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即合理。」
你有沒有想過,真實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你所看到的世界就是真實的世界嗎,或者是說,你看到的世界,是真正存在的嗎?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的作者是高銘,一個敢於去探究人類內心世界的作家,他通過最樸實的方法——與精神病人交談,近距離的觀察精神病人眼中「真實」的世界,給我們帶來從未有過的思考問題的角度與方式。他想告訴我們的是:撥開表象的迷霧,才能認識到世界的本質,有著自己的思想,比什麼都重要。
一、 角色問題
作者描寫了一個妄想症患者,在他的意識裡,所有一切都是自己創作出來的,包括此時此刻在與他交談的作者。他堅定地相信,發生的一切都在按他所寫下的「劇本」推進,每個人的出現,都有他在劇本中所設定的意義,在這劇本中,他是主角,且只要劇本還在繼續,他就永遠不會死掉。作者問他:「如果你死了,那麼這個世界還會存在麼?」他回答說:「劇本當然存在,故事也會繼續推進下去,只是讀者看不到了。」半年後,這個病人出院了,在他的指引下,作者看到了他半年前在桌子下面留下的刻字:半年後離開,日期正是作者與他初次見面的那天。
跳出他是精神病人這個角度,你或許會發現,他所說的一切像是站在「上帝視角」上向他眼中的凡人——我們來講述人類存在的合理性問題,而他的未來,也恰恰依照他劇本中描述的那般發展。那麼,我們,究竟是真實獨立存在的,還是僅僅是他筆下的人物呢?他被診斷為妄想症,是不是僅僅因為他跳出了我們這個傳統意義上的「世界」,而看到了更高層次的真實世界呢?
二、 飛禽走獸
她,有著一種能迅速看穿別人「本質」的能力。
第一次與作者見面時,她對作者說:「這是我第一次見到蜘蛛會說話」。在她的眼中,作者是一隻將每一個爪子都安排得井井有條的蜘蛛;在她的眼中,小學老師是一個翻著鼻孔的大猩猩;在她的眼中,媽媽是一隻脾氣不太好的貓……在她的眼中,所有人類都是動物。雖說這種表達聽起來很不靠譜,但她所描述的這些人的身上,確實有著與這些動物相同的性格特質,可以說是她在初見一個人時,就能一眼看出這個人身上所具有的與某種動物相似的本質。這是一種特殊的天賦,或許就是我們常提起的「第六感」,而她,也許只是「第六感」更強一些。在我看來,擁有這種天賦,雖容易不被人理解,卻有著獨特的優點,它的存在,讓「眼見不一定為實」,因為它可以直達人類的靈魂本質,小姑娘眼中的世界,或許才是我們所期待的——真實的世界。
--世界到底是怎麼樣的?
--是存在。
這個世界由無數個面組成,在你想要真正認識世界之前,請先看看「他們」——這些精神病患者眼中的世界。「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所謂「瘋子」,也許只是他與你的世界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