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安吉餘村:青山不老綠水長

2020-12-14 人民網

原標題:安吉餘村:青山不老綠水長

夏日的湖州安吉,山巒蒼翠,綠水潺潺,竹海綿延,每一次的呼吸都沁人心脾。

12年前的8月15日,習近平同志第二次來到安吉調研。在天荒坪鎮餘村村委會的會議室裡,他與幹部群眾座談,聽說餘村人關了汙染環境的礦山、打算發展旅遊時高興地說,「剛才你們講了,下決心停掉一些礦山,這個都是高明之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實際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在場的記者用攝像機錄下了這段珍貴的歷史畫面,成為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重要思想最早的影像記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安吉區域發展的歷史方位由此錨定,浙江生態文明建設也從安吉餘村翻開新的篇章。

12年過去了,記者重回安吉,再訪餘村。青山不老,綠水長流。在綠水青山間,我們追尋著習近平同志當年的足跡,和幹部群眾一起重溫他當年的諄諄囑咐……

「你們今後要真正扎紮實實走一條『生態立縣』的道路」

餘村村委會,我們請來了餘村三任村兩委負責人,共憶當年。

「當習總書記說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時,我一聽,真新鮮,馬上就記下了。」現任村支書潘文革翻出當年的筆記本,指給我們看他記下的這10個字。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起,餘村人開礦採石、辦水泥廠……村集體經濟年收入曾高達300多萬元,是安吉有名的富裕村。30多年前,還是初中生的潘文革在作文裡這樣寫道:「水泥廠上空,升起了黑色煙霧,像是一朵黑玫瑰正在優雅地綻放……」

今天說起來,潘文革啞然失笑:「我們當時覺得水泥廠帶來了好生活,就應該被歌頌、讚美。」

然而,因為礦山、水泥廠的汙染,餘村常年籠罩在煙塵中,竹林黃了,竹筍小了,連千百年的銀杏樹也不結果了。村民們不敢開窗、無處晾衣,甚至還因生產事故致死致殘……

「但真關了礦山、水泥廠,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從300多萬元掉到20多萬元,大家又覺得捨不得。那天,聽到習總書記評價我們停掉礦山是『高明之舉』,還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家心裡一下就亮堂了。」那次作匯報的時任餘村村支書鮑新民說。

習近平同志的一席話,似夏日的一陣清風,為安吉幹部群眾吹去了身心的躁熱。

「2001年,安吉確立『生態立縣』戰略。大家都覺得這是件造福子孫後代的事,但也有不少人擔心強調保護生態會影響經濟發展。」時任安吉縣委組織部長、現任安吉縣委書記沈銘權回憶。

2005年之前的餘村也是安吉的一個縮影。當時,安吉有不少礦山、水泥、造紙、竹拉絲等高汙染企業,一度被國家列為太湖水汙染治理重點區域。

習近平同志在餘村座談會上諄諄告誡:「你們今後要真正扎紮實實走一條『生態立縣』的道路。既然要『生態立縣』,總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這為我們徹底撥開了思想上的迷霧,對我們堅持生態立縣、走綠色發展之路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沈銘權說。

這些年,安吉領導班子一任接著一任幹,既保護了綠水青山,又做大了金山銀山:為保護環境,安吉關掉了大批汙染企業,礦山從274個壓縮到17個。因環保因素否決投資項目150個以上,包括某跨國企業一個年稅收可達10億元的造紙項目;2006年摘下首個「國家生態縣」桂冠;2005年以來GDP年均增長12.5%,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0.4%,2016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77元,高於全省平均水平2611元。

今年1月至5月,根據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評價,安吉環境空氣優良率82%,PM2.5濃度均值較2014年同期下降32.9%;全縣縣控及以上地表水監測斷面達標率100%,全縣6個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較2003年提高12個百分點。

「如果能夠把這些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等生態經濟的優勢,那麼綠水青山也就變成了金山銀山」

從餘村回來後,2005年8月24日,習近平同志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欄目發表《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文章指出:「如果能夠把這些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等生態經濟的優勢,那麼綠水青山也就變成了金山銀山。」

關掉礦山、水泥廠,餘村的綠水青山慢慢恢復生機。曾在礦山開拖拉機的潘春林,大膽借了幾十萬元,辦起餘村最早的農家樂,現在經營客房150間,還有了一家旅行社。12年來,餘村從事旅遊業的村民從28人增加到近400人。

正如習近平同志當年所預言的,隨著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這裡就更是一塊寶地」。去年,餘村成功創建國家級3A景區,遊客超過30萬人次,全村經濟總收入2.52億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95元。

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安吉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統籌城鄉,建設由優雅竹城、風情小鎮、美麗鄉村組成的縣域大景區,安吉去年迎來遊客1928.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9.0%,旅遊總收入233.2億元,比上年增長32.7%。

當年,習近平同志評價安吉白茶「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得益於良好的生態,這片葉子越做越大。2016年,全縣白茶規模茶園面積17萬畝,產值22.58億元,為全縣36萬農民實現人均增收約6000元。

安吉西苕溪水資源豐富。當年,習近平同志考察了當時亞洲第一的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希望將來能成為世界第一。現在,毗鄰天荒坪電站的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已於2015年底開工,2020年前有望發電,屆時安吉境內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將是世界第一。

隨著高鐵及多條高速公路的開通,安吉距離杭州、上海的通勤時間大大縮短。「安吉的生態環境優勢對高精尖人才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安吉縣縣長陳永華說,目前安吉已有「國千」人才17名。

去年3月28日開園的「兩山」創客小鎮,7個月就完成招商工作。除了已經入駐的54家企業,還有50家企業在排隊等候。「國千」人才斯康說,自己做的是環保產業,正是看中了這裡的生態好環境。

(責編:張麗瑋、吳楠)

相關焦點

  • 新華保險浙江分公司開展「走進安吉餘村 重溫『兩山』理論」主題...
    浙江在線8月24日訊(通訊員 張馨戈)近日,新華保險浙江分公司直屬黨支部和湖州中支黨支部,以及大地保險湖州中支黨支部赴「兩山」理論發源地——安吉餘村,開展「走進安吉餘村,重溫『兩山』理論」主題黨日活動。
  • 安吉:泱泱「綠水」舞碧綢
    西苕溪發源於天目山北麓,由西南向東北流貫安吉全縣,流域面積1806平方公裡,其主流西溪經杭垓、孝豐匯集於賦石水庫,出水庫流至長潭與南溪匯合,經長興、吳興流入太湖。「兩山」路上,西苕溪這條「綠水」滋養著安吉的每一寸土地,哺育著一代又一代竹鄉兒女,西苕溪之水已經滲透到安吉人的每一個細胞。安吉,「兩山」理念誕生地,因綠色生態而聞名全國。
  • 安吉餘村 「兩山」故事
    當習近平同志高瞻遠矚地提出「兩山」重要思想,十餘年間,餘村和安吉大地上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巨變,譜寫了一曲壯美史詩。 人是餘村最生動、最有內容也最感人的一幕。在餘村、在安吉,我尋訪了一些人,記錄下他們的「兩山」理解,以及他們的「兩山」故事。 我的時代在餘村 餘村在何處?這是當今中國和世界上許多人都想知道的事。
  • 《溫暖有光放映隊》走進浙江安吉餘村
    浙江安吉餘村,三面青山環繞,村口一塊石碑矗立,刻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裡靠著優質的礦石資源成為安吉「首富村」,卻也付出了環境汙染的代價。  15年前,「兩山」理念誕生於此。
  • 浙江安吉餘村: 「兩山」故事從「浙」起步
    浙江安吉餘村: 「兩山」故事從「浙」起步 澎湃新聞 2020-08-13 11:28 來源:澎湃新聞
  • 安吉大山深處的餘村,這裡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浙江湖州是一座擁有二千多年歷史文化的江南古城,湖州安吉的大山深處,隱藏著一個小村落,這裡青山和綠水環繞,雨後初晴,雲霧瀰漫,宛若仙境中的童話世界,這就是安吉的優秀村落,餘村。一走進餘村,就被碧水鮮花環繞的一個巨大石碑所吸引,上面寫著幾個大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餘村就是著名的兩山理論誕生地,這裡曾經發生過翻天覆地的變化。
  • 安吉餘村的美麗蝶變(生態治理的中國奇蹟②)
    淺色衣服不要穿,在餘村人心裡,這是一段帶著煙塵的過往。  浙北山旮旯裡的餘村,「七山一水兩分田」,為了吃飽肚子,人們把目光投向大山。從1976年開山採礦開始,餘村人靠著山上優質的石灰巖,自辦水泥廠,到上世紀90年代,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300多萬元。安吉縣也走上一條工業強縣之路,造紙、化工、建材、印染等企業相繼崛起,「村村點火、戶戶冒煙」,一舉摘掉了貧困縣帽子。
  • 安吉餘村好玩嗎?
    安吉餘村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源地,優美的環境,怡人的風景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光。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波。最先要介紹的就是這塊石頭,也是餘村的標誌性景點,在進入餘村的路口你就可以看見它啦!再給大家推薦一個特色的小屋,它的製作材料都是竹子,屋頂由竹稍構成,主體由竹子構成,貼合了安吉竹鄉的文化。再來就是這個冷水洞水庫,安吉的水庫一拍就是綠水青山環繞的景象,美不勝收。
  • 湖州安吉「餘村十景」出爐
    原標題:「餘村十景」出爐 這個仲夏,湖州安吉荒坪餘村荷塘花開綽約,引得遊人醉。現在起,約定俗成的「荷花塘」稱呼成了過去式,它有了官方名稱——「荷塘雅韻」。 日前,「餘村十景」新鮮出爐。除荷塘雅韻外,還包括了「兩山」會址、隆慶問禪、果園飄香、激流勇進、翠竹幽徑、古樹秋思、龍潭碧玉、礦山遺韻、餘嶺懷古。
  • 綠水青山下的光影記憶《溫暖有光放映隊》走進浙江安吉餘村
    浙江安吉餘村三面青山環繞村口一塊石碑矗立刻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裡靠著優質的礦石資源成為安吉「首富村」卻也付出了環境汙染的代價15年前「兩山」理念誕生於此如今這片山村已成為全國美麗宜居的示範村餘村人用實際行動
  • 一個山村的綠色跨越 安吉餘村演繹人與自然和諧的故事
    2018-07-26 08:3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沈晶晶 通訊員 邱曄 彭驛涵最近有一件事,讓餘村人興奮不已。4月,安吉餘村「兩山」示範區總體規劃正式通過省、市專家評審。這意味著,餘村拉開了與周邊村莊、天荒坪鎮區特色互補、協同發展的序幕。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全國都在掛的宣傳標語,出自安吉餘村
    這次來到浙江湖州的安吉縣,終於找到了上述兩個問題的答案。安吉的生態環境良好早已不是什麼秘密,這裡有白茶、竹林以及很多適合旅遊度假的高端酒店等,在綜藝節目《極限挑戰》也有出現過。安吉我先後也來過許多次,但之前都是到雲上草原、涵田度假酒店這些相對遊客較多的玩的、住的地方,這次朋友說帶我去一個村子,它就是餘村!一路上車上的風景就讓我眼前一亮,感覺環境是真的好。
  • 綠水青山映初心 走進「兩山」理念發源地安吉餘村
    餘村(圖片由余村提供 攝影:石紅巖)  浙江在線7月1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吳越)一個深藏在天目山餘脈只有280戶人家的山村,為何吸引全國遊客前來學習參觀70年來,餘村人從「求生存」到「謀發展」,從「盼溫飽」到「講環保」…..在綠水青山間,他們再謀綠色發展新篇章。  「『兩山』理念創新實踐從餘村出發,正為中國鄉村傳送發展經驗。」安吉天荒坪鎮餘村老黨支部書記鮑新民向記者感嘆,「這條路,算是走對了。」
  • 彩墨滲融,行筆俊逸——畫家劉燕姣作品青山不老綠水長存
    劉燕姣青山不老綠水長存95x237cm劉燕姣的《青山不老綠水長存》便是她在長期的紮實的筆墨技巧以及寫生中挖掘出來的作品,古樸耐看,文氣十足。品讀劉燕姣的山水畫,感覺到其文脈清晰,根底紮實,努力吸收傳統精華,推陳出新為我所用。經常出來遊學和寫生使她的眼界開拓了視野。
  • 馬曉暉履新後首站至安吉縣餘村開展調研
    2018-02-15 10:05 | 湖州日報2月14日上午,湖州市委書記馬曉暉履新後首站即來到安吉縣餘村開展調研。馬曉暉一行首先來到餘村「兩山」理念紀念碑前認真聽取情況介紹。隨後,一路沿著「兩山」綠道步行至黨建廣場,在村文化禮堂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考察餘村時的重要講話,並參觀考察了老村部座談會會址,重走習近平總書記當年的調研線路,重溫總書記當初的諄諄教誨,撫今憶昔、展望未來。
  • 浙江省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在湖州安吉吳昌碩紀念館舉辦書畫展
    杭州日報10月12日,「在浙裡看見美麗中國」——習近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十五周年書畫展在湖州安吉吳昌碩紀念館舉辦。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安吉餘村考察時,首次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 今天《浙江日報》頭版頭條: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
    今天,浙江日報頭版頭條刊發文章《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來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的實踐》,點讚湖州15年來始終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指引,努力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
  • 湖州,美麗中國的一扇窗
    至此,湖州在全國率先、全省首個實現了全國文明城市市縣「滿堂紅」。 兩個「全國第一」、市縣「滿堂紅」,再次刷新了湖州精神文明建設的新高度,生動展現了新時代湖州改革發展的顯著成績。為什麼是湖州?為什麼湖州能?解碼「高光時刻」的湖州,就像打開了一扇窗,看到了「美麗中國」的生動縮影。
  • 從「賣石頭」走上「賣風景」的致富路,安吉餘村在綠水青山中逐夢綠...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安吉餘村考察時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5年來,湖州市廣大幹部群眾始終牢記諄諄教誨,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綠色正成為湖州發展最動人的色彩。作為「兩山」理念的發源地,餘村用15年時間,交出了一份以踐行「兩山」理念,書寫鄉村振興的生動答卷。
  • 優秀村莊展示:浙江省湖州市安吉餘村
    餘村,位於竹鄉安吉天荒坪鎮西側,是省級天荒坪風景名勝區竹海景區所在地。村域面積4.86平方公裡,下轄1個中心村2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農戶280戶,人口1050餘人,村域呈東西走向,北高南低,西起東伏,群山環抱,秀竹連綿,植被覆蓋率高達96%,具有極佳的山地小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