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觀察員 搭建企業和政府間橋梁

2021-01-09 清廉觀察

「您好,我是榮昌區機關事務局的工作人員,貴公司車牌號為『渝CGT12X』的車輛已錄入區政府車輛管理信息系統。今後你們來辦事,開這輛車就能自由進出區政府了。」

這是8月15日,洽洽食品公司接到的一個電話。電話背後的「故事」,源於8月14日榮昌區委召開的一場會議,會上有人提出一些企業反映進出區政府不太方便,要停車登記後才能進入,對此能否改進?榮昌區委書記曹清堯當即表示,可請每家企業報一個車牌,由區經信委和區機關事務局儘快落實企業車輛自由進出區政府的問題。

營商環境觀察員

在企業和政府間搭建意見通道

曹清堯還有一個身份——「榮商觀察」微信群群主。

「我還從來沒當過群主,這個群的群主,就由我來當。」2019年11月的一天,一間會議室裡,曹清堯提出要建立一個微信群。

隨即,他與會議室裡20名「觀察員」逐一掃碼加微信,將他們拉進名為「榮商觀察」的微信群。

這20名「觀察員」,是榮昌建立營商環境觀察員工作制度後聘任的首批營商環境觀察員,主要由代表委員、企業高管、商會(協會)負責人、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新聞記者組成。其中,企業高管、商會(協會)代表13人,佔多數比例。

「觀察員」主要以兼職形式,對榮昌區內涉企職能部門、金融機構、能源保障單位及工作人員進行監督,收集反映區內市場主體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著力發揮參謀諮詢、橋梁紐帶、輿論引導作用。

「你們一旦觀察到有損榮昌營商環境的行為,請在群裡第一時間告訴我。」曹清堯對20位「觀察員」說,榮昌在營商環境監督上要做到「只找一人」,他自己便是這個責任人。

當天的場面,讓不少「觀察員」深受觸動。榮昌區食品行業商會會長、重慶玖和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熊海濤表示,他感受到了榮昌區委、區政府與企業坦蕩交往的態度,也看到了榮昌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

觀察員制度開啟後,20名「觀察員」一方面了解企業訴求與呼聲,在企業和政府間搭建意見通道,也為榮昌區優化營商環境出謀劃策。同時,他們也積極宣傳,激發公眾參與營商環境建設的熱情。截至今年6月,首批「觀察員」收集意見建議49個,除1個複雜疑難問題正在協調辦理中,其餘48個問題已解決。

近年來,榮昌區著力全面優化和提升營商環境涉及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創新出臺「企業吹哨、部門報到」「營商環境觀察員」等制度,搭建「1+N」人民調解體系糾紛解決平臺,大幅改善了營商環境,連續兩次獲評「中國十佳營商環境示範城市」。目前,榮昌區已有超過260項事項實現「只跑一次、只找一人」。2019年,榮昌區招商引資達1269億元,落地轉化率達78.1%,位居全市第一。

派駐企業服務員

「全鏈條服務」推動復工復產

今年上半年,兩江新區GDP同比增長4.8%,增速全市領跑。幫助引導企業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該區派出的企業服務員功不可沒。

2月12日,位於兩江新區的延鋒安道拓工廠復工,但該公司工作人員張婧賢卻很著急,因為產業鏈出現了問題。

「我們的原材料庫存量不足以支撐持續生產,如果上遊企業沒復工,生產原材料就跟不上,開工後可能無配件可用。」張婧賢說。

兩江新區派駐該企業的服務員——兩江新區產業局工作人員譚宏偉立即行動,幫助企業全面摸排出上遊85家關聯企業。

「我們通過向市級部門爭取協調、向配套企業所在行政區發函、直接聯繫企業等方式落實加快復工復產節奏。」譚宏偉說,經過近10天的努力,延鋒安道拓的85家配套企業中已經有47家復工復產。

渝江壓鑄是一家集自主研發、設計、模具製造、壓鑄生產、機加工、裝配為一體的汽車零部件配套企業,復工復產後,由於防疫物資供應鏈處於緊張期,企業無法買到額溫槍和口罩。

派駐企業服務員得知情況後,不僅為企業聯繫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渠道,還派人將5把額溫槍送到企業去。「5把額溫槍事雖小,卻體現了新區思企業所思、急企業所急。」渝江壓鑄副總經理吳自玉說。

重慶日報記者了解到,在今年2月份,這個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的關鍵階段,兩江新區建立企業服務員制度,派出365名企業服務員駐廠服務,很大程度上幫助企業解決了疫情期間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隨後,該區還出臺了「抗疫暖企八條」、科研攻關「八個一批」等政策,推動「全鏈條服務」,用政策讓企業暖心、用服務讓企業貼心、用行動提振企業信心。

在這些措施共同推動下,復工復產1月左右,兩江新區汽車、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等重點產業的產業鏈復工率已達到94%,產能恢復接近50%,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100%。

新措施讓外商投資更便利

九成以上外企稱享受到扶持政策

沃爾瑪、星巴克、肯德基、羅森、沁園……今年初,市商務委在調研這些市民耳熟能詳的品牌企業時,發現他們有同一個訴求——希望優化證照審批機制。

「比如我們有11個門店,以前可能要辦11個同類的證。如果繼續擴大範圍,每個門店也要進行一次證照審批,非常麻煩。」沃爾瑪事務總經理劉璟說。

不到半年時間,這個問題迎刃而解。

今年6月,重慶出臺《重慶市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若干措施》(下稱《措施》),明確提出簡化跨國品牌連鎖企業審核登記程序、優化重點外資項目工程建設審批等,如此一來,這些連鎖企業擴大門店數量時遇到的痛點消失了。

「《措施》出臺不是閉門造車,而是向多方徵求了意見,像一些諮詢機構的建議,企業的意見等。」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說。

大陸汽車研發(重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陸汽車)對此深有感觸。

因為是跨國科技型公司,常有外籍專家來渝工作。因政策規定,這些專家每1-2年便需要申請一次居留許可證,不太方便。《措施》出臺前,市商務委多次向大陸汽車徵求意見。於是,大陸汽車便將這一訴求提了出來。

「《措施》出臺後,我們看到,裡面明確了連續兩次申請辦理工作類居留許可的外國人,第三次申請時按規定籤發5年有效期的工作類居留許可。」大陸汽車人力資源部經理胡瑋瑾說。

今年以來,在外資外貿方面,重慶分別出臺了《重慶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穩外貿穩外資若干政策》《關於建立健全外商投資全流程服務體系的通知》以及6月份出臺的《措施》,每個文件都有不同的針對性和時效性,都是經過前期大量調研並充分聽取企業意見後出臺的。

比如,今年4月前,重慶對936家在渝外資企業進行問卷調研。當時企業主要面臨5個問題:交通就餐不便、復工後缺乏疫情防控物資、物流運輸受阻、生產成本升高、勞動力短缺。隨後,重慶立即採取行動,出臺相應機制舉措。在此後的一次調研中,90.02%的外企表示已享受或部分享受政府扶持政策。

「重慶的政策都不是『一錘子買賣』,一定會持續優化更新。所以,在實施過程中,我們也會繼續和企業保持溝通交流,進一步優化完善細節,讓其更加符合我市的實際情況。」市商務委副主任付嘉康說。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相關焦點

  • 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檢測點授牌暨營商環境監督員受聘儀式,為10個營商環境監測點聯繫人和16名營商環境監督員授牌和頒發證書,並解讀營商環境監測點聯繫人和營商環境監督員的職能職責。企業發展規律和經驗,切實幫助企業排憂解難。
  • 數字政府再升級,廣東如何搭建營商環境超級「朋友圈」
    數字政府再升級,廣東如何搭建營商環境超級「朋友圈」 2020-12-12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反映北京營商環境問題及意見 首批88位民營企業家受聘政府營商環境...
    社會監督員將重點對優化營商環境涉企政策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充分反映民營企業對營商環境建設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對優化全市營商環境將起到更加積極的作用。據介紹,社會監督員可以對全市行政審批、政務服務、特定行業服務規範、事中事後監管等情況進行監督,收集反饋企業、群眾辦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宣傳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制度、規定、措施及工作成效;應邀參加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調研、座談等相關會議和活動,反映企業訴求,參與基層協商。
  • 政企專題,搭建企業與政府溝通的橋梁
    為貫徹「2020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相關工作要求,同時做好「創客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公共服務項目的企業延伸服務,推動天津市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和「專精特新」發展,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按照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要求,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市中小企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組織開展以金融、財稅、法律和品牌建設等方面為主題的「津創we can,助燃2021」中小企業專題系列服務活動。活動旨在為天津雙創系列活動打造一流的企業服務環境,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發展潛力大的優質中小企業,並構建一個可以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體系。
  • 提升營商環境 發揮高參作用 荔灣區成立優化營商環境諮詢委員會
    會上,廣州市荔灣區委書記陳小華為廣州市荔灣區優化營商環境諮詢委員會專家頒發聘書。資委會由區發改局牽頭組建,首屆諮委會由16位各領域人士組成,既有中國500強企業董事長,也有國家級金融智庫負責人、建築領域博士導師,還包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企業高管以及行業協會、中介機構負責人等社會各界精英。資委會秉承政企社合作治理理念,將企業的感受作為第一感受,精準施策,提升全區營商環境工作效率和水平。
  • 光明區人大常委會組織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專題調研座談會
    光明區人大常委會組織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專題調研座談會
  • 「部門職能不清晰企業訴求難滿足」營商環境研究工程啟動:給營商...
    「不是我們不想為企業做事情,其實很多部門之間的職能劃分不是很清晰,導致了企業有些訴求沒法滿足。希望咱們做的這個事能起一個促進性作用。」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信息通信研究所所長張明鍾12月9日在首屆「中國區域營商環境提升研討會暨營商環境指數研究工程啟動會」稱。他同時入選為營商環境智庫專家委員會第一批智庫專家。
  • 《中國企業報》報導:濱州,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
    編者按:營商環境,已然成為各地檢驗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的「熱詞」。營商環境優,則市場活力足,營商環境好,則發展後勁強。山東省濱州市聚焦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創業辦事的痛點難點堵點,探索形成了「一窗辦、一鏈辦、一網辦、一次辦好」等獨具特色的政務服務模式,持續推動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激發企業創新創業活力,增強經濟內生動力。
  • 貴州省政府下發通知:九條措施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一、深入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加強《條例》的學習宣傳培訓,適時推動出臺《貴州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對我省實施《條例》情況進行定期梳理評估,不斷強優補弱、建制提質,著力構建公正有序的法治環境、清晰透明的市場環境和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
  • 龍華做好企業服務優化營商環境
    深圳晚報訊(記者 趙東眉 通訊員 謝歆堯)龍華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74家,上市企業19家,掛牌新三板企業82家,產值億元以上企業334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88家。3月28日,龍華區首屆企業服務大會上公布的這組數據令人振奮。
  • 南沙攜手新加坡開通「國際營商通」一站式海外企業服務
    6月25日上午,南沙政務辦與新加坡舉行「國際營商通」一站式海外企業服務平臺籤約儀式,記者獲悉,南沙區政務辦與新加坡廣東會館成為合作夥伴,雙方建立「國際營商通」一站式海外企業服務平臺,促進雙方資源共享、協同發展,為海內外投資者提供一站式企業服務。
  • 建設一流營商環境 做大做強民營企業 ——我市優化營商環境暨民營...
    記者  黎有科  攝        據《今日儋州》消息     12月19日,我市召開優化營商環境暨民營企業座談會,市金融辦、發改委、財政局、國土局、工信局、商務局、規劃委、工商局、稅務局、人行儋州中心支行等10個主要單位負責人圍繞貫徹落實會議精神、進一步發揮職能作用、著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 優化營商環境,福田在行動
    本次籤約儀式在福田區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市稅務局大力推廣「清單式」服務背景下進行,首次實現了政、稅、企三方攜手。 近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部署,福田區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福田區的營商環境,以推動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核心,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智慧化、營商環境,促進轄區企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地區核心競爭力。
  • 新辦企業政府免費刻章 大同優化營商環境出新招
    大同市優化營商環境再出新舉措。從9月1日起,兩家印章刻制機構將正式進駐大同市政務服務中心,屆時全市新開辦企業可享受政府免費提供的4枚印章刻制服務。為營造高效快捷的行政審批服務環境,大同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對標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標準,通過「減事項、減要件、減環節、減證照、減時限」等舉措,全面、深入、紮實推進全市開辦企業便利化改革,推動新辦企業免費刻章等政策落地實施,以實實在在的便民利企實招提升企業和群眾辦事的獲得感、滿意度。
  • 徐州民營企業家熱議營商環境提升年工作動員會
    本報全媒體記者 吳悠 通訊員 權軍  2月11日下午,徐州市召開2019營商環境提升年工作動員會,充分肯定了2018營商環境建設年徐州市取得的成績,並對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作出了動員和部署,指出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必須保持定力和恆心,作為戰略性舉措常抓不懈。
  • 成都營商環境案例正式揭曉
    每經智庫觀察員 張強    每經編輯 楊歡 經過一個多月的徵集報送、網絡投票、評委打分、案例覆核,由成都市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每日經濟新聞每經智庫共同主辦的「2020年成都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案例評選活動
  • 政府這項能力的提升,就是營商環境優化的註腳
    原題: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的生動註腳——深圳網上政務服務能力提升系列報導(上)榮譽榜上新增的這個「第一」,詮釋了深圳在加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強化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功能進程中的作為,更為深圳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寫下生動註腳。
  • 營商環境法治化的精神意蘊
    該《條例》是我國優化營商環境的第一部綜合性行政法規,從國家層面夯實了優化營商環境的法治基礎,標誌著中國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進入了新階段。優化營商環境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在2020年基本建成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的新階段,政府如何科學高效履行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職責成為實現高效能治理的必選項。
  • 連雲港營商環境
    第四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統籌推進機制,持續完善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政策措施,及時協調、解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納入高質量發展考核指標體系。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域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第一責任人。
  • 【優化營商環境】興和縣公安局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大會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和興和縣委、政府優化營商環境有關文件精神和各項決策部署,強化警企溝通協作,進一步轉變觀念、優化服務,努力開創全縣營商環境新局面,12月19日,興和縣公安局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