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麗娜
編輯|李春暉
誰是男演員中的扛劇之王?
是背靠飯圈的流量、還是狂攬路人的帥叔?不,有一位男演員,拳打楊洋、腳踢李易峰、笑傲孫紅雷、連靳東也要俯首稱臣。他,就是國劇收視霸主——楊志剛。
豆瓣收視率研究所最近發布了一份名為「線上男女演員扛劇能力排名TOP10」的榜單,統計男女演員出演一二番並登陸一線衛視的作品。榜單顯示,楊志剛共有5部作品入圍,每部收視均破1。收視破1率100%,連收視女王孫儷也要甘拜下風。
這樣一位了不起的男演員,為何江湖卻少傳其佳話(反而硬糖君聽到的都是吐槽,連硬糖君老媽都不能忍)?
蓋因,楊志剛才是貨真價實的「資源咖」。其收視神話,全在背後的好哥哥:郭靖宇。舉賢不避親的郭靖宇導演,無疑更值得我們研究。
靖宇三大宇宙,抗日獨佔C位
2018年,郭導的《娘道》橫空出世。雖說豆瓣評分慘不忍睹,但收視率驚人,不少衛視一輪播完又播二輪三輪,可見其廣泛群眾基礎。而長假檔期造成的年輕用戶與父母同看《娘道》,更是引發社交網絡對這部劇的探究熱情。
作為一個郭導每部作品平均看過三遍以上的人,硬糖君想說,一個人的成功不能只看眼前,要追根溯源。
提起郭靖宇,必提「靖宇三大宇宙」,即郭靖宇及其公司三大作品矩陣。
一曰抗日宇宙,以楊志剛領銜主演的一系列年代劇為代表;二曰武俠宇宙,以2017版《射鵰英雄傳》為發端;一曰靈擺宇宙,即網劇《靈魂擺渡》及其各類衍生。
不過硬糖君倒覺得,所謂「靖宇三大宇宙」,還是要細分來看。
武俠宇宙,我們不妨擴大為「翻拍宇宙」,既包括金庸、古龍等傳統武俠,也包括待播的《小娘惹》《家有仙妻》等古早熱劇,普遍優點是尊重原著。
《靈魂擺渡》系列的導演是巨興茂,編劇是小吉祥天,只因為是完美建信(郭導公司)的作品,不能完全呈現郭導個人特色。
唯獨抗日宇宙,大部分作品從編劇到導演都出自郭靖宇。楊志剛這五部破1劇中,《打狗棍》、《大秧歌》、《紅娘子》都是由郭導擔任編劇兼導演;《勇敢的心》導演是郭靖宇;唯獨《火藍刀鋒》導演與編劇皆是他人,在藝術監督這一類,又得見郭導的大名。
硬糖君還發現,扛劇榜單上排在第八位的女演員陳數,同樣有一部破1劇出於郭靖宇之手,並且拿下北京衛視年亞和天津衛視年冠——2010年播出的大女主戲《鐵梨花》,楊志剛也有份在劇中露面,飾演反派張吉安。
可以說,在打造抗日收視神劇這方面,郭導已是獨孤求敗。就連收視與罵聲齊飛的《娘道》,雖然故事開端發生在民國初年,演著演著又到了抗日!
難道抗日有如甜寵,佔盡題材優勢?我們說不是的!抗日劇既不存在什麼原著粉、情懷黨,在開播前討論造勢,演員也往往並非市場最熱門人選。加之郭導剛開始構建抗日宇宙時,正是抗日劇井噴。在別人「手撕鬼子」淪為笑柄時,郭靖宇靠別樣的抗日爽劇殺出重圍。
背景+要素,抗日爽劇有公式
郭導抗日,本質還是爽劇套路。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爽劇方法論也是逐漸摸索的。據硬糖君觀察,郭導打通抗日爽劇的任督二脈,用了近5年。
首先要明確一個事實:靖宇抗日作品面向的主要受眾並非年輕網際網路衝浪人士,而是爸媽叔伯爺爺奶奶這一批中老年觀眾。
大部分中老年觀眾看劇充滿了「隨機性」。拿著遙控器漫無目的地換臺,哪個順眼看哪個,一旦覺得無聊會立刻棄劇,比粉絲換牆頭還翻臉無情。這意味著想要吸引中老年觀眾,劇情本身的衝突需要更多,虐點爽點足夠密集,務求短時間內一擊必中。
從2005年拍攝第一部抗日年代劇《刀鋒1937》,到大女主劇《鐵梨花》橫掃2011年各類頒獎典禮,再到風格穩定期的《紅娘子》《大秧歌》,郭靖宇編劇及導演的抗日作品共12部。除趙文卓主演的《霍元甲》及楊志剛主演的《勇敢的心2》還未播出,其餘都已登陸衛視平臺。
作為一個將以上作品都看過N遍的靖宇資深愛好者,硬糖君必須說,郭氏抗日確有一套。
先從大處看,郭靖宇的劇集主角基本都是大時代中的小人物,即使《紅娘子》中楊志剛的角色是梅家大少,但也不過是舊時代中產階級而已。從小人物身上的悲歡離合,看大時代的風雲變幻,是郭導作品的母題。
其次是幾個關鍵元素:兄弟闔牆、為母則剛、深情不渝、國讎家恨、命運玩笑、盡釋前嫌、大義滅親。每個關鍵詞能獨立延展出一套分支,這些元素排列組合組成起來就成了不同的爽劇。
兄弟闔牆+盡釋前嫌,是《刀鋒1937》中鬥了一輩子的鄭樹森與龐德,在日軍突進上海的最後巷戰中,背靠背戰鬥到最後一刻;
兄弟闔牆+大義滅親,是《打狗棍》裡丐幫幫主戴天理與師弟那圖魯在熱河淪陷後,一個堅持抗日一個選擇投降的分道揚鑣。
為母則剛+深情不渝,則是我們熟悉的《娘道》套路;命運玩笑+盡釋前嫌,則可以套用在《紅娘子》和《鐵梨花》這兩部大女主戲上。
而在母題與各元素排列組合之外,「孝道」是郭導抗日劇的主旋律,牢牢抓住目標受眾的情感訴求。
最後則是故事的結局,基本都是大團圓。抗戰勝利,侵略者被趕出中國,在戰爭中陳年舊怨被打碎,男女主角攜手歸家園,人們又過上了幸福安樂的日子。雖說正義的夥伴為了劇情需要也會犧牲那麼幾個,一般都不是主角,也不會虐到真情實感的觀眾。
小人物大時代+關鍵詞+大團圓,構成了郭導的爽劇方法論。故事大背景選擇抗日戰爭,對於中老年觀眾來說沒有理解障礙,小人物的故事更有代入感。叔叔伯伯們看兄弟情、阿姨嬸嬸們看兒女情,兩性觀眾的不同爽點被郭導的排列組合式衝突一網打盡。
至於劇情燃點,更是郭導的拿手好戲。好萊塢商業大片最讓人熱血沸騰的地方是什麼?主角團集結,向惡勢力反殺。靖宇抗日宇宙中,常會有這樣的名場面:麻木不仁的民眾,在主角團的嘴炮及犧牲下幡然醒悟,隨即開始不屈不撓的反抗。改革開放前出生的這批觀眾,有著濃烈的集體主義情結,這麼對症下藥的燃點設置,怎能不讓叔叔阿姨們熱血沸騰一看再看?
人為劇服務,靖宇才是唯一主角
通常收視爆表的劇集,總有幾個因劇走紅的演員。唯獨靖宇抗日宇宙是個異數,楊志剛、嶽麗娜都是郭導的絕對主角,但好像除了被嘲上熱搜,談不上真正的話題度,更說不上有幾個真粉絲。
或許有人說,這兩位是因與郭導有親戚關係,「強捧資源咖」,所以才劇紅人不紅。但硬糖君看了下,陳數同樣出演了破1劇《鐵梨花》,但「徐鳳至「的角色熱度,可比《暗算》中「黃依依」低多了。
不止如此,孫紅雷、寇世勳、王志文、王志飛等男演員都曾出演過郭靖宇抗日作品,收視率都不錯,但這些角色卻被迅速遺忘了。
在靖宇系演職人員中,唯獨於毅一人突破重圍,算是真正擁有了姓名。可他靠得不是抗日爽劇,而是《靈魂擺渡》中的趙吏。
想當年,抗日劇井噴的時代,非著名導演郭靖宇手中的牌其實算不上多好。但除了越走越順的爽劇方法論,郭導還有其他武器在手。
早期的靖宇抗日劇,往往是實力名演員+郭靖宇班底的組合。這與TVB的頭部演員+普通演員有些相似,頭部演員貢獻實力的同時,通過自身知名度為劇集引流。
這些實力名演員們,就是引流的「工具人」。其實他們的角色,換個人演完成度也不會差到哪兒去。後期靖宇宇宙的主演變成自家弟弟和老婆,但收視率依舊高漲,就是最好的佐證。
百花齊放時,靠實力名演員引流突圍。待百花開後,走通方法論的靖宇一枝獨秀。
細節處理上,郭靖宇也比抗日神劇高明不少。有一度,抗日劇=全程開掛曾是不二法門,手撕鬼子、箭射大炮都出自那個時代。爽點過了頭,結果就是翻車,網絡熱議,輿論滑向負面,這種與事實嚴重脫節的內容銷聲匿跡。郭靖宇的抗日劇,主角團有光環不假,但不至於到神乎其神脫離現實的程度,爽點拿捏得恰到好處。
2011年,郭靖宇成立北京完美建信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後簡稱完美建信),涵蓋影視投資、拍攝、製作及藝人經紀。靖宇劇中的大部分演員,都出自自家公司。這點倒是和於正的歡娛有點像,藝人不愁沒戲演,造劇工廠實至名歸。
完美建信隸屬於上市公司完美世界旗下,是完美影視業務中五個影視製作團隊之一。2019年4月,完美建信經歷了一次法人變更,法人郭靖宇變更為郭世民,同時郭靖宇不再擔任董事、經理職務,改由郭世民擔任。同年5月,完美建信旗下34名藝人經紀公司變更為花火娛樂。
郭世民何許人也?《靈魂擺渡》是由他與巨興茂共同執導,加之「郭」這個姓氏,不出意外應該還是自家人。據企查查顯示,至於34位藝人的新經紀公司花火娛樂,由天津信和文化傳播百分百控股。信和文化的大股東則是天津長信影視傳媒,長信有位持股比例為98.04%的大股東,他的名字叫郭靖宇。
此前完美世界發布2019年年報,影視板塊受環境影響呈現虧損,仍舊要靠遊戲業務輸血。2020年的待播劇中,郭靖宇的翻拍版《小娘惹》或有機會播出。這部新加坡熱劇當年風靡全國,不僅完美契合靖宇爽劇公式,更有天然觀眾基礎,說不定能成為下一個爆款。
據說,正是因為對《小娘惹》愛得深沉,於正寫出了《大丫鬟》。這兩大風格鮮明、模式又頗有類似的造劇工廠,不知諸君pick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