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逛商場的時候,經常會發現有的品牌因為名字太過相似,傻傻分不清楚。比如珠寶品牌周大福、周生生、周大生、周六福等,因為都是「周」開頭,且這四個品牌不是「生」就是「福」,讓消費者不免好奇,這幾個品牌是同一家的嗎?
周大福、周生生、周大生和周六福到底有沒有關係?
其實,這四個品牌並沒有太大的關係,要非說有點關係,那就是都是「周」開頭的,且都是在做珠寶。
這四個品牌中,歷史最久遠的就是周大福,周大福在1929年的時候就成立了,周大福確實是姓周,成立這個品牌的人叫周至元,因為「大福」有「大富大貴」之意,所以「周大福」就由此而來了。第二個是周生生,周生生是周芳譜出資讓他的兒子們創立的品牌,周生生的寓意為「周而復始,生生不息」,既包含了周姓,又有美好的祝願。
因為前面有「周大福」和「周生生」,周大生怎麼看都像是一個山寨品牌,其實周大生的創始人也確實姓周,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有了周大生的雛形,不過是90年代的時候,周大生才正式確立品牌,進軍大陸市場。周六福是成立最晚的了,2004年才成立,創立這個品牌的人並不是姓周,只是周六福的「周」有「周全、齊備」之意。
不過從資料上來看,這四個品牌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也否認了之前的「四個品牌都是周氏旗下」的傳言。不過,因為周大福和周生生是四個品牌中資歷最長、成立時間也差不多的兩個品牌,所以,也有傳言說:周生生的創始人周芳譜和周大福的創始人周至元是同宗堂兄弟。不過,傳言終歸是傳言,是否真假,還有待考證。
「周姓」珠寶,誰更勝一籌?
既然同是做珠寶行業,總會被拿來做比較的,尤其是四個品牌如此相像,讓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
從數據來看,我國的珠寶首飾行業,高端品牌基本被Tiffany、Cartier等國外品牌壟斷,而上述的周大福和周生生位於第二梯隊,定位中高端品牌,覆蓋一、二線城市,近些年也在布局三、四線城市;周大生則在第三梯隊。
國內珠寶龍頭一直是老鳳祥,而緊追其後的就是周大福,周大福近年來市場份額維持在8%-20%左右,尤其是2015年,市場份額大增至21.65%;2016年有所下降,但是2017年後又開始回升。在2017年公布的中國珠寶行業100強中,周大福以品牌價值約465.64億元人民幣排名第一,周大生、周生生分別位列二三,周六福則壓過中國黃金位列第六。
總體來看,創辦最早的周大福在四個品牌中的品牌價值和影響力都是超過其他三個品牌的。
說中國珠寶不能不提鄭裕彤
周大福能有今天的成就,少不了一個人,那就是鄭裕彤,鄭裕彤是周大福創始人周至元的女婿,1946年正式接手周大福後,努力經營,不斷擴張周大福的店面,還把周大福開到了香港的市中心,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周大福是香港品牌的原因。
真正讓周大福在業界樹立起口碑,讓鄭裕彤在業界揚名的就是他提出並且大力推行的9999金,所謂9999金就是含金量能夠達到99.99%。因為當時市面上的黃金成色多是99金,即含金量有99%,而且很多商家以次充好,拿94、95金當做99金來賣。而周大福的9999金如果拿去店鋪典當,可以抵押到300塊,而別家的要是拿去抵押,要比周大福的少二三十塊。
「周XX」眾多,這是為了蹭熱度?
上面四個「周姓」珠寶品牌,雖然彼此沒有多大的關係,但是在中國珠寶行業的發展也都是還不錯的。不過,不知道是不是珠寶行業起名「周XX」比較容易賺錢,還是為了混淆視聽,一些商家註冊了一些看著就像是山寨的品牌名稱,比如「周百福」「周金生」「周福生」「周瑞福」等等。反正看了一圈下來,好像中國的珠寶品牌裡面要是缺了「周」「生」「福」就不能開店營業了一樣。
看到這些,一些網友表示很絕望,起名字有點創意好不好?這樣山寨雷同的名字讓消費者很難辨別啊!
雖然說周大福在中國珠寶算是翹楚,口碑額很不錯,但是其他品牌這樣毫無創意的跟風和模仿,也註定不能長遠發展。
你們之前有糾結過周大福、周生生、周大生和周六福之間的關係嗎?你們覺得模仿「周XX」這樣的珠寶品牌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