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4月26日電(王日晨) 26日,在「為美好而來|環北京都市圈區域價值論壇」上,中國科學院特聘研究員、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方創琳認為,要以首都都市圈、天津都市圈、石家莊都市圈支撐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
方創琳說,都市圈是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者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基本範圍形成的高度同城化地區,城市群是高度一體化,都市圈是城市群的核心區,是一個濃縮的城市群。
他認為,都市圈的前身是都市區,好多城市都經過都市區這樣一個階段,都市圈的後果就是城市群,同時都市圈是城市群的核心區,多個都市圈擴展到一定程度,就會成為城市群,城市群會是一個國家增長中心或者國際增長中心。
具體到京津冀城市群層面,劃分了首都都市圈、天津都市圈、石家莊都市圈。這三個點,在京津冀城市群裡面,起到了支撐世界級城市群建設的作用。如果三個點撐著,世界級城市群建設指日可待,這就是以都市圈為鼎支撐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
如何提升環北京都市群高質量發展,方創琳認為,首先要強調都市圈的生態環境;第二,確定都市圈自然環境的域值,要核算都市圈裡面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包括水資源和土地資源;第三,界定都市圈裡面人才承載的限制;第四,提升都市圈經濟發展的綠值,即綠色GDP。在都市圈裡面發展高端、高新、高精尖的產業;第五,提升都市圈的文化傳承的品質;第六,提升都市圈要素流動的比值;最後,提升都市圈社會和諧的價值。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把綠色作為底色,藍色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定色,我們就可以建成一個非常優質美麗的都市圈。」 方創琳說。
他指出,霸州能否打造成環北京都市圈中一個綜合性的微中心,進一步疏解北京相關方面的功能,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包括技術合作模式,共建模式,股份制合作模式,異地分成的模式等,這是接下來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