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成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中華五千年文化,造就了一個個故事成語,古代寫文章的時候特別喜歡引用,現代人聊天之中也是張口就來,能顯示自己的不同。讀著感覺也不錯,與生活中已是常用,那麼你們聽過三個字的成語嗎?五個字的常見,六個字的也有、三個字的呢。今天就來說一個【成語字典】裡,記載三個字的成語。
『探玄珠』出自《叔苴子·外編》的成語。比喻不懂裝懂,一知半解。昔人聞赤水中有玄珠也,相與沐而探之,說從前人們聽說赤水裡產玄珠,都潛水下去摸取。有人摸到螺螄,有人摸到蚌殼,有人摸到鵝卵石,有人摸到瓦片。他們都以為自己摸到了玄珠。象罔聽後大笑他們無知。他們則聯合起來圍攻象罔。象罔沒辦法,只好躲到黃帝那兒三年不敢出門,從此他們就說象罔是沒有見識的人,不聰明的人。可以看出三人成虎,真的很像現在的網絡人士。
然而事實證明象罔才能找到玄珠,有一個成語叫象罔得珠,講的是黃帝在赤水的北岸遊玩,登上崑崙山巔向南觀望,不久返回而發現自己玄珠丟了。派了很多聰明的人去尋找,但是都沒有能找得到,然後又派了很多視力很好的人也沒有找到玄珠。最後讓不聰明、視力不好、沒有學問的象罔去尋找,而象罔找回了玄珠。黃帝說:「奇怪啊!象罔為什麼能夠找到玄珠嗎?
這篇文章出自莊子的《莊子·外篇·天地》。莊子旨在說明修行得道的方法,靠分辨形狀顏色,靠辯論道理都不能得珠(玄牝丹),要靠若亡若存的意境才能做到,所以只有象罔才能得玄珠。
『探玄珠』這個成語,在文章裡如果用的話,常用作賓語、定語,用於接觸新事物。如果玩成語接龍的話,以後就不用從一心一意開始了,直接從探玄珠開始接珠光寶氣了。小的時候特別喜歡玩成語接龍遊戲。
大家聽過『探玄珠『這個成語嗎?如果聽過證明你是一個很有學識淵博的人,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的可以點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