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學院概況】 中國美術學院(簡稱中國美院)地跨杭、滬兩市,擁有南山、象山、張江三大校區,佔地67公頃,建築面積近30萬平方米。學院有直屬院系(部)20個、附屬中學一所,設有6個學科,12個本科專業。美術學為全國重點學科,設計藝術學為浙江省重點學科,電影學為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藝術學學科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008年,中國美院招收博士研究生28人,碩士研究生220人,本科生1555人。畢業2090人,其中本科生1438人,研究生136人,高職生516人。在校學生9800餘人,其中本科生6465人,研究生831人,留學生102人,專科生1783人,成教生663人。藝術人文學院萬木春博士的學位論文入選2008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毛陳冰同學當選為共青團十六大代表。
學院有教職工1003人,其中教授105人、副教授175人。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1人,第二層次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省「錢江人才」支持計劃1人、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10人、高校青年教師資助計劃6人、省高校優秀留學回國人員1人、教育部高校教師訪問學者1人、省高校教師訪問學者3人。
加強學科專業建設與教學項目申報。3個教學團隊(繪畫、美術學、動畫)為省級教學團隊;動畫為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踐基地; 3個項目為浙江省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4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
課題與成果申報數量與質量明顯提高。3項課題獲國家級立項(其中1項重點課題),4項課題獲部級立項,6項課題獲省級立項,1項科研成果獲省級獎勵,1部書稿獲省級學術著作出版資金資助。
積極培育美院特色校園文化品牌,「塑『家園素描』之群像,育藝術人才於無痕」被評為全省校園文化品牌、教育部2008年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優秀獎。全年舉辦各類展覽50餘個。
完成濱江校區土地出讓的前期工作,拆除近4萬平方米房屋,並按時交付給市土地儲備中心,置換成功。繼續保持「平安校園」稱號,被杭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市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稱號,被浙江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授予省級「治安安全示範單位」稱號。
2008年,上級領導到學院調研視察,指導學院工作。6月19日,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黃坤明率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相關人員到學院調研高校黨建工作。6月25日,中共浙江省委副書記夏寶龍到象山校區,觀看「浙江省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已經創作完成的80餘件作品。7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視察象山中心校區。9月25日,全國政協常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文聯副主席覃志剛率「美術創作和藝術品市場」專題組到學院就美術創作和藝術品市場進行調研。10月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華建敏到南山校區視察。1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到學院視察。
【舉行建校80周年慶典】 4月9日,中國美術學院隆重舉行建校80周年慶典活動。全國政協副主席孫家正、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省長呂祖善等領導、老校友、師生代表共8000多人參加慶典大會。校慶期間,學院開展一系列學術活動:舉辦「學院的力量——中國美術學院新時期三十年(1978~2007)文獻展」, 出版《學院的力量——中國美術學院新時期三十年(1978~2007)文獻集》;召開 國際當代藝術教育與傳播峰會; 舉辦「五穀雜糧——當代實驗藝術展」、「十八案——中國高等美術學院實驗藝術教案展」、「藝術春天——中國美術學院研究生作品群展」等展覽和「四季——中國第三屆媒體藝術節」,舉行象山中心校區落成紀念碑揭幕儀式。成立中國美術學院校友總會,並首次組織社會開放日。
【《中國美術學院2008~2011年標誌性成果規劃綱要》制訂】 10月8日,中國美院完成該綱要制定。綱要標誌性成果的核心是將設計藝術學學科建成國家重點學科;將美術學、設計藝術學、藝術學、電影學、廣播電視藝術學、建築學6個學科整合申報藝術學一級學科碩博點;建成5個~6個國家特色專業,8個~9個浙江省重點(建設)專業;各類重點(特色)專業在所有專業中的覆蓋率達到75%左右。該綱要還對實驗室建設、教學成果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發展目標作出詳盡的規劃。
【加強與杭州市戰略合作】 4月7日,中國美院與杭州市戰略合作促進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象山校區舉行,專題研究戰略合作2008年行動計劃。杭州市領導王國平、蔡奇等與學院全體黨政領導出席會議,聽取2007年杭州市與學院戰略合作有關情況的匯報,討論通過2008年的合作計劃。會議決定在戰略合作協議框架基礎上,進一步突出重點,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城市有機更新、提高杭州文化生活品質等領域深化合作,促進戰略合作出成果。
受杭州市政府委託,學院對濱江白馬湖區域20平方千米的城市設計、城市景觀、城市經濟和發展戰略進行全面規劃,確定在三一村173公頃範圍內籌建白馬湖創意園。與濱江區籤署《白馬湖生態創意城聯繫開發框架協議》,作為實踐白馬湖生態創意城「宜業、宜遊、宜居、宜文」發展理念的基礎文件。11月27日,由學院策劃設計、運營的白馬湖創意園開園,涵蓋信息服務、動漫遊戲、設計服務、現代傳媒、藝術品、教育培訓、文化休閒旅遊、文化會展業8大門類文化創意產業。年內有25家創意企業入駐。
學院負責2010年上海世博會城市生命館、浙江省館、杭州「五水共導」最佳城市實踐館的規劃設計工作。參與規劃運作杭州市城市戶外廣告形象系統、杭州市公共運輸「六合一」服務系統、杭州市城市交通信息傳達系統以及錢江新城信息傳達系統項目等。
10月1日,由學院和杭州市、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共同主辦的「錢潮時刻•2008年中國杭州第三屆西湖國際雕塑邀請展暨錢江新城雕塑邀請展」在錢江新城中心廣場舉行。來自中國、義大利、俄羅斯、荷蘭、英國、美國、日本等國內外55位知名雕塑家的作品作為期一年的展覽。
【校園整體改造工程獲「詹天佑獎」】 3月18日,第七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頒獎典禮在北京召開,共有29項工程、158個單位獲獎。中國美院校園整體改造工程獲獎。參與該項目設計建設的中國美院、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浙江省一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省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4個單位同時獲獎。
【承辦汶川震難祭藝術展】 6月12日,由浙江省委宣傳部主辦、中國美術學院承辦的「大悲大志,同心同歌:汶川震難祭藝術展」在杭州吳山廣場開幕,展覽共展出120多幅大型主題海報和12件大型雕塑,表達了對奮戰在一線災區的解放軍、武警官兵、醫護人員和志願者的深深敬意和對四川災區人民的祝福。浙江省委副書記夏寶龍,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黃坤明,省教育廳廳長劉希平,杭州市委副書記葉明以及學院黨政領導出席開幕式。
【「考古與藝術史的交匯」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 9月26~27日,「考古與藝術史的交匯」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學院召開,來自海內外高等藝術院校與文化研究機構的知名專家、學者30餘人與會,深入探討當今國際藝術史學理論與考古學研究現狀、特點和發展新方向。通過各方對話與交流,汲取歐美博物館學、考古學、美術史學的研究經驗,建立起國際學術視野,使考古、古文物研究、古文化研究成為一門國際顯學,從整體上為浙江省考古與博物館學專業的良性發展提供學術動力和指導。(孟雲生 王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