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兩國曾有長期友好合作關係, 可在1973年,越南抗美戰爭結束後, 中國和越南的關係卻迅速惡化了。這是由於越南當局受到蘇聯大國沙文主義的影響,霸權主義迅速膨脹, 還把中國視為實現其目標的最大障礙,開始背信棄義地排華反華, 從而在中國邊境挑起一系列武裝衝突所制的。
面對越南的「騷擾」,1979年2月17日,我國展開了對越反擊自衛戰,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給予了盲目自信的越南沉重的打擊。既然兩國的國力差距如此之大,究竟是什麼給了越南惹怒中國的勇氣,同中國開戰呢?1989年,越南軍方公布的一份戰爭報告就回答了這個問題,裡面主要講到以下三點。
第一,越南上至高級政府官員,下至普通的好戰分子,都還未從擊退美國人的過度喜悅中緩過神來。當時的美國,是毫無爭議的歐美第一大國,越南的抗美戰爭,成功逼得美軍籤訂了停戰協議,足夠他們吹噓一輩子了。在抗美戰結束,許多越南人盲目的認為,越南的軍事實力是僅次於美國和蘇聯的世界第三。
俗話說得好「無知者無畏」,他們敢同中國開戰,這種盲目的自信就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第二,軍事武器先進。蘇聯給越南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援助,其中就包括不少世界級的先進武器。在越南戰爭的時候,中國的武器是遠遠及不上越南的,這也是越南的底氣之一。
不過,戰爭不僅僅是武器的較量,中國軍隊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中國軍人又有著鋼鐵般的意志,再加上綜合國力遠超越南,拿下戰爭勝利自然是不在話下。
第三,與蘇聯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說到蘇聯,它曾是中國的「老大哥」,給中國早期反封建反帝國的民主革命給予了很大幫助。但在1953年3月5日蘇,聯領導人史達林去世以後,隨著赫魯雪夫上臺後的一系列對中不利政策的頒布,卻使得中蘇關係惡化了
越南與中國領土相連,挑起越南和中國的矛盾將會對中國「地緣政治」造成很大影響,這是蘇聯當局喜聞樂見的。根據雙方籤訂的戰略合作協議,一旦中國和越南開戰,蘇聯將出兵支持越南,但事實卻是,直到戰爭結束,我們都未能見到任何一位蘇聯士兵的身影,所謂的協定,不過是一張廢紙而已。
當然,戰爭是一把雙刃劍,不管是戰爭勝利的一方,還是戰爭失敗的一方,國力都會或多或少的受到一定損失,而這一損失最終的承擔都是雙方國家的普通人民如今,世界各國之間命運共同體的雛形已經顯現,整個世界大體上都向著和平、美好的方向去發展的。
特別是我國,如今已是處於改革開放的深水區,為了祖國的不斷發展,我們必須要記住一句話,「好戰必亡,忘戰必危」,在銘記歷史的基礎上,秉持和平的信念,不斷促進本國和世界其他各國的發展,為人類發展做出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