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歡迎來到遊走的小事精,真人取材改編,好萊塢巨星休·傑克曼演繹《馬戲之王》P.T.巴納姆 好萊塢巨星休·傑克曼飾演的巴納姆不滿於他自己創造的小舞臺,或者說是不滿於這樣比上不足的「暴發戶」生活。再多的金錢也改變不了他卑下的社會地位,收穫再多的歡笑和掌聲也無法令他踏入上流社會。於是,曾經引以為豪的喜劇,在他自己眼裡也成了粗鄙不堪的東西。他所創造的奇蹟,他所拯救出的「怪人」,都成了阻礙他扶搖直上的累贅。
於是,他選擇拋棄、選擇背叛、選擇所謂的高雅。曾並肩作戰的朋友被藏在幕後,曾相濡以沫的愛人被忘在臺下,曾滿腔熱血的自己被丟在角落。他的眼裡,從此只有高貴美麗的歌唱家珍妮,只有她天籟般的歌喉,只有她所帶來的至高榮耀,只有上流社會的紙醉金迷。巴納姆的原型和珍妮從未有過感情,我不知道編劇亦或是導演是作何打算,硬生生加了這一場風流韻事。本是單純的各取所需,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人,也許又是為了美化吧,仿佛得到了美人的愛意就真的成了英雄似的。
我很喜歡這時候的場景,一邊是鎂光燈下的珍妮和巴納姆同臺異夢,一邊是Phillip帶領下盡興狂歡的「馬戲團」。來自底層的拼盡全力向上攀爬,出身上流的捨棄一切找尋本真。對比殘酷,諷刺絕佳。表面看來,似乎巴納姆的夢想之路越走越遠,似乎他漸漸成了人生贏家。可我知道,在他不顧一切踏上馬車離家的那一刻起,夢想之廈已然傾斜,大門吱呀一聲鎖上,鑰匙早已丟失。造夢家的道路本來一帆風順,他卻偏偏要當那個做夢者,偏偏不滿局外人的角色,偏偏要尊自己為王。
本是一場人造的夢境,卻偏偏要裝傻,在裡面搖旗吶喊坐擁天下。 分不清現實與夢境的人是可怕的,不願分清的人卻是可悲的。舞臺上的他本是最自在的,也正因如此才魅力無窮才備受讚嘆。可他搞反了,他弄錯了,他非要在現實裡自立為王。這當然行不通,臭雞蛋和鮮花一同往他身上砸,他視而不見,當那是無上敬意。於是他不再脫下心裡的演出服,晝夜在身,掩耳盜鈴。載著早已散去的讚嘆凱旋而來的他,終於想起了被他遺忘的人。只可惜,為時已晚。
那個願意陪他顛沛流離的人,那些願意同他同甘共苦的人,早該離去。如果故事在無邊悔憾中畫上句號,至少還能換來一片唏噓。也許覺得這樣的結局太過平淡吧,於是又導演了一場大火,似乎要燒盡的不是那個博物館,而是這早已變了質的夢想。菲利普為了所愛之人衝進熊熊烈火中——合情合理感人至深。而巴納姆也奮不顧身隨之而去,大抵有些牽強。如果是因為友情,那我只能怪導演之前的鏡頭並未表現出他們甘願為對方去死的兄弟情;如果是幡然悔悟。
那我只能佩服這毫不猶豫的一秒鐘所進行的深刻反思。有人說你一定是在吹毛求疵了,肯定是需要一個浪子回頭的契機呀,於是我只能舉手投降。如果劇情在這裡落下帷幕,定然會引得一番爭議。讓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去互相說服去彼此爭鬥吧,豈不快意!只可惜,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一樣是個瘋子。顯然還是無趣的正常人居多,他們讓擁有主角光環的巴納姆毫髮無傷地衝出火海——像個英雄一樣毫髮無傷。繼而災後重建,繼而兄弟情深,繼而眾志成城,繼而迷途知返,繼而夫妻和美,繼而皆大歡喜。
我不知道是否有人同我一樣厭惡這個結局,它的出現讓所有暗自揣測的深意都變成了笑話,把所有深刻都打入冷宮,理直氣壯地宣布:「我就是爆米花電影,傻子才胡思亂想!」轉念一想,電影也許就是要給人以希望的吧,不然這得是個如何黑暗的社會啊!那些腦海裡皆是毀滅、撕裂、廢墟的人,是註定要給人唾棄的。然而又有了一個悖論,做了錯事的人受到懲罰本是理所應當,你卻嫌它殘忍。於是你給所有人發了原諒的帽子,騙他們說帶上它世界便會變好。於是,犯錯的人愈來愈多,原諒的人愈來愈多,循環往復,美哉善哉。
文章由遊走的小事精原創,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