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再看一遍,從南到北,馬背之上將軍虎威。
十餘年的爭鬥中,趙雲一直在教曹操做人。
趙雲又一次殺入了敵陣!建安二十四年,曹操最後一次在戰場上見到了趙雲,古井不波的心境又起波瀾。趙雲已經在戰場上馳騁28年了。
戰場上的趙雲,像極了一把冷血的槍,槍指處,兵死將傷。無數次的正面交鋒,屢敗屢戰,屢戰屢敗。曹操已經感覺到了力不從心,但趙雲似乎永遠不知道疲倦。
或許趙雲有屬於自己的魔力,每一次曹軍遇到趙雲,都會特別慫。漢水旁的戰場,就是殺人的修羅場,一如既往的殘酷,人山人海的曹軍,圍住了精神抖擻的趙雲。
他們也不想的。
曹操的人都知道,圍住趙雲是他們的不幸,他們不願意圍殺趙雲,但趙雲是自己衝進來的,而且衝進來就不想走,不想走的原因是來救本陣營的老將黃忠還有張著。曹軍圍住他們的理由也很簡單實際:這兩人帶著人衝進來又想縱火(燒糧)又想劫營,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大晚上又打又殺,Party呀?何況那個老將前不久還把我們大boss的兄弟夏侯淵給幹掉了,哪方面想都不能放。圍住了年邁的黃忠,張郃和徐晃以多打少,本來是意氣風發。可見到趙雲殺到陣前,張郃和徐晃瞬間喪失了威風。
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雲救出黃忠,且戰且走;所到之處,無人敢阻。操於高處望見,驚問眾將曰:「此將何人也?」有識者告曰:「此乃常山趙子龍也。」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曹操的上將們,開始變得心驚膽戰,曹操的士兵們,也都不知所措。主將曹操也不知道怎麼想的,還為趙雲打了一波小廣告,操曰:「昔日當陽長坂英雄尚在!」趙雲在敵陣中左衝右突,如同虎入羊群,一桿銀槍如同風飄玉屑,雪舞瓊花,如同死神一般,收割著擋路敵軍的性命,所到之處,但見「常山趙雲」四字旗號,曾在當陽長坂知其勇者,互相傳說,盡皆逃竄。趙雲也不想殺人,可是張郃、徐晃他們圍成一圈,欺負老邁的黃忠,連尊老愛幼的中華傳統美德都沒有,素質太差了。雖然黃忠偷糧不對,但是這種事情肯定是幫親不幫理的,友方的立場就是我趙雲的立場,必須得教訓徐晃張郃他們。
趙雲殺出了重圍,又殺進了人叢,趙雲進進出出,救走了張著和黃忠。曹操在高處遙望,趙雲仿佛在示威,又仿佛在為曹操複習,長坂坡的課程,還有那第一次的相遇。
曹操也很沮喪,劉備軍團將領的勇猛已經超出了自己的承受範圍。五關六將攔不住一個關羽,千軍萬馬惹不起一個趙雲。他精心策劃出來的戰略優勢,曾經可以橫掃天下無人能敵,但是他的兵法每次來到劉備這裡,卻總是輸給一個叫做「匹夫之勇」的東西,智慧和勇武的抗衡,在這裡,總會得到一個不同尋常的答案。儘管《孫子兵法》告訴曹操,「十則圍之,五則攻之」。但趙雲卻告訴曹操,「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殺一雙。圍得越多,死傷越多」!
長坂坡上趙雲的戰績是顯著的: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影響是空前的:為早期曹操軍團打下了堅實的心理陰影。這裡我需要說一個細節,就是這個砍旗奪槊,砍旗倒是可以理解,那個時候的標誌性移動建築物就是大旗,大旗一般都應該設立在中軍,砍倒大旗可以使敵方軍心動搖。這個奪槊就很有意思了,趙雲一生徵戰,除了少數次數使劍,其他只使槍,那麼奪了槊有什麼用呢,自己不會用,用了也白用,所以我個人的觀點槊並不是橫槊賦詩的那個長矛,而應該是類似儀仗之類的裝飾品,這就如同江湖中人過招先亮亮架勢一般,讓對方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來起到震懾的作用,儘管只有寥寥四字,但是立威足矣。最後徵馬衝開長坂圍。
張郃和徐晃也很沮喪。沒有遇上趙雲時,二人都是曹操帳下的名將,五子良將中也有他們兩個人的位置,作戰更是奮勇當先。但一旦遇上趙雲,他們總是成為子龍的背景,順便說一句,二人都是經歷過長坂之戰的,也是少數敗於趙雲手下而全身而退的大將。
思緒拽回,趙雲和黃忠殺回了自家軍寨。
曹操是覺得窩囊的,一代梟雄打個仗打成這樣,不要面子的麼?「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曹操領著張郃、徐晃追殺過來。在漢水的北山下,曹操想用一場血戰,證明大魏鐵騎的血性。
一人一馬一條槍的趙雲反倒是證明了自己的血性:雲喝曰:「休閉寨門!汝豈不知吾昔在當陽長坂時,單槍匹馬,覷曹兵八十三萬如草芥!今有軍有將,又何懼哉!」遂撥弓弩手於寨外壕中埋伏;將營內旗槍,盡皆倒偃,金鼓不鳴。雲匹馬單槍,立於營門之外。
趙雲大開寨門,他匹馬單槍,立於營外,靜氣凝神地等待著,曹操的到來。畢竟大家都上了年紀了,人生易老天難老,他和曹操正面相遇的機會不會太多了。那他常山趙子龍,就給曹操,給大魏鐵騎,再上一課。
曹操想要和趙雲爭回一口氣。曹操以為,他自己的憤怒還有恥辱,可以點燃他和將士們的勇氣。但當他們一路殺來時,他們卻發現,軍寨門前單槍匹馬的趙雲,能夠讓他們忘記憤怒。
眾軍聽令,大喊一聲,殺奔營前;見趙雲全然不動,曹兵翻身就回。趙雲把槍一招,壕中弓弩齊發。時天色昏黑,正不知蜀兵多少。操先撥回馬走。只聽得後面喊聲大震,鼓角齊鳴,蜀兵趕來。曹兵自相踐踏,擁到漢水河邊,落水死者,不知其數。---《三國演義》
營門大開,趙雲巋然不動,先鋒的張郃徐晃依舊不敢上前,滿腹狐疑的曹操猶豫不決,這個三國時期深喑兵法的統帥此刻竟看不懂趙雲的兵法。
曹操的兵馬喊殺震天,但當他們看見了趙雲的槍尖,又悄然翻身而回。天邊收盡了最後一線殘陽,夜幕漸漸降臨。趙雲把槍頭一抖,寨前的壕溝中弩箭齊發。曹操的人馬早已草木皆兵,主心骨曹操率先撥馬而逃。曹營人馬死傷慘重,多數還是因為踩踏事件的發生。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送給趙雲,有過之而無不及,那名西蜀常山將,白衣銀槍,成為曹軍的神話,當然,也成為了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