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前首相呼籲:別再學法語和德語 改學中文

2020-12-18 3DMGAME

英國前首相呼籲:別再學法語和德語 改學中文

時間:2017-09-05 10:27:56

在地理位置因素的影響下,英國人最常接觸的外語為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等歐洲語言。但近年來,學習中文已成為英國的一種新趨勢。許多英國父母認為,中文是歐洲語言以外最重要的語言,足以影響孩子的未來。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9月4日報導, 近期英國一項針對1000多名18歲以下青少年父母的調查顯示,除歐洲語言外,英國父母最希望孩子學習中文。他們認為,對孩子最重要的語言依次為:法語、西班牙語、德語、中文、阿拉伯語、日語。其中,超過半數父母認為,學習中文有助於孩子的未來發展,也能開拓孩子的視野。

據報導,英國前首相卡梅倫也曾呼籲英國兒童改學中文。他表示:「我希望英國能和世界上成長最快速的經濟體(中國)連結。年輕人要學習的語言,未來運用在商場上。所以此時應該把眼光從傳統的法語和德語上轉移,讓更多孩子學習中文。」

然而,學習外語似乎不是英國人的強項。據英國文化協會調查顯示,有3/4的英國人無法用第二外語與人交談。同時,超過一半(58%)的英國人在畢業後,因第二外語程度不佳而感到後悔。為此,英國文化協會曾力推學習語言運動,希望英國人了解學習第二外語的重要性。

為方便英國民眾了解漢語和中國文化,英國廣播公司(BBC)推出了免費在線中文課程,從最基礎的聲調開始教起,還有真人發音與情境教學。此外,英國的29所孔子學院和148個孔子學堂也提供漢語課程。

0

相關焦點

  • 卡梅倫呼籲英國增加中文課 稱法語德語課程太多
    卡梅倫品嘗蓋碗茶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時隔三年再次訪華,並沒有空手而歸。這個英國媒體口中的「最大貿易代表團」在他率領下,不僅要帶回真金白銀,還要帶回中文老師。□據新華社電【文化交流】 卡梅倫:英國學校應增加漢語教學英國媒體4日報導,結束訪華行程前夕,卡梅倫呼籲英國學校停止教授學生太多法語和德語,而應增加中文教學。卡梅倫說:「我想要英國與世界增速最快的幾個經濟體對接,包括年輕人學習這些語言,以在未來達成商業交易。」
  • 德國主席用中文呼籲要與時俱進,孩子不僅要學習英文,還要學中文
    然而當時大家都沒有意識到中文在世界上越來越重要,也無法想像中文成為了一些國家的高考科目。如今中文成為了不少西方富豪為自己孩子必報的「特長」,就連最近德國媒體都報導,德國主席用中文呼籲要與時俱進。
  • 中文時代到來:德國不學中文就是跟不上時代,全英國開始學中文!
    而從人們正在學習的語言上來說,具體的數據則是英語15億人,法語0.8億,漢語0.3億,西班牙和德語都是0.15億。但實際上,學習中文的外國人在逐漸的攀升,就如英國和德國一樣。德國提出學中文就在4月底的時候,德國FDP領導人克裡斯蒂阿就用了一段中文開場白,他說:在社會和經濟位於不斷變化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跟上時代的腳步,按照目前的情況,我們的孩子不光要學習英語還要學習中文」。
  • 【倫敦進入三級封鎖前民眾擠滿酒吧,英國首相呼籲過小聖誕】當地...
    2020-12-18 06:33:56來源:FX168 【倫敦進入三級封鎖前民眾擠滿酒吧,英國首相呼籲過小聖誕】當地時間12月16日,倫敦正式進入了三級封鎖狀態。
  • 英國首相將呼籲穆斯林女性學習英語以對抗激進主義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獨立報》1月18日報導,英國首相卡梅倫將呼籲人們幫助穆斯林女性學習英語,以更好地作為英國整體的一部分來共同對抗極端主義。據報導,一項對700名離開英國並加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的穆斯林(年輕人為主)的調查顯示,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人的父母都對他們孩子的激進思想不甚了解。
  • 英國前首相託尼·布萊爾
    英國前首相託尼1997年5月任首相,成為自1812年以來英國最年輕的首相,後兼任首席財政大臣和文官部大臣。他出任首相後,對工黨大膽進行革新,對原保守黨政府的內外政策進行了一系列調整。2001年6月在大選中再次獲勝,連任首相,成為英國歷史上首位連任的工黨首相。
  • 英國首相的搖籃——哈羅公學
    這時的哈羅公學已經成為與伊頓、溫切斯特、威斯敏斯特等齊名的學校,當時英國幾乎有四分之一的首相來自哈羅。此時期的哈羅以紀律嚴格著稱,在所有的英國公學中首創了學長制、鞭刑等體制。與許多歷史悠久的學校一樣,哈羅公學也擁有自己的特殊傳統。哈羅最著名的代表是學生的硬草帽。另一個特殊的傳統是校歌,這在其他類似的公學中也很少見。
  • 趕超德語,漢語成A-level考試第三大外語!
    2018年,A-Level課程選修漢語普通話的學生數量超過了選擇德語的學生數量,成為了第三大外語,報考人數比2017年增加了8.6%。法語仍然是A-level中選考人數最多的外語,其次是西班牙語。但是與去年相比,這兩種語言的報考人數分別減少了8%和4%。
  • 昆明德語培訓,德語並不比英語難學,別害怕暴露你的弱點就行
    昆明德語培訓,德語並不比英語難學,別害怕暴露你的弱點就行德語和聽力一樣,是中國人的傳統弱點。如何提高德語口語水平?在佩文教育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到這一點,所以選擇適合你的學習模式和適合你的課程很關鍵。找一個語言合作夥伴。如果你在家,那是不現實的。事實上,即使在德國,也不一定有一個好的語言環境。事實上,學德語並不一定是要一個德國人作為語言夥伴,只要他是外國人,只要他不懂中文,只要你跟德語交流。
  • 英國前首相布朗等呼籲:G20如不行動衰退將加深!
    作者|戈登·布朗(英國前首相、聯合國全球教育特使)、艾瑞克·博格洛夫(歐洲復興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全球事務研究所主任)、恩戈齊·奧康吉奧-艾維拉(奈及利亞前財政部長,全球疫苗免疫聯盟董事會主席
  •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頭像將再上英國貨幣(圖)
    默文·金講解「邱吉爾英鎊」樣板【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26日宣布,2016年發行的英鎊新鈔將印上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頭像,這是他第二次亮相在英國人使用的貨幣上,他也是迄今為止唯一在英國貨幣上有「一像之位」的英國首相。
  • 英國首相︱威廉•格拉斯通:熱衷研究荷馬史詩的學霸首相
    19世紀的英國首相中,有一位尤其愛讀書和寫日記,他就是威廉·尤爾特·格拉斯通(William Ewart Gladstone)。作為唯一四度出任首相的自由黨議員,格拉斯通最後一次上任時年逾八旬,因而成為歷任英國首相中任職時年紀最大的一位。與他的政治生涯同樣延續不斷的,是他閱讀和寫作的習慣。
  • 顧彬:我在學習漢語的同時也在學德語
    沃爾夫岡·顧彬(圖片來自網絡)國慶節前幾天我在廣西大學作過一個報告。南寧的同事們要求我談漢學對中國學者有什麼用。報告結束後來了一個姑娘問我,我能不能夠提升我中文的發音。幾個星期前另外一個中國學生在汕頭大學看了我在《南方周末》發表的散文後,告訴我,如果我多用書面語言,我的作品才更好。另外,一個留在德國的中國商人說我的中文是娃娃中文。每一次《南方周末》發表了我的文章後,她拼命地給我修改。奇怪的是,她改善了我的中文後,她開始對自己的中文水平表示懷疑。她越修改我的第三母語,越不滿意自己的中文。最後她不得不承認,她的母語受到了「文革」的影響。
  • 專欄| 程鶴麟:別誤會,英國官員起中文名不是因為熱愛中國文化
    英國新任首相Theresa May,May是她的姓,譯作「文」;「文」是漢姓,諧粵語音。Theresa是女性人名,本有3個音節,所以內地音譯為「特蕾莎」,但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只取兩個重音節音,譯成「翠珊」,中文裡也是女性人名。「德蕾莎·梅伊」也是意思好,字面雅,粵語也好聽。香港有個女藝人叫文詠珊,不知道英國駐港總領事館這次翻譯他們新首相名字時,是不是受到文詠珊名字的啟發。
  • 德語真的難學嗎?
    德語是歐盟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是德國、奧地利和列支敦斯登的官方語言,也是瑞士和盧森堡的官方語言之一,有意願赴德學習、工作的小夥伴們,大概首先考慮的就是這個問題:德語難學嗎?德語到底難不難?如果學不會,怎麼辦?
  • 中文成英第三流行語言 高考選中文學生首超德語
    中新網8月22日電歐洲《星島日報》21日刊文稱,英國選擇在「高考」考中文的學生數首次超過德語,中文成為英國第三大流行語言。文章摘編如下:今年有3334名學生選擇「高考」(A-Level)中文,與此同時,3058名選擇德語。自去年以來,選擇中文的學生數量增長了8.6%,而選德語的下降了16.5%。資料圖片:外國學生體驗中國文化。「這意味著中文現在比德語更受歡迎。
  • 外國名人集體拜年秀中文 其實這些人都在學說中國話!
    今年,包括白俄羅斯總統的小兒子、美國金融「大鱷」羅傑斯的兩個女兒等多位外國名人都秀了一把中文,向中國人民拜年送祝福。其實,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中文也正在以飛快的速度風靡世界,很多外國人都開始投入到學漢語的行列裡,其中不乏名人貴族、政界領袖。他們對中文教育可是非常重視,很多人還紛紛要求家裡的孩子學習中文。
  • 會中文讓這些英國年輕人走上人生巔峰 年薪高達27萬
    海外網11月8日電 英國就業形勢日益嚴峻,但畢業於中文專業的英國人,其在職場的搶手吃香程度,令學其他外語的學生分外眼紅。「中文已經超越法語、西語、德語,成為英國市場上最受用人單位歡迎的外語,中文專業畢業生平均年薪至少有3.1萬英鎊(約27萬人民幣),通常情況下更高。」英媒報導稱,面對越發高昂的學費和激烈的就業競爭,如果選錯了專業,畢業後的生活將十分艱辛。中文,對許多英國學生來說將會是個「學有所得」的好專業。
  • 斯卡平克:中文——中國的「軟實力」
    英國《金融時報》3月14日文章 文章有刪減:英國中小學教學質量檢查員最近對RJ米切爾小學(RJ Mitchell Primary School)的評估報告稱,在這家位於倫敦東北部埃塞克斯的小學中,享用學校免費午餐的學生人數(衡量貧困情況的一個指標)略高於平均水平,但學生對其他文化的了解
  • 英國首相卡梅倫哽咽挽留蘇格蘭:請救救英國
    請投票拯救我們的英國。」  「假如你們不喜歡我,我不會永遠在這個位置上。假如你們不喜歡現在的政府,它也不會永遠執政下去,但如果你們離開英國,那就真的永遠回不來了。」——卡梅倫  15日,在全球關注的蘇格蘭獨立公投僅有三天之際,英國首相卡梅倫親自來到蘇格蘭東北部城市阿伯丁,向蘇格蘭民眾作最後的挽留。在當地的演講中,卡梅倫情緒激動,幾近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