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下,哪裡的樓市機會多

2020-12-13 地產情報站

6月10日,有媒體報導稱,為了更好地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服好務,天津主動對接雄安新區,全力支持其規劃設計、生態保護、港口物流等領域建設。

天津市發改委表示,為了助力京津冀三地在體制機制改革和協同創新上取得新突破,天津將繼續推進京津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謀劃實施新一輪先行先試的改革舉措。進一步深化「通武廊」小京津冀改革試驗,在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人才一體化等方面加快實施一批重點工程;

再往前數,3月份,北京市發改委也曾表示,今年在河北雄安新區的配合下,北京以「交鑰匙」方式支持雄安新區新建的三所學校和一所醫院,將陸續開工建設。京津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紮實推進。

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謀劃,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目標分為近期、中期和遠期。中期目標是到2020年,2019年將近過半,中期目標還有多遠?各區樓市有哪些變化?

01

京津一體化的演化史

雖然京津冀一體化早有提出,但直到2014年,才上升到重大國家戰略。其旨為增強環渤海與京津冀區域合作,打造首都經濟圈,提升區域城鎮化水平,平衡北京,天津與河北三地發展,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和管理格局。

2015年4月底,中央通過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同時綱要確立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三個目標:

短期2015-2017年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明顯進展,在符合協同發展目標且現實急需、具備條件、取得共識的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率先取得突破,深化改革、創新驅動、試點示範有序推進,協同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中期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北京「大城市病」等突出問題得到緩解;區域一體化交通網絡基本形成,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產業聯動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取得積極成效,協同發展機制有效運轉,區域內發展差距趨於縮小,初步形成京津冀協同發展、互利共贏新局面;

遠期到2030年,首都核心功能更加優化,京津冀區域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區域經濟結構更加合理,生態環境質量總體良好,公共服務水平趨於均衡,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重要區域,在引領和支撐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區確定成立。至此京津冀一體化區域大格局正式確立(見圖1)。

02

現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成績如何?

據2020年還有200多天,且看京津冀協同發展目標完成情況:

一北京市常住人口,據統計2018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為2154.2萬人,且連續兩年減少

二交通方面,京津冀主要城市實行「一卡通」,開通的「北京大七環」890公裡位於河北省,形成「京津冀1小時交通圈」。環京多條高鐵陸續施工。5月大興機場成功試飛,預計9月底通航;

三生態質量,據生態環境部發布《中國空氣品質改善報告(2013-2018年)》,2018年京津冀區域的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48%,其中北京市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從2013年的58天減少到15天。完成永定河補水,修復京津冀生態走廊等。

四產業聯動層面,如文章開始所述北京,天津兩地積極配合雄安新區建設,另外「雄安大學」的組建令河北區域有了新的人才動力潛能;成果太多不在一一贅述,總結即為5年京津冀協同發展成績斐然。

03

協同發展紅利顯現

目前京津冀協同發展按照房產銷售熱點可分為北京區域、天津區域、雄安新區、環京區域(以北三縣為代表,廊坊、固安、涿州、張家口)、環雄安區域區域。

既然是協同發展,不僅要看京津冀核心區,更要看之前發展慢或未發展的區域,京津作為北方最大的兩個城市,虹吸了東北、河北、山東等鄰近省份的人群,但由於嚴格的落戶政策,很大一部分中低收入群體仍處於「漂泊」狀態。

在相當一段時間,環京區域的北三縣以及天津武清扮演的承接北京外溢人口角色,但由於缺少規劃,這些區域長時期是座「睡城」。

隨著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搬遷,北三縣將與北京市通州區實現「四統一」規劃。據了解,目前北三縣部分區域落戶流程不僅僅是本區域管理,需要最後都需在北京通州區審核,目前落戶還處於嚴控之下,北三縣與北京的緊密度可見一斑。

(香河房價走勢圖)

從香河的房價走勢圖看出,雖然在限購之後香河房價有下滑,但自北京市行政副中心正式嵌入通州的1月份之後,香河房價有部分回升。香河的房價走勢反應了整個環京的基本情況。相信隨著後期副中心逐漸成熟「四統一」的逐漸深入,北三縣的發展空間不可估量。同時環京區域的張家口借勢冬奧會在2018年的關注度較高,但由於張家口特殊的地理形勢,且目前的價格已經不低,預計冬奧會之後會有一定回調空間。

發展不僅要看規劃,更要看能不能給百姓帶來實惠。在京津區域實惠的莫過於有所居,不僅有所居,有學校,有醫療,其他配套。耿重要是可以落戶生活,轉變外地人到本地人的角色。

據統計天津「海河英才」人才引進計劃,截止4月底已引進各類人才16.25萬。

(靜海區房價走勢圖)

天津西南緊鄰河北滄州的靜海區團泊湖區域,2015年撤縣劃區,這裡曾一度因為過度開發,爛尾別墅隨處可見。加上天津區的限購和整體環境的受限,樓市在2014年以前很是慘澹.

但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人才引進的環境之下迎來了「第二春」。富力、碧桂園、融創、鴻坤等大型房企均在此參與開發建設。另外知名學校在靜海區開始招生,團泊新城的規劃更是增加醫院、商城等的配套設施。種種利好都吸引了外地人在此落戶生活。作為旅遊區域的仁愛團泊湖也從冷清變得熱鬧了起來。

(2014/2019靜海區團泊區域變化)

04

環雄安區域蠢蠢欲動

有消息稱,5月27日雄安新區組織召開專門會議,會議除了對目前農村停建住房,拆遷村莊住房補助等問題商議解決事宜之外,下一步,新區還將針對房地產開發項目、產業類停建項目、政府投資類停建項目、戶口遷入等,出臺具體配套政策。

新區房地產開發項目肯定會區別於傳統開發模式這是可預見的,要知道嚴控房地產炒作是雄安新區成立的原因之一。

(河北高碑店2016-2019年房價走勢)

如果不是雄安新區的設立,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高碑店的具體位置。從高碑店房價走勢上明顯可以看出「雄安新區成立」這一熱點起到的刺激效果。以高碑店為代表的保定、霸州同樣有此現象。

隨著環雄安區域限購政策的出臺,投機性購房被一定限度的遏制,但很多地產項目卻頻頻打著限購之下的「擦邊球」,以租代售或分期付款等各種形式的買賣方式仍不斷出現。在此提醒購房者購買此類產品還需謹慎。

05

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新階段

(中科院城市夜景圖京津冀)

從中科院拍攝的京津冀夜景圖來看,京津冀區域已經形成「一核雙城多點,多線連接,網狀結構」布局,隨著雄安新區的建設,各功能區的形成可期。同時要看到京津冀區域仍有不平衡,這也與我們目前社會主要矛盾一致。

在樓市方面,北京目前是高端有市場,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的多元化市場;環京區域在限購的條件下區域平穩,同時後期發展可期;天津提供可落戶的剛性需求下,樓市迎來機會;雄安新區發展模式以新形勢在路上。「一核兩城三軸四區」的布局已經形成,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期目標值得期待,作為走在奮鬥路上的人們,擼起袖子加油幹吧!

相關焦點

  • 習近平調研京津冀協同發展「金句」
    1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是1月16日上午,習近平在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展示中心,仔細聽取新區總體規劃、政策體系及建設情況介紹。
  • 協同發展京津冀 跨區布局中關村
    在中關村輻射帶動下,京津冀三地實現創新資源和產業對接,為全面落實創新驅動戰略、轉變發展方式探索了新路徑——協同創新,是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基本理念和關鍵引擎。中關村,是京津冀加速實現協同創新的積極探索者和引領者。
  •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金」動力
    程英一家人生活的變化得益於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國家戰略的實施,她的故事也是千千萬萬受益者的縮影。  讓政策「落到地」  2014年2月26日,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北京非首都功能服裝批發加工等項目需疏解轉移,滄州市作為首都1小時都市圈的環京津城市,迎來了歷史機遇。
  • 武清區域騰飛 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勢所趨
    如果說從城市空間勾勒出一座城市從現在到未來的嬗變崛起,那麼站在經濟發展浪尖上俯瞰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強勢推進,無疑是城市空間戰略變革的優解。不可否認,京津冀是中國的「心臟」,這個涵蓋了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廊坊、張家口等11個地級市的城市集聚群,在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同時,亦構建出以重要城市支點撬動「雙城雙向」軸向發展的驅動力。
  • 【觀察】京津冀:「一核」帶動 優勢互補 協同發展
    這片曾受霧霾困擾的區域,「高顏值」的藍天白雲越來越多,其背後是京津冀地區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的持續推進。讓京津冀三地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是協同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十三五」期間,北京、天津、河北深入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在交通、生態、產業、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等重點領域實現了新突破。協同發展,一體化交通網絡「連起來」。
  • 京津冀協同發展概念債券發行
    本報訊(記者 曹政)昨天,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有限公司發行2019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京津冀鐵投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債券發行規模10億元,期限為3+2年期,票面利率4.08%。這也是市場首單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概念債券。
  • 四張圖看懂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
    四張圖看懂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 每經網 2015-08-23 20:19:29
  • 2020京津冀產業鏈協同發展對接活動在北京舉行
    為深入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京津冀工信部門《進一步加強產業協同發展備忘錄》,共同規劃「十四五」三地協同發展產業鏈,11月19日,三地工信部門在京聯合舉辦「2020京津冀產業鏈協同發展對接活動」,就「十四五」時期京津冀工業發展規劃及重點產業鏈高質量協同發展進行了深入溝通交流。
  • 天津濱海新區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
    鳥瞰濱海-中關村科技園 記者 賈成龍 攝今年前三季度,濱海新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點項目879個,協議投資額2166億元,助推京津冀協同發展再獲豐碩成果。今年以來,濱海新區持續釋放招商引資「強磁場」效應,主動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推動大項目好項目落地,推進京津兩地高端創新資源要素聚集,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
  • 習近平縱論京津冀協同發展金句: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 瓣瓣不同卻瓣...
    【編者按】2019年新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的第一站選擇了京津冀,為下一步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出要求、指明方向。五年前的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 「三界碑」作證: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百姓期盼
    「京津冀一體化」的類似提法已有多年,但歷史上本就分分合合的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至今在各個領域的發展狀況依然不可同日而語。2014年2月,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使得這一區域再度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記者近日從三省市交界處地標「三界碑」出發,深入三地農村採訪,傾聽村民講述「三界碑」下發生的故事,梳理老百姓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期盼。
  • 2017京津冀協同發展創新驅動峰會在津舉行
    央廣網天津9月28日消息(記者陳慶濱)9月28日,「2017京津冀協同發展創新驅動峰會暨京津冀影響力品牌發布儀式」在天津市濱海新區舉行。大會以「創新與匠心」為主題,以打造平臺的功能為主旨,圍繞「創新理念、創新能力、創新路徑」三個方面,交流探討京津冀協同發展實踐經驗。
  • 科技創新聚優人才 致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央廣網天津6月28日消息(記者郭書瓊)打造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示範區、創建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如何促進科技創新、聚優人才、產業升級、空間統籌,使區域科研創新優勢轉化為京津冀高質量發展的源動力,天津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被提升到重大國家戰略的高度。
  • 人民日報:京津冀協同發展,天津如何自我定位?
    今年2月4日,正月初八,三地主要負責人齊聚通州,籤署通武廊戰略合作發展框架協議,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在交通、生態、產業、人才、公共服務等8個方面開展務實合作。&nbsp&nbsp&nbsp&nbsp據天津武清區委相關領導介紹,事實上,自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提出後,三地便以人才合作為突破口,實現了區域內人才引進互融互通,人才評價互認互準,人才培養共育共培,人才創業創新平臺共建共享。此次協議籤訂,更意味著這一區域將打造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試驗田」。
  • 探訪服貿會京津冀博物館協同發展文化創意展區
    9月7日,觀眾在服貿會上的京津冀博物館協同發展文化創意展區參觀。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9月4日至9日在北京舉行。由京津冀60餘家博物館與文化企業參與的「京津冀博物館協同發展文化創意展區」亮相服貿會,通過現場展示、互動體驗等方式,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博物館文化特色與創意。
  • 首規委成員調整 協同京津冀發展
    本報記者 定軍  特約記者 孫倩 許曼佳 李茜 北京、廣州報導  近期,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下稱首規委)召開了第33次全體會議,研究《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的修改工作,並對委員會成員進行調整。
  • 交流疫情下京津冀社會工作協同發展經驗 共同謀劃「十四五」社會...
    2020年8月20日,京津冀社會工作協同發展交流研討會在天津薊州召開。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北京社會工作者協會、天津社會工作協會、河北省社會工作促進會主要領導以及京津冀三方有關部門和地區的社會工作負責人20餘人出席會議,會議邀請公益時報等媒體進行了現場採訪報導。
  • 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周年天津圖書館成果展開幕
    原標題: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周年天津圖書館成果展開幕 日前,由天津圖書館主辦的「櫛風沐雨結碩果 砥礪前行謀新篇——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周年天津圖書館成果展」在天津圖書館文化中心館區拉開帷幕。
  • 從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看京津冀協同發展
    走出「一畝三分地」開闢融合試驗田——從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看京津冀協同發展新華社天津2月11日電(記者毛振華)北京東南方向140多公裡外的渤海灣畔,依河臨海,一棟棟紅磚小樓鱗次櫛比。600多年前,這裡是北塘漁村,被史學家稱作「一個小漁村,半部晚清史」。
  • 京津冀一體化下的保定樓市:熱浪退卻投資者離場
    一年前的3月,在京津冀一體化概念的推動下,保定初定為北京政治副中心的民間傳言不脛而走,儘管很快被官方否認,但一夜之間,原本平靜的保定樓市如打了興奮劑一般,開始騷動——投資客進場,房價聞風而漲,一場由傳言引發的樓市狂潮席捲而來,這幾乎讓保定成為中國三四線城市樓市的獨特範本。   2015年,記者再訪保定,發現如今的保定樓市,與一年前的瘋狂大相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