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語文者得天下,寒假馬上到了,正是初中小夥伴們閱讀文學作品、拓展視野、積累語文知識的大好時機,讀哪些讀物,如何去讀呢?成了困惑初中學生和家長的問題,依據我從事中學語文教學二十餘年的經驗,來給大家說說吧!
1.要弄清楚應該讀哪些作品。學生課本每一冊都有名著導讀,專家們都給學生推薦了初中生必讀名著,現給大家歸納如下:
七年級上冊:《朝花夕拾》《西遊記》;七年級下冊《駱駝祥子》《海底兩萬裡》;八年級上冊:《紅星照耀中國》《昆蟲記》;八年級下冊《傅雷家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九年級上冊:《艾青詩選》《水滸傳》;九年級下冊:《儒林外史》《簡·愛》。
這些名著都是經典名著,也是中學生必讀作品,建議大家家中一定擁有這些書籍,並且在初中階段讀完這些名著。
在閱讀名著的同時,一定還要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類似《讀者》等適合中學生閱讀的優秀刊物來讀。《讀者》這類刊物的文章更貼近生活、內容豐富、信息量大,既能充實孩子的假期生活,更能擴大閱讀量,從而讓學生更好地解社會、拓展視野、積累語言,為語文閱讀和寫作奠定基礎。這類刊物是名著不能代替的,二者互補,相得益彰。
2.要知道如何去讀這些作品。很多作品都是經典之作,有的篇幅較長,有的篇幅較短,我們讀的時候對一般章節可以泛讀,精彩部分要精讀,並且做好筆記,寫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讀每部作品的時候,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懂作品開始的序言部分。對作品有個大體了解,初步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小說是以反映社會生活為中心的,了解了作者的寫作背景,有助於我們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和及其寫作內涵。
其次,要抓住小說人物和故事情節。這些作品都是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和環境的描寫來反應社會現實的。所以我們讀這些作品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分析故事情節,把握人物形象,特別是把握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外貌等描寫,體會人物性格特點。
再次,要了解小說的文化內涵。每一部小說,都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作品中很多都涉及到文學、天文、地理、歷史等方面,我們讀的時候要從中汲取各方面的營養,從而獲得更多知識,更加深刻理會小說的文化內涵。
然後,學習小說的寫作方法及語言。每部作品都出自名家之手,無論寫作方法還是語言表達各有特色,我們在讀的時候,要整體把握作品,具體分析其寫作方法及精美語言,從而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之中。
最後,一定要做好讀書筆記。把精美詞語、經典句子,甚至好的段落摘抄記錄在筆記本上,隨時把自己的讀書感想、讀書心得等寫出來,做好整理和歸納。
3.要及時和小夥伴交流學習。讀完每一部作品後,儘量把自己讀過的作品展示給小夥伴們。把故事和收穫和大家分享,自己從中獲得更加深刻體會的同時,更能收穫自信和成就感,從而對閱讀名著等作品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
親愛的小夥伴們,知道了讀什麼了,也知道了如何去讀,在即將到來的寒假裡,抓緊準備好名著、《讀者》等刊物,讀起來吧!讓我們一起與經典同行,與聖賢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