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讀過林清玄的幾篇文章,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便固執地以為他是一位女性作家,因為總覺得「她」的文字裡透露出的是一種很溫暖的性情,很細膩的筆調,生活裡的一件件小事在「她」的筆端娓娓道來,似母親回憶往事時的恬淡,縱有波瀾也是那麼輕輕柔柔的。
後來,才知道林清玄是一位男作家,並且在30歲前就獲得了很多臺灣的文學大獎。他的文章文筆清新自然,情感醇厚寧靜,也許曾有過入山修行的經歷,他的文章總有一份佛法禪意在文字間流淌。現在想來,我猜想他是女性作家也是有點道理的——誰讓他的文字如此優雅,如此平和,充滿著柔軟的力量。
近讀《你心柔軟,卻有力量:林清玄最新散文精選》(長江文藝出版社)越發感覺到他是一個慈悲的長者,讀他的文字如同母親的溫柔的目光,讓人心生溫暖。
「童年時代,陪伴母親看螢火蟲飛入芒花的星星點點,在時空無常的流變裡也不再有了,只有當我望見母親的白髮時才想起這些,想起螢火蟲如何從芒花中譁然飛起,想起母親臉上突然綻放的光澤,想起在這廣大的人間,我唯一的母親。」《飛入芒花》中的作者對母親的記憶最能引起我們情感的共鳴,感受到人世間最難捨的親情。
「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妝,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妝。」讀《生命的化妝》時,聽化妝師將化妝與寫文章巧妙地對比,令人眼前一亮,心有所悟。文章的最高境界應是作者真性情的流露,能引起讀者情感的共鳴。在情感的流露與理智的表達方面,他的文章總給人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匠心獨運。他多用源自生活的一個個小故事來揭示一個個樸實無華的人生道理,輕鬆地拉近了讀者與作者之間的距離,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開啟了心智,這形成了林清玄散文的文體特徵。
像書中《一隻毛蟲的圓滿》《幸福的開關》《飛鴿的早晨》等等文章似乎都隱現著「禪」的思想,如同一把鑰匙解開人們心中的迷茫與困惑。我們從中領悟到芸芸眾生都應該敞開心扉,容納世間萬事萬物,用善良的眼光打量周圍的一切,用柔軟、寬容的心來面對浮躁而急功近利的現實生活,進而改變自己的心態,坦然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沒有空洞的說教,沒有玄之又玄的表達技巧,林清玄先生用自身的經歷和感悟向我們傳達著柔軟的心,一樣可以充滿力量!
得意無需趾高氣揚,失意不必垂頭喪氣。當我們擁有了一顆柔軟心,便會明白得與失只是因緣的無常,真的不必過於在意。讀著《你心柔軟,卻有力量》我常常這樣想,無論生活怎麼待你,你都應該常懷感恩心,心中多一絲善念,便多了一份從容與力量。
《你心柔軟,卻有力量》散發著人性的芬芳、清新綿長。它如明礬一樣,濾盡你思想的雜質,讓你混沌的心海漸歸明淨,你的目光會變得柔和、淡定、從容、積極,生發出希望的光芒。