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準備展:「圍屋之變:各自為藝 共同生活——參展藝術家聯合個展」於8月18日在深圳星河國風藝術館開幕,同期舉辦新聞發布會與藝術創作對話會。
江西龍南市委市政府的相關主要領導,安徽黃山市黟縣的相關領導,深圳市文化宣傳部門的相關領導和參展藝術家、理論家、眾多媒體出席了畫展開幕式,現場氣氛熱烈,展覽組織方介紹了有關展覽各項工作的相關情況。
客家圍屋牽手當代藝術
近年來,龍南市委、市政府以成功列入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為契機,依託獨特的376座客家圍屋資源和濃鬱的客家文化風情,在注重客家圍屋建築保護修繕和合理開發的前提下,全力打造「世界圍屋之都」名片,樹立了特色鮮明的客家圍屋文化旅遊目的地形象,並成功獲得2023年「世界客屬第32屆懇親大會」舉辦權。
客家圍屋作為客家文化的重要載體入選第十七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使得龍南客家圍屋得以走向世界,對龍南在全國和國際範圍內產生重要影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各位參展藝術家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克服重重困難,以龍南傳統客家圍屋為創作載體,對其進行深入發掘,進行創作,形成「圍屋之變——關於中國傳統移民建築的對話」當代藝術展作品,將傳統的客家建築文化與當代藝術相融合,努力創新探索打造藝術精品,提高客家文化的精神高度,激發客家文化的創新活力。
龍南將以「2021年第17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的舉辦作為契機,隆重推出龍南客家圍屋登上世界舞臺,向世界展示龍南客家圍屋的文化風情、歷史沿革、人文深度,進一步提升龍南市客家圍屋群建築的知名度,提升龍南市客家文化城市形象品牌美譽度,唱響「世界圍屋之都」旅遊品牌。
中國傳統移民建築與威尼斯雙年展「對話」
本屆義大利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因新冠疫情的影響,組委會於今年5月19日宣布推遲到下一年度2021年5月23日至11月21日(為期6個月)在義大利威尼斯舉辦。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是國際最負盛名的當代藝術作品展會。雙年展的評審機制是由雙年展組委會組織國際專家評審委員會,從全世界各個國家的申請材料中精選出既有當代藝術特色又有民族文化深度的創作計劃,經過嚴格篩選方可入展。
中國藝術家以龍南客家圍屋建築,以及由此形成的聚居生活方式作為背景提交的參展方案,高度契合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展覽主題:「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因此從全世界眾多申報材料中脫穎而出入選該展,並於明年5月21日與全世界86個參展國家集體亮相義大利威尼斯,進行為期半年的展覽。
此次的創作班底堪稱「重量級」。四川美院教授、西安美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批評家王林,威尼斯大學博士生導師Angelo Maggi教授為本次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策展人。深圳大學教授、西安美術學院客座教授,著名藝術家應天齊為本次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藝術總監。
另外還邀請到何多苓、傅中望、焦興濤、師進滇、顧雄等十餘位國內外著名藝術家以及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建築學家圍繞客家圍屋建築為母題,創作作品參加展覽並開展文化交流活動。為了迎接這次藝術展,這些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及文化學者,於今年1月12日-14日齊聚龍南,考察客家圍屋建築及舉辦《客家圍屋建築與中外移民文化》主題研討對話會,並於今天在深圳國風美術館舉辦「圍屋之變:各自為藝 共同生活——參展藝術家聯合個展」,形成深遠的文化影響力,對龍南市的文化發展作出了貢獻。
客家元素成亮點
本次藝術展以中國龍南著名客家圍屋先民聚族而居的傳統生活方式作為背景,通過藝術家對中國歷史遺存的客家建築營造、社區介入、空間重組及文化傳承等方面的發掘,進行創造性發揮,呼應本屆建築雙年展的主題,尋找族群共同生活轉換成為當代不同文化群體中人與人相互溝通的可能性,讓在地性的傳統習俗與現代化生存接軌。屆時將以圖片、影像、建築模型、雕塑、裝置、繪畫等多種當代藝術形式呈現從歷史到當下的社會意識、觀念的變化以及藝術家對這些問題的思考。
策展團隊與藝術家克服今年以來新冠疫情的影響,克服重重困難,使得雙年展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十二位藝術家又專門聯合起來舉辦這一次準備展,展覽內容包括為十七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創作的草圖方案,客家圍屋建築模型,藝術家各自藝術生涯中的最新代表作品,為深圳的文化藝術界和廣大觀眾帶來視覺上的饕餮盛宴。本次展覽和未來在威尼斯舉辦的第十七屆建築雙年展將共同為龍南市文化的發展迎來一個美好的開始。
據悉,龍南市計劃在2023年舉辦「世界客屬第32屆懇親大會」之前,專門建成有關「第十七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專題展館,隆重接納藝術家們捐贈的,為表現龍南客家圍屋辛勤創作完成的,參加國際著名展事享譽世界的作品完整地保存下來,與龍南客家圍屋共存,這一創舉將成為本次活動最具特色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