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由原子組成,為什麼原子沒有智慧,而人類卻能產生智慧?

2020-12-15 奇點使者

引言: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人體由各種器官和組織構成。從微觀的角度來看,人體實際上是由各種細胞構成,甚至是各種基本粒子構成。也許你會發現一個問題,原子是最普通的存在,而且沒有智慧,卻構成了有智慧的人類,它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學過中學物理的朋友就知道,世界萬物都是由基本粒子組成的,例如分子、離子和原子等。其中原子是最為普遍的一種基本粒子,很多物質都是由一顆顆簡單的原子構成的。那麼原子又是由什麼構成的呢?物理學家很早就提出了原子的結構模型,在原子的內部是一個帶正電的原子核,而原子核四周是圍繞著它運動的帶負電的電子。由於原子核的正電和電子的負電發生中和,所以原子對外呈現中性,這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物質不帶電性的原因。

除了生活中的物質之外,地球上的生命也基本是由原子構成的。那麼為什麼同樣是由原子構成的,像動物這樣的物質有生命,而像鋼鐵這樣的物質卻沒有生命呢?而且人類和動物同樣也是由原子構成的,為什麼人類具有智慧,而其它動物卻不像人類這麼聰明呢?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還是要回到原子,原子本來就是沒有生命的,而且它也具有智慧。那麼問題又來了,沒有生命的原子是如何構成有生命的人類呢?估計很多人都對這個問題表示疑惑。

目前人類在宇宙中並未發現其他星球的生命,唯獨地球上存在生命。科學家研究發現,地球和宇宙中大多數星球一樣從微觀角度來看都是由原子構成的,而且有些星球和地球也十分相似,人類也並沒有在上面發現生命。有數學家嘗試從數學的角度來解釋這個問題,一切問題的最終答案都歸結於原子的排列組合問題。學過中學數學的朋友應該清楚排列組合,畢竟這一塊知識點很是讓人頭疼,因為排列組合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很強的隨機性。

因此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同樣是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呈現的形態各不相同,因為原子的排列組合形式不盡一樣。除此之外,構成物質的原子種類也不一樣,例如構成鋼鐵的主要原子是鐵原子,而構成石頭的主要原子是矽原子和氧原子等。相信很多朋友都驚訝於原子之間是如何組合的,竟然可以組成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

科學家研究發現,早期的地球也是沒有生命出現的,生命是在無機環境的各種條件綜合下形成,因此生命的出現被認為是宇宙中的一大「奇蹟」。除此之外,宇宙中很多特別的天體也是原子排列組合的結果,這一點有點像人類製作的電腦遊戲。有稍微了解電腦編程的朋友就知道,所有的程序都是由一行行的代碼組成的,而計算機在執行這些代碼的時候就是在處理由二進位的0和1所組成的各種組合。

回到最初的問題,原子本無智慧,為何會出現有智慧的人類呢?有觀點認為這是長期進化的結果,人類也是從不具備智慧的生物進化而來,而人類的祖先也是從更低等的生物進化而來。原始的人類對於環境有著更加敏感的反應,久而久之在大腦中產生了各種複雜的反應,智慧慢慢地就產生了。

相關焦點

  • 人是由原子所組成,但原子沒有任何智慧,我們人類是如何做到的?
    人是由原子所組成,但原子沒有任何智慧,我們人類是如何做到的?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討論,網友說人是由原子所構成,但奇怪的是源自他本身沒有智慧,沒有思考方式,但眾多的原子按照複雜的結構組成人類以後,我們不僅能夠思考,而且還擁有了自己的文明和智慧,那麼我們人類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 人體由大量原子組成,這些原子從哪來?人逝世後原子又會去哪?
    (高)眉宇原創2026:人身上的原子來自哪裡?人死後,原子又會去哪裡?自擬標題:人體由大量原子組成,這些原子從哪來?人逝世後原子又會去哪?引言:原子是什麼?生活中,不管是無生命體還是生命體,皆由原子組成,事物的特性及功能與原子結構、原子排列等息息相關,生物特性亦是同理。據科學家推算,人體應至少由6000億億個原子組成,元素種類至少為60種。由此可見,原子雖小,但至關重要。可以理解為,原子能夠單獨存在,不依附於任何物體,但世間事物卻無法如此,幾乎所有物體都是由原子構成。
  • 人是由原子組成的,人類會思考,那麼原子會思考嗎?
    也許這個宇宙中除了黑洞和中子星物質,其他都是有原子構成的,無論是沒有生命的無機物質還是具有生命特徵的各類生物,但如果要說起會思考的物種,那首選肯定是人類,或許也有其他高智商的物種也會進行簡單的思考,但複雜思考的唯有人類!
  • 人和石頭都是由原子構成,為什麼人有思想而石頭卻沒有?
    引言:原子是世間萬物的基礎,絕大多數事物都由原子組成,可為何部分事物有思想與意識,而部分事物不具有?從哲學角度進行分析,你或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我們知道,幾乎所有事物都由原子構成。可是,為何同由原子組成,人類具有思想與意識而靜態事物卻不具有思想和意識?對此,有人認為是因為人類擁有獨特的大腦而無生命的事物不具有。眾所周知,大腦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結構,其中包含著數以億計的神經元細胞,不同神經元細胞之間的連結方式各不相同。早前,曾有研究人員將大腦與宇宙進行類比,稱人體腦部的細胞數量、層次結構、複雜程度等都與宇宙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世間萬物由原子組成,那原子又是由什麼組成的?
    我們都知道,科學家們把組成物體的最小單位稱為原子,那麼原子是由什麼組成的呢?還是說,原子就是原子,不能再被分割?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答,因為科技的進步我們可以直觀的發現原子大多都是由質子、中子、電子組成,當然也有可能沒有中子,例如氫原子。
  • 原子的組成是什麼,原子的結構怎樣運作,原子怎樣組成物質?
    請點擊輸入圖原子是什麼?原子是所有物質的基本組成單位。但原子是什麼,它們是如何像構造建築一樣組成物質呢?原子序數所有的物質都由原子組成。一個原子有一個由質子和中子組成並且被零或多個電子環繞的核心。為了把原子分類,我們需要知道它有多少質子、中子以及電子。原子的質子數決定了它是哪種元素。例如氧原子總是有8個質子。碳原子總是有6個質子。金原子總有79個質子。
  • 德謨克利特的原子
    古希臘的原子論者主張:世界不是「一」而是「多」,組成「多」的每個「一」則是所謂的原子。不過,他們對巴門尼德的學說也不無繼承之處,比如將後者主張的均勻、永恆、不可分割三項特性用於原子身上(順便說一下,「原子」一詞在希臘語中的含義就是不可分割),只放棄了形狀為球形這一項。因為他們足夠明智地認為原子可以有很多種,「沒有理由只能有一種形狀而不能有另一種形狀」。
  • 原子中的這些「真空區」是由什麼組成的?
    既然大多數原子都是氫原子,那我們就從氫原子開始說起。在氫原子中,一個電子佔據了一個軌道空間,這個軌道空間創造出到達質子的第一道屏障。這個電子是一個體積如此小的點狀粒子,以至於它僅有的作用就是其負電荷能阻擋其他原子的電子。假設質子是個嬰兒,那麼電子就在四公裡之外。
  • 既然我們都由原子構成,那原子究竟是什麼呢?答案你不會想到
    我們就要仔細研究原子。在宇宙中,幾乎所有物質都是由原子構造的,無論是固體、液體還是氣體都與原子息息相關,其中當然也包括我和你。每個原子內含一個質子和中子構成的中央核心。質子攜帶一個正電荷,中子沒有電荷,因此原子核整體呈現正電荷。原子核外充斥著大量電子,電子攜帶負電荷,並圍繞原子核旋轉運動,形成了一層「圓殼」。
  • 原子的內部是什麼樣的?微觀世界中的原子已包含了整個宇宙
    審核:小文引言:世間萬物都是由基本物質組成的,而學過中學化學的朋友就知道,基本物質都是由基本粒子組成的,其中基本粒子就有原子和離子。那麼你知道原子內部結構是怎樣的嗎?原子和離子存在什麼關係呢?在大多數人看來,宏觀世界才是最精彩的,因為在地球上存在各種各樣的生物,在人類社會中存在形形色色的人。然而也有人認為,微觀世界同樣精彩,只是很少人能夠發現其中的奧秘。無論是宏觀世界還是微觀世界,它們都是由物質組成的,而物質則是由基本粒子組成的,常見的基本粒子就有原子和離子。
  • 我們明明看不到原子,為什麼就可以說原子存在?
    其實原子在被確定時,我們是真的沒有辦法看到它的存在。這其實是因為原子實在太小了,小到當時的儀器無能為力。但是我們確定一個東西的存在,真的需要直接觀察到這個東西的存在嗎?實際上並不一定。我們舉個例子。比如:殺人放火這類的案件。一般親歷現場的不是遇害者就是兇手。那我們能說因為沒有看到兇手犯罪就不定兇手的罪名嗎?
  • 德謨克利特:世界由原子和虛空構成,萬物皆從原子演化而來
    德謨克利特(約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出生在色雷斯海濱的阿布德拉的商業城市,古希臘偉大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原子唯物論學說的創始人之一,他率先提出原子論,認為萬物由原子構成。古希臘偉大哲學家留基伯的學生。
  • 物理學家成功地設計出由數百個原子組成,世界上最輕的光學鏡!
    新型超材料由僅包含數百個相同原子的單個結構化層組成。原子排列在通過幹涉雷射束形成的光學晶格的二維陣列中。該研究結果是在最近才出現的具有序原子的亞波長量子光學新領域中此類實驗的首次觀察。到目前為止,這款鏡子是獨一無二的!研究結果今天發表在《自然》上。
  • 原子有顏色嗎?為什麼光學望遠鏡看不見單個原子?
    雖然一個孤立的原子可以由幾種方式反射或發射可見光,但它並不是所有的方式都參與其中。如果你把「有顏色」定義得很狹隘,只包括某些機制,那麼原子就沒有顏色。如果你把「有顏色」定義的廣泛一些,那麼原子確實有顏色。讓我們看看一個物體反射或發射可見光的不同方式,並將每種方式應用到一個原子上。大多數日常物品都會因為大量反射、折射和吸收而顯示顏色。
  • 原子的組成:原子核、質子、中子、電子,以及什麼是同位素?
    原子是物質的基本單位。這個術語來自古希臘,「不可分割的」,這是因為人們曾經認為,原子是宇宙中最小的粒子、不能被分離。但是,現在我們知道,原子是由三個粒子組成的--質子、中子和電子,甚至還可以將它們分為更小的粒子,如夸克。
  • 原子之間的愛情,你是否還記得原子之間是怎樣吸引組成分子的
    我們整天研究宇宙,看量子力學,說相對論,可不能把最基本的知識都忘了,我相信有很多小夥伴已經講不出為什麼原子之間會互相吸引組成分子?時間太久遠已經忘了。所以今天就補補課。先看元素周期表。神奇的數字8,電子在核外怎樣排列原子最外層電子稱為共價電子,而共價電子的數目決定了一個原子的需求。當時,我們所學習的大多數原子都有個神奇的數字8。最外層不滿8個電子的原子,寂寞而不滿足,它們想跟別的原子結合,因此會把彼此最外層的軌道混在一起,共享共價電子。
  • 人類由一堆粒子組成,粒子沒有意識,為什麼人類卻擁有思想?
    審核:小文引言:縱觀地球生物發展史,人類算是比較高級的智慧生物,可以產生很多生物所沒有的意識,並且靠著這些人類意識創造出了先進的人類文明,可以說人類意識讓地球文明更加豐富多樣。那麼創造人類文明的意識到底是什麼呢?
  • 碳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性質差異很大,關鍵在於其原子排列不同
    如果從其組成來分析,金剛石與隨處可見的木炭的組成元素是一樣的,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為什麼由相同元素組成的物質,其性質卻有天壤之別呢?就是指由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已經成功合成了很多新的物質,比如「C60」和新型的碳單質「C540」,都是碳元素的不同單質,它們與石墨和金剛石互為同素異形體。
  • 見微知著,以此及彼,每個原子也是微宇宙
    宇宙太大,個人過於渺小,渺小去看弘大,很容易產生些奇特奇怪的感覺,你在仰望宇宙,宇宙也在觀察你。宇宙無極人是由原子組成,據悉一般正常男人正常體重大約由7,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個原子組成。而每個原子包含質子,中子和電子。
  • 人的思想到底是什麼,人體的本質又是什麼?
    這個問題有許多小夥伴們做出了回應,主要集中在人的思想是什麼,他來自哪裡,人體的本質又是什麼。看來,問題很尖銳,回答的也是五花八門。就是啊,人的思想到底是什麼?一.能構成人類的思想的一定是物質我們說宇宙是由物質所構成的世界,離開了物質,這個宇宙就不存在。同樣,離開物質人們也不會存在,也不可能有思想。這是符合人類認識世界的最直接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