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發通知,不準以任何方式強迫畢業生籤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
我想有不少小夥伴們在大四的時候被導員以不發學位證或者畢業證來要求畢業生必須籤就業協議或者勞動合同吧。
這種情況的表面原因是為了完成學校要求的就業率,為了完成校方發布的就業率任務,導師們才不得不對學生們的就業率進行捆綁式要求。更深層一點的原因是學校的就業指標,就業壓力。
雖然,就業協議的初衷是為了保障學生利益,但在實際執行中,企業和學生的違約行為非常普遍,實際上也制約了學生的自主和靈活就業。再者,就業協議涉及學生檔案的調動,以往主要由企業委託人才中心存檔,而實際上,人才檔案應有學校直接轉至人才中心,這樣減少了個人、企業和學校之間,可能存在的行政事務流程,也便於以後個人的檔案管理。
所以以往以來,普通本科以及專科的學校就業率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水分。
每到最後臨近畢業的時期,班裡沒有籤工作,也不準備考研留學的考公務員的同學,就成了導員的眼中釘,一周一小催,兩周一大催,各種就業講座接連為這些「沒就業」的同學召開。
在導員以及學校眼中,畢業創業對於學校時沒有任何意義的,這不能為學校帶來任何工作匯報上的提升。
那麼對於實在沒有工作單位籤約的畢業生,會被扣留學位證和畢業證嗎?
當然是不會的,導員有的是方法。畢竟讓一個學生「就業」遠比讓他「不就業」要容易得多,在最後實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導員們會聯繫自己的朋友,讓他們與學生籤一份工作合同作為學校要求的一份「答卷」。
據了解,2020年和2021年,將會是最難的就業年,讓學生自己去找工作要難得多,學校應該真實地為學生想辦法,多選擇優質公司與校方展開就業合作,促進學生真實就業,而不應該去完成上級布置的任務去應付作業,把巨大的就業壓力甩手扔給學生自己。
作為學生自己,一方面要積極參加即將到來的校園招聘會,另一方面,要提前增加自己的實習經驗,多掌握其他專長技能,提前聯繫學長學姐們請教就業問題。
如果選擇考研或者考公務員,也一定要提前嚮導師或者其他師兄師姐們進行了解,畢竟接下來這段時間,就業難的同時,也會導致考研與考公的難度加大,提前做好準備是不會有錯的。
增強自己的競爭力才是以不變應萬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