在此提醒各位市民,高空拋物天怨人怒,拒絕高空墜物從你我做起。
  • 男子被高空墜物砸傷頭和臉 醫生緊急搶救並為其捐款
    當天上午,黃先生走路的時候,被高空墜物砸傷頭及面部,被緊急送至灌南縣人民醫院救治。「患者入院時已是中午12點,經過急診室初步診斷,患者處於深度昏迷狀態,雙側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雙側外耳道、雙側鼻腔、口腔不斷流出血性液體,額骨粉碎達10餘塊,雙側眼眶上緣、額竇、眶上緣全部粉碎性骨折。」灌南縣人民醫院副院長袁從華說。
  • 邵陽市雙清區:高空墜物傷保潔員 各方關愛譜和諧曲
    邵陽市雙清區:高空墜物傷保潔員 各方關愛譜和諧曲 來源:紅網 作者:張雪珊 編輯:鄧瑤 2014-08-23 09:17:38
  • 女嬰被高空墜物砸至頭骨骨折,醫院下病危通知書
    高空墜落並砸傷高先生家6個月大孩子的洗護用品瓶子 本文圖均為 受訪者供圖5月11日,深圳市南山區蛇口街道望海匯景苑小區發生一起高空墜物事件,兩瓶洗護用品從高空墜落,砸中一名6個月大的女嬰,致其頭骨骨折。目前,當地警方正展開調查。
  • 高空墜物拋物事件頻發,法官、檢察官、學者齊聚說「法」
    近年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頻發,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此類案件違法成本低,被害人維權成本高,特別是在致害人不明的情況下,選擇適用公平原則還是過錯責任原則是一個難題,此前的「株連式」賠償也引起廣泛爭議。「在高空墜物、拋物事件中,玻璃、管道、電線等,可能是建築物的附屬物,但也有可能是業主家裡因為裝修產生的。由於致害物的不確定導致法律關係的侵權難以確定。」審理該案的法官陳潔表示,公安機關的結案結論僅為高空不明墜物砸傷致死,對於什麼東西砸的張某沒有最終結論。對於當事人提供的水泥板、水龍頭和密封圈等證物是否來源於事發現場,僅僅只有當事人的陳述,無從考證。
  • 都是吵架被氣死,一個賠一個不賠,保險就是文字遊戲嗎?
    壽險和帶有身故責任的重疾險會賠被氣身亡,因此爭議主要存在於意外險。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看下:吵架時被氣死,意外險賠不賠?關於意外傷害的4個要求,可爭議的部分真的太多了,不信你看:外來的對於如何界定「是否為外來」,保險條款並未明確說明。
  • 重慶小區又現高空墜物,掉落物品砸碎擋雨棚,「高空墜物何時休」
    重慶一小區又現高空墜物,墜落的物品擊穿擋雨棚,砸向路面,路過的老人反應及時,這才堪堪躲過一劫。高空墜物和高空拋物一直以來都被稱作是「懸在城市上空的痛」,也是「懸在人們頭頂上方的痛」。提到高空拋物和高空墜物,一些小區居民的臉上都會忍不住露出一絲怒容,因為這樣的惡性行為一天不被杜絕,那麼他們時刻都會面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輕則經濟財產受到損失,重則甚至會威脅到他們的生命。而早在2019年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就出臺了《關於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明確規定故意高空拋物根據具體情形,最高以故意殺人罪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