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郫都粉絲們
「郫縣豆瓣杯·撩開安逸郫都面紗」
全國徵文大賽
徵稿3個多月來
目前已收到300多篇稿件
今天
我們繼續篩選部分稿件
供大家交流品鑑
最是書香能致遠
作者 / 羅傑文
在一個溽熱夏夜,我從李商隱「望帝春心託杜鵑」的詩行中飛出,遨遊在3000年後杜鵑城中,延續著聲聲「布穀、布穀......」
停靠在路邊的枝頭,側頭傾耳打量著周圍一切。郎朗書聲將我吸引,循聲而往,穿過高樓林盤,在房簷停駐,看學子端坐,齊聲誦讀。少年與我相視,我陷入沉睡。惺忪睜眼,自己融入了少年的思維,在他的生活中窺探當下,了解著過去的杜鵑城,現在的郫都區。
在清晨,我看見圖書館門口總是大排長龍,大小書店裡濟濟一堂、座無虛席;傍晚時分,我聽見村口乘涼的老人,向兒孫講述揚雄求學和郫縣豆瓣的歷史;夜闌闃靜,我讀見「魚知丙穴由來美,酒憶郫筒不用酤」「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的典故傳說。新時代的發展讓人感嘆,也讓人慶幸。現在的郫都,除了「宜居宜業宜遊」的外在建設,還延續著「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內在傳承,一座內外兼修、城鄉融合的美麗城市正悄然造就。
走近鄉村。伴著夏日蟬鳴,在蔥鬱林盤掩映下青磚灰瓦的鄉村書院和農家書屋裡,村民們手執蒲扇,一邊納涼一邊手不釋卷。雖說面積比不上城市的大型書店,但書籍門類應有盡有,如家禽養殖、現代農業、少兒讀物、文學藝術等等,很好的滿足了村民對生產技術改進和精神生活提升的渴望。
這裡除了書的「固定居所」,還有「流動之家」。在鄉村民宿酒店裡,書籍成了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們被整齊擺放在房間裡面,以供來此遊玩的旅人翻閱,既滿足人民閱讀的需求,也為田園之旅增加了一番書香滋味;在休閒廣場上,24小時自助借閱書櫃整齊擺放,裡面的圖書不定時更新,村民只需微信掃碼註冊後便可按需借閱、到期歸還,用便捷靈活的閱讀環境,不斷地滿足著村民們文化生活的需要。
融入城市。在車水馬龍的生活中,這裡的人們更鍾情於街頭林林總總的書店。文軒、西西弗、紅豆博文等幾十家各式風格特色的書店坐落在城市之中,完美構建起城市社區15分鐘便捷閱讀文化圈。人們常在閒暇時讀書、無聊時購書、聚會時聊書,書籍與生活融為了一體。倘若閒來無事,亦可邀朋引伴抑或是孑然一人,去街頭巷陌尋一處獨立書店,泡一盞清茶捧好一冊好書,於閱讀之中感受市井生活滋味。亦如王蒙所言——「書與生活,可以互證,可以互補,可以互見。」
在紙質化閱讀之外,還另一種閱讀體驗——數位化閱讀。在郫都區圖書館,有全國率先研發的「公共文化數字服務與管理系統」,整合了國家和省市數字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和文化信息資源,在滑鼠滑動間即能瀏覽閱讀古今中外優秀作品,滿足人們的閱讀和文化基本公共服務。農家書屋、社區書屋、綜合文化服務站等基層閱讀設施數位化建設正在加快推進,將進一步構建起城鄉數字閱讀文化圈。
當然,這裡不僅可以安享閱讀中的「歲月靜好」,還可感受到閱讀帶來的「歡聲笑語」。從小區到社區,從社區到整個轄區,各式新穎有趣、喜聞樂見的系列「閱讀」主題活動全年常態化開展。如「鵑城講壇」「書香郫都·閱行村社」等等,既滿足著人們文娛生活所需,也引導激勵著更多的人參與閱讀、愛上閱讀,營造出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的社會氛圍。可以說,閱讀成了郫都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了每個郫都人的一部分。
有人說,留一盞燈給夜歸的人。在郫都,也有這樣一盞
燈留給了白日裡奔波生計,用深夜享受閱讀的人。24小時自助圖書館,在夜裡成了外賣小哥、環衛工人、熬夜「達人」們的「深夜書吧」,他們倚在桌前或坐或站或靠,默默地閱讀著手中的書,享受著一天中屬於自己的美妙時光。最是書香能致遠。在遊歷中,我驚異於城市千年以來的變化,感受著鄉村振興的發展,體悟著人文氤氳的書香郫都......
陽光刺透窗簾,鬧鈴將我擾醒。昨晚的書還掩在身畔,拿起來溫讀了一遍:「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洗漱時,我驚異於昨夜的夢中之旅,但欣然間,卻覺得整個世界都因書,而變得暗香浮動。
想要參與徵文大賽的朋友
9月30日前抓緊時間投稿哦
-END-
圖丨龔芮、韓雪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