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自身的各個器官之間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都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係。這種關係稱之為植物生長發育的相關性。如果我們能夠掌握樹木各器官的相關性,就能有的放矢的在移栽、養護中做好相對應的養護措施和日常管理,以達到我們想要的目的。
一、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的相關
樹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各個器官相關性最為明顯。不但在形態上易於區分,而且地上和地下的樹木器官功能也不相同,且在樹木上下營養物質的生產、運輸的作用對其他器官之間的相關性起著重要影響。
⑴樹木地上、地下部營養生產、供給是樹體生長發育的關鍵
根系在生命活動中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某些特殊物質主要是由葉片光合作用生產的。這些物質通過枝莖的韌皮部向下運輸給根系。如果在一定時期內,根系得不到這些物質,就有可能因飢餓死亡。在落葉樹木秋季落葉前將枝葉內的營養物質轉存於根系中。同時,地上部分的生長、光合、蒸騰等一系列活動所需要的水分、礦物質元素需要利用根系強大的吸收能力從土壤中獲取。並且這種關係無時無刻的相互影響,任何變化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樹木的生長活動。【根據這一相關性,我們對落葉樹木移栽應選擇在秋季落葉之後至春季萌芽之前,是比較合適的。在這個時候移栽,葉片的營養已經完全回流到枝幹和根系,能夠完全滿足樹木第二年春季生長需要,而落葉之前移栽,由於營養未得到回流,營養儲備不足,將影響樹木髮根能力、第二年的成活率和樹木冬季的抗寒能力。而根系如果過小,影響將會更大,根系儲存的營養物質不僅被截除流失,且根系的吸收功能將大大降低或喪失,無法保證營養對地上部分的供應。我們在園林移栽中,使用吊針營養液給樹木輸液的目的之一就是彌補根系這一缺失功能,來滿足樹木生長所需的。】
⑵樹木地上部、地下部的動態平衡
樹木地上部、地下部結合構成樹木的整體,兩者之間相關性密切,並在生物量上保持著一定的比例,稱為根冠比。不同樹種因遺傳特性而根冠比有差異,並因土壤條件及其他栽培措施而發生變化,與土壤的質地、透氣性的關係最為密切。在貧瘠、乾旱、沙土條件下,樹木為了獲取水分、養分,根系生長可能會大於地上部分生長;而肥沃、溼潤、黏土條件下,根冠比例大。一般根系的水平分布範圍大於樹冠投影,根的垂直伸長小於樹高。在環境條件變化時,同樣出現動態變化,特別是樹木移栽時傷根較多,如能在保持溼度、減少樹木蒸騰以及有利於生根的條件下,可輕剪或不剪樹冠,利用萌芽後生長點多、產生激素多的特點,有利於促進根系迅速再生而恢復平衡。【根據這一特性,李修慧老師提醒我們,在樹木移栽時根冠比的科學計算,將有助於樹木移栽的成活,也並不是樹冠越小越好。】
⑶枝根對應,上下對稱
在自然狀態下生長的樹木,地上部樹幹上的大骨幹枝與地下部的骨幹大根之間具有局部對應的關係,尤其是主幹矮的樹木,對應關係更為明顯。即在樹冠的同一方向上,地上部枝葉繁多,地下部根系就粗壯密集,生長旺盛;而枝葉稀疏的方向,根系也較少。【根據這一特性,我們可在樹木栽培養護中,對樹木進行地上部或地下部有目的的修枝斷根處理,以及定向施肥,以改善樹木長勢或有目的的控制。】
⑷地上部、地下部生長高峰相互錯開
樹木各器官的生長都需要消耗營養物質,不論是樹體貯藏的營養物質還是葉片光合作用生產的營養物質,都不可能同時滿足所有器官的生長並同處高峰狀態,而是在不同階段集中滿足某一部分的生長,其他部分往往也在生長中,但高峰期或前或後相互錯開。如根系在早春比枝葉先生長;而當枝葉生長到一定量時根系的吸收能力滿足不了地上部對水分的消耗與蒸騰,從而再次出現高峰生長。當滿足枝葉需求,幼果開始膨大要消耗大量營養物質時,根系生長逐漸減緩,在秋季落葉後,營養物質回流,根系再次出現一次生長高峰,
【李修慧老師提醒:從地上部、地下部的相互聯繫可見,在土壤的肥、水、通氣狀況及適宜的低溫條件下,利用對上部修剪、疏花疏果,促進光合作用、營養物質積累,有利於根系的生長;而在適宜的較高氣溫條件下,在土壤肥水充足、樹體營養物質供給集中情況下,通過適當疏剪短截,有利於地上部枝、葉生長。無論哪一部分生長好,都會給另一部分生長提供條件,關鍵是抓住它們的節奏特點及在不同階段的影響作用不同,通過各種措施,調整樹木的根系和根冠比,調整其營養關係和生長速度,促進地上部、地下部的整體協調、健康生長。】
二、各器官之間的相關性
⑴相鄰樹木同類器官之間的關係
相鄰樹木同類器官之間(枝條之間、葉片之間、各根系之間、芽之間、花之間、果之間),具有著相互抑制的作用,抑制作用的強弱與頂端優勢、器官的大小、位置有關係。
直立枝頂端優勢、競爭能力強,對其他枝葉產生抑制作用;主根和側根也同樣存在抑制作用,主根生長量大於側根的生長,對側根有抑制作用;在同一枝條上芽由於頂端優勢和芽的異質性特點,頂芽通常飽滿、生長旺盛,而腋芽相對弱、生長緩慢,甚至處於休眠狀態等。【李修慧老師提醒: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特性,進行斷根處理,消弱主根優勢,促使萌生更多側根;也可利用這一相關性,對枝幹進行修剪,放緩地上部生長,促進根系生長。】
⑵營養器官與生殖器官的相關性
樹木的枝、葉、根為營養器官,花芽、花、果和種子為樹木的生殖器官,雖然在生長上都需要大量的光合產物,但是兩類器官在生理活動上有區別。營養器官的良好發育是生殖器官發育的物質基礎,而生殖器官的良好生長又推動營養器官的健壯生長;如果樹木的營養生長一直受到生殖生長的抑制,樹體開始衰老,直至死亡。【李修慧老師提醒:在園林樹木移植和栽培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樹木各器官之間的這些特性,進行合理的協調措施,有目的的進行修剪或疏花疏果,提高移栽成活率,使苗木健康生長。我們在綠化工程移栽後,前1—3年不讓開花、座果或少量開花座果,就是這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