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背之上將軍虎威——趙雲

2020-12-14 甩手掌柜的日常叨叨

讓我再看一遍,從南到北,馬背之上將軍虎威。

十餘年的爭鬥中,趙雲一直在教曹操做人。

趙雲又一次殺入了敵陣!建安二十四年,曹操最後一次在戰場上見到了趙雲,古井不波的心境又起波瀾。趙雲已經在戰場上馳騁28年了。

戰場上的趙雲,像極了一把冷血的槍,槍指處,兵死將傷。無數次的正面交鋒,屢敗屢戰,屢戰屢敗。曹操已經感覺到了力不從心,但趙雲似乎永遠不知道疲倦。

或許趙雲有屬於自己的魔力,每一次曹軍遇到趙雲,都會特別慫。漢水旁的戰場,就是殺人的修羅場,一如既往的殘酷,人山人海的曹軍,圍住了精神抖擻的趙雲。

他們也不想的。

曹操的人都知道,圍住趙雲是他們的不幸,他們不願意圍殺趙雲,但趙雲是自己衝進來的,而且衝進來就不想走,不想走的原因是來救本陣營的老將黃忠還有張著。曹軍圍住他們的理由也很簡單實際:這兩人帶著人衝進來又想縱火(燒糧)又想劫營,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大晚上又打又殺,Party呀?何況那個老將前不久還把我們大boss的兄弟夏侯淵給幹掉了,哪方面想都不能放。圍住了年邁的黃忠,張郃和徐晃以多打少,本來是意氣風發。可見到趙雲殺到陣前,張郃和徐晃瞬間喪失了威風。

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雲救出黃忠,且戰且走;所到之處,無人敢阻。操於高處望見,驚問眾將曰:「此將何人也?」有識者告曰:「此乃常山趙子龍也。」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曹操的上將們,開始變得心驚膽戰,曹操的士兵們,也都不知所措。主將曹操也不知道怎麼想的,還為趙雲打了一波小廣告,操曰:「昔日當陽長坂英雄尚在!」趙雲在敵陣中左衝右突,如同虎入羊群,一桿銀槍如同風飄玉屑,雪舞瓊花,如同死神一般,收割著擋路敵軍的性命,所到之處,但見「常山趙雲」四字旗號,曾在當陽長坂知其勇者,互相傳說,盡皆逃竄。趙雲也不想殺人,可是張郃、徐晃他們圍成一圈,欺負老邁的黃忠,連尊老愛幼的中華傳統美德都沒有,素質太差了。雖然黃忠偷糧不對,但是這種事情肯定是幫親不幫理的,友方的立場就是我趙雲的立場,必須得教訓徐晃張郃他們。

趙雲殺出了重圍,又殺進了人叢,趙雲進進出出,救走了張著和黃忠。曹操在高處遙望,趙雲仿佛在示威,又仿佛在為曹操複習,長坂坡的課程,還有那第一次的相遇。

曹操也很沮喪,劉備軍團將領的勇猛已經超出了自己的承受範圍。五關六將攔不住一個關羽,千軍萬馬惹不起一個趙雲。他精心策劃出來的戰略優勢,曾經可以橫掃天下無人能敵,但是他的兵法每次來到劉備這裡,卻總是輸給一個叫做「匹夫之勇」的東西,智慧和勇武的抗衡,在這裡,總會得到一個不同尋常的答案。儘管《孫子兵法》告訴曹操,「十則圍之,五則攻之」。但趙雲卻告訴曹操,「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殺一雙。圍得越多,死傷越多」!

長坂坡上趙雲的戰績是顯著的: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影響是空前的:為早期曹操軍團打下了堅實的心理陰影。這裡我需要說一個細節,就是這個砍旗奪槊,砍旗倒是可以理解,那個時候的標誌性移動建築物就是大旗,大旗一般都應該設立在中軍,砍倒大旗可以使敵方軍心動搖。這個奪槊就很有意思了,趙雲一生徵戰,除了少數次數使劍,其他只使槍,那麼奪了槊有什麼用呢,自己不會用,用了也白用,所以我個人的觀點槊並不是橫槊賦詩的那個長矛,而應該是類似儀仗之類的裝飾品,這就如同江湖中人過招先亮亮架勢一般,讓對方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來起到震懾的作用,儘管只有寥寥四字,但是立威足矣。最後徵馬衝開長坂圍。

張郃和徐晃也很沮喪。沒有遇上趙雲時,二人都是曹操帳下的名將,五子良將中也有他們兩個人的位置,作戰更是奮勇當先。但一旦遇上趙雲,他們總是成為子龍的背景,順便說一句,二人都是經歷過長坂之戰的,也是少數敗於趙雲手下而全身而退的大將。

思緒拽回,趙雲和黃忠殺回了自家軍寨。

曹操是覺得窩囊的,一代梟雄打個仗打成這樣,不要面子的麼?「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曹操領著張郃、徐晃追殺過來。在漢水的北山下,曹操想用一場血戰,證明大魏鐵騎的血性。

一人一馬一條槍的趙雲反倒是證明了自己的血性:雲喝曰:「休閉寨門!汝豈不知吾昔在當陽長坂時,單槍匹馬,覷曹兵八十三萬如草芥!今有軍有將,又何懼哉!」遂撥弓弩手於寨外壕中埋伏;將營內旗槍,盡皆倒偃,金鼓不鳴。雲匹馬單槍,立於營門之外。

趙雲大開寨門,他匹馬單槍,立於營外,靜氣凝神地等待著,曹操的到來。畢竟大家都上了年紀了,人生易老天難老,他和曹操正面相遇的機會不會太多了。那他常山趙子龍,就給曹操,給大魏鐵騎,再上一課。

曹操想要和趙雲爭回一口氣。曹操以為,他自己的憤怒還有恥辱,可以點燃他和將士們的勇氣。但當他們一路殺來時,他們卻發現,軍寨門前單槍匹馬的趙雲,能夠讓他們忘記憤怒。

眾軍聽令,大喊一聲,殺奔營前;見趙雲全然不動,曹兵翻身就回。趙雲把槍一招,壕中弓弩齊發。時天色昏黑,正不知蜀兵多少。操先撥回馬走。只聽得後面喊聲大震,鼓角齊鳴,蜀兵趕來。曹兵自相踐踏,擁到漢水河邊,落水死者,不知其數。---《三國演義》

營門大開,趙雲巋然不動,先鋒的張郃徐晃依舊不敢上前,滿腹狐疑的曹操猶豫不決,這個三國時期深喑兵法的統帥此刻竟看不懂趙雲的兵法。

曹操的兵馬喊殺震天,但當他們看見了趙雲的槍尖,又悄然翻身而回。天邊收盡了最後一線殘陽,夜幕漸漸降臨。趙雲把槍頭一抖,寨前的壕溝中弩箭齊發。曹操的人馬早已草木皆兵,主心骨曹操率先撥馬而逃。曹營人馬死傷慘重,多數還是因為踩踏事件的發生。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送給趙雲,有過之而無不及,那名西蜀常山將,白衣銀槍,成為曹軍的神話,當然,也成為了我們的。

相關焦點

  • 三國四大虎威將軍,于禁和趙雲來自山東河北,安徽還有兩位是誰?
    同樣的道理,三國時期還有一種雜號將軍,叫虎威將軍。縱觀漢末三國歷史,出現過四位虎威將軍,皆為一時之良將。從籍貫上看,這四位虎威將軍分別來自如今的安徽省、山東省和河北省。top4:丁奉三國時代,有不少長壽武將,如魏國的張郃,蜀國的趙雲、廖化,吳國也有一位老當益壯的虎臣,名曰丁奉。
  • 除趙雲外的虎威將軍,逼退曹操40萬大軍,毫不費力智擒關羽
    提到虎威將軍,想必很多人都會想到趙雲。漢中之戰時,趙雲親率數十名精兵突襲曹操大軍,救出黃忠,以少勝多取得了一場大捷。劉備得知此事後,豎起大拇指誇獎趙云:「子龍一身都是膽也!」之後,軍隊中便稱趙云為「虎威將軍」。其實在三國之中,還有別的虎威將軍,只是知道的人不多而已。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位除趙雲以外的虎威將軍。
  • 【一統雜談】「虎威將軍」——趙雲
    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左右的時間,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長阪惡戰,趙雲七進七出,殺得曹軍聞風喪膽。保護劉禪和甘夫人安全脫險。
  • 趙雲最高光時刻不在長坂坡,此戰贏得「虎威將軍」的尊號
    三國趙雲的粉絲眾多,原因大概就在這兒。要說劉備手下的五虎上將,一般的排序是關張趙馬黃,把趙雲排在老三,但是關失之於傲,張失之於暴,要說劉備派人出去執行任務,當然還是趙雲最讓人放心。說起趙雲的戰績,粉絲們當然如數家珍,最得意的手筆按說是在長坂坡。
  • 三國最厲害的虎威將軍:擊退曹操四十萬人,兵不血刃擒關羽
    漢中之戰期間,趙雲率領數十名騎兵直突曹操大軍的軍陣,救出黃忠,還取得了一場大捷。劉備聞訊後,讚嘆道:「子龍一身都是膽也!」自此軍中稱讚趙云為「虎威將軍」。其實三國時期,有不少虎威將軍,趙雲只是其一而已,當時有一位虎威將軍,比趙雲還厲害,那麼他到底是誰呢?
  • 劉備有五虎上將,只有趙雲是「雜號將軍」,趙雲真不受劉備重視?
    但是這其中有個奇怪的地方,在歷史上論資歷趙雲的資歷絕對要排在馬超和黃總前面的,因為趙雲和關羽張飛一樣,也是劉備集團的早期成員,當劉備還在徐州之時,趙雲就已經跟隨劉備了。可是當後來分封漢中王之時,我們來看看具體任命: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也就是說這四個人分別為前後左右,按照古時候慣例給趙雲起碼來個中吧,事實上卻是劉備給趙雲封的是「虎威將軍」,按照現代人的理解這就是劉備看不起趙雲的表現。弄啥呢?
  • 中國古代武將封號、級別大解析,名將趙雲究竟是不是雜號將軍?
    相信大家在閱讀古代小說、歷史文獻或者觀看古裝電視劇時,總會看到「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奮威將軍」等這樣的古代武將封號。在這些五花八門的武將封號中,哪個級別最高,哪個級別最低?又有哪些是不入流的「雜號將軍」?今天我們就用這篇文章來解析一下中國古代武將的封號和級別,三國時期的名將趙雲究竟是不是雜號將軍?
  • 劉備稱王,關張馬黃被封正將,為什麼趙雲只是個雜號將軍?
    趙雲是在劉備拿下成都,被任命為翊軍將軍。這時候關羽是蕩寇將軍,漢壽亭侯。張飛是徵虜將軍,新亭侯。馬超是平西將軍,都亭侯。這時候蜀漢陣營中,馬超就是個象徵意義,趙雲相當於武將中的三號人物了。無論是功勞還是資歷,趙雲都配得上這樣的地位。但是在趙雲當上翊軍將軍之後,一直到劉備死,都再沒有升遷過。劉備自封漢中王時,大封功臣。武將有前後左右將軍,魏延升為漢中太守,封鎮遠將軍。似乎沒趙雲什麼事兒。
  • 趙雲軍旅生涯巔峰之戰:偃旗息鼓擊退曹操,戰場究竟在哪裡
    不過,趙雲卻拒絕了這個建議。趙雲一邊鼓舞將士士氣,一邊命弓箭手在寨外壕溝中埋伏,並下令將營寨內的旗幟隱藏,金鼓不得敲響。趙雲自己則匹馬單槍,獨自立於營門之外。不久後,張郃與徐晃率部殺到營寨前。兩人看到營寨內偃旗息鼓,只有趙雲一人立於營門之外,心中非常疑惑,不敢貿然發動進攻。此後,曹操親自前來,下令發動進攻。
  • 虎威將軍趙子龍,為何不被劉備重用,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趙雲是自古至今許多人都喜歡的武將之一,但是對於武神子龍的評價卻是褒貶不一,武神趙子龍大家都知道是戰無不勝的常勝將軍,但是在三國演義沒有出來之前。根據其他史料記載趙子龍這個人卻是顯得有些平庸,更有更甚者認為趙子龍是劉備的高級保鏢而已。
  • 為趙雲正名,來看看歷史上的真正的趙雲到底有多厲害呢?
    常山趙子龍,他的能力和本領一直被大家議論著,三國英雄輩出,很多人說比不上他,但這只是後世不斷美化他的形象,不斷塑造的完美形象,其實不然,這次我把虎威將軍趙雲徹底正名。很多人說趙雲的實力不強,但在《三國演義》中,趙雲似乎真正了解三國,不停地尋找問題,三國演義中的羅貫中把趙雲塑造成幾乎完美的人物,英俊,武功高強,有勇有謀,各種各樣的人開始責難,找各種各樣的野史補充自己的意見,也有不少人帶來《三國志》,這次你們要保持沉默。
  • 三國唯一打敗過趙雲的猛將,趙雲心悅誠服,諸葛亮垂涎三尺
    眾所周知,趙雲是《三國演義》中數一數二的武將,字子龍,別名「虎威將軍」、「常勝將軍」。曾獲官爵鎮軍將軍、永昌亭侯。看看這別名,這官爵,就清楚地明白趙雲是一位久經沙場、屢戰屢勝的人。可就是這樣一位戰神級別的人物,也有過此生唯一的敗績!
  • 虎威軍刀
    2001年10月25日,由瀋陽張學良舊居陳列館向西安事變紀念館和著名愛國將領楊虎城將軍的親屬捐贈特製藝術珍品「虎威軍刀」的捐贈儀式在西安事變紀念館舉行,陝西省政協副主席姜信真出席儀式並致詞。  據瀋陽張學良舊居陳列館副館長曲香昆介紹,「虎威軍刀」是由張學良舊居陳列館於2001年6月為慶賀將軍百歲華誕特別監製的。
  • 三國五虎將--趙雲
    趙雲(?-229年),字子龍,是中國三國時期的蜀漢武將,生於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縣),身高八尺,姿顏雄偉。初從公孫瓚,後歸劉備、劉禪。歷任牙門將軍,偏將軍、領桂陽太守,翊軍將軍,領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鎮東將軍。
  • 劉備處處防備趙雲不肯重用,趙雲臨死大喊4個字,諸葛亮羞愧痛哭
    趙雲在」五虎上將「中主要是擔當劉備的保鏢,沒有得到真正重用,但他顧全大局,從未表達過不滿,只有臨終前才留下一句遺言,這句話只有四個字,卻令諸葛亮羞愧不已,為之不平。
  • 趙雲_趙子龍死在妻子繡花針之下?
    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    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左右的時間,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    趙雲在80多歲時,一天妻子給他洗澡時看見他一身白皙,說將軍一生在疆場上拼殺竟然沒受過半點傷,和他開玩笑說,今日切身就讓將軍見紅,說罷就用繡花針扎了一下趙雲。    誰知趙雲竟血流不止,後來面色慘白,妻子知道不妙連忙用手去堵,但未時以晚,趙雲說我在疆場上百戰百勝,沒受過半點傷,沒想到今天竟死在自己最愛的妻子的繡花針下!
  • 趙雲被稱為常勝將軍,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而後,趙雲見黃忠軍遲遲未歸便帶著幾十騎兵出營去探尋情況,結果卻遭遇了曹操的人馬。趙雲先是與曹操先鋒人員對抗,不久曹操的大批援軍趕來。趙雲絲毫不亂,拼殺中帶領手下回撤。後來曹操大軍匯合成包圍之勢,情勢十分危急,但趙雲猶如無人之境,左右廝殺中成功突圍撤回了蜀軍陣地內。然而,張著因受傷被困,趙雲見狀再次出擊,衝入敵軍將張著帶回。不久,曹操人馬逼近蜀軍營地。
  • 趙雲馳騁一生,《三國演義》五虎上將,只是虛名罷了!
    說到趙雲,字子龍,相信看過《三國演義》都會對他的臺詞記憶猶新,「我乃常山趙子龍」;每每出戰,必先自報名號,一生徵戰無數,作戰英勇,後追隨劉備,功勳卓著,立功無數,多次救劉備於水火,但是「五虎上將」,趙雲雖為「虎威將軍」,實則與其他「四虎」差距甚大。
  • 趙雲武力無雙,為何一生始終不被重用?
    「突然,一個年輕的將軍從草坡的左側被轉移過來。飛馬一槍,直奔文丑。」"我出生時有八英尺長,濃眉大眼,寬臉,有威望。"這是趙雲在《三國演義》中出現時的描述,剛出現時威嚴。趙雲,字子龍,三國時期蜀國名將,有「百戰百勝將軍」、「虎威將軍」之美稱。
  • 一戰奠定三國格局,趙雲怎麼會被人說成保鏢?
    如果大家讀過司馬光的《資治通鑑》,那肯定對漢中之戰的記載印象非常深刻,原文如下:三月,魏王操出斜谷,劉備將趙雲擊其軍,敗之。司馬光直接把曹操出馬之後的失敗原因,全部都歸結於趙雲一人身上,這個常常被稱為雜號將軍,甚至劉備保鏢的趙雲,在歷史上,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