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古詩三首》:想像詩詞描繪的畫面,感受田園生活的美好

2021-01-18 學予明天

四年級下《古詩三首》:想像詩詞描繪的畫面,感受田園生活的美好

一、學習目標

結合注釋,理解詩詞大意,抓住關鍵語句,想像詩詞描繪的畫面,感受田園生活的美好,體會作者對田園生活的熱愛之情。

二、初讀古詩,掌握生字新詞,積累多音字

1.字詞積累

宿:住宿 寄宿 風餐露宿

徐:徐徐 徐步 清風徐來

籬:籬笆 竹籬茅舍 寄人籬下

疏:稀疏 疏忽 志大才疏

雜:雜技 夾雜 人多手雜

稀:稀疏 稀客 稀少

蜻:蜻蜓

蜓:蜻蜓點水

茅:茅草 茅屋 茅廬

簷:屋簷 房簷 飛簷走壁

翁:老翁 漁翁 翁婿

鋤:鋤草 鐵鋤 鋤頭

賴:依賴 抵賴 百無聊賴

剝:剝削 剝奪 生吞活剝

2.多音字

宿:

sù宿舍

xiǔ一宿

xiù星宿

剝:

bō剝削

bāo剝皮

三、細讀古詩,翻譯詩句,了解主題

1.宿新市徐公店

【作者】楊萬裡

【朝代】宋

籬落疏疏一徑深,

樹頭新綠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籬:籬笆。

疏疏:稀疏。

徑:小路。

陰:樹葉茂盛濃密而形成的樹蔭。

急走:奔跑。

籬笆稀稀落落,一條小路通向遠方,樹上的花瓣紛紛飄落,卻還尚未形成樹陰。小孩子飛快地奔跑著追趕黃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飛入菜花叢中,再也找不到了。

《宿新市徐公店》描寫了清新美麗田園春光和兒童在菜花地邊追逐黃蝶的生動畫面。詩篇洋溢著濃烈的鄉村生活情趣,表達了詩人對美麗田園春色的讚美和對鄉村兒童的喜愛以及對鄉村生活的嚮往之情。

2.四時田園雜興

【作者】範成大

【朝代】宋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惟有蜻蜓蛺蝶飛。

雜(zá)興:隨興而寫的詩,「興」這裡讀xìng。

肥:詩中指杏花落後,杏兒越來越大,越來越肥。

蛺(jiá)蝶:蝴蝶的一種。

籬落:籬笆

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白天長了,籬笆的影子隨著太陽的升高變得越來越短,沒有人經過;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這首詩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等描寫初夏農村的自然景色及農人緊張的勞動氣氛,表現了詩人對田園風光的熱愛之情。

3.清平樂·村居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相關焦點

  • 六年級上《古詩三首》:通過想像畫面理解詩歌大意,體會詩詞之美
    六年級上《古詩三首》:通過想像畫面理解詩歌大意,體會詩詞之美一、學習目標藉助具體詩句,通過想像畫面理解詩歌大意,體會詩詞之美。細讀古詩,翻譯詩句,了解主題1.浪淘沙 【唐】劉禹錫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 六年級上《古詩三首》:理解詩意,想像畫面,體會詩詞的思想感情
    六年級上《古詩三首》:理解詩意,想像畫面,體會詩詞的思想感情一、明確學習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古詩。藉助注釋理解詩意,想像畫面,體會詩詞中蘊含的思想感情。二、初讀古詩,掌握生字新詞,積累多音字1.生字組詞德dé(美德)鵲què(喜鵲)蟬chán(金蟬)2.多音字
  • 三年級《古詩三首》,感受祖國大好河山
    《望天門山》描繪出一幅雄偉壯美的畫面:兩山對峙,江水洶湧,令人驚嘆,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壯麗山河的喜愛。《飲湖上初晴後雨》——宋代詩人蘇軾。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唐宋八大家之一」。
  •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課中《絕句》知識點分享,讀懂古詩,想像畫面
    單元導讀和語文要素本單元是三年級下冊起始單元,以「可愛的生靈」為主題,編排了《絕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3首古詩和《燕子》《荷花》《昆蟲備忘錄》3篇課文,從不同多角度展現了大自然生靈的可愛與美麗。教材先精選了自然風光、花鳥魚鴨為題材的古詩,訓練學生從不同角度想像畫面。
  • 三年級17課《古詩三首》考點精析,提高古詩鑑賞能力,只需三步
    今天小徐老師應廣大家長的要求以三年級語文上冊第17課為例,既講如何引導三年級孩子鑑賞一首古詩,又幫孩子們理清本課的考點。 一、了解詩人寫作特點,了解詩人創作背景。 要想快速提高古詩鑑賞水平,那麼離不開對詩人寫作特點及創作背景的理解。
  •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1《古詩三首》課後習題答案講解
    課文解析《古詩三首》是統編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大自然的朋友」的第一篇課文。《古詩三首》分別是杜甫的《絕句》,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和曾幾的《三衢道中》,向我們展示了詩人眼中的春天,描繪了春天的景物。
  • 三年級語文《古詩三首》,老師整理精華筆記,幫助孩子輕鬆學習!
    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邊讀邊想像這些景物組成了怎樣的畫面,再試著用自己的話描述頭腦中的畫面。 進入三年級之後,明顯要求會書寫的生字比二年級多了很多,而且難度也有所加深,不過家長朋友們不需要擔心,跟隨橙子老師的腳步慢慢前進。
  • 三年級語文《古詩三首》,老師整理精華筆記,幫助孩子學習!
    學習《絕句》時,抓住「遲日、花草、燕子、鴛鴦」等詞語,感受春天的美麗,體會詩人對春天的熱愛之情。學習《惠崇春江晚景》時,抓住「竹、桃花、鴨、蔞蒿、蘆芽」等字詞,體會詩人所描繪的江南初春的景象,感悟詩人熱愛生活、熱愛春天的情感。
  • 二年級下冊第一課《古詩二首》複習,跟著老師筆記感受美好的春天
    二年級下冊開篇第一單元圍繞「春天」展開,第一篇課文的兩首古詩寫得就是古人眼裡的春天,今天我們就跟隨詩人一起去感悟春天吧!區分:化妝、化裝(都是動詞)化妝:通常指美容,進行面部修飾化裝:通常指將演員裝扮成特定的角色2.學習古詩體會兩首詩的語言美和畫面美,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好
  • 三年級語文古詩兩首
    教學目標:1、學會兩首古詩的生字新詞。2、理解兩首古詩的意思,了解古詩所描繪的美景,從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語言美。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同學看春天的掛圖,談感受。【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春天的生命力、春天的可愛。在教學情景中自然進入詩歌教學。】二、 學習第一首古詩。(一)解題。介紹《春江曉景》這幅畫。
  • 6首秋收的詩詞,描繪了農村生活的美好和勞動的樂趣
    這個國慶節回到農村感觸良多,整體來說農村的生活還是相當愜意的,今天跟大家一起聊聊農村生活的那些詩詞,我相信提到農村的詩詞,大家想到更多的應該是孟浩然的那首《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其實關於農村的詩詞有很多,今天分享幾首被大家普遍傳頌的詩詞
  • 群文閱讀《古詩中的田園生活》
    《晚春田園雜興》(其十二)範成大《書湖陰先生壁》王安石 《插秧歌》鄭樵《歸園田居》(其三)陶淵明【教學目標】:1、閱讀一組田園詩,感受詩中描繪的樸實的田園風光和恬靜的田園生活,體會詩中所寄寓詩人的真摯的情感。
  • 十首詩詞,寫出了農村生活的美好和勞動的樂趣,令人渴望回歸田園
    最美的生活在農村,讀了描寫農村勞動生活畫面的詩詞,就會令人嚮往起農村的生活來。在今天的人們厭倦了鋼筋水泥的桎梏和城市的喧囂後,那種「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的美好畫面就會瘋狂地在頭腦中滋生,回歸自然,回歸田園,成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
  • 語文八年級上古詩賞析真題及知識點匯總
    發揮聯想和想像,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所展示的畫面。(4分)【答案】俯視江面,月亮照在江水裡,就像天上飛下來一面鏡子,明亮耀眼;仰望天空,雲氣簇擁而來,就像天空結成了一座座樓閣,新奇美妙。【解析】畫面描繪題,①找名詞,②找修飾詞,③加入聯想想像寫出優美句子。按步驟並結合詩句即可分析出。
  • 四年級上《古詩三首》:藉助注釋,聯繫生活實際,說說詩句意思
    四年級上《古詩三首》:藉助注釋,聯繫生活實際,說說詩句意思一、學習目標誦讀古詩,讀悟結合,體會詩人豐富的情感,感受詩歌的意境。激發學生對古詩的興趣以及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二、細讀古詩,翻譯詩句,了解主題1.出塞【唐】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
  • 部編版四語文下《宿新市徐公店》教案及板書附作業必背古詩百首
    、背誦古詩詞3、體會古詩詞中表達的美好情感教學重點:了解古詩詞大意、體會詩的意境。教學難點:感受詩人筆下描繪的兒童撲蝶歡樂場面。激發學生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以及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快速瀏覽作者簡介(3)聽範讀詩歌,畫出朗讀節奏(4)生讀兩次古詩(齊讀、小組)三、看圖初讀走進古詩,理解大意1、老師講故事入詩。
  • 統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古詩三首》教案+反思
    4.能展開想像,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描繪的景象。[教學重難點]1.能藉助注釋、插圖理解詩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蘊含的道理。2.能展開想像,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描繪的景象。(重難點)一、畫面引入新課(多媒體播放《漁舟唱晚》古箏曲,欣賞「殘陽照水圖」和「新月東升圖」)同學們看了這麼美的畫面,有什麼想說的嗎?用自己的話說說畫面的內容。(根據不同的話進行點評)同學們講得很詳細,語言也很美,但是有一個人比你們更厲害,他僅用了28個字就把這兩幅畫面的意境描繪得淋漓盡致。你們相信嗎?想知道他是誰嗎?
  • 《過故人莊》,資深教師來講解這首田園詩中的佳作,不愧為經典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一中的日積月累部分,安排了一首古詩《過故人莊》,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五律。本詩寫了孟浩然應友人的邀請到鄉村老朋友家做客時的情形。詩中描繪了鄉村綠樹行行相合,青山依依相伴,屋舍儼儼,農田齊齊的美麗風光。
  • 四年級下冊古詩詞怎麼學?《古詩詞三首》教師手寫教案詳解
    本課的前兩首是七言絕句,一首是範成大所作的《四時田園雜興》,描繪了初夏江南的田園風光。《宿新市徐公店》寫的是楊萬裡借宿客店時見到的鄉村春日美景。《清平樂村居》是一首詞,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的作品,展現了悠閒的農家生活。三首詩詞均作於南宋時期,描繪的都是淳樸自然的田園生活。
  • 二年級上冊《古詩二首》教師筆記教會孩子想像畫面,品讀詩句
    全詩用誇張的手法、絕妙的想像,表達了詩人夜宿山寺,身臨高處的獨特感受。《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朗讀和背誦古詩,大致理解詩句的意思。想像畫面,品讀詩句。觀察插圖,說說山寺給自己的感覺。識記「危」,「危」的本義是人在山巔或高崖,從而理解詩中「危」的意思是「高」,「危樓」即「高樓」,全詩是圍繞著「高」來寫的。再讀古詩,找找詩中哪些字句寫出了樓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