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老西安才懂的鐘樓

2020-12-18 騰訊網

全文共3155字,閱讀大約需要8分鐘。

「自鐘樓延伸出四條大街形成的鐘樓商圈,構築起了西安人對城市生活最初的記憶。

在遊客眼裡,西安鐘樓擁有晨鐘暮鼓的底蘊,又是城市的中心商圈,往往會被排到西安第一必看景點。

而在本地人眼裡,雖然鐘樓和大雁塔都是西安的名片,但「窩大雁塔倒有啥好看滴」這種調笑,卻是怎麼樣也掛不到鐘樓上面的。

時間的指針向前撥轉幾年,鐘樓方圓幾百米內坐擁百盛、民生、開元三大主力百貨商場,在外是有600多年歷史的城市名片,在內則是西安「潮流」的浪尖。

但隨著小寨崛起,賽格購物中心成了潮流打卡新地標,當城東南西北都開始遍布大型商業體,而鐘樓商圈多家百貨商場關停,人們開始說:鐘樓商圈沒落了

對絡繹不絕的外地遊客來說, 鐘樓大概只是打卡地圖上濃縮的一個小點,一個必來的地標。

而對於更多西安人或在這座城市生活了有些年頭的人,這裡不僅有著西安城市發展的記憶,更藏著很多人的生活印記

西安最強C位

在鐘樓民生悄然關門之前,時光倒退10年,鐘樓商圈還是「西北第一商圈」,一家獨大,風頭無倆。

進了東大街,才算進了城。當時最繁盛的東大街,更是在鐘樓的光環下,成為西安租金最貴的街區,洶湧的人潮不知造就了多少西安早期的富商,而當時的開元商場二樓也會被大家戲稱為「觀海盛地」。

除此之外,西大街永遠是遊客最多的地方,南大街一直保持著高大上的氣息與翩翩風度;北大街上,西華門的報時從未中斷,向西走是大皮院裡的美食寶藏,向東走可以去新城廣場喂喂鴿子。

潮流指向標

在西安的商場還未像今天這樣如雨後春筍般瘋狂生長,鐘樓還依然是整個城市C位,當時去鐘樓逛街無疑是非常潮流且有牌面的事情

東大街的騾馬市地下步行街是窮學生和上班族最喜歡逛的地方。

一水兒年輕人喜歡的潮貨,將這裡裝飾的像是星光閃耀的T臺,逛一次就立馬可以讓你從翠花變成Linda。

而四處繁華的百貨商場以及讓「西北第一金街」都讓無數女性為之瘋狂,而男性的時尚則在海瀾之家以及南大街中大國際被席捲。

總之,男女老少的時尚都逃脫不掉鐘樓的誘惑。

鐘樓更藏著西安的第一次

對每個人來說,「第一次」都是令人難忘的,對於西安來說「第一次」同樣是一種獨特的、令人難以忘懷的情懷,而西安的很多第一次都發生在鐘樓。

西安第一條公交線路,1路公交車,由鐘樓至東門,中途設大差市站。

西安第一條人行過街天橋,北大街人行過街天橋,建於1986年2月,全長39米、寬4.5米,重達100噸左右。

西安近代第一座公園——蓮湖公園,位於西安市城內蓮湖路18號,建在唐代長安城的「承天門」遺址上。明代朱元璋的次子朱樉依這裡低洼地勢引水成池,廣種蓮花,故名「蓮花池」。1916年闢為公園,稱「蓮湖公園」。

西安第一家肯德基1993年4月7日,在南大街開設了西安的第一家肯德基,著裝統一的服務員站成兩排,迎接來往的客人,想必在當時,也是一道靚麗新奇的風景線。

西安第一條步行街,騾馬市步行街,新中國成立後的1966年改名工農街,1972年恢復原名。2007年夏季,正式被改建開放為西安第一條商業步行街。

這裡,有過繁華的喧囂,擁有過「西北第一」的榮光,記憶著無數西安人民的第一次,卻依然在時間洪流衝擊下像一位垂垂老矣的老人,開始黯然退場。

東大街,從潮流聚集到線下淘寶

在中國,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條特色鮮明的老街,北京有王府井,上海有南京路,如果在西安擇一條這樣的街道,人們會毫不猶豫地說出「東大街」這個名字。

開元商城、騾馬市、民生、炭市街、大差市、百盛這些耀眼的珍珠,串起了東大街曾經的輝煌。

但隨著時間流逝,當以前人氣火爆的真維斯、潮流前線、老百姓鞋業、雅泰來變得門可羅雀,甚至關門易主,原本年輕人聚集的潮流尖端,開始逐漸退出人們視線。

地下步行街,也不像往日擁擠嘈雜,大多的店門口都貼著轉讓、搬離或者直接落鎖,連曾經繁盛無比的民生也只剩下了走時匆匆忙忙留下的一地狼藉。

現在要有人問,西安最繁華的地方在哪兒,口中的答案都是小寨,再也不會是那個聽起來就火爆的東大街。

南大街,從高端大氣到長安酒肆

南大街沒有東大街那麼繁華,但因為中大國際、王府井的存在,其高大上的形象卻是一直深入人心。如今SKP強勢入駐,讓南大街顯得更加高端大氣。

南大街高冷精奢的定位,讓其即便在鐘樓衰落的勢頭下,依然在西安商圈擁有一席之地。但原本每天客滿的肯德基人流量還是在逐漸減少。

比起高冷的高端精品百貨商場,南大街在西安人的認知裡還有另外更深的一個印象——酒吧。這裡聚集西安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酒吧,大的夜場到小的pub,逐步匯聚成了這個古城最靚麗的夜色。

西大街,從繁華盛景到美食聚集

自古以來,西大街商鋪鱗次櫛比,商賈雲集,成為貫穿古城東西軸線的商業黃金大道。2007年,西大街改造全面竣工,是中國目前唯一的全仿唐建築的一條街。

原本的西大街上的商業形成是以銀泰百貨、百盛、民生、世紀金花為主四足鼎立的局面,商業形態均以百貨為主。但隨著百盛、民生的相繼關門,西大街也只剩下了滿街的美食與歷史。

回民街上遊客依然擁擠,街邊的攤販依然在賣力吆喝,只是也終於淪為一句「回民街,本地人沒幾個去那的。

北大街,從日用百貨到交通擁堵

北大街是鐘樓商圈唯一一條未完全包含的大街。從鐘樓到蓮湖路是北大街商業最繁華的地段,而蓮湖路到北門的距離因為歷史上多是居民區,商業並不發達。

近幾年,北大街的商場不斷更新,但是傳統百貨業雖多卻難有新意,大搞打折促銷也依然人流稀少,後面地鐵一、二號線的全面貫通也無法挽救北大街上百貨業的最終走向覆滅的命運

但北大街也曾經繁華過,人民劇院、報話大樓、和平電影院、建工大樓等等,都在訴說著北大街的歷史輝煌。

只是如今的北大街在人們印象裡最深的大概就是不管什麼時候過去總要在那裡堵上一堵了。

盤踞城市中心的鐘樓商圈,通向傲視群雄的商業輝煌,也通向市井煙火的活色生香。

偶然竄進的小巷子,斑駁的老牆,聊天的老鄰居,街上慵懶的貓,還有那些不起眼的小餐館,這些都是生活最真實的模樣,普通,卻也幸福。

竹笆市

竹笆市,在西安鼓樓南面,北起西大街,南至粉巷,長417米。

大概多數西安人對竹笆市的印象,都是神秘的「鐘樓小區」,這個充斥著以「曉莉滷麵」為首的一系列老陝最愛的美食館子,讓人流連忘返。

而巷子裡的青曲社和西安第一醫院也藏著一整個西安的回憶。

新民街

聽老一輩西安人說,十年前這裡專門賣手機,因為吃的太好吃了,竟然把賣手機的都擠走了。

進入這個巷子,大城市的喧囂突然變成人間煙火,老錢家肉丁胡辣湯、袁記臘汁肉揪面片、焦記biangbiang面、秀麗砂鍋等等等,這是一條進去就讓你無法出來的街~

東木頭市

東木頭市東起東廳門,西至南大街,全長890米,是原來的唐長安城皇城少府監處。明末,因其與聚居木器作坊的西木頭市相對,改稱為東木頭市。

如今的東木頭市已經找不到木頭的蹤影,但在煙火氣中依然藏著一代人的城市記憶。

雖然鐘樓底下永遠有人架著三腳架,來西安的遊客首選景點依然是在鐘樓俯瞰西安,但說到底,鐘樓商圈已經不再是西安人的逛街首選。

它不再是風頭無倆的龍頭老大,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新經濟時代的開啟,像一場無聲的戰爭,快速吞噬了那些反應遲鈍的士兵,開元商城易主,百盛、民生關店,這一曾經最繁華商圈,帶著我們的記憶正在逐步消散。

曾經有多麼繁華,如今就有多麼頹唐。看著如今街頭三三兩兩的行人,再對比之前鐘樓門店萬人空巷的場面,不禁令人感慨。

但鐘樓作為城市發展記憶的載體沒有人能忽略它的存在,我依然堅信,它會在經歷一段時間的沉寂後,會在某個時刻,戴上嶄新的皇冠,王者歸來。

再見,是為了更好的相見。

聲明

悅U生活綜合整理

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

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西安鐘樓:六百年的風雲變幻
    「希望能通過這次提升後的基本陳列,讓遊客一走進展廳就能系統、全面地了解到鐘樓600餘年的歷史價值。」 從今天起,完成修整、重新迎客的西安鐘樓,將與西安這座古老而又現代的城市一起開始新的生活。 01鐘樓,是古代城鎮的市政建築物,多設於城中心或府衙門前,與鼓樓共同承擔著提示時間的任務。
  • 關於西安鐘樓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卉錦看天下,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關於西安鐘樓的介紹。鐘樓坐落在西安市的中心,處於東大街、南大街、西大街、北大街的交匯處。鐘樓通過上述四條大街,分別和古都西安的東門、南門、西門和北門相通。這座高大的木結構樓閣式建築物,現已成為西安城的象徵。如今,它已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西安人熟悉的鐘樓小區,才不止有寶藏美食!
    西安各區都有較有代表性的老小區,每個都很有自己的味道。鐘樓小區就以美食雲集,是許多西安人的美食天堂!不過現在的鐘樓小區,可不只有火了十幾年的老店,反而多了許多新奇店鋪!小酒館、咖啡屋、蛋糕房、紋身店...和老小區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這座離鐘樓不到400米的老小區,和西安的老小區沒什麼不同。低矮的樓房、濃鬱的生活氣息...但當你在裡面走一圈就會發現,這裡又和別的老小區有著最明顯的區別——它沒有被時代遺忘。
  • 西安鐘樓博物館
    西安鐘樓博物館,由於金頂出現小小的洞,目前正在維修改造升級當中,之前的樣子是什麼樣?帶你先睹為快!藍天白雲下,西安鐘樓博物館依然矗立在城市的中央,很霸氣也非常的漂亮。西安鐘樓博物館,距今已有636年的歷史,歷史遺址發展,至今為止,依然有很多的歷史記憶,吸引了國內外很多遊客前來參觀遊覽,記錄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地標歷史遺址。
  • 西安鐘樓:迴響著百年之前的鐘聲,承載著古老西安文明的記憶
    導語:鐘樓在西安東南西北四條大街的相互交匯的地方,這是現在我們中國鐘樓存在的最大十分完整的一處鐘樓建築。當時在明朝的時候,鐘樓初建在現在的廣濟街,但是最後由於歷史原因,遷樓於現在的位置了。鐘樓建造在一個方形的地基底座之上的,上面為磚木結構的造型,重樓三層飛簷四角樓頂的外觀,鐘樓的總高度大約三十六米,佔地一千多平方米,是西安市區幾百年來一個十分有名的樓宇。 樓分為上下兩層重屋簷,樓頂上四角頂著琉璃飛瓦,牆四壁都繪有彩色的壁畫,樓上的梁刻有雕飾。鐘樓上的大鐘響聲可以在半個城市上空迴蕩,每每在重要節日便會敲響。
  • 跨越千年古蹟,迎著壎聲尋鐘樓,在西安鐘樓共迎接新年的到來
    假期之餘的小王被抖音上的這條視頻所吸引了,主播站在以西安鐘樓的前面,拿著話筒一個個的採訪著來往的行人,多數人是懵的,只有幾個小姐姐,充滿疑問的回答著難道是我身後的鐘樓嗎?走來了幾個年長的老人,嘴上回答著,鐘樓吧!應該是身後的鐘樓吧!最後直播公布答案:不錯,確實在西安鐘樓!
  • 西安古城《鐘樓》
    西安鐘樓 我們來西安都要看看城牆,進西安長樂門(東門),就是東大街,是繁華商業區之一。進安定門(西門)就是西大街,新商業區。進永寧門(南門)就是南大街。進定遠門(北門)就是北大街。東西南北四條大街,是西安城主要繁華大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就是西安古鐘樓,位於西安城中間。鐘樓上西北角懸掛著大鐘,節日鳴鐘祈福。
  • 明天,西安鐘樓,開放
    從今年6月中旬開始修繕以來,西安鐘樓點滴變化都牽動著海內外遊客們關注的心。今天,西安鐘鼓樓博物館官方公眾號發布消息——8月26日,也就是明天,西安鐘樓將正式恢復開放!目前,鐘樓正在做最後的開放準備工作8月24日西安鐘樓外搭起的腳手架已經拆除修繕後的鐘樓煥然一新▼
  • 關於西安鐘樓的歷史文化
    600多年過去了,這座古老的建築依然透露著莊嚴華美的氣息。100年前鐘樓舊照明代西安是西北軍政重鎮,所以無論從建築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來說,西安鐘樓都在中國同類建築中佔有重要位置。1956 年 8 月 6 日,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鐘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 年 11 月 20 日,西安鐘樓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西安鐘樓,歷史見證
    西安鐘樓,位於城牆內東西南北四條路交匯處,與鼓樓相對應,晨鐘暮鼓說的就是鐘樓和鼓樓。每天晚上7點鐘樓會開啟燈光,夜景非常漂亮,也適合攝影愛好者,駐足拍照留念。始建於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是中國現存所有鐘樓中建造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 生活隨筆:西安城牆、大雁塔、鐘樓一日遊
    我們以為這就是說好的大雁塔入口處,看看時間已經中午在路邊找了一家飯店先吃午飯。吃過飯以後準備去大雁塔才發現他根本沒有把我們送到目的地,想進大雁塔遊玩不僅需要穿過地下通道,還得走到前門才行,這一走40多分鐘過去了,幸好我們腿腳利索,要不還得打車,比省的那點錢貴多了,想想還有些後怕,如果那是一家黑店的話損失的也許不是是時間和小錢了呢。
  • 西安鐘樓恢復開放
    來源:運城新聞網修繕後的西安鐘樓8月25日,記者從西安市鐘鼓樓博物館獲悉,歷經兩個多月的鐘樓保養維護工程已經全面竣工,西安鐘樓於8月26日正式恢復開放。據西安市鐘鼓樓博物館館長王磊介紹,這次修繕是1949年至今的第六次修繕,歷時70餘天,主要修繕鐘樓寶頂、屋面、簷口、飛椽、望板、角柱等。除了對鐘樓本體進行修繕,這次還重新設計製作了「走進西安鐘鼓樓」陳列展覽。
  • 西安鐘樓 寶頂貼金
    記者8月17日獲悉,時隔9年,距今有600餘年歷史的西安鐘樓再次迎來修繕,鐘樓寶頂更是自1996年以來首次重新貼金。據悉,此次寶頂貼金共使用金箔3800張,合計70克。西安鐘樓是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西安地標性建築。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距今有600餘年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後,為更好保護鐘樓,1953年和1958年先後兩次對其進行了整修。1996年鐘樓進行了牆體除鹼、寶頂維修、海墁及勾欄更換工程 ,2004年開展了鐘樓屋面、外簷彩畫清洗、加固維修工作,2011年對鐘樓屋面進行了保養維護工程。
  • 修繕後的西安鐘樓
    本次鐘樓修繕主要對寶頂、屋面、簷口、飛椽、外金柱等進行了兩個多月的閉館維修工作。 其實除了外貌的改善,藉此次機會,西安鐘鼓樓博物館對鐘樓展廳的基本陳列也進行了全新的提升改造。」,新基本陳列從鐘樓的歷史、建造工藝、建築職能、歷次修繕等方面做了全面介紹。
  • 巴黎聖母院鐘樓裡真的有怪人嗎?這15座傳奇鐘樓,才是必打卡地標
    1、西安鐘樓 西安鐘樓始建於明朝洪武十七年,萬曆九年遷址到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如今是西安地標。關於鐘樓遷址有一段美麗的傳說。萬曆年間,關中地震道士高承之斷言,有萬年鰲魚在地下作怪,於是知府將鐘樓遷到現址震住妖孽作祟的穴口,從此西安天下太平,萬民樂業。
  • 西安鐘樓神秘事:天下第一鍾景雲鍾為何敲不響?
    鐘樓是西安市的地標,位於西安市中心,輻射出東、南、西、北四條大街並分別與西安城牆東、南、西、北四門相接。是中國現存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的鐘樓。那麼鐘樓為何要建在這個地方?因為這一位置正是唐長安城的中軸線上,也是五代、宋、元時長安城的中心。
  • 西安鐘樓,你又回來了
    因長期風吹日曬、雨雪塵積以及各種人為因素的影響,時隔9年,600多歲的國家級文物西安鐘樓從今年6月10日開始修繕,歷時兩個半月,修繕終於結束。對西安人而言,雄踞西安中心的鐘樓,鐘聲洪亮,綿延數百年不絕於耳,被人評價「以雍容典雅、大氣恢弘的氣勢,彰顯著西安的文化魅力與歷史古韻」。在歷史與現代的交融中,見證著這座城的風雲變遷,是毋庸置疑的城市地標。
  • 這是一本新鮮出爐的西安鐘樓美食攻略, 你值得擁有, 值得收藏
    很多時候,我們都發現,在西安。鐘樓附近幾乎很難發現美食,但是鐘樓附近,卻是真真正正的美食聚集地。有回坊、騾馬市、粉巷、五味十字、西華門角角落落都隱藏著各種美食。。。1、芙蓉餅安徽阜陽特色小吃,薄薄的煎餅,切開的滷蛋上不斷疊加滷豆芽、豆腐皮、辣冬菇和黃瓜絲,然後潑上油香的油潑辣子和蒜水,每次去鐘樓必吃的小吃!芙蓉餅地址:案板街與東大街交口北50米,近鐘樓電影院附近2、春壽司騾馬市柳巷附近壽司很多,去年也是美美火了一把,這家店倒是沒宣傳過,小而溫馨讓人很舒服。
  • 盤點西安鐘樓和北京鐘樓的故事,原來鐘樓在古代有這麼多作用!
    同時,為了讓城市裡的居民聽到鐘鼓聲,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如政府辦公樓,專門修建了鐘樓和鼓樓,並放置了大型青銅鐘鼓。唐朝時,政府規定敲鐘開門、敲鼓關門,這就是「晨鐘暮鼓」這個詞的由來。一、「鐘鼓樓」的使用自古以來,鐘樓和鼓樓的用途都有所改變,但最本質的功能卻從未改變。
  • 西安鐘樓:迴響歷史鐘聲 承載文明記憶
    陝西日報記者 汪曼莉翻拍歷經600多年滄桑歲月,西安鐘樓華麗莊嚴、巍然屹立,故有詩云「長安城內大街中,勢入雲天寶閣雄」;經世事變幻,於風雲激蕩中屹立不摧,亦有詩云「風雨流連容貌換,春秋鬥轉回聲融」。如今的西安鐘樓,已成為城市的坐標,展示著這座城煌煌千年流傳下來的威儀和氣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